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1)

[日期:2016-06-14] 來源:  作者:劉靜賢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問:為什麼薏米紅豆粥煮不成黏稠狀呢?我在熬薏米紅豆粥的時候,加一小把大米可以嗎?

  ◆答: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紅豆和薏米都是去濕 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味道雖然好 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土茯苓草龜湯,濕熱體質的保健靚湯

  「南方生熱,熱生火」。

  --《黃帝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

  前幾天朋友小敏從湖南來北京出差,在我家小住。當時一見到她時就覺得遺憾,挺漂亮的人,可就是感覺她臉上油膩膩的,滿臉的痘痘。

  小敏下飛機後的第一天就在我家住,我發現她有許多不好的習慣:比如睡覺睡不好,睡眠很淺,我倆一床,我稍微動一下,她就醒了。並且第二天早上她從7點起床,到她10點出門,去廁所大便了3次。

  我問她是不是腹瀉,她說不是,經常這樣。她自己也跟我說她的大便總有解不盡的感覺。我說你體內濕熱太重,我晚上給你煲個土茯苓草龜湯調理一下。

  這個湯的做法很簡單,你只需要準備草龜1只、鮮土茯苓100克,茯苓50克,瘦肉100克,姜、蔥適量。首先把 瘦肉切成塊,把土茯苓切片備用,然後在鍋裡燒水,水燒開之後,把草龜、瘦肉用中火煮5分鐘,主要是把血水煮出來,然後撈起來瀝干水分。接著把草龜、鮮土茯 苓、茯苓、瘦肉、生薑、蔥放入瓦罐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再放入一些料酒,蓋上蓋,放在火上,等大火燒開之後,改中火燉大約2個小時,然後加入適量的鹽, 這道土茯苓草龜湯就可以食用了。

  這道土茯苓草龜湯是專門調理和改善濕熱體質的。並且它的來由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相傳三國時期,福建蒼梧郡土 著造反,諸葛亮帶將士平叛。可是北方人一到嶺南地區就開始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出現濕熱的徵象,士兵們是非常的倦怠,渾身乏力,影響了戰鬥力。這時候當 地人就說這是由於氣候濕熱所造成的,於是有人就獻上了一個妙方,就是用烏龜和土茯苓煲成濃湯,諸葛亮就讓士兵們一試,果然發現功效如神,大部分士兵都沒事 了,於是這道藥膳就流傳了下來,專門應用於祛濕熱解毒的,尤其是在春季、梅雨季節是最為適宜食用的。

  小敏告訴我:「土茯苓我們那兒有,我知道它清熱、祛濕、解毒的功效還比較強的。可是這個草龜有什麼用呢」?我說:「草龜解濕毒的功效很獨到,它這個功效醫者和百姓都是公認的」。

  我又提醒她:「你要記住了,這道藥膳有些人是不適合吃的。那些怕涼的,比如怕空調、風扇吹的人最好別吃。濕熱體 質者,不僅要用這款湯來調養,還要作好生活起居,避免在濕熱的環境下待太久,避免穿濕衣,尤其是夏天一定要注意。另外,還要調理飲食,以清淡祛濕袪熱的食 物為主,比如紅豆、綠豆、薏米、西瓜、冬瓜等食物都不錯……只要知道了自己的體質,順應自己的體質,用心的好好養護自己,最終是可以讓自己有一個健康、平 和的體質狀態的」!

  ◇問:土茯苓草龜湯似乎是為南方人準備的,可是北方地區雖然沒有南方的潮濕和炎熱,北方人能喝這個湯嗎?

  ◆答:北方地區雖然沒有南方的潮濕和炎熱,但是煎炸或者是辛辣的東西吃多了,也難免會上火的,適當地吃一些土茯苓草龜湯,有利於消除我們人體內的積熱,解除因氣候變化所引起的喉嚨疼痛、感冒等病症。

  四季保健重養夏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

  --《黃帝內經·靈樞·口問》

  小滿過後,佛山連日雨水不斷,天氣悶熱潮濕。我恰好在此時來為一家外企講課。連續幾天,發現前來訴說胸悶、眩暈、小便不利,大便不暢、腹瀉、水腫、下痢赤白、淋濁、股癬等病症的員工很多。我一琢磨這些患者可能都是跟受「濕邪」的影響有關。

  一天晚上吃過飯和這家外企的駐企大夫聊起這些我所見的「濕邪」現象。駐企大夫是本地人,她告訴我,在這邊,很多 南方人一到雨季就會有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還常伴有精神委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或黃膩等症狀。我一聽這正應了中 醫所說的「濕邪中阻」現象。看來,該提醒大家在雨季養生應注意健脾化濕為主了。

  我倆正在討論這個話題。沒注意旁邊的一位本企業的一個員工在旁邊「偷聽」。他看我倆聊得挺起勁,也插進來一起 聊。他跟我說:「劉教授,最近這幾天,我也發現我好像受「濕邪」的侵擾,出現了小便不利,大便不暢、腹瀉且伴下痢赤白、水腫等症狀。想問問您像我這樣的體 質如何順應四時養生」。

  我說:「濕熱體質者,一年四季養生都要注意避免受到濕邪、熱邪的侵擾。具體怎麼做呢,你只要順應四季養生的總則好好安排好自己的飲食、作息就行。但是濕熱體質者要尤其注重夏季或是雨季的養生工作,避免『濕邪』的侵擾」。

  濕熱體質者夏季(或雨季)養生,飲食方面,可多吃一些健脾化濕的食物,如扁豆、苡仁、冬瓜等,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助濕傷脾。必要時可服用健脾化濕藥物,如藿香正氣水。

  此外,要盡量避免外濕傷身,少在潮濕的地方作業。如果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濕機或在牆角放置乾燥劑,保持室內濕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後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以祛除濕氣;出遊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

  另外,注意勞逸結合,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同時還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因為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出汗蒸發為主,所以「以熱除熱」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方法作用熱毛巾擦身用熱毛巾,擦臉,擦身,可以將人的臉面和軀幹的汗水擦掉,促使皮膚透氣,能適應人體降溫節 律,而用冷毛巾容易使毛孔收縮不利於降溫洗熱水澡熱水洗澡有助清潔身體,並且還會幫助機體多出汗,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若夏天洗冷水澡會使 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熱水洗腳用熱水洗腳,適合於一年四季養生,夏季也不例外,雖然洗腳時感覺有點熱,但是熱水洗腳補養了身體,使體內臟器平和,有很好 的安撫臟器的效果,並且用熱水洗腳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喝熱茶喝熱茶可以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幫助降低體溫,而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 渴加強耐熱鍛煉提高體溫調節功能,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防止中暑和其他熱證發生除了「以熱除熱」的養生方法,夏季濕熱體質者要注重的 是濕熱雙除。這時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藥膳來幫忙也不錯。

  夏季氣候炎熱、汗出較多,易耗氣傷陰,可適當選用一些益氣養陰、清熱利濕的藥膳,如沙參山藥粥、沙參老鴨湯;如果是夏季梅雨季節、氣候潮濕多雨,則可適當選用一些芳香祛濕的藥膳,如袪濕消暑湯、綠豆薏苡仁粥等。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導語 第4頁:前言
第5頁:引言 第6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
第7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1) 第8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2)
第9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 第10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1)
第11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2) 第12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3)
第13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 第14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1)
第15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2) 第16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3)
第17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4) 第18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
第19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1) 第20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2)
第21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3) 第22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
第23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1) 第24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2)
第25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3) 第26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
第27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1) 第28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2)
第29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3) 第30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4)
第31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 第32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1)
第33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2) 第34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
第35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1) 第36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2)
第37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 第38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1)
第39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2) 第40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
第41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1) 第42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2)
第43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 第44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1)
第45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2) 第46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
第47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1) 第48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