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健康指標:教你學會做自己的大夫  作者:李歌

健康指標:教你學會做自己的大夫  作者:李歌

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日期:2016-06-07] 來源:  作者:李歌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中年人在家要照顧父母,操心兒女;在單位是業務骨幹。生活、工作壓力加上飲食不當和缺少鍛煉,必然使得身體狀況 大大下降。健康狀況調查顯示,中年人中:66%的人失眠、多夢、不易入睡;經常腰酸背痛者為62%;一幹活就累的占58%;爬樓時感到吃力或記憶力明顯減 退者為57%;皮膚乾燥、面色晦暗、脾氣暴躁、焦急者為48%。北京近10年居民死亡情況調查報告顯示,40歲~59歲組死亡人數10年上升2 4倍。其中,男性40歲~49歲組死亡率10年間增長了73%,女性增長了15%。

  人到中年,由旺盛期步入衰老期,機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開始逐漸衰退。從30歲開始,各項生理機能以每年0 7%至1%的速度下降。心血管系統輸血能力每年下降0 7%,這容易導致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而肌肉組織細胞每年減少3%~4%。由於缺乏運動,代謝功能降低而引起身體發胖的中年人,患糖尿病的機會 比正常人高7倍,患高血壓、高血脂的機會比正常人高8倍,患心臟病的機會比正常人高50%。此外,30歲至60歲期間,在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下降的同時, 體內和皮下脂肪都會逐年增多。這就為中年人製造了誘發各種疾病,乃至英年早逝的可能。因此,作為一個正擔負著家庭與社會責任的中年人,必須要對自己的健康 負責,時刻關注身體的如下指標。

  1 中年人必須關注體重指標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將逐漸增加,但年齡趨近中年的人群並不應將這種情況看作是正常現象。早期研究中發現,體重每增加0 91kg,人體就會在未來10年增加7%左右罹患糖尿病的幾率。而每增加1寸腰圍,在未來10年內患上此類疾病的幾率也會增加20%。

  此外,研究還發現,體重還將增加關節的負荷。一個標準體重的年輕人突然發胖後,他就擁有了比原來多3倍的幾率患 上骨關節炎。然而超重所帶來的最可怕的後果是,它將導致數類癌症的發生,尤其是結腸癌和女性的絕經期後乳腺疾病。在成人期,增加20 41kg左右的體重將會使患上這種乳腺疾病的幾率增加兩倍,而小於20 41kg的體重增加則會導致患上該病的風險增加20%。對於那些暫時脫離乳腺癌症魔爪的病人來講,體重的上升無異於幫助舊病復發。研究顯示,對這類病人來 講,體重增加7 71kg之內,死亡率也將從35%提升到64%。

  BMI是體重的指數,與體脂肪率密切相關,而且在國際上被廣泛應用,因此有專家提議把BMI統一為肥胖的判定基準。據統計,BMI值為22時,人的患病率最低。因此,現在人們常以此值作為評定健康的標準。

  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標準體重(kg)=身高 2(m 2)×22

  肥胖度(%)=(現在的體重/標準體重-1)×100

  偏瘦標準偏胖肥胖BMI值20以下20~2424~26 526 5以上肥胖度-10%以下-10%至+10%+10%至+20%+20%以上

  2 中年人必須關注血壓指標

  血壓是人的生理指數,正常人的血壓應當保持在一個正常的數值範圍內。收縮壓(人們常說的「高壓」)不高於16 0kPa,舒張壓(人們常說的「低壓」)不高於10 7kPa,這是人的理想血壓範圍。醫學家根據大量的調研數據認為,人的正常血壓標準是:高壓不高於17 3kPa,低壓不高於11 3kPa;而高壓等於或高於18 7kPa,低壓等於或高於12 0kPa時,就屬於高血壓了!

  很多疾病與血壓有關,高血壓更是許多疾病的表現。血壓高了會影響到人體內的多個臟器如心臟、腎臟、腦等的功能,會使這些臟器功能改變,給您帶來很多不健康的狀況,使生活質量下降。血壓高了,要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做進一步檢查,按照醫生的指導用藥。

  高血壓是可以預防的。多種因素會影響血壓,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限制食鹽的攝入量(每 天不超過6g)、限制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的攝入量;調整心情,經常處於最佳狀態;培養體育鍛煉的意識,「運動是健康的源泉」,選擇一項適合自己的運動項 目,持之以恆;身體不要超重或肥胖,保持合適的體重,使體重指數保持在20~24;起居有常,能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另外,為了保持血壓指標的正常,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35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發病比例較高,且絕大多數為中、高、極高危患者,有必要建立35歲以上人群就診首診測量血壓制度。

  (2)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影響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的重要因素,應重點加強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

  (3)高血壓常識掌握得不夠全面、充分,低文化程度者更為突出。政府有關部門、宣傳機構、醫療衛生人員應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做好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工作。

  (4)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的比例有待提高。尤其是有效控制率較低,應子以高度重視。

  (5)食肉多、口味鹹、體力活動少、超重是高血壓重要相關因素。合理膳食、減重、加強體育鍛煉,有助於防治高血壓。

  (6)中青年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均低,這一人群應加強對自己的檢測。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前言
第3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一節 健康指標常識 第4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二節 健康外在指標
第5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 第6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三節 健康內在指標(1)
第7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 第8頁:第一章 健康早知道 第四節 心理健康指標(1)
第9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一節 你的健康指標及格了嗎 第10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二節 循環系統指標詳解
第11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二節 循環系統指標詳解(1) 第12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三節 神經系統指標詳解
第13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三節 神經系統指標詳解(1) 第14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四節 運動系統指標詳解
第15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四節 運動系統指標詳解(1) 第16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五節 呼吸系統指標詳解
第17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五節 呼吸系統指標詳解(1) 第18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六節 消化系統指標詳解
第19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六節 消化系統指標詳解(1) 第20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七節 泌尿系統指標詳解
第21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八節 生殖系統指標詳解 第22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九節 感官系統指標詳解
第23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節 免疫系統指標詳解 第24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一節 內分泌系統指標詳解
第25頁:第二章 健康指標的含義 第十一節 內分泌系統指標詳解(1) 第26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兒童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27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兒童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28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青少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29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青少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0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31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中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2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四節 老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33頁:第三章 不同時期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 第四節 老年需要關注的健康指標(1) 第34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一節 「亞健康」狀態的非健康指標
第35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 第36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1)
第37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二節 常見病的非健康指標(2) 第38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39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1) 第40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2)
第41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3) 第42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3)
第43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4) 第44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5)
第45頁:第四章 糾正不正常的健康指標 第三節 怎樣恢復正常的健康指標(6) 第46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一節 養生與健康指標的關係
第47頁:第五章 養生 第二節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48頁:第五章 養生 第二節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1)
第49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三節 不同年齡人群的養生食譜 第50頁:第五章 養生 第三節 不同年齡人群的養生食譜(1)
第51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一: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 第52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二:公務員錄用體檢表
第53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三:本書所用單位換算表 第54頁:第五章 養生 附錄四:健康指標速查指南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