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人體的春夏秋冬  作者:徐文兵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人體的春夏秋冬  作者:徐文兵

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徐文兵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中醫治上火

  普通人都知道中醫的陰陽平衡的治療原則,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上火的人似乎都要用寒涼的食物和藥物或療法去治療,其實不盡然,沒有那麼簡單。

  比如說有人發燒了,蹬被子、扯衣服,口渴,想飲冰臥雪,我們是不是就給他物理降溫,敷上冰袋,灌上冷飲呢?只有 極少部分可以這樣,而且只是暫時可以這樣。大多數人這樣做的話,非但起不到寒熱平衡的作用,反而讓病人同時感受熱邪和寒邪的兩種刺激,可能會加重病情,加 速死亡。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有這麼一個情節,雍親王為了推辭康熙委派給他的差事,先坐在炭火邊上烘烤,然後跳到冷水中浸泡,結果當晚就高燒起來。這種 先桑拿後冰水浴的方法,能激發體質特別好的人潛能,置之死地而後生,對於普通體質或本身就有宿疾的人,只能誘發加重病情。

  中醫治療火邪講究定性、定位、給出路。

  所謂定性,就是認定火邪的來源和性質。我們知道普通的火可以用水來撲滅,而化學試劑著火了就不能用水,得用沙土 掩埋或用泡沫覆蓋隔絕空氣。同樣人體的火邪不能一味地用水來化解,光喝水可能會導致尿頻、水液瀦留等嚴重問題。中醫擅長用寒性的藥物來平衡火邪。簡單舉例 來說喝綠茶就比光喝白水解渴,更能解除煩躁。

  所謂定位,就是要搞清楚火邪凝聚侵害的主要臟腑。廣義上火邪是侵犯心包和心,但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火邪侵害的 經絡臟腑會有所不同。中醫治療就要集中選擇不同的藥物和經絡腧穴來治療。不能大撒網、打散彈,為了不放過一個,寧可錯殺三千。中藥都有歸經,同樣是清熱瀉 火的藥物,石膏清肺火,黃連清心火,鉤籐清肝火,銀柴胡清脾火,大小薊清腎火。所以,一覺得自己上火了就隨便吃下火藥這都是比較盲目的。

  所謂給出路,就是專門針對外感火邪說的,讓它從哪裡來就回到哪裡去。中醫的治療方法叫做清熱瀉火,瀉是指把火邪 從大小便中排出。還有刮痧、放血療法,直接把火邪熱氣從血裡面排出。放血的部位,一般選在十指的末梢,快速刺破,擠出一兩滴血就可以。也有選擇在肘窩或委 中放血的,由於是刺破靜脈,出血量大,需要醫生來操作。

  還有發散但不是發汗療法,叫做火郁發之,其實老百姓講膿包熟了以後,給它挑破就沒事了,熱毒起來給他扎針放放 血,把勁兒瀉了。森林著火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水去澆滅它,同時也可以用鼓風機吹它,鼓風機吹就是把它的熱勁帶走,帶走以後,低於它的燃點,它就著不起來 了。我們用辛涼發散的藥把他的鬱火解開,這也是一種方法。

  老百姓熟知的療法叫清熱解毒,所謂清熱就是用一些涼性的藥,去平衡抑制熱性的毒火。解毒其實是稀釋凝聚的毒火,我剛才講了火是熱的凝聚,當你把熱給他打散以後,這個火就滅了。

  關於火對人體的總的影響我們就說到這兒,下面我們分別講一下各臟腑上火以後的症狀以及相應的清熱瀉火解毒的方法。

  上火的「火」指的是「熱的凝聚」,將它打散後「火」就滅了。老百姓熟知的清熱解毒療法,就是用涼性的藥去平衡抑制熱性的毒火,中醫治療火邪,講究定性、定位、給出路。

  1肝膽火

  肝膽的火可能會因為飲食比較辛辣而引起,比如說老吃辣椒、喝烈酒,也可能因為情緒激動,肝火旺盛而引起。而我們今天講的是六淫邪氣裡面外感的火熱邪氣引發的這種肝膽的火,病因和病機與七情和飲食引發的肝膽火有所不同。

  這種火容易發生在春夏之交,大家都知道,春天屬於木,夏天屬於火,而木和火的關係又是木生火。肝膽火的表現就是 很多人早上起來會覺得口苦,刷牙的時候會有干噦,雖然沒有碰到咽喉,但是有乾嘔。之所以變得這麼敏感就是因為肝膽的熱氣帶來的這種邪火上衝,嚴重的刷牙的 時候會有牙齦出血。這些人應該晚飯少吃油膩、避免過飽,可以輔助吃酸寒性質的藥物,平復收斂肝膽火氣,比如山楂丸和烏梅湯。

  肝膽開竅於目,風吹眼睛容易引起眼睛癢和迎風流淚,而有了毒火以後,會出現顏色的改變和形狀的改變,出現腫脹, 甚至出現劇烈的疼痛,有時候還會伴有結膜的充血。有些人因為游泳得了紅眼病,我們也把它歸結為外邪所致的肝膽火。這些人可以採用火郁發之的方法,用辛涼解 表的薄荷、冰片、木賊、浮萍等中藥煎湯外洗熏蒸局部患處,還要忌食辛辣熱性的食物。

  肝膽火易在春夏之交發作,使得很多人早上起來覺得口苦,刷牙的時候干噦,嚴重時還有牙齦出血。

  這些人晚飯應該少吃油膩、避免過飽,可以輔助吃酸寒性質的藥物,比如山楂丸和烏梅湯。

  春天肝膽火的另外一個表現就是我們常見的帶狀皰疹,老百姓叫做纏腰龍。得了帶狀皰疹以後會出現這樣的症狀:發病 部位的皮膚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佈,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如果發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極少對稱發病。 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佈,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 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 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這是毒火沒有完全發出的結果。

【書籍目錄】
第1頁:健康和幸福是人類的終極渴望 第2頁:四季論養生
第3頁:春季話養生(一) 元宵節 第4頁:春季話養生(一) 國際氣象節
第5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季飲食 第6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困
第7頁:春季話養生(一) 失眠、早醒 第8頁:春季話養生(一) 入睡困難
第9頁:春季話養生(一) 多夢 第10頁:春季話養生(一) 睡眠呼吸障礙
第11頁:春季話養生(一) 睡眠姿勢 第12頁:春季話養生(一) 臥室與臥具
第13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捂秋凍 第14頁:春季話養生(一) 煩
第15頁:春季話養生(一) 躁 第16頁:春季話養生(一) 二月二
第17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放風箏 第18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
第19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1) 第20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2)
第21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 第22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1)
第23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2) 第24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日話肝
第25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日話筋 第26頁:春季話養生(二) 肩周炎
第27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分 第28頁:春季話養生(二) 花粉症
第29頁:春季話養生(二) 口苦 第30頁:春季話養生(二) 歌詠情
第31頁:春季話養生(二) 手舞足蹈 第32頁:春季話養生(二) 三月三
第33頁:春季話養生(二) 肥胖 第34頁:春季話養生(二) 脂肪
第35頁:春季話養生(二) 膏肓 第36頁:春季話養生(二) 消化
第37頁:春季話養生(二) 寒食節 第38頁:春季話養生(二) 清明
第39頁:春季話養生(二) 飢餓 第40頁:春季話養生(二) 食飲有節
第41頁:春季話養生(二) 閉經 第42頁:春季話養生(二) 眩暈
第43頁:春季話養生(二) 厭食症 第44頁:春季話養生(二) 小兒厭食症
第45頁:春季話養生(二) 暴食症 第46頁:春季話養生(二) 膏粱
第47頁:春季話養生(二) 糟糠 第48頁:春季話養生(二) 谷雨
第49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茶 第50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茶(1) 
第51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 第52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1)
第53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2) 第54頁:夏季話養生(一) 無厭於日
第55頁:夏季話養生(一) 睡子午覺 第56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季話養生
第57頁:夏季話養生(一) 出汗 第58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季飲食
第59頁:夏季話養生(一) 若有愛在外 第60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天化濕
第61頁:夏季話養生(一) 漫話風濕 第62頁:夏季話養生(一) 濕熱病
第63頁:夏季話養生(一) 濕疹 第64頁:夏季話養生(一) 艾草
第65頁:夏季話養生(一) 菖蒲 第66頁:夏季話養生(一) 五毒
第67頁:夏季話養生(一) 五毒(1) 第68頁:夏季話養生(一) 自汗
第69頁:夏季話養生(一) 盜汗 第70頁:夏季話養生(一) 小兒盜汗
第71頁:夏季話養生(一) 手心出汗 第72頁:夏季話養生(一) 腳汗
第73頁:夏季話養生(一) 西瓜 第74頁:夏季話養生(一) 荷花
第75頁:夏季話養生(一) 荸薺 第76頁:夏季話養生(一) 槐花
第77頁:夏季話養生(一) 桑樹 第78頁:夏季話養生(二) 牡蠣
第79頁:夏季話養生(二) 海蝦 第80頁:夏季話養生(二) 鮑魚
第81頁:夏季話養生(二) 海參 第82頁:夏季話養生(二) 魷魚和烏賊
第83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 第84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1) 
第85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2)  第86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3) 
第87頁:夏季話養生(二) 小暑——話解暑 第88頁:夏季話養生(二) 急救三寶
第89頁:夏季話養生(二) 洩瀉 第90頁:夏季話養生(二) 五更瀉
第91頁:夏季話養生(二) 情緒性腹瀉 第92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氣下陷
第93頁:夏季話養生(二) 闌尾炎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