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7)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8.用啤酒代水燜制牛肉,能使牛肉肉質鮮嫩,異香撲鼻。

  9.烹調肥肉時,鍋裡加上一杯啤酒,可除油膩,食之爽口。

  10.烤製麵包前,在麵團中揉入適量啤酒,烤出的麵包既鬆軟又有一種肉的香味。

  (編輯 王濱生)

  飲藥酒白天比晚上效果好

  四川‧江南

  藥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散諸痛、祛風濕之功,是冬春季節調治進補的佳品。那麼,怎樣泡服藥酒呢?

  先將買回的藥材擇淨後打碎或剪短,再用冷開水浸濕,這樣既可洗去髒物,又可防止藥材吸酒太多,然後取出,放在玻 璃瓶或罐裡,兌入白酒。一般白酒與藥材之比為 1︰7~1︰10,至少也應將藥材全部淹沒,最後,將口封嚴,每天搖動數次,使藥材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浸泡半月後即可飲用。有些貴重藥材,可將酒飲完後 再浸泡幾次。

  用酒浸泡中藥材,可以浸出許多水無法浸出的有效成分,故藥酒的滋補與治療作用比中藥煎劑療效更好。但藥酒畢竟不同於一般的酒,除滋補性質的藥酒外,治療性質的藥酒在病癒後即應停止服用。

  藥酒的用量,可根據病人對酒的耐受力,每次服30~50毫升。不善飲酒者,可將藥酒按1:1~1:10的比例兌 在葡萄酒、黃酒或冷開水中,按量飲用。藥酒中雖含有酒精,但濃度不高,服用量又小,一般不會產生副作用,少量飲用還能使唾液、胃液的分泌增加,有助於胃腸 的消化和吸收。

  患有肝腎疾病、高血壓、過敏性疾病、皮膚病者,最好不要飲用藥酒。即便需要飲用,也應按酒量兌加10倍的水,放在鍋裡煮一下,除去大部分酒氣後再飲用。

  許多患者,特別是不善飲酒者擔心醉酒,往往在晚上飲用。其實,從提高藥物療效的角度來看,晚上服用不如白天服用 效果好。藥物的排泄有一定的晝夜節律,藥酒在體內清除和代謝的速度以早晨至中午最慢,加之此時肝藥酶(一種存在於肝臟中的促進藥物轉化的生物催化劑)的活 性不高,因此,血液中酒、藥的濃度均很高,有利於發揮治療作用。而在下午2點至夜間0點,肝藥酶的活性最高(最高點在午夜2點)。同時,腎功能(腎小球濾 過率、腎血流量、排尿量和尿素清除率等)的最高點在下午5點以後,因此下午至晚上飲藥酒,在體內排泄和代謝最快,不利於發揮藥效,故藥酒最好在白天服用。

  藥酒是藥不是酒

  成都市‧張家勇

  在日常生活中,以藥酒代替食用酒飲用現象十分普遍。這樣除了造成藥品浪費以外,還易引起不良後果。

  藥酒和其他藥物一樣,是一種不同劑型的中成藥。藥酒是以白酒或黃酒為溶液,與不同中藥混合浸制而成。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或體虛補養等症,常見藥酒有風濕藥酒、虎骨酒、十全大補酒等。

  藥酒是用來治療疾病的。有些配方固然可以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但首先必須明白,無論延年也好,益壽也好,都是以治病為前提的。疾病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障礙,有病自當服藥,以求身體健康。無病服藥,恰如窮兵黷武,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藥性皆偏,治療疾病就是依靠這種藥物的偏性來完成的。偏性之藥施於無病之身,陰陽平衡遭到破壞,能不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嗎?而目前恰恰存在這種現象,有些人本來健康無病,卻以藥酒「充飢」,以為既可解酒癮,又可養身體,其實是一種十分錯誤的認識。

  用藥酒代替食用酒,其中害處頗多。如長期飲用虎骨酒,就有可能導致腦溢血而偏癱;長期飲用三鞭酒,有可能導致陰虛陽亢而腎氣大衰,性機能減退。像

  藥酒本身就是藥,將其等同於白酒是非常錯誤的。一般白酒、麴酒飲用過量,尚且危害深重,更何況是藥酒。為此,有關專家為「藥酒迷」們提出以下忠告:

  1.認清功效

  通常藥酒分為治療性藥酒和滋補性藥酒兩類。前者有特定的醫療作用,主要依據醫生的處方或經驗方配製,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服用方法嚴格。市場上常見的藥酒則以後者為主,一般都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只有少數一部分才能作為日常使用(如主要含有枸杞、黃芪的藥酒等)。

  2.吃飯時不宜飲用

  通常情況下不能在吃飯時服藥,藥酒的服用同樣遵守這一規則,吃飯時喝藥酒不僅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還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3.服用藥酒須控量

  與過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藥酒的後果與過量服用藥品相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長此以往無異於慢性自殺。治療性藥酒服法須遵醫囑,滋補養生類藥酒的最佳服用量以每天1~2兩為宜。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
第3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1) 第4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2)
第5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3) 第6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4)
第7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5) 第8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6)
第9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7) 第10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8)
第11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9) 第1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
第1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 第1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2)
第1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3) 第1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4)
第1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5) 第18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6)
第19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7) 第20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8)
第21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9) 第2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0)
第2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1) 第2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2)
第2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3) 第2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4)
第2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5) 第2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
第29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 第30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2)
第31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3) 第32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4)
第33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5) 第34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6)
第35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7) 第36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8)
第37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9) 第3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0)
第3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 第4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
第4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2) 第4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3)
第4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4) 第4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5)
第45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6) 第46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7)
第47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8) 第48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9)
第4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0) 第5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1)
第5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2) 第5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3)
第5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4) 第5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5)
第5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 第5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
第5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2) 第5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3)
第5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4) 第60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5)
第61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6) 第62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7)
第63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8) 第64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9)
第6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0) 第6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1)
第6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2) 第6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3)
第6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4) 第70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
第71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1) 第72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2)
第73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3) 第74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4)
第75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5) 第76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6)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