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養生是最好的活法:人體五臟特效調養方案  作者:趙俐黎

養生是最好的活法:人體五臟特效調養方案  作者:趙俐黎

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渾身脹痛,你就按按太沖和期門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趙俐黎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症狀:身體到處脹痛,特別是胸腹部脹痛。

  方法:艾灸太沖和期門,每穴10分鐘。

  氣滯病就是由於生氣而導致的,可是人生活在世上,哪能一輩子不生氣呢?但是我建議你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

  我認識一個護士,剛結婚沒多久,小兩口因為家務瑣事吵了一通,事後很快和好了。但是沒幾天,護士來找我看病,說是自己覺得身體到處脹痛,特別是胸腹部,疼痛地方還不固定,來回移動,飯吃得也少了。我根據她的症狀特點,聯想到生氣的誘因,判斷她是得了氣滯證。

  我教她回家每天用雀啄灸法灸兩個穴位:太沖和期門。每天每穴灸10分鐘,到穴位發紅為止。飲食上多吃白蘿蔔和橘子。沒過多久,這個護士就說不脹痛了。

  氣是中醫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體裡不斷運動的,具有很強活性,對人體的臟腑功能具有推動作用的那部分精微物質。氣滯,就是氣的運動受阻了。

  氣滯的時候,很多人會感覺悶脹和疼痛。氣滯於胃則胃痛,氣滯於腹則腹痛。氣滯於經絡,則出現肢體疼痛。凡氣滯的 疼痛有兩個特點:一是,疼痛的性質為脹痛,常常是脹重於痛;二是,疼痛的發作時重時輕,部位不固定,表現為竄動作痛。氣滯證往往與精神因素有關,情志不暢 時症狀加重,噯氣或矢氣後症狀減輕。氣滯證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調理時以疏通肝氣為主,我們取肝經的太沖和期門穴進行艾灸,可以疏肝解郁,「肝主疏 洩,條暢氣機」,肝氣通暢,人的一身氣機也會暢通,各種脹痛則自會消失。中醫認為,白蘿蔔善於下氣除脹消食,俗話說「秋季蘿蔔賽人參」,橘子也能行氣除 脹,對於氣滯證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雖然調理氣滯很容易,但是我更希望每個人都能不生氣。我自己也經常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但是我會經常在心裡背那首《不生氣歌》,它比我的藥可管用多了。

  人生就像一場戲,相扶到老不容易。

  因為有緣才相聚,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

  你尊我敬多謙虛,但願大家都和氣。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五臟好才叫身體好 五臟虛弱是愛生病的重要原因 第2頁:第一章 五臟好才叫身體好 要強壯身體,必須先調五臟
第3頁:第一章 五臟好才叫身體好 調五臟從調理身體的「四大虛」開始 第4頁:第一章 五臟好才叫身體好 一個臟器虛,會連累到另一個
第5頁:第一章 五臟好才叫身體好 調理身體「四大虛」的家用有效方案 第6頁:第一章 五臟好才叫身體好 艾灸的四大法,得其一就有好身體
第7頁:第一章 五臟好才叫身體好 有虛就有實,實症也要抓緊調理 第8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身體無力,煮黃芪甘草西洋參水喝
第9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小心,你的情緒也會中暑 第10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喝烏雞湯心不慌,記憶力好睡得香
第11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煩躁不安心火旺,請服天王補心丹 第12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為什麼有人想鍛煉都鍛煉不成」
第13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心陽不足胸痛悶,提防冠心病上門 第14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心慌氣短別著急,教你四招按摩法
第15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調理心絞痛,服藥加艾灸 第16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口腔有潰瘍,用梔子蓮子茶澆滅
第17頁:第二章 早補心虛壽命長 流傳千年的疏郁開心方:甘麥大棗湯 第18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面黃手麻渾身痛,當心肝血虛
第19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肝陰虛的人,喝首烏山萸肉粥會很舒服 第20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按按支溝和陽陵泉,既緩解肋痛又能預防膽囊炎
第21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糖尿病人必做的護眼法 第22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如何把近視眼消滅在萌芽階段
第23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輕輕一灸,目痛無憂 第24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泡泡腳,聞聞香,頭不暈來精神爽
第25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肝火旺,脾氣大,何不吃點龍膽瀉肝丸 第26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渾身脹痛,你就按按太沖和期門
第27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疏淤通氣,豁達之人不生病 第28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濕熱黃疸,請喝梔子大黃茶
第29頁:第三章 補肝疏郁氣色好 按摩列缺和頭維,可以緩解偏頭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