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全新的科學養生理念: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作者:王承龍

全新的科學養生理念: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作者:王承龍

中醫看病之“望”(5)

[日期:2016-05-29] 來源:  作者:王承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發生破傷風的病人,因咀嚼肌群呈強直性痙攣,口角縮向下方,上唇緊貼牙齒呈“苦笑”狀。精神分裂症病人,由於大腦功能 不正常,有“幻聽、幻視”等症狀,因而常自言自語、嘻嘻傻笑。無法克制的笑,稱為強制性笑。一些專家認為,這種笑往往是提示病人腦部有細胞變性、腦動脈樣 硬化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仔細觀察,若發現有這些病態的笑,就應及時就醫,讓醫生“順籐摸瓜”,從笑聲中識病,從而給予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七、眼睛裡秀出病的蛛絲馬跡
  
  古語說,“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回眸一笑百媚生……”
  
  你可知道,在這秋波流轉的一顰一笑中,其實還蘊涵了人身體健康的蛛絲馬跡。
  
   目為肝之竅,心之使,目為腎精之所藏,為血之宗,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目與五髒六腑皆有聯系。《重訂通俗傷寒論》說:“凡病至危,必察兩目,視 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故觀目為診法之首要。”中醫還提醒我們,如果眼角發青,也要小心肝髒問題。除了反映肝髒的情況,其他的髒器健康狀況如何,你也一樣 能在眼睛的窗口中讀取到不少。
  
  眼的重要結構虹膜,它是內髒疾病之窗。當我們通過眼來觀察病情時,一定要把握此關鍵。虹膜是瞳孔周圍含有色素的環形薄膜,它可以調節瞳孔的大小,黃種人的虹膜大多是棕色。
  
  也許你會問:小小虹膜為什麼有預測各種疾病的神通?
  
   那是因為它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布滿各種器官的感受體:側面區域代表肺(這裡的凹點代表有肺髒疾病),上方代表心,下方代表肝,圍繞瞳孔四周的圓環代表 胃腸,如果出現凹點,多半有消化道潰瘍。虹膜上有亮點,表示腦神經出現問題;如果是不同顏色的分散小點,是風濕病的征兆;左眼虹膜出現變化,代表右半身的 某個地方出了毛病,反過來說,右眼虹膜的變化,則提示左半身的疾病。
  
  八、透過耳朵看腎
  
  俗語說“腎開竅於耳”,《四診訣微》中也有言:“耳焦如炭色者,為腎敗,腎敗者,必死也。”腎為先天之本,藏五髒六腑之精,所以對耳朵的動靜自然不可掉以輕心。
  
  醫學指出,耳朵若總是嗡嗡作響,聲音聽不太清楚,有時還會伴隨著腰痛和尿頻,這可能是腎髒功能在逐步衰弱的信號。
  
  1杄從耳看全身
  
  耳朵雖為人體的一個小部分,僅占人體總面積的1%而已,然而卻有著預報全身健康的作用,
  
  《靈樞?口問篇》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為全身經絡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的別氣都走於耳,此外還有許多經脈注於耳。耳朵上有260個穴位,前面200個穴位,背面60個穴位,和全身的關系都很密切。
  
  所以,望耳診病,已經是中醫的重要部分。在耳診學中,人體的五髒六腑都能在小小耳朵中找到對應的位置,也就能根據某區域的變色、變形、脫屑等各種變化看到內髒的病變。
  
  2杄突發性耳聾要看心神
  
  耳還與心密切相關,情緒激動可以引起突發性耳聾。所以,突發性耳聾除了器質性的治療之外(如高壓氧、補腎),還要進行心理治療。但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引起的,都應及時診治,否則容易發展成永久性耳聾。
  
  有風濕性心髒病的人,常常在耳朵的心區會發現片狀、邊緣不清的白斑;心律不齊者,耳朵的心區出現皺紋圓圈,如果有神經衰弱,則在這裡有壓痛感;再比如,患有心絞痛的人,心區會出現*、紅暈和脫屑的現象。
  
  3杄從耳朵看癌症預兆
  
  耳部相應區出現異常,包括色澤、形態和感覺的改變,常可提示內髒惡性腫瘤的存在,尤其對肝癌、胃癌、食管癌及肺癌的確診率很高。耳診學研究發現,如果內髒有腫瘤,耳殼相應穴位的電阻就會降低,通過腫瘤探測儀可以發現肝癌、胃癌、肺癌,准確率可以達到50%以上。
  
  九、“走”出的疾病
  
  1杄保護性跛行
  
  走路時,患側足剛一點地則健側足就趕快起步前移;健足觸地時間長,患足點地時間短;患腿邁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負重小,健腿負重大。這種保護性患足點地跛行,多見下肢受傷者。
  
  2杄拖腿性跛行
  
  走路時,健腿在前面患腿拖後,患肢前足著地,足跟提起表現為拖腿蹭地跛行。可見於兒童急性髖關節扭傷、早期髖關節結核或髖關節骨膜炎等。
  
  3杄間歇性跛行
  
  開始走路時步態正常,但走不了多遠(嚴重者不到百米)患者就因小腿後外側及足底脹麻疼痛而被迫停步,需蹲下休息片刻,待症狀緩解後再重新起步。走走歇歇,因此稱為間歇性跛行。常見於腰椎管狹窄症、坐骨神經受累以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局部供血不足患者。
  
  4杄搖擺步態
  
  走路時患者靠軀干兩側搖擺。使得側骨盆抬高,來帶動下肢提足前進。所以每向前走一步,軀干要向對側擺動一下,看上去好像鴨子行走,所以又稱“鴨行步”。常見於小兒先天性髖關節雙側脫位、嚴重的“O”型腿、以及臀上神經損害患者。
  
  5杄高抬腿步態
  
  走路時,患腿高抬,而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跨越門檻之狀,所以又稱“跨越步態”。主要是由於小腿伸肌癱瘓,足不能背伸而成下垂狀態。為避免走路時足尖蹭地而有意識將腿抬高,常見於坐骨神經、腓總神經麻痺或外傷等。
  
  6杄足跟步態
  
  走路時以足跟著地,步態不穩,表現軀體輕輕左右晃動,足背伸、足弓高。可見於脛神經麻痺、跟腱斷裂、遺傳性共濟失調等患者。
  
  7杄畫圈步態
  
  走路時表現為患腿膝僵直,足輕度內旋及下垂,足趾下勾。起步時,先向健側轉身,將患側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側髖關節為軸心,直腿蹭地並向外側畫一半圓前走一步。由於多見於下肢痙攣性偏癱患者,所以又稱“仿癱步態”。
  
  此外,還有慌亂步態:多見於腦動脈硬化、腦腫瘤、頭部陳舊性外傷等;醉漢步態:主要見於小腦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態:常見於多發性神經炎、髓型頸椎病患者;交叉步態:多見於大腦癱、截癱等患者。
【書籍目錄】
第1頁:中醫是一種文化現象(1) 第2頁:中醫是一種文化現象(2)
第3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1) 第4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2)
第5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3) 第6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4)
第7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5) 第8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6)
第9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7) 第10頁:經絡是中醫的靈魂(8)
第11頁:望聞問切”的經典故事(1) 第12頁:望聞問切”的經典故事(2)
第13頁:中醫看病之“望”(1) 第14頁:中醫看病之“望”(2)
第15頁:中醫看病之“望”(3) 第16頁:中醫看病之“望”(4)
第17頁:中醫看病之“望”(5) 第18頁:中醫看病之“聞”(1)
第19頁:中醫看病之“聞”(2) 第20頁:中醫看病之“聞”(3)
第21頁:中醫看病之“問”(1) 第22頁:中醫看病之“問”(2)
第23頁:中醫看病之“問”(3) 第24頁:中醫看病之“切”
第25頁:中醫按摩(1) 第26頁:中醫按摩(2)
第27頁:中醫按摩(3) 第28頁:中醫針灸(1)
第29頁:中醫針灸(2) 第30頁:中醫刮痧(1)
第31頁:中醫刮痧(2) 第32頁:中醫拔罐(1)
第33頁:中醫拔罐(2) 第34頁:中醫的十二時辰養生法(1)
第35頁:中醫的十二時辰養生法(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