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我們 附帶說明上次提到藥王藥上菩薩關於燒戒巴的事,不止一位同學好幾位同學提出來疑問,為什麼中國有?那麼除了《藥師經》上看不到,舊譯大藏經裡頭有,《琉璃 佛經》總稱還不是這個名字,有三種翻譯不同自己去找。另外還有提到中國的菩薩戒律,《梵網經》上有,《梵網經》上是有戒律上,因為中國的菩薩戒律,大乘戒 菩薩戒在家出家都可以受的,當然先由三皈五戒等等然後到達菩薩戒。中國的大乘戒律採用的《梵網經》的戒,律本,由鳩摩羅什法師翻譯。那麼在印度的傳承到西 藏、蒙古這個系統,不用《梵網經》,用彌勒菩薩的戒律系統,也就是佛所傳承的《瑜伽師地論》裡這個戒律系統,那是歷代的傳承沒有斷過的。這兩個戒律研究大 有不同,目的是一樣。《梵網經》的翻譯鳩摩羅什翻譯提到教比丘先出家的時候,能夠捨身,修一切苦行,所謂菩薩道就是很簡單,歸納起來,難行能行,難忍能 忍。對一切苦行能夠做到,才可以進入菩薩道。所以《梵網經》上看同樣的文字,讀佛經,普通的讀書一個人要智慧讀,
所以千千萬萬人讀書,沒有 一個人讀書成功的。所以大家都會認識中國文字,哪個人會寫一篇好文章啊?寫個信都寫不通,都讀了書的,好文章更寫不出來。就是讀書固然是認識字,懂一點知 識不能說你是讀書人,不是一個文盲而已,文字認識。而能夠書讀通了成一個氣候,可以做個文學家,千萬人中一個人而已。能夠做個學術家,更難了,有思想有學 問。同樣道理研究佛學也是一樣,經典你看過了,沒有用頭腦看,不懂,有時候古代翻譯又簡單、簡化、交代不清就看不懂了。
所以有一位同學也提 到這個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這位大師翻譯的簡化得很,他講的都對啊,學菩薩道第一能夠捨,佈施就是捨。人生難得佈施第一是錢財,第二是這一條命,什麼都可 以佈施,錢財是代表第二生命,所以我們常常引用四川朋友講話,錢錢錢,命相連。那叫他拿一塊錢出來,心痛得要命啊,儘管講學佛,真佈施做不到的。第二假使 錢財身外之物能夠捨,了不起了,已經菩薩道。
進一步叫你能夠捨身就更難了,捨身譬如父母生病了,我們要移植一個眼睛給他,移植一個腎臟給 他,也是很難考慮啊,親人也做不到啊,還沒有要你命,真要你命就更難。所以菩薩行先要你做到這樣才可以燒掉,可以供佛,如此下文跟著接下來才可以到達大 定,由苦行而入道。他並不是規定每一個出家每一學菩薩一定要這樣做,沒有,看你自己的發心。所以有位同學我也給他提,鳩摩羅什法師自己翻譯,他燒了沒有? 他就沒有燒指頭,他也沒有在身上燒過幾個疤疤,那麼由此就可以瞭解。但是菩薩道佈施色身有各種法門的捨法,也不是非割肉下來不可。
同樣的菩 薩戒又告誡我們,不可傷害自己的身體,等於中國的《孝經》一樣,儒家的《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否則是不孝,這是《孝經》,菩薩戒裡也有這個 東西,不過講法不同,所以自己故意自殺,或者故意出自身的血,都是犯了菩薩戒,等於出佛身血,那不是上下衝突了嗎?那裡又可以說燒了,這裡又那麼愛惜生 命,所以讀書好難哪。
讀經要頭腦要智慧,看到都在學都在讀書,同樣的沒有用。所以像我們在教育幾十年看來,我經常感歎,教育對人沒什麼用 啊,並沒有改變了人啊,反是越教越壞,知識越多啊,學足以濟其奸,知識多了以後做壞事本事大了,做好事啊他不肯干了。所以究竟是學問對人有沒有利益,我到 現在下不了定論,很難講。所以佛的話還是對的,教育知識是個增上緣,根本這個人善惡好壞是他多生累世的業識種子帶來,種子生現行。因此講到讀書也是同樣, 所以古人說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讀書之難讀,就是看不懂。很明白的文字,上下你再一看,所以好學要深思,求學要思想。
我們現 在教育方式變得沒有思想,只曉得接受,沒有思想了,就是背得來,聯考考上了就行了,考上了有什麼用?考上我看學生第一名看得很多了,我經常有個感想,這個 歷史上考狀元第一名,三千年歷史狀元替國家做了多少事?沒有幾個啊,文天祥是狀元,郭子儀是武狀元,都是了不起,除了這幾個以外,那些壯元還不是一撞,撞 到的撞,元就是賴頭 ,有什麼用?能夠為社會國家貢獻的人不一定是狀元。我說我們這個國家辦了大學七八十年,據我所瞭解,我有資格講,因為我幾十年在裡頭看得多了,第一名大學 畢業的有什麼貢獻?沒有用,充其量做個醫生多賺兩個錢。能不能把牙齒醫得好還是問題,都是問題,所以就是好學要深思,這一點補充上一次。昨天因為好幾個同 學來問這個問題,順便講了。現在我們言歸正傳,恢復到《楞嚴經》,上面所代表六塵的修法,外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現在又開始了,我們先看原文。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先介紹一下這個人,阿那律陀就是眼睛瞎了的這位比丘。我們開始《楞嚴經》二卷裡頭提到過,阿那律陀翻譯還有幾種的翻譯,《阿彌陀經》上也提到阿陀羅就是 他。那麼這位尊者他是過去生是一個做小販的,做生意做小販,賺了錢就去供養佛,因此他的果報生生世世都是有錢,萬事如意,所以他的名號的意義翻譯過來叫做 無貧,沒有貧窮過,多生多世沒有窮過,都是有錢,八字好,命運好,八字好命運好,生來就富貴,就是前生的業力帶來的,所以他叫無貧。人在富貴中過久了的, 喜歡懶,所以菩薩戒剛才提到先叫你修苦行,教你如此,並不是叫你一定要這樣做,看你自己的發心,也看機緣。那真的我割一塊肉救好了十幾個人,生命都救回 來,那樂得割一塊那有什麼關係呢?你割了以後沒有用的,何必呢?那留著吃肉,將來還可以爛爛香香呢,這個看用處不同,這個道理要懂得。
阿那 律陀因為多生累世是不貧窮的境界就容易偷懶,世家公子出身,比較懶。所以他身世很好,這一生他和佛兩個是血統關係堂兄弟,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出家以 後,偷懶。富貴人家出家啊,懶得動,吃苦的事情啊,都是文武全才啊,吃東西是武的,做事情是文的,這是文武全才,就是偷懶,有享受他都是武的,先來,做事 情時文的,偷懶。因此給佛罵他說他不用功,尤其是愛睡,貪懶愛睡。因為受了佛的呵斥,很難受啊,你想佛的堂兄弟出家,在大家同學裡頭,大家一看另眼相看, 佛的兄弟這個身份不同啊。
結果佛當眾給他一頓臭罵,佛經上講「呵斥」,你看那個文字很好聽,呵斥文字很好聽,嚴格講起來,所以要懂文字就是 罵,在我們講痛罵一頓,罵了以後這個很難堪哪。很難堪就發心啊,打起坐來啊,像我們有些同學啊,一下發心很勇猛啊,不倒褡不睡覺,然後搞了病來吃藥,再後 一睡睡半個月,他老哥也是那麼幹。就是七天七夜不睡覺,拚命的用功,這一下用功啊,眼睛是以睡眠為食,眼睛需要休息,睡眠為食,休息不夠眼睛就壞了,尤其 這個時代,這個電燈光之下,讀書這樣讀,所以眼鏡都戴上了,那是很可憐,大概過去生都有這個懶惰的業報。因此眼睛就瞎了,眼睛是以睡眠為食的,睡眠要充 足,當然瞎不是一種,很多的毛病,這很可憐。
所以佛就教他另外一個法門,因此得了天眼通,不要這個肉眼,能夠看三千大千世界如手中看一個橄 欖那麼清楚,比電視機好。所以如果想省錢不買電視機啊,趕快修天眼通,但是不是那麼容易啊。現在很多人說天眼通,五通裡最難發起的是天眼通,天眼通一得, 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跟著就會來。不過阿那律陀首先注重在天眼,因此而得圓通的,要注意這個。那麼現在我們看他的報告,他只報告是原則,很簡單,修行的 法門就很多了。由眼根來修,所以修行,《楞嚴經》上面都把我們這個身體批駁得一毛錢不值,到了你看三四卷以後轉了個方向,這個身體很寶貴呀。你想成佛四大 本空,你也空不了,而且要想成佛還要靠四大,沒有四大還不行啊,因此你要尊重他,不能毀它,不能傷害他。我們先看他講的原則。
「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這個罵得很重,「訶」在這裡看起來不是罵。大家看佛經,佛經總趕最善良的字最美的文字來寫。但是你看看佛罵的「訶」就是罵他是畜生,你是豬啊,怎麼老是睡覺,就是這個話。畜生一樣,是個豬啊,貪吃愛睡,所以給佛罵了。
「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所以他聽了佛的罵,這個很難堪了,自己哭了,慚愧難過得真是慚愧了,自責反省。自己責備自己、痛恨自己的不用功、貪懶。因此七天七夜不睡覺,過分一下太勇猛精進把生理機能壞了,兩個眼睛就壞了。
「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三是翻音,就是正,三昧是正受。正受受個什麼呢?我們學佛就要注意,剛才告訴大家怎麼樣研究佛學?要好學要深思不要抓到一點,抓到什麼,講戒啊講定啊,抓 到一點抓住雞毛當令箭你不通,要圓通,不通達就不行。所以我們的中國文化《禮記》上面也講,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經典記得多,學問記得博,不夠當人家老 師,每一個法門必須要自己修,要知道要親證。所以中國文話來講恭維人家四個字,人師經師,經師就是學問好,記問得多。人師啊,自己修養還要到家,四個字經 師人師。所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中國文化的道理。人師就是佛,佛教就是天人師。有學問的容易,還能夠容易找得到,要親證過來是很難了。所以像我們專講中 國文化儒家送給老師有時候感謝狀,譬如說寫四個字經師人師,那是很重的,那是對這個老師的尊敬就很重了。
現在我們回轉來這些資料瞭解了。 「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這個名稱出現在《楞嚴經》的這一段,你把大藏經都擺在這裡,你找完了,各個經典有沒有講到這個修法?沒有啊。那佛不是逗我們玩啊? 阿那律陀也逗我們玩,故意提出來一個樂見。「樂見照明」金剛不動是正受。所以當年提到正受我們講到很多,要思考要理解。受個什麼?以後講到三昧都要理解 了,一提三昧要懂,正受。我們就要想了,你讀書啊,研究經,什麼叫受呢?我們提到過幾次,「受」簡單的三受,詳細的五受。苦(受苦)、樂受(受快感)、捨 受(就是不苦不樂,很平安)、憂受(心中憂愁煩惱)、喜受(喜悅)。所以喜樂配起來是好的,憂苦當然是不好,捨受不苦也不樂,不憂也不喜中庸之道,但是也 還沒有得道啊。所以這個人生中今天健康無病,心中也無煩惱,並不能說是道啊,悟道他沒有,不過接近於道,心境很平安很安詳,這是捨受。那麼三昧正受是什麼 呢?當然不是憂苦受,比較接近於喜樂捨受,不得喜樂不能得定,光想打坐念佛得定做不到啊,兩個腿在那裡發麻啊,那是苦受啊。心裡貓抓一樣十幾個水桶七上八 下的,那是憂受。所以我們修行打坐坐在那裡,又在憂悲,我幾時修成啊,搞了三年了,影子都沒有,多痛苦啊,憂啊。身體呢背脹,兩個肩膀酸痛,再不然後坤, 就是屁股了,中國人很文雅,不好叫屁股了,叫後坤,想吃雞屁股啊,哎,把那個後坤拿來,多文雅啊,發痛發酸腰酸背痛,所以大家在那裡打坐哪裡叫做得定啊? 都在憂悲苦惱,這個絕不是三昧,這是四昧,腰昧,痛苦得很。
正受,所以初禪得喜喜樂,二禪三禪得喜得樂,到了三禪以後亡喜亡樂,那個是真 捨,捨念清淨。捨念清淨不要認為說捨掉念頭就清淨了,就解釋錯了,所以叫你們會讀書啊,捨的那一念不苦不樂那個還空掉,那才是正解釋了,才懂了。所以佛學 容易講啊,佛法難修啊,要修過來你就知道,捨的那一念還要空掉才能夠得四禪啊,這是正受的道理。
那麼阿羅漢入定能夠正受,出了定呢?不一定 正受啊,他怕外界來一擾亂正受就沒有了,那就是小羅漢不是大阿羅漢。大阿羅漢大菩薩得金剛三昧,行、住、坐、臥、動中、亂中、一切不變,顛撲不破,金剛永 遠堅固,永恆的堅固謂之金剛,所謂金剛三昧。那麼他這個金剛三昧,任何一種定到達了顛撲不破、動靜一如、醒夢一如。譬如念佛嘛,你初步要念到醒夢一如,白 天能夠念佛,夜裡發脾氣亂七八糟,夢中都不是佛了,那就不對,那差得遠。先要做到醒夢一如,然後做到無處不是,晝夜一如,生死一如,那麼差不多了,念佛的 正受可以來了。這是我們拿念佛來講。
任何一門修法都是一樣,所以要搞清楚,門門的修法都可以得到金剛三昧。你修慧觀也可以,你修教理由佛學 理入手正思維也可以達到金剛三昧,並不是說這個和尚這個人朋友這個居士又不念佛又不修行,光讀佛學有什麼用?你不要那麼看啊,他如果有正思維也可以到達, 就是問題他有沒有正思維?所謂正觀正定有沒有到達。正觀正定不是正觀正印,正觀正定,這個金剛三昧。
那麼好了,現在回轉來再討論「樂見」: 眼睛喜歡樂見,喜歡看的。「照明」:我們現在這個科學時代,電燈就叫做照明科學。譬如建築一個房子啊,這個照明怎麼辦?照明的系統、電路的系統就要專家來 研究,像這個電燈的亮光。那麼「樂見照明」三昧,他說得到了,所以能夠得天眼,因此三千大千世界在他天眼的境界裡頭如掌中觀庵摩羅果,手掌裡看一個橄欖一 樣,看一顆黃豆一樣那麼清楚。整個的宇宙在他手裡,那才叫做道家所講的宇宙在手,造化由心,就到達這個境界,整個宇宙在手心裡頭。可是我們又在佛經裡經律 論你看通了全部,(斷錄)。
至少還要借用一下,色界沒有物的時候可以不借用這個東西,在這個世界,所以諸佛菩薩到這個世界來弘揚佛法,他還 是要借用娘胎,至少現在還是要借用試管嬰兒,至少要借用一下精蟲卵髒,非此不能發揚。在色界中可以不用這個,那麼在其它道中有些道中也可以不用這個,這些 道理我們都要通達,所以圓通是非常難,要瞭解這個。好,如此我們就要瞭解,怎麼樣是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佛在所有的顯教密宗裡沒有談這個東西,但是你說在哪 裡談了》《楞嚴經》本身也講了,它只講原理,原理就是方法。所以真有智慧的人,理到了功夫就到。所以研究經典學教理的人,真學教理不是普通一般搞佛學的, 理到事就到。所以華嚴的四法界,理無礙,事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八萬四千法門一證到了一通百通都來了,那才得到證悟,不是現在學術界啊文學界講佛學 一樣,隨便一個道理瞭解了叫悟,那差遠了,這個叫證悟。所以理到要事到,理到要親證過來,那就可以研究教理了,有資格研究。那麼在《楞嚴經》本身這一段也 講,下面就有,只講原理啊。
「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那麼文字我們先瞭解它,除了文字要瞭解 以外要好學要深思,剛才講的。他說因此修這個法門不要眼睛,閉起了這個肉眼。「觀見十方」,就可以看到十方世界,一切看得很清楚,能看的這個是什麼呢?是 自己的真精,自性,真如自性的精靈,這一點精華就有看的作用。「洞然」,洞就是空空洞洞,十方八面物質世界任何沒有障礙了,然:很明瞭。
「如觀掌果」。看十方世界在手掌心看一個水果一樣,那麼清楚。
「如來印我。成阿羅漢」。那麼佛因此印證我證得了阿羅漢果。
「佛問圓通」。所以佛問我什麼法門證入圓通最明利呢?
「如我所證」。根據我個人修行證驗的經驗,四個字:「旋見循元。斯為第一」。「旋見」,迴旋過來。見:眼睛看見的見。循,跟著眼睛看見的功能來找,倒轉來找。元:原來的元,這四個字尤其注意「旋」。
去 年我提了一個「萬」字的問題,念佛觀心中「萬」字。有人就拚命寫文章了,很奇怪我講了任何一句話,很多人都很注意,我不講沒有事。這個講錯了,萬字向左轉 的,不是向右轉的,所以找了很多的辯證,只好一笑。你看佛經大藏經向右轉也有、向左轉也有,究竟原始的梵文「萬」字向左向右,老實講下不了定論。實際上這 個「萬」字就是個像形,你看向左也好向右也好,連起來就是個圓圈,就是圓通,不過中間有缺口表示不連即是連,這個是這個宇宙的法則。就是《易經》的兩句 話,天道左旋,地道右旋。順轉右旋為凡不是仙佛的境界,逆轉才成佛,逆轉就是旋見循元,回去了,找到本來面目了。那麼現在很多專門出一本著作辯論,順轉是 佛,逆轉是凡夫,那好嘛,都可以,各有各的說法,不過真正要研究科學哲學佛學的理,就是這個道理。「萬」字輪,天道是左旋,地道右旋,懂得天文就知道,太 陽你看是順轉,地球是逆轉。實際上太陽是不是那麼轉呢?天道不一定是這樣轉動,這是我們站在地球上看的,這個科學要研究起來很高深,所以必須要懂科學懂哲 學懂易理,然後就沒有什麼爭論。拿這些事情來拚命爭論這個是非啊,學佛覺得很浪費精神時間,這是學者人我之間的爭論,這很有意思的。有時候可以看到很值得 一歎,所以儒家陸象山的話法:小人之爭在於利害,君子之爭在於意見。實際上都是我見,這個沒有什麼可爭的,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簡單幾句話就解決了。可是 凡夫眾生啊,往往被這些瑣碎的知見困住了。這是我們剛才講到「旋見循元」,現在我們還是在講理啊,這個理中間是方法,希望諸位至於用眼睛來修方法很多啊。
譬 如看光,我也給大家提過的,有看光的修法,密宗的方法裡頭,真正密宗你們說弄個灌頂,灌一下頂啊那不容易修到。現在據我所瞭解,不管紅教白教花教,能夠真 懂看光修成就的還沒有,還不容易得呢,法門怎麼入手他自己還沒有經驗,法本有。不過你們灌頂是拿不到的,要修到真傳「看光」的時候,起碼你學佛三藏十二部 通了以後,幾十年的修行或者可以傳給你的喲,真正的佛法的經驗看光修法。
那麼旋見是什麼呢?我們眼睛就有光,我們現在講理又講事,我這個秘 密就在這裡洩露,看你們拿不拿得到,我都講完了的,沒有保留。譬如我們這個眼睛張開看到東西,你閉起來看看,《楞嚴經》上面也講過,閉起來大家打坐念佛, 你們不在看嗎?你們都在看,看前面空空洞洞的,因為我們這個眼睛習慣了向前面看。所以這樣一來大家眼睛容易近視容易壞,你看你閉起來你覺得不看,除了睡 覺。睡覺兩樣啊,睡覺你仔細觀察,佛法是科學啊,睡覺的時候啊,你看他真睡著了,眼睛閉起來,你看他沒有動,眼睛在中間眼珠子,他沒有睡著。如果眼珠在中 間在裡頭在轉,他在做夢,他裡頭在幻想,還有些境界,看到黑的呀,看到什麼。那也是境界呀,不是你沒有看見喲,你還是在看。真到了眼珠子向下面掛了,睡著 了。所以人死的時候兩個眼睛這裡凹進去,上面就掛下來,所以眼光落地,眼光不會向上了,向下沉就死亡了。所以你們打坐這個眼睛很重要。
我們 閉起眼睛,眼睛在看,你念佛還在看啊,沒有一個不在看哪。所以隨便你打坐在哪裡也好,還是會疲勞,還是有時候想睡,坐坐眼累了還是想睡,因為你眼睛還在 看。如果眼不看,腦神經就不大會疲勞,睡眠也會減少了,這個秘密都露給你們了,自己去注意喲。說老師不教,我都教了,因為我一個人我懶得教,何苦呢?一個 人也講,十個人也是講,一百個人也是講,功課一教就好了,至於你拿不去活該,拿走了是你的事,拿錯了倒霉,不是活該就是倒霉,那都是你的事。我等於說佈施 者,倒出來就倒出來,口袋裡倒出來給你。
那麼你打坐起來,你怎麼不想想呢?你們都曉得念《心經》,《心經》怎麼說啊?無眼耳鼻舌身意,你做 不做得到?我也沒有眼睛了,沒有耳朵了,沒有鼻子了,沒有身體了,沒有思想了,做到做不到?誰做到啊?做到觀自在菩薩來找你,你不要去找他了,你做不到。 所以你上來就無眼了嘛,最好是修白骨觀一樣,就是沒有了,眼睛沒有了,就是兩個洞。
你說我有兩個洞就不看了?還是看。假使說我眼睛沒有了,假想觀想我只有兩個洞,現在我兩個洞了,這個就在看。這個就是能見的,沒有旋見,沒有倒轉來。倒轉來循元的元是什麼?空的,所見的境界沒有,能見的功用也不用了,什麼都沒有,旋見循元。
那 麼自性的光明,《楞嚴經》二卷裡不是講,我叫諸們背來的有兩句話,六根門頭怎麼修行。我給你背,注意喲,學佛要這樣用心,「隨撥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 精,耀發明性」,下面就馬虎一點了,這幾個字都不能錯的,「如是六根互相為用」,所以你《楞嚴經》要全部貫通要熟讀,要背得來。所以,講經禪宗祖師講有個 原則的: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你照著文字來解釋,佛在那裡喊冤枉,你講錯了。但是離經一字,允為魔說。你不能隨便講啊,對於佛經要有所根據的,離開了佛學 佛經隨便講就是魔說了,不是佛說。所以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允為魔說。
所以樂見金剛三昧是怎麼得的呢?這上面告訴你「我不因 眼」,你上坐就把眼睛忘掉,忘掉不是閉掉,這個話有問題。假使從看光入手的人,如果有人學佛看光的,就是把光看好,然後光也不看了,眼也丟開了。「我不因 眼」,那麼等到自己所觀能觀皆空了,這個定久了,自性光明自己發現。所以「脫粘內伏」,什麼都看見了。「伏歸元真,真精洞然」,自性的功能本有的,看的功 能,不要這個眼睛,我們自性裡頭就有看有聽有聞有嘗味道有色聲香觸法,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六根六塵十八界的功能,它本身具足。所以禪宗六祖悟道了以後,何 其自性本自俱足,俱足萬法,本來就俱足一切功能的,不要你去修的。注意大家一邊抄一邊要懂一邊要背喲,這就不冤枉我們大家那麼遠來,還花了力氣花了錢來聽 《楞嚴經》,幹什麼!不要對不起自己了,諸位!這不要好玩的,哎喲,聽經好聽啊,那不但沒有功德,還有罪過。對自己真用心那才是學佛,學佛是幹什麼?要對 得起你自己,不是對得起誰,要注意呀!所以「伏歸元真」。
我們自性何以有見的功能,給你一個證明看:你做夢的時候會不會看見東西啊?大家做 夢的時候看得見東西,做夢的時候不要靠這個眼睛,那是自性的功能心性的功能發起來,所以心性本身有能見所見的作用。倒是變了我們這個人可憐了,反是不能自 由自在,看見一定要靠眼睛,你懂了這個理,修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發自性功能啊。
所以《楞嚴經》告訴你「見不循根,寄根明發」。《楞嚴經》上 面,這都是原文啊,所以要你們背來,尤其本院的同學背不來,來聽經沒有用啊!「明不循根,寄根明發」你都背不來,只好丟人了。所以真見了自性得了道,到這 個定力的功力,他看什麼看書並不一定要眼根,並不一定要靠這個眼根來看。但是在我們這個人世間上,「寄根明發」,還是要借用這個東西,寄放在這個眼根上,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也是方法,這又是理又是方法,方法我也講了。
所以譬如大家念佛也好、打坐也好,你坐在那裡充其量你身體都忘不掉,修到 了連光明的光也忘掉,這還是有相的,不是。要「旋見循元」,你在定中看到一點光還是有相的,還是在能見所見中,「旋見」,回轉去那個能見的根根是什麼?自 性空,性空,循元本性,那麼本空,「伏歸元真」。「寄根明發」,天眼就發起了,所以天眼無眼,不是這個肉眼,但是這個肉眼也是法眼也是慧眼也是天眼也是佛 眼,這就是「寄根明發」,所以「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最根本的原理在這裡。
至於由眼睛開始入門的功夫,修持的方法就非常多了,可是你們不要亂玩哪,我現在把壞的也告訴你們。有些人玩得蠻好,譬如學催眠術,學道家學密宗有些玩看光,好多種啊。看太陽光吸收日月精華,盯著太陽看,也不是隨時的太陽啊,要早晨最好阿里山頂觀日出,盯著太陽不動。
那 麼過去有一位宜蘭的朋友,姓何的,一個老先生現在涅磐了,捏個盤走了。那個時候幾十年前他來找我,他在夢中看到,找我,後來找了好幾年,我還在基隆。他到 基隆把我找到,一看到,噢,你是我師父。他講台語我講國語聽不懂,我說什麼載夫啊?後來他說我在夢中就是找你,關公叫我來找你,一大堆神話。後來我問他你 修什麼?他說我採日月精華。我說誰教你啊?他說以前日本人找一個大陸的師父教我。我說你怎麼亂搞啊?他說那我後來沒有辦法,師父走了,我就靠關公啊。我說 關公怎麼教你?半跪呀,就跪在關公前面打卦。我說你打卦怎麼辦呢?他說我就問關公可以修嗎?關公答應修。他講的嚇死人啊,我說對的。他天天早晨起來看太 陽,天不見亮就是等太陽海裡頭上來就盯著看,跟著看。修了三個月以後,他說壞了,眼珠子凸出去,這個眼白突出來,突到這個眼睛的外面來,你說這個人變成這 樣多可怕啊,嚇死了,自己也嚇死了,家裡人也嚇死了。那我說你怎麼辦?師父也不在。又去問關公,又去打卦,問關公修下去還不修下去?關公在卦上答覆他還要 練下去,他說我就又練下去,勇氣很大。他又再看下去,又過了七天恢復原狀了,也沒有吃肉,你說怪不怪?
但是你做科學的研究,人體的機能同這 個信念的堅定就有這樣怪,你醫學常識一發達了以後,有時候也是吃虧啊,趕快看醫生,看成病了,他就硬靠精神力量克服。像這一種,那麼後來,當然還沒有修成 天眼了,身體怎麼好,冬天那個宜蘭跑來看我,穿一件短袖的衣服,香港衫汗衫,兩個腳是光光的,不穿鞋子不穿襪子,冬天啊,我們穿棉袍,他還熱得不得了。我 說你神經病,是了,師父啊,就是叫師父,人很誠懇了,很有意思一個人,這是一個經驗。當然後來我教他做功夫不走這個路線了。
譬如有些學催眠 術的,還是練香頭,修密法修道家都有啊,人家教你好像幾千塊啊,幾百運塊呀,傳給你,現在多得很,不要亂聽。譬如學武術的人也要練眼睛啊,真學武當少林練 武功也要先練眼睛啊,你眼睛練到不眨,那個拳打過來不眨,先是眼睛瞪在那裡練,拳打起來不眨。這個水潑進來,水這樣潑進來,你拿水籠頭啊現在更好那個蓮蓬 頭噴你的眼睛不眨,那才可以練武啊。不然人家一拳打下來,眼睛一閉,哎喲,那還得了啊!眼睛看著你不動的,及至掃把在你眼睛面前這樣撲過來,不動。當然要 師父教你練,你撲不好,掃把真觸到眼睛裡,那就瞎了。
然後練劍的人,跟練催眠術一樣,密宗道家也一樣,夜裡看香頭,就是房間裡只點一支香, 點一柱香,什麼燈光也沒有,看這個香頭。那麼你們一聽,書上看來,有些密宗傳法亂練了,眼睛有看瞎的,而且不得了的,眼睛還看成神經了,不要亂修啊。看香 頭是看偏的,香頭點在這裡,他就對著香頭看,這就是秘訣了,那麼你慢慢看著香頭啊,香頭只是一點,放大了,就是有幻覺出來,也可以說是視神經的疲勞範疇。 也是《楞嚴經》上面一句話,這個話沒有獎金,大家應該背得來,什麼話?「瞪發勞相」四個字,所以這個獎金還是歸我自己拿。「瞪發勞相」就是看久香頭,然後 看到的整個是太陽那麼大,這個香頭一點亮,然後整個房間都亮了,而眼睛沒有動過沒有眨過,那麼這樣初步的成就,再慢慢看到香頭還是香頭,所以先是見香不是 香,是光了。見光不是光,後來香還是香,黑還是黑,然後成功了。所以這個練劍的人一劍劈下去,手裡拿個寶劍這樣一劍劈下去,香頭分成兩半,火還不能熄,然 後才可以練劍練刀了。
哪裡像學武功電視上面嘿霍,那不曉得搞些什麼!沒有這樣嘿霍的,打人還要嘿呀霍啊!打了你還不知道嘛,那才叫打人。打 了嘿霍,那我早跑了,還挨打幹什麼呢!那是演戲用的。這是講到練武也有這種看光,看蠟燭光、太陽光、日月光也是一種修法,所以每一個法門裡頭包含的多得 很,所以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以修道,門門皆可以圓通,現在有緣你們聽到啊,多給你們講,少迷糊了。反正我當年都自己受人家迷糊過,因為我有意 的,他們覺得只要你叫我磕頭出錢,叫老師,師父我都來,兩個膝蓋頭一跪,我認為沒有了不起啊,就好像我走路跌一跤一樣,這有什麼關係啊?人家喜歡跪,我就 給你跪,跪著了你的東西交給我了,是真的。然後我拿來一用不是道,不對,就不要了,可是我都知道了,所以無量法門誓願學,都知道。當然我講一部分給你聽, 花樣還多得很,
所以不要亂去學習天眼通,也不要亂去學看光。還有些看光,鼻頭上有個圓光,所以我常常和從智法師講笑話,我說你找兩個小和尚 年輕人來,我給你訓練,老和尚旁邊兩大童子,都有天眼通。圓光,牆壁上鑲一個圈,畫一個圓圈,你叫他看,我的東西誰偷了?一看,什麼人、怎麼開門怎麼進來 的,都看到了,那個叫圓光,也是看光的一種,可是要童子之身才看得準,完全童體,大人練就練不起來,算不定那個眼珠子進去,眼白突出來,那個很難看哪,不 好玩啊。所以現在提到,大概講一講「樂見照明。金剛三昧。」那麼這個方法好像沒有講啊,我現在提出來那麼多,你們都聽懂了?
這個三昧呢,不 用眼根,能見所見都把它忘掉,「我不因眼」。他修起來很快,眼睛瞎了嘛,瞎了已經看不見,不要了。但是你注意喲,佛在上面《楞嚴經》也講過,瞎子能不能看 東西啊?也在看,看到眼前黑洞洞的,這也要拿掉。這不是眼看,是我們意識習氣的所見、能見的作用。要把這個能見、所見的拿掉,「旋見」,見的根根在哪裡? 就要參啊,參究那個能。「循元」找到自性,自性本空,無色聲香味觸法,都沒有,一切空到底,自性的心光透露,那才是「心精洞然」,那不是靠眼睛了,如果還 有好的眼睛,寄根明發了。阿那律陀的報告,借用眼睛開始修的方法,最高的法門。《楞嚴經》講的原則當時出來報告的都是第一位代表的,最高成就出來報告的, 專家,我們現在叫專家。阿那律陀是修天眼通,由眼根修起的專家而進入神通的境界,證道而得阿羅漢果。所以他告訴我們。
重點在這幾句,你背來 自己可以配合《心經》可以修啊。「我不因眼,觀見十方」,你記得糟糕了,坐在那裡我不因眼,我要看見十方,怎麼還沒有看見啊?十方看見了,叫從智法師每人 發一本啊,十方也看啊,都看見了。這一句就暫時不要。應該這樣,你們修持,「我不因眼,旋見循元(參透),心精洞然,那麼可以觀見十方」,如觀庵摩羅果, 這可以做到了。我把它一勾轉來,一顛倒了,你修法的道理就懂了,好不好?再講一道,我不因眼,旋見循元,心精洞然,觀見十方。你就到了,這個道理。這是我 專利的喲,盜法就不行啊,盜法自己做不來,就是讀書告訴你們注意。這個簡單的眼根修法講了。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位尊者我們也介紹過。他是佛的弟子,神通也很大,雖然神通第一是目連尊者。在我們現在塑的地藏菩薩那個光頭相,實際上是目連尊者的像,地藏菩薩還是戴五 佛冠的,這個不管了。為什麼提起目連尊者?神通很大,周利般特迦他的神通也很大。救過佛,反對佛的那位堂兄弟發神通,那個神通還是阿難教他的,佛不肯教 他,阿難偷偷教他,都是堂兄弟。然後他反對佛,始終做反對黨,結果他幾次想蒙害佛,佛有一次在路上走,他念一個咒子移山倒海,把山拿來移過來想把佛壓死, 旁邊跟著就是這位周利槃特迦。他一看到馬上手一指,把這個山移開了,佛的大姆趾還是壓傷了,碰到了一點,大姆指壓傷了,就有這麼一個故事。
可 是你們大家想學他的神通啊,這個功夫大了,可是他是最笨的人,你們都曉得他,有名的,佛教他念掃把兩個字都念不好的人。最沒有記憶力,他為什麼沒有記憶 力?有果報。他在迦葉佛以前就出家了,出家了就做法事,皈依他的人很多,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自己把法寶貝,自己不好好教育人家,自己認為學問好,懶得 教,懶得結法緣。吝法,學佛的,所以佛法是大事門開,沒有什麼,所以是避慳吝。
所以我經常講,我年輕的時候講法緣特別好,有時候我找師父, 都是師父找我,不要我找他的。有時候我學得太多了,我說不行了,我記不住啊,我學得太多了。他說你先學著嘛,將來用不用都可以,我經常會碰到這種事,這就 是法緣好。你們有時候找一個師父都找不到,很可憐,我經常碰到,經常還把法本啊什麼會塞到口袋裡來,實在多,大概我也知道的,天下事就是那麼怪,你不想發 財的有了錢來,窮人想一毛錢想不到,都是果報啊,所以不要吝法,多結善緣,多幫助人家。注意喲,這就是修持。
他因為有五百弟子吝法不教,所 以生生世世得的果報是笨蛋一個,注意喲,為什麼自己那麼笨啊?都前生有道理的,教書的耽誤了誤人子弟所以這一生變成這樣,都有關係的,他就是這樣。那麼他 的名字翻譯叫濟道,他是老二,他哥哥也出家,哥哥叫道生,中國有個道生法師一樣,路上生的。他是濟道是老二,哥哥叫道生,為什麼?
印度的規 矩,他媽媽出嫁生兒子,印度有這個規矩,我們漢人沒有,不止印度啊,西南地區,我在邊疆很久,邊疆很多民族是這樣。女兒出嫁要搶,新娘要搶,搶回來了,搶 啊,這邊要棍子啊什麼刀都拿出來打啊,新朗官要會打,打了把新娘背回來,武功越好越光榮,搶回來等於強暴,施與強暴以後算是新娘了,可是過三天,新娘要逃 回去,要跑回娘家,有孩子再回來,沒有孩子還不能回來。很多地方婚姻習慣到處不同,你把全世界婚姻習慣整個調查起來,寫一本書非常有趣,好多願意搶,習慣 了。印度有這上規矩,有些民族結了婚生孩子要回娘家生,必須回到娘家那裡去生。
周利般特加的母親生孩子回娘家去生啊,走到路上就生了。所以 這個兒子取名叫道生。第二次生他的時候,同樣走到半路又生了,所以取名叫濟道。這是這一位。所以他出家非常笨。佛的制度,出家比丘,先是沙彌還沒有受戒以 前,先在受個偈子,其他經典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教他念掃帚掃把,他念了掃字忘記了把,念了把字忘記了掃,那是笨得可觀了。那麼有一種經典上說佛叫他開始 來出家,念偈語出家的,也是學佛的初步,凡是學佛這就是戒了,戒律,戒定慧都在內了。
凡是學佛出家都要知道這個偈語:
心裡憶念不做惡。(尤其是口業,身業口業意識不亂想)。
莫惱世間諸有情(不要煩惱不要傷害人家,不要使人家起煩惱),
正念觀之意竟空,
無義之苦當遠離。
這 是學佛的第一步,要大家特別注意。那麼有些經典上記載,他來出家,佛叫他先背這個偈語,他老哥啊,第一句都背不來,第一句背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不止一 天背不來,好幾年都背不來,你看他聰明吧?就是那麼高,聰明就那麼高,那當然是很笨了。可是他最後呢,為什麼修得神通?所謂力波羅密,力的成就,注意喲, 他最後修到力的成就。在密宗有一個法門,叫做力大手印,就是力的成就。拿中國的講武功是功夫出神入化的境界,武功出神入化就是力的成就。他是怎麼修的?這 個注意了。
那麼我們現在黑板抄完了,不要千古文章一大抄,抄了要記得,不記得也是闕憶誦持沒有用的。我也常常訓斥呵斥一般同學,現在人讀書 專門靠筆記,動則就筆記,噢,看到好勤快。尤其我過去到大學一上課,聽到我來,課堂擠滿了,噢,然後都是筆記啊,我曉得第一堂讓他記吧,第三堂他就記不下 來了,因為我的講話天馬行空的,剛講到這裡又跳到那裡,又跳到這裡,他昏頭了,第三次就記不下來了,其實沒有學問。像我們原來讀書不靠筆記,老師們講了一 定背來,非背來不可,但是也筆記啊。我記筆記我們當年也不同啊,耳朵在聽老師講,眼睛在看黑板,手裡在寫,還不要這樣寫,就是寫下來,不要眼睛看的呀,寄 根明發,那個時候就有這個通了,筆記通。那回來自己看自己當場聽的記憶背來沒有?翻開筆記對一下,有錯沒有?是這個用處。你們現在啊,拚命筆記,回去筆記 歸筆記,我無記歸無記,這個有什麼用啊!所以現在人讀書我說沒有用,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像我們一讀了經書佛經很重要的,我現在還有這個習慣,你看我年紀那 麼大,我覺得記憶力並沒有喪失,反而比年輕還要強,一切唯心。因為我需要記得的,乃至看了一個東西,我需要記得就停住了,非要把它記熟了再看下去,讀書要 這個方法,不然你們一點書讀了沒有用啊,書是書啊,我經常說你們讀書是讀輸,越讀越輸,這個很可憐的事,要注意,學佛更要如此。要記記的,學阿難要多聞, 聽了忘記了,那學個什麼東西呢?何必上課啊,我經常講同學們還不反省,沒有用的。
那麼現在看我們這個濟道尊者,我們用中國文字翻譯的稱呼他報告,他說:
「我闕誦持。無多聞性」。 他首先報告自己的缺點,他說我缺乏誦持,就是剛才講的。「誦」什麼叫誦啊?我們大家說哎和尚唸經就叫送經,不是誦經啊,是送出門這個「送」。什麼叫誦啊, 不是叫讀經啊,朗誦出聲念叫誦,出聲唸經叫誦經,出聲讀書也叫朗誦。所以我們過去讀書,讀書一定出聲,現在求學是看書,並沒有出聲讀,因為現在的文章實在 白話文不需要出聲讀,一出聲讀就在那裡對話,沒有什麼意思啊。「啊,你好。」「嘿,我不錯。」這背來有什麼用呢?這個背來一點用都沒有嘛,所以現在不能看 書了。古文不然,它有音韻,它本身是音樂,所以要朗誦,所以注意這個「誦」字。說你會誦不行啊,剛才叫你們背來,誦「持」保持,記住了。念了要記住了。注 意喲,這是求學問,修行,尤其出家的同學們特別要注意,在家同學也一樣了,不過在家同學不好意思講了。我是希望出家同學多成就,所以愛之深責之切就是這個 意思,你認為我要罵,常常你認為我罵你,我哪的功夫罵你?而且你值不值得我一罵,講得那麼難聽,那是刺激性的,希望你了不起。你老師越是這樣講,格老子我 就不信邪,我就做給你看,那我在那裡就拍掌了,可是沒有這樣一個人橫氣,一罵就窩字下面加一個囊,就完了叫做窩囊,他就沒有那個勇氣,我罵你不行,我偏要 行,做給你看,那就是英雄了。所以誦持要注意呀,尤其是出家同學,以本書看來呀,誦是知道,持:記憶才發起,所以你看書,我們濟道尊者,我闕誦持。因此就 「無多聞性」,不能淵博,一樣都學不好,不敢學第二樣啊,有誦持才能多聞啊,學這個有能力,學那個有能力,同時可以學兩二三樣東西。笨人學一樣都學不好, 缺乏誦持,他自己的檢討。
「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 一百天背不來一句話,所以最初跟著你出家的時候,「聞法出家」。佛教我背一句偈,四句偈裡頭,就是這個偈語要他背,他第一句話一百天都背不好,這個頭腦笨 到這個程度。但是你注意喲,人,你說背書背不來,並不是這個人很笨啊,做世間法挖空心思整人害人,賺錢做生意啊,頭腦聰明得很啊,這是兩回事,他那個業報 好,這個業報不好,有福沒有慧。換句話有福氣沒得靈氣,所以般若是很難的,智慧是很難的,真的大福報就是真智慧,所以《金剛經》般若告訴你真般若智慧才是 大福報,老實告訴你法門修,又反感了,又不懂得又搞不通了修也修不上,就是前生沒有福報,沒有般若的福報,沒有這個真智慧,成佛就是大福報,成佛是般若智 慧的成就,所以般若之難。並不是說他誦持背不來,其他都沒有事{聽錄註:此句聽錄似有誤,文句不通,錄音第80分鐘處},聰明,有聰明沒有真智慧。那個聰 明我們普通人佛學叫做什麼?世智辯聰,世間的知識,聰明,會思考會思辯會打主意,這些都會,做學問不會。
我也常常碰到許多朋友,男的女的很 多。哎呀我看書嘛,老師啊一看書我頭就痛啊;還有許多朋友看書喜歡晚上看,躺在床上看,快要睡以前拿本書看,那是為了安眠藥,看書就睡覺,不看書他不想睡 喲,所以睡以前一定看書,因為看書才好睡。我這些朋友都真實有名有姓的,不講名字了,就是業報,就是怪了。所以我經常勸這個朋友,學問也蠻好,我說我一輩 子到現在眼睛很我對得起我,夜裡還看書通天亮這個樣子,因為我有個習慣,從來看書沒有躺下來過,一輩子,也不會看書歪起來看,違反原則。我看書一定端容正 坐,所以每一本書都很規矩,很整潔,而且看書用毛巾,一定用毛巾,看書以前擦擦手,因為我對書對學問恭敬,不敢馬虎,從小的教育。
至於坐在 馬桶上看報看書,嚇死我,到現在也沒有這個習慣,馬桶上就拿草紙絕不能拿報紙,現在有些人拿佛經到馬桶上去看,真的喲,好幾個人啊,那在我覺得並不是說是 怕雷公打,覺得這個做人這個道理沒有敬其事,不尊重自己,所以我告訴你們看書,一定要這樣,像我的經驗看書還不准這樣看,所以會正式這樣看,腦下垂就壓住 了,看書一定這樣看,所以我看書是關老爺看兵書,一定這樣看,有時候很累了,我充其量這樣看,把燈光移動,手這樣拿著很了不起了,已經覺得很不恭敬了。所 以我經常和同學們說你檢查我看過的書都是新的,裡頭寫過字畫了的都很少,萬苦常新,因為我愛它,愛這個學問,也愛這個書,要恭敬它,就是這個道理。
比 如說讀書啊,拿一本書插在西裝後面、屁股後面走的,我從來沒有這個習慣,一輩子不幹這個事情,而且有失威儀,這樣也很難看哪,吊而郎當,玩這個浪漫性質的 也不好,拿書就規規矩矩拿書。你拿本書走路也不錯啊,尤其是我們看到過去的大學生們,穿個高跟鞋,這樣拿著一扭一扭也蠻好啊,何必一定插在後面屁股裡頭 呢!不對的,這是順便講到的憶持是很重要。
那麼我說那麼多廢話,就是提醒青年同學們注意,讀書要朗誦,尤其讀佛經。要念過記得,憶持,訓練 自己、練習,這個習慣會養成的,不要認為我不行啊,我這個腦子會昏啊,心理作用。我有一度也認為,現在大概我不能背書了吧?結果我知道是不能背,後來我才 發現不是腦子壞了,年紀大了,心裡裝的事情多了不能專一,一發現這個毛病啊,一專一一背就背來了,那有什麼難呢!腦子是越老越是寶啊,身體的機能是越用越 出來的,它的功能,不用才沒有了的,這是真的,注意喲。你像這一面就是用功的法門,他說因為他背佛的一個偈子,一百天背不好,背了前面掉了後面。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佛可憐我笨,注意喲,叫他安居,什麼叫安居?調出入息,就是氣功,安那般那出入息。這個問題來了,出入息就是安那般那,這個問題多了。在別的經典上佛教他念掃把,那麼這個經典上講佛教他氣功,安那般那出入息,一出一入。
很 多人,社會上都在練這個功夫,學武功的氣功啊,各種氣功。我經常告訴大家,據我所知所瞭解的,包括印度與中國我所曉得氣功分二百八十七種,人類真怪,想想 真好玩,都是這個鼻子這個嘴巴,會產出那麼多不同的法門,你說這個人真會耍花樣!都屬於安那般那出入息,吐故納新,拿道家來講吐納功夫。吐納就是吐故吐出 來舊的髒的東西,吸進來新的東西所以叫吐納。那麼佛經上這個練法修安那般那出入息,那麼這裡呢?佛教他修氣功而悟道。那麼這兩種有沒有差別?我們研究佛 經,所以大家讀書也要智慧,好學深思,都靠問,什麼都靠問老師,那就太差了。你得了結論問老師我認為這樣對不對?噢,這個學生很值,很高興,得天下英才而 教之一樂也,得天下之笨才而教之一苦也,八苦以外還有九苦,這一苦。所以要注意這一點。
那麼掃帚念同調出入息這個道理是不是一樣?是一個道 理。道理在哪裡?我們注意喲,千萬注意,這一段你們注意好好聽啊,這個地方自己好好研究,我不過講個大概,兩百多種功夫要我給你講完,不曉得多少年去了, 而且你們也用不著。我們曉得現普通流行的大學有些人走的修六妙門,小止觀。
天台宗六妙門六個很妙的法門,修出入息,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這六個步驟。那麼一般人做起來,就在那裡數息,數息講數息第一步就分好幾種,這是天台宗歸納的出入息法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智者大師把它歸納,實際不止那麼多,天台宗所採用的就是這六個步驟。
密宗所謂修氣修脈也是走這個路線,這個路線還是一樣,跟天台宗智者大師的跟線是一樣的,差不多,稍有出入,密宗加上觀想,第六意識的觀想不同而已,練氣的不同觀想而已。所以一個是觀想練氣,一個是意識心息相依,歸一的練氣。
現 在我們曉得出入息,先講經文來講吧,叫安那般那。一出一入之間,我們這個呼吸一出一入叫做一念,普通叫一念之間,一念之間以什麼為標準啊?就是我們自然的 呼吸,不要特別的,一出一入之間叫一念。那麼什麼叫息呢?他說佛教他修出入息,調出入息,注意這個文字,調伏。調就是整調,伏就是降伏下去,出入息,什麼 叫息?不呼也不吸這才叫息。所以大家正在那裡數息,那在出入,沒到息的階段,息就是止的階段,所以叫止息。
那麼道理呢?智者大師在六妙門給 大家講得很清楚了,我們呼吸很粗就是四大裡面風大。清淨了,氣跟著慢慢清淨了,氣息很微了,別人聽不見有呼吸,可是你自己感覺到一進一出這個叫做氣。等到 一進一出的氣停止了,不呼也不吸叫這個叫息。這個息完全停止了呼吸嗎?不然,就是停止了呼吸,很長,不呼不吸很久一下,又呼吸一下,像烏龜一樣。所以道家 學烏龜,烏龜可以長生不死啊,烏龜可以壽命幾千年。你們不相信去抓個烏龜你拿個石頭給它壓住,幾十年它也死不了。
烏龜在那裡幹什麼?做氣 功。你們都沒有好好去觀察。我那個時候學道的時候,硬把烏龜抓來,硬把它壓在床底下睡覺,床角四個烏龜,空了就去看它,它還是吃東西喲,吃房間裡蚊子啊細 菌飛過來它一口就咬住,難得吃一次。烏龜縮攏來做氣功,他過一陣啊,那個頭伸出來,都伸得好長,我在旁邊拿耳朵去聽它,它咬著,你小心啊,耳朵咬著打雷才 放的,不打雷不放的喲。這個樣子你一聽它,他那個頭伸出來吸進來的時候,它那個呼吸的聲音好大,吸進來頭縮進去了,縮進去就不動了,這是息的道理。所以我 們給人家做壽龜鶴延齡,烏龜它天然曉得修出入息。它這一口氣吸進去在裡頭停止,很久,有時候等一兩個鐘頭它不出來;有時候它也不同,大概一切唯心,它在裡 頭啊又動勤了,它有時候半個鐘頭出來一次,它出來這個頭看看,吸一口氣進去了,所以千年長壽也不死。
所以孔子說服氣者神明而不死,服氣者壽是孔子說的,不是我說的。孔子也曉得,不過孔子不做這個功夫而已,他走人道的路線。服氣的人就長壽,所以要健康長壽不老必須要服氣。
諸 位還坐得住吧?多坐幾分鐘,因為禮拜三有固定假日,划不來嘛,我們多一下。但是要注意,「安居調出入息」,安居下來,安居等於現在講閉關,萬事不管了,萬 緣都不管了,不要做生意也不辦公,兒女家庭都不要招呼,一個人在那裡專修了。安然,一切很安詳,生活都準備好了,有一口飯吃,有個素菜吃就好了,這個樣 子,安居下來不動了。說今天只有一個禮拜,下個月薪水沒有領到就搞不下去了,那不叫做安居,安不下來,安居就很難。
那麼出家人修頭陀行,一 瓶一缽啊,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隨時可以安居,在茅棚下,在樹林下,此所以要出家,離塵棄欲,所以除累,拋棄了欲界,離開了城市,所以絕累,沒有拖 累,沒有拖累就可以安居。結果還搞個小廟子,還租個廟子,還蓋個佛堂,還怕今天沒有人燒香,後天沒有人來,這還叫安居啊,這叫自找麻煩,就是這個道理。所 以有人給你護法,佈施給你安居,你安居不住,那不叫修行了,也有很多人安居不住啊!那我測驗了又測驗,那有什麼辦法?他心不能安嘛。心要能安。
注 意他的經驗,安居以後做到了,調整這個出入息,調整出入息那麼到達止的境界,所以光在那裡數,經常說是修止觀的,專門拿數字,我說你數到多少年去啊?你還 是做會計還是管出納呢,一天光是在呼吸上做數字,那是第一步偶然用一下,用一下差不多了,就要修第二步了---隨息,不數了。數的方法是收心攝念,攝念歸 到數字和息兩個碰。所以為什麼叫你數息呢?數這個作用是攝念,和息兩個配合,要懂得這個道理,自己不修過就不懂了,亂講一頓,自誤誤人,你聽了會了你再去 教人家還是不行啊,要自己要修過、要證到過。那麼攝念攝了心息相依合一了,就用不著數了。
隨息,唸唸這個呼吸一動一出,自己每一個念頭清楚 的,那才叫隨息,心息就合一了。然後覺得呼吸呀,不呼也不吸了,心念不生也不滅這就是止的境界,止的境界越久越好,這個叫做定了,呼吸定,這叫做呼吸三 昧,得這個定,得這個定久了,發神通啊,都是這個地方發的。所以趕緊要修觀,不修觀光得定啊,就走到神通啊,走到一切發起,健康長壽,道家的練丹啊,密宗 的氣脈都在到止這一步中間發起的,不修觀不修慧觀就不能證入佛法了,是這個道理。那麼後面修觀,所以他能夠得大阿羅漢。這都簡單的講的,沒有詳細講,詳細 講氣功的法門很多。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止了以後他曉得 做觀了,佛的領導,佛的當場指導,雖然這個息可以保持不呼不吸,那麼密宗啊叫做寶瓶氣,瑜伽叫做壺氣,不呼也不吸保持很久,在定的境界。也可以說慾念把它 控制住了,這個時候念頭也止息了,雜念妄想不生了。所以呼吸不停止,雜念妄想不會清淨的。雜念妄想想停止啊,必須呼吸停了。那麼你說氣在以前,念在以後 嗎?不然,念在根根。所以孟子也講:志者氣之帥也。孟子講養氣,這是真功夫,志就是意志思想,氣之帥也,它領導這個呼吸。所以這個念空了,那麼這個兵不動 了,這個元帥也只好跟著不動,念也不動了。那麼在不動的時候,他說我仔細觀察,觀這個呼吸,我自己觀察這個呼吸一呼一吸。「微細究盡」,就觀心了,觀這個 息,究竟念頭同息兩個的關係,這是智慧觀察了。觀到呼吸從哪裡來?等於說念頭從哪裡起來到哪裡去了?呼吸先呀?還是念頭先開始呢?有氣就有念,無氣就無 念,那念與氣的根根從哪裡呢?念頭同呼吸一樣,起了有生住異滅,有生滅。生出來一個念頭,氣也出來了,住:存在一口氣,變去了變滅了,這個思想。「諸行剎 那」,諸行無常,一切皆空,氣也空,念也空,那才真到達不呼不吸無念無心境界。這個心豁然「哇」打開了一樣,心就挖開了一樣,空掉了。「豁然」就是我們殺 豬的時候把那個豬心,就這樣一把就挖開了,痛快!整個的空掉了,一切沒有障礙,空了,心空無礙,完全證到空、自性空的境界,這一空了六根大定,無漏果。
「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一空了,當然還要用功啊,把無始以來的貪嗔癡慢見思惑的習氣一點一點,貪嗔癡慢這個毛病習氣,做人做事這個脾氣等等都要洗刷乾淨了,返本還源,成了阿羅漢。
「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所以我在佛的坐下「印成無學」,佛印證我已經到了無學果,不需要再學了。阿羅漢到家了,小乘法門到底。所以因此佛今天要我報告圓通法門哪一樣證入佛法得到圓通最好,哪一樣最好?根據我的經驗:
「返息循空。斯為第一」。 修氣功修出入息,道家所謂走通任督二脈,注意喲,也就是安那般那的道理。任督二脈打通了,是內呼吸,還在呼吸,還在生住滅中。所以我經常問有些修道的人, 你任督二脈通了,轉河車轉到幾時候為止啊?他就答不出來了。轉到旋磯停輪,日月合壁(道書上告訴你)。什麼叫「日月合壁,旋磯停輪」?呼吸停掉了,也不 轉,身體空了,都是氣充滿了。所以孟子所講養我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天人合一了這個境界。大家只曉得轉來轉去,你轉個什麼?你去做牛多好,給人家推 磨,永遠在任督二脈去轉去!轉到了不轉,得止,密宗叫寶瓶氣這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