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1)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應急篇

  1.如果孩子的咳嗽是突然發作,要警惕是不是嗆了東西,鼓勵他將異物咳出來。無效則立即就診,分秒必爭。

  2.如果是痰液堵塞引起的咳嗽,就要幫助咳痰。家長坐下,讓寶寶頭朝下趴在您的膝上,寶寶頭的下方放痰盂。然後用整個手掌有節奏地輕拍他的背部,不要太用力,利用拍擊產生的震動,促使氣道深處的黏液向上排。同時要鼓勵孩子腹部用力,把痰咳出並吐到痰盂中。

  3.當孩子正在咳嗽時,要確保他不會著涼,否則可能引起支氣管炎。若在室內,關閉空調冷風或漏風的門;若在戶外,找個避風的地方,或者大人用身體擋住冷風。

  (編輯 舒曉奮)

  【編讀往來】

  讀者陳萱問:

  我現年76歲,自認為患「感冒」十幾年,感冒藥幾乎天天不斷。只要服用,半小時內就一切正常,否則鼻腔中流出清水樣鼻涕,咽癢咳嗽,有時伴頭暈,一般沒有發熱現象。我提一個問題,這種症狀是不是感冒?是否與過敏性鼻炎有關?請專家指教。

  中醫專家答:

  從來信中瞭解到您的病情。感冒是一種外感病,一般發病急,症狀明顯,1周左右可以痊癒,不可能有長年或幾十年的感冒。

  過敏性鼻炎與過敏原有關。花粉過敏者有明顯季節性,常在春秋時節發病。灰塵、螨蟲過敏者為常年性鼻炎,多表現為流清水涕、鼻癢咽癢等,發作時也可表現為陣發性。因感冒藥中有散風解表的藥,所以對過敏症狀的緩解會有一些療效。

  您的情況我認為屬過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大。

  您可以去變態反應科,做皮膚試驗查清過敏原。此後應盡量避免過敏原,當然這一點很難做到,但可以做一些努力。例 如對灰塵和螨蟲過敏者,可以注意生活中經常用濕布擦拭地面、桌面等,勤換洗被褥,多接觸陽光紫外線照射。您的體格偏瘦弱,中醫認為與肺氣虛、衛外功能不足 有關。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根據體質,可以選擇長跑、游泳等鍛煉項目,一年四季,堅持不懈。尤其在冬季堅持用冷水洗面、鼻,並用冷 水擦胸、頸等部位,以增強對寒冷的耐受力。

  症狀發作時可以服一些湯藥,必要時服脫敏藥。以下方劑可供您參考:

  黃芪15克,炒白朮10克,防風6克,蟬衣6克,蒼耳子6克,白芷10克,白蒺藜10克,丹皮10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生薑6克,大棗5枚,茯苓10克,甘草6克,杏仁10克。

  平時可以服一些健脾補腎的中藥進行預防,如參苓白朮丸、金水寶等。也可以用一些食療方法,如山藥蓮子粥、黃芪粥等。

  總之,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要有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思想準備,逐漸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持之以恆,就會獲得好的效果。

  4.冬養腎:將所有的腎精都藏到心底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冬寒正是養腎時

  北京‧楓 葉

  冬至前後,人們紛紛進補,蓄積營養,強身健體。歷代養生家通過實踐證明,寒風刺骨、大雪封地的冬季,確實是保養腎氣的最佳時節。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其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主納 氣;主骨、生髓,跟人的骨骼、血液、皮膚乃至牙齒、耳朵都有莫大的關係。腎精虧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許多養生家把養腎作為抗 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中醫所指的「腎虛」可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

  1.腎陰虛

  「腎陰」亦稱「真陰」、「元陰」、「腎水」,指腎臟的陰精。腎陰有滋養臟腑的作用,為人體陰液的根本。《景岳全書》稱:「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腎陰虛症狀為:五心煩熱,口乾舌燥,睡眠不好,舌質紅,舌苔少,脈細數。

  2.腎陽虛

  「腎陽」亦稱「真陽」、「元陽」、「命門之火」,指腎臟的陽氣。腎陽有溫養臟腑的作用,為人體陽氣的根本。腎陽 與腎陰相互依存,兩者結合,以維持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動。腎陽虛症狀為:腰膝冷痛,肢寒怕冷,面色蒼白,陽痿早洩,精神倦怠,食少便溏,舌質淡,苔薄 白,脈沉遲無力等。

  解決腎虛的關鍵是根據個人體質來進補,在補陽中兼顧滋陰,在滋陰中兼顧補陽,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滋補效果。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
第3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1) 第4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2)
第5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3) 第6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4)
第7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5) 第8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6)
第9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7) 第10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8)
第11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9) 第1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
第1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 第1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2)
第1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3) 第1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4)
第1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5) 第18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6)
第19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7) 第20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8)
第21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9) 第2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0)
第2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1) 第2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2)
第2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3) 第2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4)
第2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5) 第2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
第29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 第30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2)
第31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3) 第32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4)
第33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5) 第34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6)
第35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7) 第36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8)
第37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9) 第3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0)
第3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 第4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
第4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2) 第4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3)
第4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4) 第4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5)
第45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6) 第46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7)
第47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8) 第48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9)
第4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0) 第5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1)
第5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2) 第5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3)
第5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4) 第5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5)
第5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 第5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
第5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2) 第5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3)
第5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4) 第60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5)
第61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6) 第62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7)
第63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8) 第64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9)
第6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0) 第6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1)
第6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2) 第6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3)
第6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4) 第70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
第71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1) 第72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2)
第73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3) 第74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4)
第75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5) 第76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6)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