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  作者:余浩 鄭黎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  作者:余浩 鄭黎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

[日期:2016-06-11] 來源:  作者:余浩 鄭黎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

  「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循環圖」反映的是人體臟腑、陰陽、氣血之間的關係,在隨後的章節裡,我們將圍繞這個圖來談中藥、談組方、談病機、談治法、談醫理、談臨床,這張圖將是我們學習中醫之旅的指南針!

  上面談完了陰陽五行,瞭解了中醫的理論框架,使初步學習中醫的人有了一些清晰的認識。你也許會說,哦,中醫就是這樣子的!也不是很難嘛!

  但要繼續深入學習,得對人體有一個整體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不迷路,才能把握學習的方向。

  就好比從北京到陝西,知道了陝西在西部,也知道了要經歷哪幾個省,哪幾個城市,但如果你沒有指南針,沒有一個始 終指引你方向的坐標,你可能在旅行中迷失方向,最終也到達不了目的地。即便出發前對要經過的城市作了瞭解,最終也會變得毫無意義!下面我們來製造一個學習 中醫的指南針,指引初學者以及中醫愛好者,讓你們能清楚地知道學習中醫的捷徑及其方向。

  一、指南針的演化過程

  《黃帝內經》對人體的描述很多,人為天地陰陽二氣交融而化生,大自然的氣有升、有降,天人相應,在人體中也存在著與大自然相對應的氣機升降對流。

  下面我們通過自然界陰陽之氣的對流,推演出太極圖,通過太極圖推演出人體的陰陽氣血的運行。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萬物初生一混沌,陰陽相混難分清;

  貌似糊塗實難得,由無變有是初生。

  天地萬物初生之時,為一混沌狀態,在這裡沒有陰陽的交融,也沒有陰陽的對立,只是一團混沌,雖然是混沌狀態,但 非常不易,因為這是「由無變有」。是 「有」!是萬物之母。這個狀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在這混沌之中,清陽上升聚集而為天,濁陰下降聚集而為地,陰陽的升降對流是物質的本性。

  清陽飄蕩上為陽,濁陰幽沉降為陰;

  從此陰陽兩相對,恰似牛郎織女星。

  陽氣聚集在上而為天,陰氣聚集在下而為地,清升濁降,形成天地。從此陰陽兩相對,天永遠在上,地永遠在下。但是在天地的形成過程中,陰陽二氣的升降運動,會形成轉換。

  陰陽原本同根生,兩兩相望成對影;

  陽中一滴相思淚,陰中清陽上九天。

  陰陽相互轉換,彼此相互交融,從而化生萬物,正如《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中所闡述的那樣,陰陽的相互對流運動,就會形成「太極陰陽圖」

  陰中清陽上為天,陽中濁物下陰間;

  陰陽交融生萬物,循環無息太極生。

  陰陽相對運動、對流的同時,陰陽自身內部也在轉化,我們可以畫出太極陰陽圖中的陰陽自身運動。

  陰中升陽又降陰,好比積沙坡下傾,

  陽中降陰又生氣,正如開水冒白煙;

  相互交融一團氣,內外流動如兩輪,

  外圍之氣逆向轉,內生之氣分道行。

  從上面太極陰陽圖的形成可以得知,陰陽的相對運動,形成太極陰陽圖,同理在太極陰陽圖的兩儀內部,各自均有升降 對流,太極陰陽圖的中央,即兩儀相交之處,也存在升降對流,所以一個太極陰陽圖內,會化生三個太極陰陽圖。如此推演下去,就會化生無數個陰陽太極圖,即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陰陽交融生太極,太極之中分兩儀;

  陰陽各有交融處,太極之中生太極。

  人的出生,也是近似如此,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形成一個受精卵,看似一個混沌的細胞,卻蘊含著人體的全部信息,受精卵的產生就是由無變有的過程。此後受精卵不斷分裂,化為億萬個細胞,而形成人體,就是一生萬物的過程。

  精子與卵相結合,好比天地生混沌;

  受精之後一分二,人體乾坤即生成。

  陽爻積上為之乾,陰爻為地便是坤;

  人之初生乾坤定,陰陽交融成人形。

  乾二落入坤中央,化為坎卦下極泉;

  坤二上升乾空裡,成為離卦如日昇。

  人之化生如天地,東南西北如四輪;

  肝心肺腎在四方,脾胃屬土居中間。

  二、人體內陰陽對流情況

  讓我們通過大自然的陰陽變化,結合我們推演的太極陰陽的能量流動圖(見實體書),來看看我們人體內的陰陽對流情況。

  太陽從東面冉冉升起,而人體肝氣從左側徐徐上升!

  太陽從西邊緩緩落下,人體內陰氣從右側通過肺的斂降徐徐下降!

  大地之中的水濕能夠滋養樹木,樹木不會枯萎;人體的腎水也能滋養肝木,防止肝火過亢!

  水被太陽照射,蒸發後化為水汽,上升為雲,可以遮擋太陽的炎熱;人體的腎水隨肝氣升騰,可以濟心火,防止心火過亢!

  太陽的照耀能夠溫暖大地,大地得溫能生長萬物;人體的心火下移,可以溫暖胃土,胃土得溫,可以腐熟水谷!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走向中醫 第4頁:走向中醫(1)
第5頁:走向中醫(2) 第6頁:第一部分 第一章 從陰陽角度來認識中醫
第7頁:第一部分 第一章 從陰陽角度來認識中醫(1) 第8頁:第一部分 第二章 從五行談中醫框架
第9頁:第一部分 第二章 從五行談中醫框架(1) 第10頁:第一部分 第二章 從五行談中醫框架(2)
第11頁:第一部分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 第12頁:第一部分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1)
第13頁:第一部分 第三章 學習中醫的指南針(2) 第14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
第15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1) 第16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2)
第17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3) 第18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4)
第19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5) 第20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6)
第21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7) 第22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8)
第23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9) 第24頁:第二部分 第四章 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10)
第25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 第26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1)
第27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2) 第28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3)
第29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4) 第30頁:第二部分 第五章 學習之旅第二站:藥方(5)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