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養生重在天人相應: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

  1.春養肝:春來暖洋洋,保肝保安康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門前一樹椿,春菜不擔心

  湖北‧胡獻國

  春光明媚,萬物復甦,香椿樹的枝頭上,也長出了嫩芽  香椿頭。香椿芽入菜顏色碧綠,香味濃郁,鮮嫩清翠,深受人們青睞。每年從清明至立夏,可多次採摘食用,故民間素有「門前一樹椿,春菜不擔心」的說法。

  香椿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香椿芽含蛋白質9.8克,維生素C 120毫克,鈣143毫克,均名列群蔬之首。此外,還含有磷135毫克,胡蘿蔔素163毫克。香椿芽吃法很多,最常見的是香椿煎雞蛋、香椿炒肉片、香椿豆 腐、香椿麵條、香椿蒜泥等,味美適口,別具一格。比較有名的還有安徽的「太和香椿」、陝西的「炸香椿魚」、山東陵縣的「神火香椿」等,均為風味雋永、獨具 特色的地方產品。

  香椿不僅是美味佳蔬,而且還是一味良藥。中醫認為,香椿性味苦寒,入脾胃經,有清熱解毒,美容養顏,澀腸止血, 健胃理氣,殺蟲固精之功。《新修本草》言其「煮水,主洗疥瘡,風疽」;《生生編》言其「消風祛毒」;《陸川本草》言其「健胃,止血,消炎,殺蟲,治子宮 炎、腸炎、痢疾、尿道炎」。藥理研究表明,香椿芽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都有明顯抑菌和殺菌作用,因而臨床上常用來治療腸炎、痢疾、 子宮內膜炎、子宮頸炎、尿道炎、瘡癰腫毒等疾病。民間常用香椿芽搗爛取汁抹面,以滋潤肌膚,治療面疾,美容養顏。另外,用香椿芽與大蒜、食鹽適量搗爛外 敷,治療瘡癰腫毒頗具效驗。香椿根皮可清熱燥濕,涼血止血,治療洩瀉、遺精、肛裂、痔瘡下血、腸蛔蟲病等。香椿子燉肉服食,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現介紹幾款香椿的服食方法,供選用:

  1.香椿豆腐:把豆腐切成2~3厘米的方丁,香椿中加少許食鹽,放入盆內,倒入開水蓋嚴,浸泡5分鐘後取出,切成碎末拌入豆腐丁,然後加香油、味精、食鹽拌勻即成。

  2.香椿雞蛋:香椿洗淨、切碎,打進幾個雞蛋,加適量食鹽和佐料拌勻,用油炒熟即成。

  3.香椿椒泥:將香椿洗淨後,放上食鹽,愛吃辣椒者也可適量放點辣椒,然後搗爛如泥狀,吃時再放點香油調拌即成。

  4.香椿蒜汁:將洗淨的香椿配適量大蒜,一起搗爛成糊狀,放入食鹽、香油、醬油和涼開水拌勻即成,用來澆拌撈面,別具風味。

  5.醃製香椿:將香椿洗淨,晾乾水分,加適量食鹽用手揉搓,促使葉片軟化和鹽分滲入,然後將香椿裝進菜罐或瓶中,加蓋醃3~5天即可食用。

  6.香椿細末:如果香椿葉老了,不宜食用,可將香椿葉洗淨,曬乾,搗成細末狀,裝入容器裝好。在做菜或燒湯時放一些,可不見香椿而有香椿香味。

  「雨前椿芽雨後筍」,谷雨前後,正是採食香椿的最好時節,喜歡食療的朋友不妨一試。《本草綱目》言:「香者名椿,臭者名樗。」椿葉為香椿嫩葉,色赤而香,供食用。另有一種樗葉,其色白而臭,不入食,專供藥用。二者形相似,食用時應予注意。

  (編輯 郝近大)

  中老年人警惕倒春寒

  無錫市‧陸基宗

  民間俗語說得好:「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

  「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北宋王安石的詩把早春的天氣特點描寫得 淋漓盡致。的確,春暖花開,風和日麗,春光明媚,堪稱「有時好」;但早春天氣很不穩定,氣候變化最為反覆無常,乍暖還寒;有時氣流不穩,大風呼嘯,陰雨連 綿,寒氣襲人,俗稱「倒春寒」、「春冷入骨寒」,堪稱「有時惡」。春天的氣溫差異也極大,天暖時可穿裌衣,甚至單衣襯衫,天寒時依然要穿「三九衣」,即 「春三月亂穿衣」。

  民間還有「春天凍人不凍水」的古訓。人們都有這種體會,雖然早春的氣溫比冬天高好幾度,但是人們仍然有一種「冷」的感覺,特別是有風的日子,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首先,早春的風「硬」。因氣旋不穩而風向多變,且風速大,使剛脫冬裝的人體內熱量散失更快,故有的人感覺甚至比冬季還要冷一些  即早春仍凍人,但不凍水。

  其次,早春的氣象情況很不穩定,氣候變化最為反覆無常。用氣象學術語來說,早春是冷暖氣團激烈鬥爭的階段,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仍然十分強大,大風呼嘯必然導致急劇的大降溫  「倒春寒」,使人們備感寒冷。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
第3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1) 第4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2)
第5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3) 第6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4)
第7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5) 第8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6)
第9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7) 第10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8)
第11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9) 第1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
第1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 第1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2)
第1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3) 第1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4)
第1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5) 第18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6)
第19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7) 第20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8)
第21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9) 第2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0)
第2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1) 第2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2)
第2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3) 第2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4)
第2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5) 第2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
第29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 第30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2)
第31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3) 第32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4)
第33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5) 第34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6)
第35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7) 第36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8)
第37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9) 第3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0)
第3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 第4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
第4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2) 第4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3)
第4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4) 第4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5)
第45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6) 第46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7)
第47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8) 第48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9)
第4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0) 第5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1)
第5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2) 第5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3)
第5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4) 第5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5)
第5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 第5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
第5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2) 第5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3)
第5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4) 第60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5)
第61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6) 第62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7)
第63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8) 第64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9)
第6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0) 第6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1)
第6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2) 第6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3)
第6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4) 第70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
第71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1) 第72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2)
第73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3) 第74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4)
第75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5) 第76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6)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