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

[日期:2016-06-14] 來源:  作者:劉靜賢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章 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

  血瘀體質的人總是被來自身體的某些痛楚所困擾,這是因為他們的血脈運行的不是那麼太通暢,不能及時排出和消散離經之血。當這些失去其生理功能的血液停留體內,就會壅遏於經脈之內,瘀積於臟腑器官組織,而產生疼痛。

  如果稍有碰觸就會留下一塊瘀斑,或是眼睛裡的紅絲很多,這就說明你該活血化瘀了。

  其實,活血化瘀最廉價而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堅持合理的運動就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氣血通暢,瘀者得疏,滯者得行,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氣滯和血瘀常常互為因果

  「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

  氣滯血瘀在生活中可能會經常聽到,那麼什麼是氣滯?什麼是血瘀?是怎麼引起的?二者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它們又會對我們的健康有何影響?我們平日裡又該如何應對?這些一定是大家特別想弄明白的事情。

  氣滯是指臟腑、經絡之氣阻滯不暢。飲食邪氣、七情鬱結、體弱氣虛不運等都是導致氣滯的重要原因,氣滯過甚就會導 致血瘀。血瘀是由於體內有血液停滯,造成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的病理過程。寒凝、熱結、氣滯、氣虛都是引發血瘀的病因。氣滯血瘀,可以是由氣的運行不暢,引起 血的運行瘀滯,這種情況是先有氣滯,由氣滯而導致血瘀;也有時是由離經之血等瘀血阻滯,影響氣的運行,這種情況是先有血瘀,由血瘀導致氣滯;當然,也可能 會是因為閃挫等損傷,而使氣滯與血瘀同時形成。也就是說氣滯與血瘀常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中醫講究氣血,《素問·調經論篇》載:「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 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也就是說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之物質基礎,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如果氣血運 行不暢,就會沿著經絡循行的部位發生病變。

  當然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氣滯和血瘀又各有偏頗,偏於氣滯的人容易胸悶喜歎息,兩脅脹痛,噯氣,咽部有異物 感,情緒波動時易腹痛腹瀉,女性會出現乳房、小腹脹痛;偏於血瘀的人唇紫暗,皮膚易瘀青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絞痛固定不移,或觸及腫塊,面部色素沉著,眼圈 黑,黃褐斑、女性痛經,經色紫暗夾有血塊,或閉經。

  2008年剛剛過完國慶節,一個滿臉愁容的女子出現在我的診室。她雖然看上去皮膚粗糙、眼圈發黑、臉上有一片片 的黃褐斑,還不住唉聲歎氣,但是肌膚飽滿勻實並不像得了很嚴重的病,倒是精神委蘼得如同重症患者。她說今年24歲,一個月前查出兩側乳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 生,吃了一個月的藥沒有任何效果,右側乳房疼得比以前還厲害。都說現在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我的增生是不是也發生癌變了?我說你先把心放下 來,根據你的病歷報告表明你的乳腺問題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這種生理性增生與癌沒有任何關係。你更應該多關注一下你的月經問題,而不是把所以注意力都集 中在乳腺增生上,乳腺的增生與憂鬱的性格及痛經、月經週期不規律有直接關係。

  我說她平時一定很愛生悶氣,造成肝郁氣滯,氣滯不舒,氣血運行周流失度,蘊結於乳房胃絡,乳絡經脈阻塞不通,不 通則痛,因而引起乳房疼痛;反過來血瘀,也就是這種疼痛又會使脾氣更壞。她說也是,自己還就是個愛生氣的人,遇事還總愛往壞處想,不但自己總鬱悶,也經常 弄得大家跟著鬱悶。診見舌色暗,舌面有青紫斑點,脈弦澀,為氣滯血瘀之證。處以加減化瘀止痛湯:當歸10克、赤芍9克、桃仁9 克、紅花9克、川芎6克、丹參9克、蒲黃6克、生地12克、田七末3克(沖服)。每日一劑,水煎服。我又囑咐她凡事都別小心眼,豁達些,每天保持心情愉 快,注意別受寒涼,平時常吃一些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還要堅持鍛煉。有了飲食起居上的配合,服用這些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 藥才能收效。我的處方只能幫你暫時疏通經脈,要想真正從根本上改變還得靠你自己,一定要培養樂觀的情緒,只有精神愉快才能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血瘀體 質的改善。如果你還是一如既往地苦悶、憂鬱,就會加重血瘀傾向,吃藥也只能緩解一時之痛。

  氣滯血瘀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而致氣機郁滯、血行瘀阻,然而經脈瘀阻是許多疾病的發病基礎,也是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有「氣滯血瘀,百病叢生」和「久病必有瘀」的說法,這也是歷代醫家經過長期醫療實踐所得出的經驗總結。

  所以血瘀體質的人平日就應該通過合理地精神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護、運動調理,來助氣血運行。

  ◇問:我乳房疼痛有一段時間了,左側嚴重些,我該吃點什麼藥?

  ◆ 答:乳腺疼痛多數情況下是由體內激素水平不穩定造成的,體內激素水平不穩定多數情況下是由精神狀態不穩定造成的,精神狀態不穩定是受勞累、生氣、工作緊 張、壓力、性格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建議調整好心態,勞逸結合,適時放鬆自己是最好的治療乳腺疼痛的方法,能緩解就不要用藥。

  血瘀體質者的飲食調理

  「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

  對於血瘀體質的人來說平日最好多吃一些有行氣、活血功能的飲食,比如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黑木 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積;適量的紅葡萄酒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所以說這類食品對血瘀體質的人非常適合。血瘀體質的 人一定要少吃鹽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

  「當歸田七烏雞湯」是專門調理和改善血瘀體質的,當歸的主要作用是補血活血,也有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田七止血化瘀、消腫止痛,能治一切血病。烏骨雞有補虛勞羸弱,治消渴,治婦人崩漏帶下及一些虛損諸病的功用。所以這款當歸田七烏雞湯以能起到活血養血的作用。

  就比如說前些日子來找我的林小姐吧,我們也算老熟人了,她最初也是來我這兒治療黃褐斑的,後來就經常跑過來問我 尋一些藥膳食療方,請我幫她做些養生指導。有位患者是典型的血瘀體質的人,身上時常莫名其妙地這青一塊兒,那青一塊兒的還有明顯的黃褐斑。我除了給她診脈 處方之外,就是讓她經常給自己煲「當歸田七烏雞湯」。

  黃褐斑與氣滯血瘀有關。肝郁而氣滯,氣滯而血瘀,肝氣不舒,急躁易怒,相火妄動,消灼肝腎精血,腎陰不足,腎水 不上承,精血不足,脈絡空虛、瘀阻而發為黃褐斑。中醫認為,黃褐斑病發在皮,其病在內,與肝、脾、腎關係密切,氣滯血瘀,肝腎陰虛是黃褐斑的基本證型。所 以這款活血養血的藥膳能有效的改善氣血的運行,消散體內的血瘀,從根本上改善血瘀體質,當然,非常適合於小林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導語 第4頁:前言
第5頁:引言 第6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
第7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1) 第8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2)
第9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 第10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1)
第11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2) 第12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3)
第13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 第14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1)
第15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2) 第16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3)
第17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4) 第18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
第19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1) 第20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2)
第21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3) 第22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
第23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1) 第24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2)
第25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3) 第26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
第27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1) 第28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2)
第29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3) 第30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4)
第31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 第32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1)
第33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2) 第34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
第35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1) 第36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2)
第37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 第38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1)
第39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2) 第40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
第41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1) 第42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2)
第43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 第44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1)
第45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2) 第46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
第47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1) 第48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