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辨清體質好養生:《黃帝內經》秘藏的體質養生智慧  作者:劉靜賢

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3)

[日期:2016-06-14] 來源:  作者:劉靜賢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其次,平衡陰陽,使人身心兼修。太極拳是一種注重意氣運動、身心兼修的拳術運動。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注 意力集中,並且講究「用意」,這些都對大腦活動有良好的訓練作用。此外,從動作上來講也是如此。練習太極拳時,動作需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 幹、下肢,上下照顧,毫不散亂,前後連貫,綿綿不斷,同時由於動作的某些部分比較複雜,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腦在緊張的活動下完成,這 也間接地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訓練的作用,從而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度,活躍了其他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加強了大腦方面的調節作用。

  如果有興趣練習太極拳,並持之以恆地保持下去,那麼你的身體一定會健健康康,身心和諧的。所以在這裡,我也鼓勵對此有興趣的朋友認真學下去,並持之以恆地練習。可能你又要問了,對於初學者,如何才能學習好太極拳呢,建議大家可以採用以下方法來學習。

  1 可以通過書籍、電視學習太極拳,最好是在附近的太極拳輔導站學習,這樣便於學習和糾正,能較快地掌握動作要領。

  2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應注意根據個人體質、病情和個人情緒等適當地安排運動時間、次數和運動量。無病或體質較弱的人,每日練習次數可多一些,但每次練習時間不宜過長,姿勢動作應力求正確。如果體質逐漸增強,運動量也應逐漸加大。

  3 最好在早晨練習太極拳,精神好時可多練一些,下午要少練。

  4 在醫院及療養院的病人應在醫生或教師指導下練習。

  ◇問:有人說太極拳是以修煉頭腦和心靈為主,非拳腳功夫。這句話對嗎?

  ◆答:太極拳首先是一門拳術,可以用於搏擊;也是一項體育運動,可以用來健身;更是一門文化,可以用來修行。

  ◇問:我所理解的太極文化是太極拳高手之間形成的一個大圈子,共同探討健身、拳術、人生價值等,其實我是初學者,人到中年了,非常喜歡太極拳,老師,我問一下,練拳忌諱喝酒、抽煙麼?

  ◆答:練拳不忌諱抽煙、喝酒,但是一般來說,練拳的人注重養生,所以也就盡量不抽煙、喝酒。

  平和體質者也要防「未病」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有一句話很流行,「如果用數字來描述,健康是1,金錢是0。只有擁有了前面的1,後面的0才會有意義。失去了健 康,我們就將會變得一無所有」。細想的確如此,看看現在的人們,哪個不是為了賺錢而疲於奔命,可是當我們有了足夠的錢去買房、買車,準備享受生活時,才發 現自己已丟掉了健康。

  人類應對疾病的基本手段是預防和治療。長期以來,大多數民眾對疾病疏於預防,往往是在染病後才求醫問藥,有的甚 至在病痾沉重,危及生命之時才入院治療。可是目前的醫療水平對多種疾病(例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哮喘等等)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特效藥 物,所以預防疾病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預防早而得法,可以幫人們遠離疾病,而治療只是亡羊補牢,並且需要承受精神、經濟等多方面負擔,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曾經親眼看到好友,年輕貌美、富有,但38歲時就得了宮頸癌辭世了。其實子宮頸癌是較好預防的一種癌症,治癒率很高。如果朋友早些注意預防保健的話,也就不會英年早逝了。

  我國的先古之人,對於防病,即治「未病」早有認識,在《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提出:「聖人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這句話深刻揭示了「治未病」的重要 性,不要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治療在疾病發生之前,否則,就如口渴時再去掘井,要跟人動手時再去打造兵刃一樣,不是太晚了嗎?所以凡是名醫名家,都 很注重治未病的理念。

  歷史上有名的扁鵲三見齊桓侯的故事是盡人皆知的,扁鵲朝見齊桓侯時說:「您有疾病在腠理部位,如果不治療將要深 入(此時是未病狀態)」。桓侯說:「我沒有病」。五天後,扁鵲對桓侯說:「您有疾病在血脈之中,如果不治療恐怕會深入」。桓侯又說:「我沒有病」。五天 後,扁鵲又對桓侯說:「您有疾病在腸胃之間,如果不治療將會更深入」。桓侯乾脆不應聲。五天後,扁鵲遠遠看到桓侯就掉頭跑開了,因為桓侯的疾病已經深入骨 髓,無法醫治了(此時是已病狀態)。可以說扁鵲算得上是個治病的「上工」,他對齊桓侯的診斷確實是在「未病」之時,如果齊桓侯不那樣固執,扁鵲就可以為他 治「未病」,他也不會死了。

  由此可見治「未病」的重要性。雖然平和體質者不易生病,但也要有防「未病」的理念。平和體質者不要仗著自己有良好的體質,就無所顧忌,殊不知,你在這樣「糟蹋」自己的同時,也在悄悄透支自己的健康。

  平素養生,防病於先。「治未病」首先應該著眼於平素養護和調攝,未雨綢繆,積極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發生。養生的事宜一定要做好,平和體質者如何養生,在本章中所有介紹的內容都是平和體質者的養生之法。另外,平和體質者要注意健康體檢,這也是防未病的重要方法。

  防微杜漸,欲病救萌。《黃帝內經》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說疾病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已經出現了某些徵 兆,或疾病還處於萌芽狀態時,就應該採取有效措施給予干預。臨床上像中風之類的病症,多數有先兆症狀,如頭眩、肢麻、振顫等,如能及時發現,採取果斷措 施,就可以避免發病。

  已病早治,防其傳變。一般疾病早期治療效果很好,就像有些癌症,在初期,一般病位較淺,病情較輕,正氣受損不重,因此很容易解決問題。否則,等到病邪強盛、病情深重時再去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所以,防治未病是現代人的一種重要的自我保護手段。無論你是什麼體質,只有重視未病先防、學會科學養生,才能避免疾病纏身,節省醫藥費,提高生命質量。

  ◇問:防未病的有效辦法就是健康體檢嗎?

  ◆ 答:防未病的方法很多,像我上面所介紹的這些方法都是防未病的一些方法。比如做好飲食養生、運動養生,這本來就是防未病。另外,健康體檢是「防未病」最直 觀的手段。應該說,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也是遵循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在身體沒有表現出症狀或體征前,體內就已發生了許多病理變化。一年一次的體檢就顯得尤為 重要。體檢報告出來後,如有問題要及時治療干預,不可不當一回事,否則防「未病」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導語 第4頁:前言
第5頁:引言 第6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
第7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1) 第8頁:《黃帝內經》中秘藏體質養生智慧(2)
第9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 第10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1)
第11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2) 第12頁: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3)
第13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 第14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1)
第15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2) 第16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3)
第17頁:認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把養生養到實處(4) 第18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
第19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1) 第20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2)
第21頁:平和體質: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3) 第22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
第23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1) 第24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2)
第25頁:氣虛體質:養生重在益氣健脾,慎避風邪(3) 第26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
第27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1) 第28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2)
第29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3) 第30頁:濕熱體質:養生重在疏肝利膽、祛濕清熱(4)
第31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 第32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1)
第33頁:陽虛體質:調養重在扶陽固本、防寒保暖(2) 第34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
第35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1) 第36頁:陰虛體質:養生重在滋陰降火,鎮靜安神(2)
第37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 第38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1)
第39頁:痰濕體質:養生重在祛濕痰,暢達氣血(2) 第40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
第41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1) 第42頁:血瘀體質:養生重在活血散瘀(2)
第43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 第44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1)
第45頁:氣鬱體質:養生重在行氣解郁(2) 第46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
第47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1) 第48頁:特稟體質:調養重在益氣固表,養血消風(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