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健康指標:教你學會做自己的大夫  作者:李歌

健康指標:教你學會做自己的大夫  作者:李歌

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

[日期:2016-06-07] 來源:  作者:李歌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

  健康內在指標,就是指人體內各個系統、組織以及器官的生理數據。人體內生理數據的獲得,主要是通過體液以及心電圖等獲得的。

  一、體液的指標

  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液體,統稱為體液,它約佔人體總重量的65%以上。體液約2/3存在於細胞內部,稱為細胞內 液;約1/3存在於細胞外部,稱為細胞外液。細胞外液又包括血漿、細胞之間的組織液(皮膚撞破後沒出血,只滲出淡黃色的液體,這就是組織液),還有淋巴管 內的淋巴。體內細胞就浸沒在這液體環境中。內環境就是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共同組成的,是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內環境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保持相對的 穩定,是細胞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體液中,人們最熟悉的是血液,但對血液其實又不夠瞭解。血液是流動在心臟和血管內的不透明紅色液體,主要成分為 血漿、血細胞和血小板三種。血細胞又分為紅細胞和白細胞。血液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無機鹽、氧、代謝產物、激素、酶和抗體等,有營養組織、調節器官活動 和防禦有害物質的作用。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往往會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故患病後常常要通過驗血來診斷疾病。

  人體內的血液量大約是體重的7%~8%,如體重60kg,則血液量約為4200~4800ml。各種原因引起的 血管破裂都可導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較少,不超過總血量的10%,則通過身體的自我調節,可以很快恢復;如果失血量較大,達總血量的20%時,則出現脈搏加 快、血壓下降等症狀;如果在短時間內喪失的血液達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與血液有關的指標有血糖、血紅蛋白、血脂、血乳酸、血尿素、紅細胞、白血球和血小板等。

  1 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機體能量來源的最重要物質。每個人全天的血糖含量隨進食、活動等情況有所波動,但在空腹時血糖比較穩定。血糖濃度受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保持相對穩定。當人體血糖調節系統出現異常時,就會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

  人體血糖的正常值參考範圍:

  成人空腹血糖:3 9~5 6mmol/L(70~100mg/dl)。

  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6 7mmol/L(低於200mg/dl)。

  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11 1mmol/L為糖尿病。

  糖尿病是造成高血糖的最常見原因。生理性低血糖可見於飢餓或劇烈運動後,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病理性低血糖多由於胰島素分泌過多、垂體前葉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而引起。

  2 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含鐵蛋白質,占細胞干重的95%左右。血紅蛋白主要功能是運輸氧和二氧化碳。運動時機體的需 氧量增大,酸性代謝物增多,這時就需要更多的血紅蛋白來增加氧的供應,並緩衝酸性代謝產物。因此血紅蛋白是評定身體運動機能的指標。此外,血紅蛋白數量的 多少,還是評定貧血程度的重要指標。

  血紅蛋白是以每100ml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g)為單位來測量的,我國正常成年男子約為12~16g;女子約為11~15g。

  3 血脂

  血脂指標是指血漿中的脂質濃度。血脂成分包括膽固醇指標、甘油三酯指標、高密度脂蛋白指標、低密度脂蛋白指標等。

  膽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正常人體含膽固醇2g/kg體重。膽固醇的含量根據飲食習慣的不同差別很大。膽固醇指 標升高與動脈硬化有一定關係,在防治冠心病時對瞭解血脂水平有一定意義。膽固醇指標降低多見於營養不良、甲狀腺機能亢進,急性感染等情況。膽固醇指標正常 值的參考範圍是3 1~5 7mmol/l(120~220mg/dl)。

  甘油三酯也是血脂的成分之一,在人體中,是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甘油三酯的含量可隨飲食結構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波動範圍很大,而且還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其異常升高可見於高血脂症、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脂肪肝等;它的降低多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功能不全等 疾病。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參考範圍是0 56~1 7mmol/L(50~150mg/dl)。

  4 血乳酸

  血乳酸是評價機體代謝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血液中乳酸的含量。乳酸是糖無氧代謝的產物。它是一種有機酸, 通常是肌肉在缺氧的情況下產生的,乳酸產生後迅速進入血液,當血液中出現乳酸增多時,使血乳酸的濃度增高。血乳酸的濃度反映乳酸生成的速度和消除速度之間 的平衡。用以衡量機體代謝水平。血乳酸的正常值為0 5~1 5mmol/L(5~15mg/dl)。

  5 血尿素

  血尿素是評定人體機能狀態的指標,當蛋白質和氨基酸等物質在體內分解時,氨在肝臟轉變成尿素。然後經血循環至腎 臟排出體外。其生成和排泄處於平衡狀態之中。所以血尿素保持相對穩定。血尿素正常值為3 2~7 0mmol/L(19~42mg/dl)。運動時由於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加強,尿素生成增多而使血中的含量升高。在30分鐘以內的運動,血尿素變化 不大,只有在超過30分鐘的長時間的運動後,血尿素含量才會有較明顯的增加。身體對運動的量和強度的適應性越低,則血尿素的指標越高。

  6 紅細胞(RBC)

  紅細胞又稱紅血球或紅血細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種血細胞。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能和空氣中的氧結合,因此紅細胞能通過血紅蛋白將吸入肺泡中的氧運送給組織,而組織中新陳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也通過紅細胞被運到肺部並排出體外。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為120天,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紅細胞進行更新。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為「貧血」。紅細胞大量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黃疸」。

  正常人紅細胞(RBC)計數:男子紅細胞平均含量:4 5×10 12~5 5×10 12個/L(450萬~550萬個/mm 3),女子紅細胞平均含量:4 0×10 12~5 0×10 12個/L(400萬~500萬個/mm 3)。

  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脫水所致血液濃縮或慢性組織缺氧等;其減少則常見於各種貧血。

  7 白血球(WBC)

  白細胞又叫白血球或白血細胞,可分為嗜中性白細胞、嗜酸性白細胞、嗜鹼性白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5種。嗜中 性白細胞數量最多,常穿出血管,聚集於炎症組織的周圍,做變形運動,吞噬細菌。體內有炎症時,它的數量就增多。嗜酸性白細胞數量最少。淋巴細胞與免疫有密 切關係,患結核病時,淋巴細胞明顯增加。單核細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細胞,變形活動非常活躍,有吞噬功能,能吞噬細菌和異物。單核細胞穿出血管到結締組織中可 變為巨噬細胞。

  正常成人白細胞(WBC)計數為4~10×10 9/L,新生兒為10~26×10 9/L,8個月至2歲嬰兒為11~12×10 9/L。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中性白細胞,正常為5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淋巴細胞,正常為2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 5%~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膚病;

  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1%,臨床意義不大;單核細胞,正常為1%~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8 血小板(PLT)

  血液中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那就是血小板。血小板來源於多功能造血干細胞。在正常情況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 有10萬~30萬個。血小板在血液內可存活8~12天,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網狀內皮系統中破壞。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參與凝血過程,當組織受傷出血時,血小 板常成群聚集,促進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當血小板減少到5萬個/mm 3以下時,可引起皮膚或黏膜出血。

  血型也是應該瞭解的重要的健康內在指標之一。

  通常所說的血型就是紅細胞的血型,是根據紅細胞表面的抗原特異性確定的。已知人類的紅細胞有15個主要血型系統,其中最主要的是ABO血型系統,其次是Rh血型系統。

  臨床上最重要的是將人類血型分為A、B、AB、O四種(稱為ABO血型系統)。在人類的血液裡含有凝集原(又稱抗原)A、B和凝集素(又稱抗體)A、B。

  凝集原附著在紅細胞表面。凝集素存在於血漿(或血清)中。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A和凝集素B)會發生紅細胞凝集現象(溶血反應)。所以在人體的血液中,所含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的類型不同,可分為A、B、AB、O四種血型。

  血型是遺傳決定的,親代與子代的血型關係取決於遺傳因素,如雙親都是O型,子代也是O型;親代是O型或AB型,則子代為A型或B型。子代與母親血型不合可引起新生兒溶血病。

  體液除了血液之外,還有淋巴液、唾液、胃液、尿液、精液、羊水等等,這些將在以後的章節中詳細介紹。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前言
第3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一節 健康指標常識 第4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二節 健康外在指標
第5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 第6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1)
第7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 第8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1)
第9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一節 你的健康指標及格了嗎 第10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二節 循環系統指標詳解
第11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二節 循環系統指標詳解(1) 第12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三節 神經系統指標詳解
第13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三節 神經系統指標詳解(1) 第14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四節 運動系統指標詳解
第15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四節 運動系統指標詳解(1) 第16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五節 呼吸系統指標詳解
第17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五節 呼吸系統指標詳解(1) 第18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六節 消化系統指標詳解
第19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六節 消化系統指標詳解(1) 第20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七節 泌尿系統指標詳解
第21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八節 生殖系統指標詳解 第22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九節 感官系統指標詳解
第23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節 免疫系統指標詳解 第24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一節 內分泌系統指標詳解
第25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一節 內分泌系統指標詳解(1) 第26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兒童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27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兒童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28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青少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29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青少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0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31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2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四節 老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33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四節 老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4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亞健康」狀態的非健康指標
第35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 第36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1)
第37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2) 第38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39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1) 第40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2)
第41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3) 第42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3)
第43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4) 第44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5)
第45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6) 第46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一節 養生與健康指標的關係
第47頁:第五章 養生 第二節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48頁:第五章 養生 第二節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
第49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三節 不同年齡人群的養生食譜 第50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三節 不同年齡人群的養生食譜(1)
第51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一: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 第52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二:公務員錄用體檢表
第53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三:本書所用單位換算表 第54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四:健康指標速查指南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