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  作者:余浩 鄭黎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  作者:余浩 鄭黎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7)

[日期:2016-06-11] 來源:  作者:余浩 鄭黎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例:痛經

  痛經之痛,只有婦人最為刻骨銘心,有些年輕女性,痛經時可以疼痛到暈厥。疼痛有兩個病因,其一:不榮則痛,此痛 隱隱,病情輕;另一種:不通則痛,此痛病情重。不通為瘀,而瘀之形成有氣滯、有寒凝。這裡要說的是「寒凝」,此類病例占痛經的八成左右,許多中醫治療痛 經,採用桃紅四物湯加金鈴子散,當時有效,下次月經照樣疼痛,其實只要運用附子、肉桂、艾葉、小茴香、紫石英等來溫補腎陽,暖宮散寒,同時配合活血化瘀的 藥物,將胞宮寒邪、瘀血化盡,很快就可以徹底治癒。

  上面談到煉精化氣,煉精就是提煉出腎精,化氣就是腎陰在腎陽的作用下產生的一縷陽氣,此陽氣雖然微弱,但卻是人 體五臟氣化的根本。就好比大地上水分的蒸發產生水汽,水汽上升彙集而為雲,這縷縷上升的水汽,正是天地陰陽交流之明證。人體的氣化過程與腎化氣、脾升氣、 肺斂氣有密切關係。

  旅行提示:讀完此節,你是否對腎精有了一定的瞭解,是否明白「為什麼很多種子類的藥物都有補養腎精的作用」?臨床上遇到氣血不虛,但腰酸腿軟,特容易疲勞,頭髮早白的患者,是否想到要通過補養腎精來治療?

  農村老人常說:「人從腳下寒!」

  人體腎之陽氣是人立身之陽,腎陽不足則腰以下發涼,人如同站在冷水之中,所以人會格外怕冷,也就有了「人從腳下寒」之說,目前流行的火神派就是站在腎陽的角度,來治療人體很多虛寒性疾病。

  《內經》云:「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男子,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隨著人體的自然衰老,人體的陽氣首先衰絕於上。

  因此在我們強調腎陽重要性的時候,別忘了人體心之陽氣更重要,因為心火為君火,腎火為相火,「君位」永遠高於「相位」,這是不容置疑的。

  就好比大地有了炙熱的岩漿,土地才能向上散發熱量,但別忘了太陽才是一切熱量的源泉,沒有太陽的光芒,則萬物都會黯然失色。

  人體心之陽氣為生命之陽!

  腎陽與心陽兩者缺一不可,一損皆損,一傷皆傷!

  沒有腎陽的煉精化氣,心陽的形成就沒有物質基礎;沒有心火向下的斂降,再旺的腎火也會有被腎水澆滅的一天。

  火神派將姜桂附作為救命仙草,認為其能補腎陽,壯腎火,散陰邪,挽狂亂……

  其實幹姜、桂枝、附子也是補心陽之要藥,心火旺,如麗日當空,一切陰邪自然散盡。心火旺盛,自然血脈流暢;心火旺盛,生命自然不會垂危。

  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火神派在強調腎火的同時,無形中通過補充腎火也補充了心陽,運用姜桂附增強了腎火,同時也增強了心火。

  君明則國安!

  旅行提示:目前流行的火神派,一味強調補腎火的重要性,看了上面這段論述,你是否意識到,心火為君火,心火更加重要?

  人體心為離卦,腎為坎卦,上離下坎,成為未濟卦。

  「未濟卦」為六十四卦最後一卦,以未能渡過河為喻,闡明「物不可窮」的道理。

  火性炎上,水性趨下,所以人自出生之日開始,身體就存在一個陰陽分離的趨勢,生的同時就意味著死的開始,為了阻 止這種陰陽分離,人體心火始終會受到向下斂降的作用,腎水始終會借肝氣上升,形成陰陽交流,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陰陽交流,所以人的一生變化無窮。未濟者,物 不可窮也。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臟腑功能逐步衰退,心火的斂降作用減弱,腎水上達濟心火的作用也減弱,於是「未濟」成了「離決」,成了陰陽分離,人體逐漸走向衰老、死亡。

  在衰退過程中,通過補養心腎之火,人體內的陰邪得以消散,陰陽之間的對流得以恢復,臟腑功能得以康健。

  心火旺盛,則胃的腐熟功能強健,為人體營養來源提供保證。

  腎火旺盛,則脾陽不衰,脾的運化功能才能恢復,水谷之精才能正常輸布,統攝氣血的功能才能正常。

  旅行提示:關於未濟卦的理解,以及未濟卦在養生理論中的重要性,可以參閱《醫理真傳》這本書,參悟透未濟卦,對感悟中醫非常有好處。

  九、脾相關疾病的用藥特點

  脾的功能是主運化,主統血,布津液,主肌肉和四肢,脾喜燥惡濕。如果脾陽虛衰,容易被寒濕所困,其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我們先來看看脾陽虛的情況,因為這是臨床最常見的。

  (一)脾陽虛的用藥

  如果脾陽虛衰,則中焦運化功能受阻,寒濕內停,脾氣鬱滯,食物精微轉化及輸送均會出現異常,清氣不升,就好比指南針中右側的輪子卡殼了。

  對於脾陽虛,可以運用:乾薑、蒼朮、白朮、肉豆蔻、砂仁、白蔻仁、草蔻、附子等。

  對於陽虛日久,寒濕困脾,可以運用:茯苓、白朮、乾薑、附子、蒼朮等。

  (二)脾氣鬱滯的用藥

  寒濕困脾失治,或思慮過度傷脾,均可導致脾氣鬱滯,這樣的患者表現為腹脹難忍,稍稍進食後即感到腹脹,雖有飢餓感,食慾卻不佳,四肢乏力,大便不調,時干時稀。

  治療時可以運用芳香醒脾的藥物:陳皮、砂仁、蔻仁、香櫞、木香、藿香、佩蘭、厚樸、枳殼等。

  這些藥物中,別小看木香這味藥,本人治療許多脾氣鬱滯的病人,重用木香即能取效。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走向中醫 第4頁:走向中醫(1)
第5頁:走向中醫(2) 第6頁:第一部分 第一章 從陰陽角度來認識中醫
第7頁:第一部分 第一章 從陰陽角度來認識中醫(1) 第8頁:第一部分 第二章 從五行談中醫框架
第9頁:第一部分 第二章 從五行談中醫框架(1) 第10頁:第一部分 第二章 從五行談中醫框架(2)
第11頁:第一部分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 第12頁:第一部分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1)
第13頁:第一部分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2) 第14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
第15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1) 第16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2)
第17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3) 第18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4)
第19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5) 第20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6)
第21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7) 第22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8)
第23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9) 第24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10)
第25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 第26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1)
第27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2) 第28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3)
第29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4) 第30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5)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