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楞嚴經講座 南懷瑾先生講述

第二集

[日期:2016-05-28] 來源:  作者:南懷瑾先生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把經題已經向諸位報告過了,現在介紹這一本經翻譯過來的因緣。原書上面的記載,「唐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這本經翻譯 過來的時候是唐代武則天這個時代。所謂天竺、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我們在歷史上的漢代稱呼印度的翻音,兩個字用得非常妙!身體的身、有毒的毒,是翻音。 後來到唐代再糾正過來,稱為「天竺」,天竺也是翻音。那麼現在確定是用「印度」。將來的時代還有變沒有?不知道。

那麼這一位所謂「沙門」在 佛學的名稱,在印度的文化裡頭,凡是出家修道的人,統稱「沙門」。沙門是現在的讀音,古代稱「娑門」,那麼用閩南語、廣東語、客家話的發音,差不多接近當 時的唐音。這是一位出家人,那麼以中文的翻音、中國的字,叫「般剌密諦」(這個「剌」不是「刺」),這個般剌密諦翻譯的。那麼這位出家人是佛教的,應該稱 比丘。不過當時的習慣,佛教的出家人稱比丘,同凡是出家人稱沙門差不多,用習慣了還是叫「沙門」。他當時這個經典到中國來的時候,差不多有達摩祖師同樣的 感想,他感覺到他自己的國家、在印度文化快要衰落了,那麼觀察東方、所謂中國有大乘氣象,達摩祖師當時來也是這樣一個心情,想找一個文化根基深厚的民族, 弘揚這一個教義。那麼他當時來的時候,正好碰到印度的法令不准佛教的文化向外流傳,尤其是《楞嚴經》,屬於密教的秘密的修證的法門,禁止出國。所以第一 次,他想航海到中國來帶這一部經,拿我們現在觀念說,在他本國海關就把他擋回去了;尤其不准帶這一部經出來。那麼他這個出家人——任何一個宗教家,不一定 是佛教,傳道的精神都比世界一般人傳佈文化教育的熱情堅固,因此,他第二次把這部《楞嚴經》的原文用梵文濃縮下來,很小,把自己兩個膀子這裡、把這個地方 (師示脅下)這個皮就撕開了,那當然很痛苦了!把這個經典用絹放到這個肉裡頭,把皮再縫好,使這個皮創口長好了再出國,那麼檢查不到了。所以到了中國廣州 上岸,又把這個皮再重新割開,把經典拿出來。是這樣一個因緣。

根據我們歷史的記載,等他這部經翻譯完了,印度也追蹤來了,又在中國把他抓回 去了;可是經典翻譯了。是這麼一個因緣來的。所以我們看到前人為了文化,尤其是宗教徒、尤其是出家人,為了文化的傳佈,慈悲的心念、所謂以精神思想救濟一 切人,佛學稱為度眾生,這種精神是了不起的!

同時,我們看到一本書,明代的一本也屬於地理學的重要的書籍,也是遊記最重要的書籍,叫《徐霞 客遊記》。那麼他這個人拿現在講喜歡到處旅行,差不多在南方一帶這些五嶽名山都走過了。尤其他在明代的時候到雲南、到掖西、乃至到雞足山,很多的地方。危 險的地方風景最好,他都去。他就有一個感歎:凡是山明水秀、風景最好、風水最好的地方都有和尚。同時給他帶路的和尚,有些山上沒有路,都在樹頂上爬過去、 很長一截,他都到達了。到了那裡又是一個小茅蓬,又有和尚住在那裡。所以我們古人形容中國的名山勝水,有這麼一個名聯:「世間好語佛說盡」,世間好語、好 話佛經已經講完了;「天下名山僧佔多。」天下的名山到處都是和尚。這也對文化事業、觀光聖地呀,在古人尤其是過去的佛教徒,無形中做了最大的貢獻。所以 「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

當然,到了我們幾十年前,我也到處跑,就有一個感想,這個字要改了:「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兵佔多。」那些廟子都駐了部隊了。就是感慨無窮!

這 個就是講到般剌密諦當時翻譯經典的情況。般剌密諦他這個名字的意義在中文來講,叫「極量」,到了極點,就是說他修道的功夫已經證到了最高的境界,所謂「極 量」。不過中文「極量」兩個字不足以包括當時的這個原文。當時的原文究竟是梵文呢,還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這是簡單地介紹他的歷史。

「烏 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這也是一個當時印度來傳教的一位法師,也是出家人。那麼,這個是在當時的中印度邊境一個國家(烏萇國)。我們很感慨印度的文化, 到現在並沒有真正一個統一的文字。由這個,也就是我們經常感想,有一次一位美國教授來訪問,我們談起過,他說:中國的文化歷史曾經遭遇很多次的危險,甚至 於說永遠不會翻身的樣子;為什麼能夠在歷史上屹然不動?這個原因?我說很簡單,就是統一。什麼是統一?尤其是文化的統一。因為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同歐洲、 同其它也是一樣的,走幾步路、隔一點,尤其像南方一帶、什麼浙江一帶,走幾步路、幾里路以後口音就不同、語言就不同。那麼多語言不同的這個民族,這個文化 在東南亞各地到處都行得通。譬如我十幾年前到日本,跟一班日本老教授倆談話,那麼我的日語當然不行了,除了「阿里阿多」以外什麼都不會;他們國語也不行。 可是我們兩個人談話談得很痛快。反正身上都帶的小本子,拿起筆來一寫,都通。可是有一點哦!不能寫白話文,(否則)他就不懂了;只要寫古文,全通。他寫的 古文我也懂,我寫的古文他也懂;寫白話文啊,不是「阿里阿多」,就是「莫法度」,哈!一點都看不懂了。這一點值得我們要注意的!到韓國也是如此。當然現在 是變了。當時翻譯語文是這一位法師幫忙翻譯語文。因為他在中國久一點,懂得中國的文字。

那麼,由他翻譯語文以後,這個文章真正的這本經典翻 譯啊,就是房融,「清河房融」,我們注意啊!山東清河房融。在唐代的文化,漢唐是我們歷史上鼎盛的時候,唐代這個時候差不多有句名言:山西出將,山東出 相。將、相。山西、山東,以太行山的東面、西面。尤其唐代開國的宰相房玄齡,唐太宗得力的助手,就是清河人。清河房家這一族當時是個大族。那麼這個房家的 族同唐代的皇帝李家一樣的,血統都有外族的混血。這個在民族上、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上大概過不了幾百年,都有一次血統的混合的時代,那麼因此產生一個時代 的不同。所以有些人站在民族學的觀點,是主張這個國家民族必須要有混血的一個時代,才刺激新的一代——這屬於優生學的範圍。

那麼,我們現在 講的清河房家就是世家,那麼房融的本身並沒有當唐朝的宰相,拿現在來講等於行政院的委員兼一位部長,這麼一個職務。不過他的官職是中書門下,中書門下是兼 皇帝武則天的秘書,管秘書的;那麼,兼皇帝的總務與秘書。但是門下「同平章事」,有時候參與行政工作的。就是重要的行政會議,他也是參與會議的,是這麼一 個官職。所以他並不懂梵文,但是他下面「筆受」,文章是他寫的。語意是他們兩位翻譯的,實際上還不只兩位,翻譯的人在唐代譯經,上次我們報告過的,不會一 兩個人翻譯一部經典的;都集中很多的人才,彼此商量、討論。房融這位先生(也可以說這位我們拿古代來稱就是「相爺」),他是主筆。

等於我們 這一代的翻譯,西洋翻譯過來變成中文,在辜鴻銘那是本身懂外文;另一位林琴南,就是我們小的時候看林琴南(也是福建人)所翻譯的《茶花女》我們最喜歡看。 他的文筆非常好!而且中國所謂舊的文筆、半新不舊的,那個時候我們幾十年前所謂叫做有名的這種文學的寫作,都屬於「鴛鴦蝴蝶派」的文筆。鴛鴦蝴蝶派的文筆 很不錯,影響一個時代是很多。差不多我們老一輩子的這個年齡,這個文學的筆調都很受這一類的影響。林琴南不懂外文,可是翻譯了很多西洋人的詩、西洋文化的 書。也是他要別人懂外文的念、講,然後,他抓住它的重要,所謂在翻譯裡頭屬於「意譯」。在這個「意譯」當中,有時候對於翻譯文字的忠實稍有問題了,不是一 句盯一句的。

可是,翻譯的三個要點,我們上次講過,再提一下:「信」,就是忠實;「達」,意思要表達得很清楚,同原文沒有差;「雅」,很 美,文字要很美。林琴南的翻譯同當時清末民初嚴幾道的翻譯,譬如嚴幾道的翻譯有名的一本社會學的書,現在我們重新拿後代的、最近的社會學來看,也許我們是 習慣的關係,我重新再翻開看看嚴幾道的《群學肄言》(「群學」是我們過去幾十年的翻譯,就是現在所講的社會學,叫群學),那麼,嚴幾道先生所翻譯的《群學 肄言》還是非常有價值。雖然從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這種語文、文言文的翻譯,意思深度比現在用白話的,在我看來,幾十年後再翻出來一看,還是他的好!這個 就是講兩個文化交流,真正做好翻譯文化交流的工作,首先希望青年同學們特別注意,必須把兩邊的文字搞好。一邊文字通、一邊文字不大好,這個翻譯總是有問 題,比古人翻譯差遠了!

所以,這一節我們講到房融先生筆受《楞嚴經》,我們順便地報告。不過後來因為梁啟超等等的懷疑,認為佛經從來沒有翻 譯得那麼好,這種筆調、這種文學太美了!——假造的!認為房融又不懂梵文,怎麼會翻譯得那麼好?最近幾年,很多學者從考據方面、從各方面批駁梁啟超的文章 很多,中間最有力的就是羅香林先生的這一篇,認為梁啟超所講的話很有問題。不過,羅先生到底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學者,講話比較客氣;假使叫年輕人寫文章,一 定把梁啟超罵死了!可是這一篇文章不曉得諸位有看到沒有。如果沒有看到,我們下一次或者想辦法找來,向大家送一下。

我想關於本經的翻譯,同 到變成中文這個經過,簡單明瞭把它帶過去了。現在我們研究、向諸位報告的有兩個方案,我還是考慮了很久。本來想把前面一段,用佛經的慣例,所謂每一本佛 經,第一,講時間,什麼時間釋迦牟尼佛說的;第二,講地點;第三,講當時參與的,等於我們會議記錄、哪些人,當然沒有像現在一樣簽了名,至少有記載。這是 佛經翻譯一個慣例,時間、地點、參與的人,所以現在我們叫它是佛經。實際上是當時佛在世的時候師生之間、師徒之間的對話錄、討論;提問題問他,佛的解答; 佛的當時所解答的記錄下來流傳的,就是稱為經典——佛經。

尤其是中國所翻譯的,不管哪一種佛經,前面都加四個字:「如是我聞」。大家文學用 慣了,一看這四個字,就曉得是佛經。這就是在我們文學史上稱它為佛經文學。這是倒裝的文法、顛倒的文法,這個每一本經上有。因為這一個記錄、佛經的記錄, 它是佛過世以後有所成就的佛的弟子們集中開會,曾經有幾次的(在中國佛教史上記錄印度的佛教史數據最全備),所以有三次的結集。「結」就是大家集中開會, 回憶過去佛在生的時候他所答覆問題講的話,這個是叫做結集。所以第一次結集是佛過世以後,馬上就集會了。有名的五百弟子、五百羅漢、有成就的佛的弟子們結 集。因為佛過世了,要把他平常所講的教法把它集中、記錄起來。

那麼這個裡頭呢,跟著佛最多年、關係最親的是阿難。阿難是佛的堂兄弟(堂房兄 弟),也跟他出家了。而佛的弟子裡頭他「多聞第一」,所謂記憶力特別好,佛每一次講的東西、話他都記得。在我們中國呢,中文裡頭這一種人的有天生這種頭 腦,就是四個字,我們常常看歷史、讀傳記就看到了:「博聞強記」。有這種人!所以讀書嘛,一目十行,眼睛看下來能夠快讀,一篇我們看了半天,他一下一頁、 一看已經完了,而且記進來了、可以背得了。那麼因此讀書就多,記憶又特強。

那麼阿難這個人以中國文化來講,他的天才就是博聞強記。在中國佛 教裡記載呢,阿難是佛的弟子裡頭「多聞第一」。所謂「多聞」的意思就是博聞強記,他記憶力特強。所以當時第一次結集,要把佛過世的話記錄下來變成佛經。這 個時候,主席是佛的大弟子大迦葉。那麼在我們過去的佛教,中文這個「葉」字不念「夜」,念「協」,就是什麼協會這個「協」字同音。就是我們現在講多音字, 稍稍有一點音不同,就是大迦葉(xi e),不是念成大迦葉(y e)。那麼,是他主席,他是佛的所謂得法弟子。

可是大迦葉等等這五百羅漢 有道,所謂修持的功夫、見地,一個人學佛就是兩點:一個是功夫、定力;一個是見地,學問思想的見解、智慧。見地是智慧的成就,功夫是修證的成就、修持的成 就,兩者缺一而不可。那麼五百羅漢這些人見地、功夫都有,可是有一項沒有——佛在哪裡說過的話不能完全記憶。大家記的有一點,必須要找一個博聞強記的人, 那麼就找阿難來。阿難自己這個時候,因為學問好了,修道就困難了。所以以學佛來講,知識越高,煩惱越多。博聞強記在世間法來說是個好事情,在修道來講是大 障礙!學問越好,證道越難。又有學問,又能證道,那很難得了!非常非常難得!

那麼,學問好了,對於修道是障道的因緣,叫做「所知障」。我們 之所以不能成道,兩種原因:一種是煩惱障,心裡的思想、雜念、情緒太混亂,不能證道;一種是所知障,學問越好、知識越多,對於成道是越困難。而阿難本身所 障礙的就是這個多聞,知識越多不能成道。所以當時的主席就把會場關閉不准他進來,這是對阿難的教育法,這個故事在經典上,在禪宗裡頭最喜歡講他的,那麼阿 難在外面哭,他說必須要我進來才能集結,主席迦葉尊者說,你不行你沒有資格進入會場,因為你沒有得道,他說我們等你,除非你得道進來,所以阿難這個時候一 發狠,當然趕快盤腿打坐啦,拚命用功,不到七天,他證道了,又來敲門,敲會場的門,他說我有資格進來了。主席迦葉尊者說:既然你悟了就進來,不須要開門 了,阿難就進來了,因此就上台了。因此說所有的佛經記錄都是「如是我聞」。

「如是我聞」變成了佛教的文學,每一本經典都是開始。就是說,後 世追記釋迦牟尼佛、他的弟子們所說的話。在這個歷史故事我們瞭解了以後,我還平常有一個笑話;也不是笑話,是個很大的感想:最第一等人、學問最好的人、有 道之士絕不寫文章,就是只有一個人:釋迦牟尼佛。學問那麼好、道那麼高,一輩子自己沒有寫過一個文章,所有的經典都是弟子們的記錄,「如是我聞」。另一個 人也不錯,後來看到耶穌也不錯,也沒有寫過一個字。可憐的就是我們孔子,我們這位萬古大師,真正是我們的老師,就是他要自己寫文章,你看他的弟子們沒有寫 過書,都靠老師捧出弟子來。釋迦牟尼佛是靠弟子捧出來的,弟子的文章都好。但中間比較差一點是老子,一邊講不要寫,一邊還寫了五千言。所以,第一流人不寫 文章,差一點的人才拚命寫文章。所以,孔子的命是沒有佛好,文章靠自己寫的,而且弟子們出名還靠老師捧出來的。孔子寫到子路啊、顏回啊,後世才知道;顏 回、子路一個字都沒有寫過啊!都是靠老師把他捧出來。釋迦牟尼佛則不然了,一個字沒有動手,都是弟子們寫的。所以我們諸位讀書知識分子,會寫文章人,多找 幾個好弟子,免得自己寫。這一點很值得傚法的,就是佛了。

現在,我們向諸位報告了【如是我聞】,是每一個經的起點。也可以講「言有所據」,講自己都有所根據。

第二個,講時間,【一時】, 這是個問題。所有的佛經都是這兩個字。那麼我們後世的研究,當然在過去,在印度的,我們這個民族跟印度民族幾千年來關係就是兄弟之邦,非常親切。但是我們 最遺憾的,印度這個民族、我們這位朋友、這位好朋友、親密的朋友,它有兩個東西,在過去,第一,對於自己的歷史不注重。自己本國人過去沒有記過史,不像中 國。中國在全世界的民族裡頭,從上古以來最注意是歷史。尤其周秦以前就注重歷史。再嚴重,到了我們萬古老師、我們大家的共有的大老師孔子著《春秋》以後, 歷代的文人學者都是歷史學家。所以我經常給青年同學們說,給西方一般研究中國文化史或者中國哲學史的朋友們說,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化史非常難研究,為什麼 道理?中國過去的史學家,不是現在喲!不是十九世紀以後、十七世紀以後,什麼都是專家,專家就叫做博士,博士是專家的代號。過去不是哦!過去真正的通才, 所以我們的過去每一位史學家都是哲學家,也都是文學家,也都是大政治家。所以文哲不分——文學同哲學不分家;文史不分——文學好的,史學一定很高明;文政 也不分,雖然不從政,都有偉大崇高的政治的理想。

所以,要研究中國的哲學,單從哲學去看哲學,那可以說邊都沒有摸到!認為諸子百家就是哲 學,諸子百家以外沒有哲學——全錯了!中國歷史上充滿了哲學,而且要在中國文學裡頭找哲學。文學的代表作:漢文(漢代是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朝的小 說、清朝的對子(對聯)。這個裡頭多少的哲學、尤其是人生的哲學觀點都含蓄在內。所以自己不懂中國的舊的文學、不懂史學,沒有辦法談哲學,也沒有辦法談整 個的文化。換句話,講到文化,必須要通史學。我們不要認為在中學、大學裡頭念了一點歷史就懂得歷史,那影子都沒有!

中國歷史,譬如說繼孔子 以後的司馬遷,寫一部《史記》,他歷史的精神並不在傳記上面哦!司馬遷寫《史記》的真正代表中國文化不是說《項羽本記》、《劉邦本記》、蕭何的世家、什麼 韓信的列傳,這些是傳記而已!他真正把中國文化集中在史記裡頭的「八書」哦!所以有八篇大文章。譬如說《天官書》——中國的天文,從黃帝以來到了漢代這個 演變;譬如說《平准書》,《平准書》是中國的經濟學、財政學,為什麼也會發生的。譬如說《河渠書》,中國的地理環境與水利的關係、同整個的國家的大政。所 謂《禮書》,這是中國文化。司馬遷《史記》有八書,我們普通念《史記》只要劉邦(漢高祖)怎麼樣打天下一讀,「哦,我懂了歷史了。」——影子都沒有!不懂 中國歷史。

由司馬遷的《史記》以後,歷代的歷史,所謂二十五史,對於司馬遷八書的精神都保持。所以假設我們讀一個《唐史》或者《宋史》,你就要看它整個的文化演變。所謂一個文化,並不是故宮博物院那幾張畫,更不是上台唱兩首歌跳個舞的哦!是包括了這樣多的。

所 以我們講到歷史文化,把司馬遷「八書」能夠完全瞭解通了的,不曉得還有多少人?我們現在文化裡頭這是個嚴重的問題。那麼為什麼我講這種話?希望我們現在在 座青年的同學(我們來日無多,算不定要走就再見啦!再見就帶走啦!)你們都要努力,曉得文化的根在哪裡。讀歷史,由司馬遷的「八書」開始就要注意了,這才 慢慢懂得自己的文化。不是說唐宋元明清我都懂,所以我懂中國歷史——你影子都沒有!這個要注意的。

尤其講中國文化離不開史。為什麼講到這個 話?我們替印度的我們幾千年來邦交很親密、親如兄弟的、尤其是文化親兄弟的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遺憾!本身不注重歷史。所以現在從十七世紀以後,英國人成立了 東印度公司,換句話,西方人侵略了印度、騙了中國,這個以後,西方人才注重建立印度史,靠西方人。可是西方人研究建立所謂現在講的印度史,在我認為大部分 還靠不住。因為保留在我們佛教《大藏經》佛教幾種經典裡頭有關印度歷史的資料,西方人有意不採用。歐美的學者、日本的學者有意的、故意的不採用,把它撇開 了。其實不採用對中國文化沒有關係;對於印度的文化、印度歷史是個損失。

譬如我們舉一部書,唐代的玄奘法師在印度留學二十年,他走遍了五印 (所謂五印:南印度、北印度、東印度、西印度、中印度,言語文字都不同),他走遍了那麼多國家,每一個國家每一個風俗典故他都寫下來,寫下來回來出一部書 (當然送給皇帝了),唐太宗在整個國家頒布了的,叫《大唐西域記》。那麼再加上玄奘法師自己留學這個艱苦二十年當中所經過的道路,現在日本人拍的電影,就 是所謂新疆這一帶叫絲路,絲路是很好走哦!玄奘法師當時走的不是那麼好的一條絲路哦!很辛苦地走,經過大戈壁、沙漠,經過天山南北,從北印度過去,是很痛 苦哦!九死一生。去的時候不只他一個人哦!還有五六個人,在路上都死了。那麼他自己講自己求學的經過,所謂我們普通講唐僧取經的經過,有個叫《慈恩傳》 (因為唐太宗後來給他修一個廟子,就是翻譯院,叫慈恩寺)這個《慈恩傳》就是玄奘法師的真正的歷史傳記。並不是小說《西遊記》上面的,那個靠不住的哦!那 是明朝人寫的小說,借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的這個故事另編了一部小說,那是另外一件事。

所以像這一些數據,還不只這兩種,我講很明顯的。西方 人在十七世紀以後研究印度歷史,都沒有採用它,到現在還是如此。所以我向印度的朋友們,真正要研究自己的歷史,我替他遺憾!大部分好數據都保留在中文的 《大藏經》裡頭。因為印度真正的佛教到我們宋朝以後已經沒有了,阿拉伯回教一侵入印度以後,已經斷了、沒有了。到宋朝以後,保留佛教、保留印度文化,就是 我們這裡的《大藏經》。可是現在世界上流行的學術潮流,我們這個《大藏經》他們不理,不理是有意的。這個在世界的文化觀念裡頭是個大問題!我只能講到這 裡,你們青年同學們自己去研究。

現在回轉來講,印度的朋友們,第一,對於古代歷史觀念很缺乏,不大管;也可以說胸襟很擴大,無所謂,過去的 事就過去,未來還沒有來,空的嘛,何必管它呢!這是第一。第二,印度人過去的文化,對於數字馬馬虎虎。對於數字講到多的時候,「十萬八千」、「八萬四 千」,數過沒有?沒有數過。我說等於杭州人講話:那個地方人多得很!多少啊?「木老老!木老老!」這個「木老老」不曉得多少了!呵,印度人講話統統「木老 老」了,十萬八千、八萬四千——當時如此。所以你看佛經上經常看到這個數字,「哎喲,聽眾有十萬八千哪!」甚至再擴大,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就根本不要談 了!這是我們當時在文化裡頭所看到的。這是實際講印度文化、講到佛經,又講到印度。

如果講到印度文化的這個哲學觀點,那就非常高明了,那要 另一個立場看。拿哲學觀點來看,世界上的哲學觀點包括我們的文化,對不起,在形而上道,我始終說沒有辦法逃過釋迦牟尼佛!至少在我很淺薄的知識的範圍,我 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哲學,我也都去摸過,真正要談形而上道,逃不過釋迦牟尼佛的手心,這個是沒有辦法的!至於人文文化,對不起,沒有辦法可以跳過我們的 萬世師表孔子的範圍。至於撥亂反正之道,也對不起,沒有辦法,誰也比不上道家老莊之道,撥亂反正之學,那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在我們唐宋以後,中國文化的三 家(儒釋道三家)各有他的長處。

因此,我常告訴青年同學們,我們三位老師,現在時代不同了,你們搞什麼一貫、兩貫、三貫道啊、紅卍(音 「萬」)字會呀,所有的教主都請來,排排坐,吃果果;我說我也不反對,不過你要搞清楚哦!我們過去有三位大老師,一位請來了、就是歸化中國了——佛,釋迦 牟尼佛,形而上道;人文之學,所謂治平之學,治國齊家平天下,沒有辦法跟孔子兩個比;撥亂反正、救世濟危難之道,沒有辦法逃過道家、老莊之道。這三位都是 我們的老師、根本教授。現在又聘了兩位外國來的耶穌、默罕默德客座教授,客座教授又加兩位,你們再給他——據說紐約已經有了,中國人搞的「五教同源」,還 有教堂。我說,這就是中國人!所以有一個哈佛大學一個社會學教授:你們中國很奇怪啊!我說這就是中國文化啊!中國文化不排外啊!所以只要是好人,請上座, 泡好茶;只要他不做壞事,當教主都可以,你哪個當教主都不錯!這也是中國文化的道理。

為什麼講到這裡?就是說,講到形而上道的這個哲學的道 理,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所以佛經只有「一時」。「一時」是什麼時間?沒有時間。這個宇宙本來就沒有時間。所謂過去、現在、未來是人為的,是人為 的規定,昨天、今天、明天是人為的。而且我們的認為給一切眾生看去不認為。人在痛苦中啊,一分一秒猶如萬年;在歡樂的時光,一天不過一剎那過了。而且每一 個地區每一個時間都沒有標準的。所以科學家愛因斯坦也知道時空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時空是人為的。我們這裡的一月,月球裡頭就是一天;我們這裡一年,太 陽裡頭就是一天。那麼根據佛經的三千世界 ,我們這個太陽系統裡的一年,在另一個恆星的系統裡頭就是一天。那麼這一個道理,將來我們在本經上後面有,會提到這個數據,慢慢地討論。這個宇宙的時間, 地區不同、時間不同,沒有真正的時間。

再說,拿宇宙的生命來看人類文化史,幾千萬年一剎那之間,沒有時間。過去的也是現在,因為過去的歷 史,只要我們現在想起來,才懂了過去。未來,未來還沒有來;因為我們現在心念想起來,才假定一個未來。所以站在佛學的哲學來講,宇宙萬年就是一時,沒有第 二時。所以佛經在哲學的觀點來看不管哪個時間,就是那個時間。

如果拿白話文學來一看,「如是我聞」就是:我當時聽到佛這樣說。什麼時間?是那個時候。等於小孩子說故事的時候,「你曉得從前啊,有一次啊……」「從前」是什麼時候?不要去考據了,這一考據就沒有了!就是「一時」。這是佛經的文學,幾乎每一本經上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把正、反兩面的觀點告訴諸位青年同學,研究佛經,不要看到「一時」,以我們的歷史觀點講他沒有根據。但是要拿哲學的觀點講,也是最高的道理。

那麼佛在什麼地方?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這 兩句話我們順便帶到講到翻譯的文學。尤其是房融先生,這一位所謂武則天前面的副相,這個筆調翻譯的中國文學,這是唐代的文學哦!你要曉得,看我們的文章, 宋代的文章、唐代的文章、漢代的文章絕對不同哦!都是中國字,情調、筆法、用詞不同。所以上一次講完了有位青年同學問,他說老師啊,我請問你啊,這個這個 中國的古文有沒有文法?我說開玩笑!怎麼沒有文法呢?他說那請你告訴我。我說你一問我就講,那還講得完啊?!這要上文學課,要一個學年的課耶!文法講不完 啊!尤其現在文法講古文文法,很難懂啊!不是很難懂,大家不習慣了!我們從小學古文出身的,老師並沒有教我們文法哦!讀多了就懂了。然後老師錯的地方一 改,這個地方是什麼什麼,就已經懂了;那個時候還用不著教。後來接觸了西洋文化,我們現在往往把西洋文化那個文法拿來看中國文章、文化,這完全是兩回事! 原因是什麼呢?中國字每一個字(個體字、方塊字)代表了一個觀念,甚至於好幾個觀念;西方的文字好幾個字、好幾個字母配攏來才代表了一個觀念。我們每一個 字就是字母,而這個字母它本身就代表了一個思想。譬如「室羅筏城」,「室」就是房間,拿現在白話文就要寫兩個字,叫做房間。那麼在中國古文呢?房是房,間 是間。我們假使說現在告訴年輕人,什麼叫室啊?室就是房間。這樣教古文對不對呢?不對!室不一定是房間。有嚴格的分別了!是可以,馬馬虎虎可以那麼講;嚴 格講這個含義就有不同了。房是房,間是間。間是間隔,隔開的謂之「間」,這個中間這麼一個隔開。房是個屋子裡頭進去的裡面,一個大屋子裡面的一個小屋子, 才是「房」。「室」是內室,這個屋子假設分兩進,外室、內室。這幾個字都不同。——譬如說剛才我們隨便眼睛裡看一個字。

所以啊,在中國古 文,所以我常說,你們不要說現在反對古文,現在大家說「文學再革命」,我說你們有什麼資格革命啊?中國文學已經沒有命了嘛,沒有命了還革個什麼啊!你沒有 資格再革命啊!你懂得了古文,認為古文不對,那你有資格打倒它,你來革命。我說你不要上胡適之當啊!胡適之教人家寫白話,他自己教兒子多讀古文啊!自己也 看古文出身的啊!所以白話寫得好啊!是真的嘛!你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我說我們你看幾千年的文字,因為言語跟文字三十年一變化;現在更快了, 十二年就變。我現在發現,不知道現在這個時代,兩三年就不懂了。你現在找中學生來,中學生講的那個黑話,你們大學畢業這個程度已經落伍了!真的聽不懂了。 你不相信你去調查實驗看,我講的話一點都不錯哦!什麼「凱子」啊、「馬子」啊已經早落伍啦!「落翅仔」那已經也快要落伍了,新的名詞又要出來啦!恐怕我們 老一點的,這些名詞也許沒有聽過的還很多啊!言語隨時變。

所以中國的老祖宗們曉得言語跟著時代變去的,照言語記載下來的文字啊,幾百年、千 把年以後,後人不懂了。所以言語跟文字倆獨立起來,而且把每一個時代複雜的言語濃縮,變成中國的文字,方體國字,把它聚藏起來,我們五千年後懂了中國的言 語文字的寫作方法,讀五千年以上的中國書,並沒有隔膜。像我們從古文入手,讀古文古書,一望而知就懂了。如果用言語來表達呢,完全兩回事了,就要講清楚 了。

那麼現在我們還不到這個程度,先看他這個翻譯文章。在「室羅筏城」,「室羅筏」是翻音。室羅筏城是當時印度波斯匿王的國土的靠恆河北岸 的(在恆河南面)一個國家,叫豐德城,以中國名稱來解釋,就是說當時釋迦牟尼佛所在的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首都室羅筏城,那個皇帝叫波斯匿王,(「波斯 匿」是翻音,不是那個波斯,是翻音。)所以這個皇帝所管轄的範圍。所謂「豐德」,就是說,那個時候在印度的國內也是很多的幾百個國家分治,這個國家文化是 中心、經濟是中心,所以稱為「豐德」。文化高,經濟優厚。那麼這裡的所謂皇帝,我們拿中國觀念不能稱他為皇帝——這位諸侯、一個諸侯(統一則稱皇帝,不統 一隻能稱諸侯。這裡的諸侯在日本的文化裡講是「幕府」),這個幕府的這個諸侯,那麼給佛修了一個講堂,在「室羅筏城」(豐德城)。

「祇桓精 捨」。這就是房融先生翻譯的筆法了。「祇桓精舍」包括了好多故事。那麼我們讀《金剛經》,在座很多念過佛學的《金剛經》,《金剛經》講「一時」,佛在哪 裡?「祇樹給孤獨園」,《金剛經》記載佛講《金剛經》的時候在這個地點,也就是講《楞嚴經》這個地點。可是它這個地點叫「祇樹給孤獨園」,為什麼叫「祇 樹」呢?這是翻音。

「祇」,這個不念「只(只)」,這個字要注意!就是「祇(音齊)」。我們看古文,「天地上下神祇」是這個「祇」。這個 「祇」代表形而上一切看不見的、值得我們恭敬的,一個「祇」字代表了,叫「神祇」。如果下面加一點呢,不對了,就念「只(只)」了,這個只就是我們現在經 常用的口字下面兩點「只」,「只有這個東西」就是這個「只(只)」,這個念「只」了,不是念「祇」了。這一點之差,像現在有些青年人講:中國字好麻煩!我 說你是中國人?因為不懂中國字嘛,所以覺得麻煩。多一點有什麼麻煩?你願意寫那個英文,多畫好多圈你都覺得不麻煩!哎呀!我說你不要做中國人啦!我也常常 罵學生。啊,這個字自己點一點就麻煩了?別的文字多畫了好多圈都不麻煩!我說你是中國人吧?

「祇」是翻音。「祇」是豐德城的一位太子的名字,叫「祇陀」。它的意思呢?翻譯成中文是「戰勝」,正是國王跟外國作戰得勝回來生了孩子很高興,就取了這個名字紀念,所以是「祇陀」。

這 個「給孤獨園」,「給孤獨」是一個長者的名稱(所謂長者,怎麼稱長者?這個我們下一次補充),這位長者錢很多,大資本家,愛佈施,經常把自己錢拿來救濟社 會,尤其是現在講的鰥寡孤獨。過去政治上沒有社會福利的專有思想,都是善人、一般有錢的人自己自動地在做。所以救濟鰥寡孤獨的,所以大家給他一個封號,稱 他是「給孤獨者」。「給(gěi )孤獨」拿現在念法就是給出來的「給」了,我們過去不會那麼念,就是「給(j ǐ) 孤獨長者」,這位老先生。那麼他的本名翻音叫「須達多」,一般佛經上有。那麼他這位長者因為對釋迦牟尼佛非常信仰,他想自己在這個首都找一個最好的地方修 一個講堂,這個我們研究佛教史知道。所以我常常告訴出家的同學們,你不要寄望於人家給你修廟子啊!以釋迦牟尼佛的高明,在生只有兩處啊!他絕不是化緣,要 自動給他修啊!你們靠化緣很難啦!世界上佈施,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慢慢地痛啊!所以你不要搞了。

那麼給孤獨長者呢,因為要給佛修一個教 堂,在首都的地方到處看,看不中意;後來看到祇陀太子屬於他的皇家的私有財產;這個皇室把這一塊土地歸祇陀太子了。大概風景很好、土地肥沃。給孤獨長者看 准了,一打聽啊,是太子的地。太子不會窮,絕不肯賣。他就跟太子兩個商量,他說我要買這塊地。這個太子當然也曉得他,是國內的首富啊!太子聽聽就隨便跟他 開玩笑,他說你要買我的那塊地呀?我那個花園建築得多好,你要買啊?他說,好!你把金葉子(黃金的一片一片)把這個地都鋪滿了,你鋪到多大,我給你多大! 以這個代價賣。結果,給孤獨長者一聽,就說:一言為定!他就把金片子拿來鋪地下,當然鋪了很多。這個太子下面人一報告,說你講了,他真在鋪啊!他說他是發 瘋了?奇怪!他說我是開玩笑啊!他自己去看他了。他說你為什麼那麼幹?他說有一個佛出世,就是說有一位得道的,他本身也是一個帝王世家的人,現在成道了 ——釋迦牟尼佛,我要給他建立一個講堂,所以要一塊好的地方。你說要黃金鋪地啊,就是我來鋪地買。這個太子一聽啊,他說你帶我去見他。

見了 釋迦牟尼佛,非常佩服,他就跟他(孤獨長者)商量:這個地你不要鋪了,你就鋪這一點算了,就歸我出。這位老頭說:不行!話講過了,必須要鋪。你講的嘛!我 一定要鋪。他說那你留一點嘛!我也出一點嘛!老頭子說:不行!你講過了嘛,叫我把這一塊地黃金鋪滿了就歸我買了!他說,我當時是說笑話。他說,你是未來繼 承王位的太子、做領袖的人,不能講話不算數啊!中國老古話:君無戲言!你不要生我氣嘛!當皇帝、當領袖、當老闆的人不能說笑話,說了要有信用。那麼這一位 太子沒有辦法了,他說,好!我告訴你啊,我的園林裡頭你黃金都鋪,那麼多樹、那麼多假山,你當然都鋪遍嘍!假山的根、樹的根你黃金鋪不起來呀!那個權還是 屬於我的呀!哈,這個老頭子一聽,他說這個有道理!他說好,那出一半。那些平面都歸你鋪,算是你買的;那個樹那個地算是我出的。那麼因此他把那個大樹所佔 有的根啊,建築了很多亭園。所以是他們兩位合作的,這樣給佛修了一個講堂。那麼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所謂我們後來中國文學上你經常看到,譬如 我們看清代有一位女士(名作家)的一首詩,講她父親的,她父親是一個當年滿洲國來的將軍,成功了以後,自己蓋了一個廟子。後來父親過世了,這位小姐再到父 親親手出錢蓋的一個和尚廟來一看,很荒涼,她中間有一句話:「題名曾記舊鋪金」。父親當時出錢修的這個廟子,這位小姐在幾十年以後過來一看,這位將軍也過 世了,自己看父親當時……所以到廟子上很多的感想。這句文章、這句詩,像我們從中國文學古文學詩,一看就知道這個廟子他當時來過的。「題名」,廟子某某人 出了多少功德、花了多少錢,記名在上面;「曾記」,當時還記得父親名字領頭的在上面;「舊(當時)鋪金」,就是以這個典故來表示這個廟子他出錢建設的,這 位將軍出錢建的,所以「題名曾記舊鋪金」。那麼這種文學故事用處非常多,所以是把佛經的故事用活了,沒有一點佛學的氣息了。所以唐宋以後,許多的中國文化 裡頭不管藝術的畫、音樂,各方面的東西,充滿了佛與禪的東西,都融化在整個的中國文化裡面。

現在,我們介紹了「祇桓精舍」這個佛的講堂以 外,我們看房融先生翻譯的筆法。他說,「佛在室羅筏城祇桓」,「桓」,不用那個公園的園。這個「桓」是代表了一個偉大的園林、公園,形容它樹木很多的,就 是「桓」。所以我們過去寫信給人家,請朋友來多玩幾天,「請你到我們這裡盤桓」,就是這個桓字,就是大家來玩玩。這個「盤桓」的意思,就是古人在路上碰到 好朋友、同學了,好多年不見,大家在走路碰到了,「哎呀我們要多談一下」。也沒有板凳也沒有什麼,在石頭上坐著,草一鋪就坐下來,兩個人聊天,聊少年時候 的故事;就是很快活地在一起玩。所以盤桓後來變成朋友之間彼此請你來玩玩的意思,互相盤桓。那麼現在這個「桓」字就代表了樹林很多,所以他把它用中文筆法 來翻,把它變成文字,很美,四個字就完了。不像《金剛經》說「佛在祇樹給孤獨園」,文字還太多,他感覺到很多,那麼一部大的經典、那麼多文字,古人因為沒 有排版,珍惜那個紙張同文字,因為認識中國字就懂了意思,就懂;那麼所以他盡量地簡化,他不是故意。

「祇桓精舍」,這個「精舍」是他開始用的,這個祇桓精舍講堂裡面很好的建築。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 多少人數?當時參加的人他說是「大比丘眾」,有一千二百五十個人。現在我們要介紹佛學的常識,什麼叫「比丘」呢?剛才講了沙門(就是「娑門」)在當時的印 度、唐宋以後的印度,凡是稱出家的,不管是——印度還不只佛教,婆羅門教、其它教,現在所謂印度教、瑜珈教等,還很多——凡是專心獨身主義出家修持的,都 稱沙門(娑門)。比丘是佛教出家的,剃了光頭,所謂剃去鬚髮,「鬚髮」鬍子剃了、頭髮落了。

有一點要注意呦!小乘佛經上經常有的,他說有些 人聽佛說法以後「鬚髮自落」,鬍鬚、頭髮自己掉了,就出家了。好像見到佛就很高明,鬍鬚、頭髮都掉了——那是一種病哦!其實佛經這個翻譯、中文的翻譯不是 很準確,「鬚髮自落」是自己自動願意去剃掉,不是佛叫你去剃掉的。偏要把四個字看成「鬚髮自落」,哦呦!真正信了佛啊,鬍子頭髮自己掉了。自己掉了,眉毛 不掉了?身上毛孔都要光了!那變成裸蟲了,變成光光的啦!那叫做落毛症、掉毛病,那要吃藥的!

「鬚髮自落」者,自動願意出家,自己把頭髮鬍子剃了,這個叫「鬚髮自落」。所以看佛經佛學,文學要搞清楚,不要以一種迷信的觀念。佛教是絕對破除迷信的,更不作偶像的崇拜,你等一下看了《楞嚴經》,研究完了就知道了。

所 以比丘是翻音。印度當時——我只能講當時,現在所謂研究的梵文,十七世紀以後的所提出來研究的梵文,不是唐宋以前的原來梵文的音。而且我們古文裡就講,五 天的梵文、翻音不同(五天不是五天、六七天這個意思——天竺。就是南印度、北印度、東印度、西印度、中印度五天竺),古梵文同新梵文的發音、文體也不同。 所以西方人拿現在的梵文,研究唐宋以前到中國翻譯的佛經,那我覺得很可笑,背道而馳!不能不說你是專家,絕對是專家;以此來考據、斷定當時的佛法佛學究竟 是怎麼樣的,那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所以當時梵文的翻音,男的出家稱比丘,女的是「尼」,這個「尼」是當時的梵文,就是女性,女性都稱尼,所 以女的出家叫比丘尼。那麼到了我們中國來,中國的文化「尼」字加一個「姑」,現在稱之叫「尼姑」,好像罵人,在中國文化當時是非常恭敬。因為她出家了,獨 身主義嘛,我們非常恭敬她。等於我們的姑媽一樣,所以稱「姑」,「尼姑」是很恭敬的。現在社會上變成罵人的話了;所以古代稱「姑」是很恭敬。「尼姑」,曉 得是女性出家。等於我們天主教叫修女,都拿這個「嬤嬤」、「媽姆」,就叫她媽媽一樣的稱呼,過去如此。我們現在不懂了,好像尼姑、和尚變成罵人。

和 尚不只代表比丘,「和尚」是比丘裡頭的年齡、資歷、地位、道德、學問最高的,稱為和尚。那麼「和尚」也是翻音,我們現在這樣寫,過去的不是寫這個「尚」, 上面的「上」也有。譬如大家到街上買一本字貼,顏柳歐書,柳公權的《玄秘塔》這一本字貼,你們拿來學寫中國字、練書法,柳公權的書法,這一本字貼上面你看 第一行你們就看到了,「唐故左街僧」。唐代;「故」,已經死掉的;「左街」,今天有一位同學也問到,他正要懷疑,來問我,他說這個左街、右街就是我們講 「信義路」、「仁愛路」啊?我說不是。「左街」是唐代政府的名稱,「左街」就是個衙門、就是個機構。「左右街」是什麼?宗教部,管宗教、管佛教的。「左街 僧正」是和尚的,皇帝、政府發表他:天下佛教徒歸你管,佛教發生了問題問你宗教部、宗教司。道家呢?道教稱為「道菉司」,就是唐代政府的組織。我們歷代對 於宗教都有一個專門的機構管理的,也可以說輔導的,屬於禮部——中國文化部分。嘿!唯有我們這八十年來沒有,很稀奇!唐、宋、元、明、清統統有,唐代就是 左街僧。所以柳公權《玄秘塔》上提到和尚兩個字,寫的不是這個「尚」字,是上面的上——「和上」,和上是翻音。

「和上」的意思就是大師、活 佛,最尊敬的。所以過去像我們在大陸,像我們年輕的時候,跑廟上學佛教就很懂規矩了,碰到普通一般出家人不叫他「和尚」的。譬如普通人,他就是叫「從智」 吧,我們看了年輕、同我們差不多,出家人,恭敬他:從智師,某某師。一個老師這個「師」字單純代表就很好;稱尼姑也是一樣,某某師,很恭敬。看到大方丈出 來,「和尚!」這一聲;那麼大方丈:不要客氣!不要客氣!他曉得「和尚」是很尊稱。當然我們不懂的在街上看到:「你這個和尚!」那就變成罵人了!時代不 同。

和尚是很尊稱。所以像有幾位法師一來,到我們這裡來,我說:哎!老和尚、和尚。有許多人看看我:這個南老師很奇怪!怎麼隨便罵人家「和 尚」?那就是小說上說「當著和尚罵禿驢」一樣,當著和尚罵光頭啊,一樣道理。其實我是絕對恭敬的意思。「和尚!」就是說很恭敬你這位大師。現在人反是不懂 這個佛教文化,這也就是文化衰落的原因。所以你看看這些古書、字帖上面就看到了嘛。「唐故左街僧」,最後是「和尚某人」。

先由比丘講到這個道理,使我們對自己文化尤其對佛教文化多一個瞭解了,以後你們看到別的書啊,或者一翻到古書,就不要吃力了,就懂了嘛!不會搞了半天走黑弄的。

那 麼,出家,佛的制度叫比丘,比個什麼?丘個什麼?還有人的解釋,「比丘啊,哈!你才不懂!」我小的時候還碰到一個老先生,讀古書的,還不懂佛教,「你曉得 吧?你這個孩子啊!」我還想起來那位老先生很有意思,「怎麼叫『比丘』啊?聽說你在研究佛學啊?哎呀!你怎麼去搞佛學啊?」我只好說:是啊!是啊!我沒有 出息嘛!因為我們當年不像你們啊,不是翹頭翹腦的啊!看到父親的朋友、老前輩啊,很有禮貌,講話要半個屁股歪轉來坐椅子上,還不敢大模大樣。所以我說:我 沒有出息啊!因為我心裡喜歡啦!「啊!嗯!這個孩子可惜了!怎麼去搞這個啊?」我很想問他這個有什麼不好!當然因為他是老前輩,我就不好意思頂他,不像你 們那麼沖;你們現在講話沒的分寸的,我們那時候很嚴格。「你曉得吧?佛的弟子為什麼叫比丘?你懂不懂?」我說不懂。實際上我全懂,因為他是老前輩啊,只好 裝起不懂。嘿!那一天講話把我笑死了!他說:「比丘,丘是什麼意思?丘者,丘陵之丘也、山丘之丘也,我們大聖人之名也。」「哦!」我說,「孔……哦……」 我就不敢說了,不敢講了!幾乎講出來——我們小時候還有老規矩,孔子的名字叫「丘」,不准講出來,只能講「孔某」,所以最好這個字要代號,講出來大不敬! 孔子名字不准叫的,後來還罵他孔老二,那罪該萬死!寫孔丘這個「丘」字啊,還要少一筆,這一直不直的,要避開孔子的名字。所以這位老前輩那麼大聲告訴我: 「丘者,丘山也、丘陵也!我們萬世師表、大聖人之名諱!」我說:「孔……是了!是了!」他說:「比丘啊,他想跟孔子倆比一比!」(眾哄笑)這是當時的這種 解釋!現在想起來真有意思,哎呀!真是叫做使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那肚子裡都笑痛了,臉上不敢表情,忍得好苦啊!他說,出家人自己不高明,想跟孔子倆比 一比,所以叫做「比丘」!這是中國字的解釋方法。

那麼,真正的佛學所謂講出家人叫「比丘」,它是翻音,因為無法翻它的意義。佛經的翻譯有五 不翻,這是五不翻之一。所以印度文化裡頭有這個字、有這個意義;中國文字裡頭沒有這個字、沒有這個觀念,單個字、兩個字組織不攏來一個觀念,要好多字兜攏 來說明、組織一個觀念,就很難辦了!所以像這一類的情形,內含的意義很多,而中文的字句一個、兩個字或者三個字不足以代表,寧可翻音加註解,就是五不翻之 例。不像我們隨便翻譯啊!所以現在已經變成一個風氣了,快到二十七八年、三十年前,那些美國同學來跟我說的,談到中國文化「氣(氣)」字,他說這怎麼翻? 我說沒有辦法翻,你就照佛經翻譯五不翻之例,你就寫個「Qi 」,然後英文加註解。因為這個「氣(氣)」不是空氣的氣,又不是電,又不是能,這個「氣(氣)」是生命之元,你只好叫做「Qi 」。

譬如有 一個字,他們外國同學翻禪宗的,「境界」我說你不能翻了,你只好用翻音,中國叫「境界」。因為「境界」你用英文「現象」那個意義一翻,完全兩樣了,那是科 學上物理的這個現象很明顯擺在那裡;「境界」有時候不是明顯的現象。譬如說我們中文講「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意思懂得了,文字言語表達不出來。那麼那 個美國同學就問我:「可以意會,不可言傳」這八個字文字聽懂了,那個意思我想了半天,我說意思很簡單嘛!你們西方人跟東方人男女講戀愛,不曉得有沒有這回 事,我們中國人尤其我們小的時候看女同學啊,兩個人想看一眼,不敢哦!在大人前面,各把各的頭歪在一邊,偶然兩個人眼睛一瞟,都懂了,等一下出門一起去買 紅薯去,兩個人都懂了。我說那個中間,只「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這也是境界呀!

等於人家講辛稼軒的詞:「眾裡尋他千百度」,你在大眾裡 頭、都市裡頭到處找不到。所以人家講禪的境界,我說這個就是禪的境界啊!這是辛稼軒的詞:「眾裡尋他千百度」,都找不到,到處找不到;「驀然回首,那人只 在燈火闌珊處。」就是這個,這個境界非常好!「眾裡尋他千百度」,哦,在大庭廣眾裡頭到處找,找不到;「驀然回首」,無意之間回頭一看,那個人站在那個燈 火的那個影子裡頭。是他嗎?好像不是;不是他嗎?正是他。就是參禪參到那個——就是要悟道了;快要悟了、快要悟了,還沒有悟,快要悟了!像這個境界,這就 只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了。你要翻譯成「現象」,完了!現像是什麼?「某人手裡拿一個鍾」,這個就是現象,多粗魯啊!所以不能翻。

這個比丘也 是這個道理,現在我們回轉來講「比丘」了。「比丘」所以在五不翻之例,它在中文裡包含了三個意義:乞士、破惡、怖魔(殺賊)。乞士,是印度的規矩。現在有 一位朋友前天來跟我講,泰國啊別的都好,就是和尚端個碗到處化緣。我說這是印度幾千年文化的留存、保存啊!中國佛教同印度原來(一樣),後來到了唐代以 後,禪宗一興起,已經把它改革了,早就宗教革命了。禪宗宗教革命啊,不可以這樣。印度的照佛的規矩,出了家的時候不事生產,不能種地。也不要——「持銀錢 戒」,手拿錢是犯戒的。那麼種地,自己種稻子自己吃怕殺生犯戒的,所以只好到處討飯——「乞士」,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人,向大家要飯吃,隨便化來的東 西,吃了就修道。所以佛在世化緣不分葷素的。佛在當時的制度沒有完全吃素哦!但是並沒有提倡吃葷哦!隨緣而度,化來什麼吃什麼。所以當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 時候,他的另外一個兄弟提婆達多反對釋迦牟尼佛第一條的罪狀就宣佈釋迦牟尼佛不吃素,他隨便化來什麼都吃。因為他是乞士,他是隨緣的,他也並不是提倡吃 葷。所以這個制度叫做「乞士」,就是討飯的。

那麼到了中國以後,佛教到了唐代,所以我們中國禪宗的祖師馬祖(不是這裡、不是福建的這位「媽 祖」,是馬祖,姓馬的馬大師,馬祖道一禪師,他俗家姓馬)同他的大弟子百丈禪師,百丈禪師同我們台灣關係很深了,福建人,尤其是福州人,這都是中國文化最 了不起的大人物,一代革命家。馬祖、百丈師徒改革了佛教,建立了叢林制度,修大廟子,團結在一起修行;自己自作自食,自己耕地種田,不化緣,自己勞力賺來 生活。馬祖、百丈師徒創立這個叢林制度。所以當時這樣一來,禪宗馬祖跟百丈師徒建立叢林制度以後,那個時候北方的佛教是大罵、大反對,叫他們師徒是破戒比 丘,犯了佛的戒律。沒有錯,佛的戒律是不准,但是我們看中國的佛教史、中國的文化史,沒有他師徒二人建立叢林制度啊,在中國的佛教早沒有了——佛教沒有 了,不是說佛學沒有了;佛學是佛學,佛法是佛法,佛教是佛教——這個宗教形態就不存在了。因為中國的社會在儒家的教化之下,在中國文化制度之下,好逸惡 勞,在所不齒。好逸惡勞,不從勞力、不從自己生產謀生的,在中國文化在古文講是在所不齒。(在所不齒不是羞恥的恥,是牙齒的齒,假設寫一個羞恥的恥啊,他 今天下課以後就要打手心了!那就寫錯了中文了。)那你說怎麼叫牙齒?不齒應該拔了牙齒啊?就是說,不齒,這個嘴巴懶得開口、牙齒不要露了,講都懶得講了, 這個人不值一談了;提都懶得提,嘴巴都不需要張開提他的名字了。所以說,「好逸惡勞,在所不齒。」

「齒」還有一個意義,不是嘴巴懶得講;我們過去講戶口人數叫「人丁」,有多少人、有多少丁;過去政治上用的戶口統計,男人稱「丁」,女人稱「口」,多少「口」。女口多少,男丁多少。有時候說整個的男丁女口「齒」多少?「齒」就代表人。

那 麼同時我們要瞭解,年齡增加,我們像老一輩寫信給年輕人,謙虛一點,「馬齒徒增」,這個大家很多都知道,不過年輕同學不知道,順便介紹。為什麼講「馬齒徒 增」呢?「徒增」,就是空加多了。看馬幾歲了,看牙齒,一歲長一顆,兩歲兩顆,所以有幾顆牙齒就曉得這個馬幾歲了。那麼,拿這個馬的年齡、牙齒表達,就是 形容人自己年齡雖然老了,學問道德毫不進步,所以叫做馬齒徒增——年齡老得沒有價值,自己謙虛的話,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比丘,我們剛才講到叢林制度的創立,這是出家人,第一個意義。出家的和尚,包括比丘、比丘尼。

第二,「破惡」。怎麼叫「破惡」呢?出家為了修道,簡單地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心中的惡念沒有了,只有善念,如此修行,是比丘的道理。破惡,第二個意義。

第三個意義呢?「殺賊」。殺什麼賊?難道叫我們出家人去做安全公司啊?還是做警備司令部去啊?「殺賊」不是這個意思——去掉心中煩惱之賊,去心中煩惱、妄想之賊。心中煩惱、妄想這些情緒,是妨礙我們的道業、妨礙我們道德的進修的,是煩惱之賊。所以,「比丘」不翻。

後 來中國字這個「僧」不足以代表比丘。僧就是僧,僧是另外一個意義,下一次補。所以出家人稱為是僧,這個念僧(sēng )不是念「增」,我現在聽到許多青年提到和尚這個僧字啊,都念成「增」字。規規矩矩是念僧(sēng )字,不念增。這個僧呢是另外一個意義,我們下一次再補充。今天只好講到比丘這裡,只好跟孔子倆比一下,到這裡為止。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集 第2頁:第二集
第3頁:第三集 第4頁:第四集
第5頁:第五集 第6頁:第六集
第7頁:第七集 第8頁:第八集
第9頁:第九集 第10頁:第十集
第11頁:十一集 第12頁:十二集
第13頁:十三集 第14頁:十四集
第15頁:十五集 第16頁:十六集
第17頁:十七集 第18頁:十八集
第19頁:十九集 第20頁:二十集
第21頁:二十一集 第22頁:二十二集
第23頁:二十三集 第24頁:二十四集
第25頁:二十五集 第26頁:二十六集
第27頁:二十七集 第28頁:二十八集
第29頁:二十九集 第30頁:三十集
第31頁:三十一集 第32頁:三十二集
第33頁:三十三集 第34頁:三十四集
第35頁:三十五集 第36頁:三十六集
第37頁:三十七集 第38頁:三十八集
第39頁:三十九集 第40頁:四十集
第41頁:四十一集 第42頁:四十二集
第43頁:四十三集 第44頁:四十四集
第45頁:四十五集 第46頁:四十六集
第47頁:四十七集 第48頁:四十八集
第49頁:四十九集 第50頁:五十集
第51頁:五十一集 第52頁:五十二集
第53頁:五十三集 第54頁:五十四集
第55頁:五十五集 第56頁:五十六集
第57頁:五十七集 第58頁:五十八集
第59頁:五十九集 第60頁:六十集
第61頁:六十一集 第62頁:六十二集
第63頁:六十三集 第64頁:六十四集
第65頁:六十五集 第66頁:六十六集
第67頁:六十七集 第68頁:六十八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小吉 发表于 2016-11-1 23:15:47
不可多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