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與青年—青年篇(人間佛教系列4) 星雲法師著

佛教與青年—青年篇(人間佛教系列4) 星雲法師著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三)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本篇提出六點來說明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一、從工作中發揮熱忱
  
  沒有工作的人,是世間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無聊。有些年輕人成天閒蕩,無所事事,像孤魂一樣,不知道在哪裡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樣,不知道將飄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工作對每一個人,實具有重要的意義。
  
  工作的益處很多,以下簡單地列出三點: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工作,這是上天賜與人類最好的禮物,除了成長,開發自身的心胸、眼界之外,還能提供對人間的貢獻,並且逐漸對「同體共生」有所認知。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等於行屍走肉,沒有精神,沒有靈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發揮生命的潛力,表現出生命的價值,所以說工作就是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緣
  
  在一個團體中,最不得人緣的人,就是最懶惰、最不發心、最不肯工作的人。許多小動物,如螞蟻、蜜蜂,都非常勤奮工作,或儲蓄糧食,或採花釀蜜,牠們都活得很有意義。身而為人更應發心工作,從工作中獲得人緣;要勤奮工作,才能獲得群眾的接納。「工作無貴賤,服務最神聖」,國父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可見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義。
  
  (三)工作中才有財富
  
  世間上的人都想擁有萬貫家財,那麼,如何才能獲得?致富之道是什麼?就是工作再工作。財富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即使有橫財,如果不繼續努力工作,只是坐吃山空,再多的橫財也不長久;再說,不勞而獲的財物,是不可貴的。唯有摻和自己的汗,發揮精神、用盡力氣去賺取的財富,才是最可貴。俗語說:金砂隨潮水流來,也要你動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黃金。這說明一切的收穫,都從工作中得來的。
  
  有位父親去世之前,召集兒女們到床前,對他們說:「我有不少的財產留給你們,那是一些黃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父親去世後,兒女們在葡萄架下面努力挖掘土地,希望取得遺產。葡萄架下真的有黃金嗎?沒有。但是由於經常挖掘、翻鬆泥土,土壤變肥沃了,架上的葡萄遂長滿了纍纍甜美的果實,這些兒女們也因而獲得很多的錢財。
  
  這個寓言說明了:「唯有工作才能獲益」。在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身心,因為工作過程能帶來樂趣。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佛教常講發心,發心就是要發心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一部機器,如果長久不發動、不使用,它會生鏽;人的身體,如果不經常磨練,也會衰弱;不經常工作,意志會消沉,心思也會枯竭。一個人不經常工作,好比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設下了障礙,使自己寸步難行。所以,一個人如果希望活得轟轟烈烈,就必須工作;不但要工作,更要竭盡心力去工作,從工作中發揮青年的熱忱,如此,他的人生定能輝煌騰達。
  
  現代的佛教,形同老邁的枯藤,毫無生氣,主要是因為我們佛教徒缺乏熱忱。記得曾有人感嘆的說:「自我進入佛門後,所感受到的是『冷』的氣氛!」這個「冷」,不是氣候寒冷的冷,而是氣氛的消極,令人感到處處一片寒意;工作沒有熱忱,修行沒有熱忱,待人沒有熱忱,衛教沒有熱忱,因此給人一種「冷」的感覺。
  
  翻開歷史,每個朝代裡的救國救民事業,莫不是仁人志士們奉獻出力量與熱忱所創造出來的。所以,工作有熱忱,才有力量;工作有熱忱,才有內容,也才能支持長久。一個宗教家,對於救人救世的事業,必須具有高度的熱忱。佛教青年更應該本著「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志願,鼓舞起熱忱,去擔負弘法利生的工作。
  
  二、反省中檢討功過
  
  人要天天反省自己。自古以來的聖賢,他們能夠變化自己的氣質、修身立德,主要是因為具有反省的功夫。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袁了凡以「功過格」記錄自己的功過,以反省自己舉止的得失。有些人,眼睛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嘴巴只講別人的過失,卻從不檢討自己,因此,養成抱怨不滿、怨天尤人的壞習慣。其實,人與人相處,若能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時時反躬自問,檢討得失,方能增進道德,昇華人格。
  
  反省的益處很多,僅提出下列三點來說明:
  
  (一)反省是悔過的勇氣
  
  有些人犯了過錯,卻不肯悔過,因為他沒有反省,不能自知;如果能仔細反省,就會生起悔過自新的勇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青年人在修學的時候,應該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痛痛快快、切切實實地把它表露出來。譬如得了盲腸炎的人,一定要把盲腸割掉,以除後患。一個人的過失,也要用反省懺悔的快刀把它切除。
  
  一般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護短,覆藏自己的過失。面對自己的過失,不肯改進。因此,踏出學院,真正去負責一方時,便顯出自己處處都是毛病,而無法立足。所以,佛教青年不應掩護自己的短處,要有反省過失、努力改進的勇氣。
  
  (二)反省是自知的鏡子
  
  古語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長相,必須照鏡子。若要了解自己行為的得失,則必須用「反省」的鏡子來映照;反省如同一面鏡子,在反省的鏡子中,自己的本來面目,自能顯現無餘。
  
  從一些青年同學們的日記裡,可以發現,凡是品德較好的學生,日記裡通常重在檢討自己的功過,總認為自己缺點很多;凡是品德不好的學生,大都批評別人的好壞,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是,似乎全天下的人都不能令他滿意。事實上,這是他不認識自己,他所看的全是別人的缺點,所想的也是別人的過失。一個人到了連自己都不認識時,那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可憐。所以,我們不必忙著去認識別人,重要的是先認識自己,從反省中認識自己,從反省的鏡子中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三)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之一,他所以能成就千秋萬世的偉業,主要原因在於他能謙沖自牧,肯虛心反省。專門記載唐太宗言行的《貞觀政要》,即曾記錄一段他的自述,他說:「朕每閒居靜坐,則自內省,恆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可見一個偉人之所以成功,確有其為常人所不及的地方。
  
  今日有了過錯,如果沒有反省,明天還是一樣的犯錯。如果能夠時常反省,即使錯了,經過反省,知道犯錯的緣由,隨即改正,下一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過錯。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譬如甲乙兩個人相處,甲得罪了乙,經過反省後,知道自己錯了,翌日,隨即向乙道歉,兩個人前嫌盡棄,和好如初,這不就是反省得來的好處嗎?佛教最重視戒律,犯了戒的人必須懺悔,才能消除罪業。所謂懺悔,其實就是赤誠的反省。
  
  《法苑珠林》記載:「有一比丘,名曰欣慶,犯四重禁,來至僧中,九十九夜懺悔自責,罪業即滅,戒根即生,如初受戒時,無有異也。」一個犯了四大重戒的人,經過反省懺悔之後,居然能夠與初受戒時相同,可見赤誠反省的功用,能使人獲得「新生」。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反省的利益很多,反省是智慧的果實,反省是進德的階梯,反省是青年們修學中重要的功課。一個人不要隨便責備別人,要能以責備人之心來責備自己;也不要任意批評別人,要以批評人之心來批評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時時反省自己,只要是有利於大眾的事,就熱心去做。時時反省,知道自己的言行不合乎道德標準,就趕快改正過來。一個青年人,想要成功立業,首先必須健全自己。如何健全自己?就是要不斷的反省、再反省。
  
  三、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求學的時候,學習把自己擴大,尤其要把心量放大。《釋迦傳》中有一段記載:有一位犯了五逆十惡的壞人,想回頭懺悔,但是心懷恐懼。心想:「我過去那樣冒犯佛陀,如果現在向佛陀懺悔,他能寬宥我嗎?」有人了解他的心意,便告訴他:「佛陀的心量尚且能包含天地,怎麼會容不下你一個人呢?」於是他勇敢的前去懺悔。
  
  佛世時,摩揭陀國阿闍世王,忤逆父母,大行不孝,最後知道自己錯了,想求懺悔,可是父親已經去世,懺悔已來不及。他很悲傷,也因此自暴自棄。他的母親對他說:「諸佛心量,等同虛空,你父親是學佛人,雖然你忤逆了他,但是我想他一定會寬恕你的罪過的。」
  
  所以,要做一個偉大的人物,先要養成寬宏大量的氣度。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個人要養成海闊天空的胸襟,要有宰相肚內能撐船的器量,能夠容納好人善人,甚至仇人敵人、看不慣的人,也都能寬容。唯有寬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寬容才能成就一切。一個人若不歡喜別人好,不歡喜別人快樂,常常令自己活在怒火之中,那是很痛苦的。
  
  至於如何寬容別人,如何去除嫉妒?必須能做到下列三點:
  
  (一)不念舊惡
  
  小孩子和玩伴吵架了,總歡喜算舊帳,譬如:「你過去拿過我一張紙!」「你以前吃過我一塊糖!」我們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如此幼稚,不應該再算舊帳。不過,愚痴的人往往喜歡算舊帳,喜歡把過去芝麻綠豆大的事情提出來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既往不究,主要的是現在和未來。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誤會或磨擦,只要我們有寬大的度量容人,不念舊惡,猶如大海之深廣,能容任何污穢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淨,又如虛空之寬大,任何美醜之物,皆能包容無餘。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論任何的譏嫌、誤會、過失,都要以寬宏的心量來包容。
  
  在佛教裡,有人犯了過失,經過至誠懺悔之後,罪業就可以消除。佛法中說:一個肯悔過的人,比沒有犯過的人更好。對於已懺悔的人,若再批評他過去的過失,那麼批評者的過失會比犯過者更嚴重。佛門最忌諱算舊帳,佛教青年應該不念舊惡,不翻陳帳,和諧相處,才是佛弟子應有的態度。
  
  (二)以德報怨
  
  梁國的大夫宋就,曾做過邊縣的縣令,梁國與楚國的邊界緊緊相鄰。梁國的邊亭與楚國的邊亭,都種了瓜。梁國的百姓勤勞,常常給瓜灌溉、照顧,因此長得很好。而楚國邊亭的百姓懶惰、懈怠,瓜也就長得很差。
  
  管理楚國邊亭的縣令,看到梁國邊亭的瓜長得好,心中非常嫉妒、惱怒。楚亭人就在夜裡去搗壞了一些梁亭的瓜。梁亭人發現後也想去破壞楚亭的瓜,就去請示宋就。宋就說:「造惡是怨禍的根源。別人做惡,你也跟著做,那就更壞了。如果是我,就每天晚上叫人偷偷地為楚亭澆瓜,不讓他們知道。」
  
  梁亭人的一聽,每天晚上便偷偷地去給楚亭的瓜澆水。瓜一天天的長好起來。楚亭人感到很奇怪,便暗中觀察,發現是梁亭人所為。楚縣令聽到這樣的事,便報告給楚王。楚王知道後,感到非常慚愧,告訴官吏說:「毀壞瓜的人,難道沒有罪過嗎?這是梁人在退讓啊!」於是,楚王以重金謝禮,並向梁王示好。自宋就開始,梁楚兩國就交好了。
  
  唯有心胸寬廣、不念舊惡的人,才能做得到以德報怨。
  
  《長壽王經》云:「以怨報怨,怨終不滅;以德報怨,怨乃滅耳。」以怨報怨,永遠不能息怨;唯有以德報怨,才能結束一切冤怨的根本。有仇敵,應該用道德去感化他,不要生起怨恨心,因為以怨報怨,是永遠無法化敵為友的。
  
  (三)與人為善
  
  一般人對於犯錯者,往往不肯給予改過向善的機會,也不肯指引一條方便回頭的道路。我們學佛的人,有責任將歡喜布滿人間,把善良的風氣傳遍各處;應該予人方便,予人好處;應該不捨棄任何一個改過自新的人,不拒絕任何一個心向佛道的人。
  
  有些人往往缺乏助人為善的心量,甚至嫉妒他人的善舉。這種態度不只障礙了他人,也障礙了自己,我們應該學習以寬容來揚棄嫉妒。「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泰山所以能高大,是由於它不捨棄任何一塊小泥土;大海所以能深遠,是因為它能容納任何細小的溪流。一個人生存於世間,待人處世,也應該具有泰山、大海的氣度,不嫉妒好人,不排擠異己,因為唯有寬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四、從譏謗中莊嚴福慧
  
  無論是偉大的人物或普通的小人物,都難免會遭遇譏諷詆譭。受到譏嘲譭謗時,我們如何給予自己力量?如何使自己不消極?那就要從譏謗中學習莊嚴福慧。
  
  在《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裡,佛陀問大迦葉尊者,有一顆大寶珠,是眾德所成,它的質地純淨,能消除一切的瑕穢。但是,「若有人天,毀罵是寶,而不恭敬。迦葉。於意云何?是大寶珠,畏毀罵故,失寶力耶?」大迦葉回答:「不會。」佛陀接著說:「是淨寶珠,猶彼菩薩,志意清淨;一切眾生,雖不恭敬,所有功德,無有折減。」清者自清,任何譏毀都無法減損賢者之德的。
  
  《優婆塞戒經》裡也說:「我身若被截斫分離,不應生瞋。應當深觀往業因緣,當修慈悲憐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當云何能調眾生?」忍辱,是菩提正因。對於逆我、謗我、傷我的人,能不瞋不怒,甚至慈眼視之,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昔時有位宰相,氣度寬宏,行忍工夫到家。有一天,弟弟要到外地做官,來向哥哥告辭,哥哥說:「你脾氣不好,此行我擔心你的事業不能順利。」弟弟說:「不會啦!這次我聽哥哥的教導,別人給我的譏諷譭謗我都不會計較!」「真的嗎?假使有一個人在你臉上吐口水,那你怎麼辦?」「我一定照哥哥的指示去做,不和他計較,把口水擦乾就算了!」哥哥說:「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這麼做。別人所以會對你唾面,就是因為不高興你,你把口水擦了,他會更不高興。因此,你不必用手去擦,讓它自己乾了,這才是忍耐的上乘功夫。」
  
  自從我們懂得人事開始,所遭遇的譏諷譭謗,不知凡幾。連受眾人景仰的胡適博士,也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有人讚美他,也有人譭謗他。試觀世界上偉大的聖賢,哪一個不是從譏諷譭謗中成就出來的?譏諷譭謗會打倒一個人,但是,它只能打倒一個庸懦無能的人,打不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熱情的人。對於譏譭,要把它看做是莊嚴我們福德智慧的逆增上緣,千萬不要讓它激起自己的瞋恨心。《成實論》云:「惡口辱罵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大人,堪受如華雨象。」小人物與大人物的區別,從其應付外來譏譭的態度,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來。
  
  台中李炳南居士,初到台灣弘揚佛法時,也遭遇到很多麻煩。當時李炳南居士效法常不輕菩薩的行持,謙和地說:「善知識,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做佛。」甚至說:「善知識,謝謝你,你給我的這種難堪,是在消除我的罪業,謝謝你給我消除罪業的機會。」由此看來,譏諷譭謗不但對人沒有壞處,對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人而言,反而成為莊嚴自己,增長福德智慧的助緣。
  
  佛陀在世時,提婆達多及許多外道經常蓄意陷害佛陀,但都無法得逞,而且每一次佛陀遭外道陷害後,反而聲望更加提高,佛教的弘化也更形順利普及。所以,黑暗就是光明的預兆;外來的拂逆,更是行善的逆增上緣。沒有譏諷譭謗,就顯不出偉大的人格,顯不出聖賢的節操。
  
  對於如何忍耐譏諷譭謗,提出下列三點來說明:
  
  (一)不說譏謗
  
  譏諷別人的話不說,譭謗別人的話不說。如果發覺自己平時好說別人的閒話,那麼,從現在起絕口不說,這就是不惡口。
  
  (二)不聽譏謗
  
  不要理會外傳的譏諷譭謗。一個人如果時常注意外傳的謠言,則心情會受影響而難過,一難過,就愈沒有力量、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是非之言止於智者」,一個有智慧的人,絕不亂傳謠言,更不輕易聽信謠言。
  
  (三)不怕譏謗
  
  譏諷可以消除罪業,是修道人的逆增上緣。一個修道人,不但不必懼怕譏諷,更應把譏諷轉變成激勵身心的力量。
  
  五、從聽聞中確實奉行
  
  《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學佛要多聞薰習,聽聞佛法是學佛必經的過程。任何一部經,開頭必是「如是我聞」,最後是「信受奉行」,經典的這種形式,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有些學佛人,多聞是做到了,但是在「確實奉行」方面卻還嫌不夠。往往只學到半部經,即只學到前面的「如是我聞」,卻沒有學到後面的「信受奉行」。
  
  《大乘寶雲經》說:「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瓔珞。」一個多聞而不能奉行的人,就像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一樣,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一個人想成功立業,除了多聞,也要確實奉行。
  
  以下舉出如何多聞且確實奉行的方法:
  
  (一)聞是要說好
  
  聽到好的道理,要讚美,並隨喜贊同。有一些年輕人,聽到別人所說的許多道理,喜歡反駁:「你講的道理固然很好,不過,我的意思是……」「你講的話雖然不錯,但是,我以為……」「你的意思雖然很好,不過,……」不管別人如何苦口婆心的教導,總是一開口就將它否決,甚至別人的話還沒說完,而他的意思本來也一樣,但是卻一開口就表示他不完全同意。他覺得贊同別人的意見,會使自己矮了一截,因此,總不肯爽爽快快地承認別人的意見正確,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二)聞善要奉行
  
  有一類眾生常有「聞善不著意」的壞習慣,聽到好的話,絲毫不加以留心,更談不上確實去奉行,因此,常在惡道中流轉。人為萬物之靈,具有辨別善惡的能力,如果能聞善奉行,則道業自能快速增進。
  
  (三)聞理要相應
  
  聽到符合真理的話,要設法與它相應。有人說:「你的話打動了我的心坎,你這話好像是為我而說的。」這就是聽話的人,能與對方的話相應。我們常常稱讚佛陀為「如理師」,說他是真理的體驗者,是真理的證悟者,是真理的榜樣。一個與真理相應的人,一定是真正慈悲的人,即使他罵你、打你,其出發點也都是慈悲的。若想與真理相應,就必須從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去體驗,養成事事都「如理作意」的習慣。
  
  平常若有寫日記,應寫些如何與真理相應、如何與真理結合在一起的事,以此來檢視自己的心;因為一個煩惱無明熾盛、怨天尤人,處處不滿現實的人,是不可能與真理相應的,言語舉動更不可能與真理結合在一起。
  
  六、從克難中創造明天
  
  記得政府播遷台灣時,最早發起的運動叫做「克難運動」;組織的樂隊,叫做「克難樂隊」。當時,全國上下,一致推行克難活動,由於大家合力推行,使得台灣從克難中漸漸成長,這種克難的精神,就是奮鬥的精神。從克難中,期待明日的光輝;能夠克難,才能從克難中孕育明日的果實。
  
  「克難」,顧名思義,是克服困難。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有什麼困難需要克服?譬如:有人覺得「話難說」。如果覺得說話很難,國語不容易說得正確,就要努力學習,克服說不好的困難;有的人認為寫文章很難,就要克服文字的困難;思想不能暢達、語言文字不能流利,也是先找出困難的所在,再設法克服。
  
  也有人覺得「事難做」。所謂「事難做」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事情本身的條件困難,一種是人事關係的困難。一個人不論在任何情形之下,絕不可因為事情難做就不做,更不必因人事關係困難而灰心。所謂「佛道難成誓願成」,世間事沒有比學佛更困難的事,成佛的困難都不怕了,還怕世俗成功立業的小困難嗎?
  
  法國英雄拿破崙曾說:我的字典裡沒有「難」字。古來的英雄豪傑常自詡:「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困難。」所謂「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雖移山填海,也終有成功的一天。把難字從口邊、心裡去除,腳踏實地切實去做,相信不會有什麼困難。
  
  此外,有人會覺得「道難修」。修道有什麼困難?為了修道,要淡泊名利,忍受寂寞,委屈吃虧,忍耐壓迫;為了修道,親情要放下,故鄉要遠離,朋友少來往,一切功名富貴的念頭都要捨離。
  
  有的人修道,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到頭來反而背道而馳。所謂「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佛在西天;修道十年,無影無邊。」這種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能耐煩,經不起挫折,因此半途而廢。像這種自暴自棄的人,能完成人生嗎?能成就道業嗎?所以,一個修道人,要有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毅力,不只具備「勇猛心」,更要有「恆常心」,才能圓滿完成菩提大道。
  
  一九七六年六月講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
【書籍目錄】
第1頁:〈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第2頁: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一)
第3頁: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二) 第4頁: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三)
第5頁: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四) 第6頁:如何做一個出家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