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易經養生全書:活用易經,百病不侵  作者:曾子孟

易經養生全書:活用易經,百病不侵  作者:曾子孟

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

[日期:2016-05-27] 來源:  作者:曾子孟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易經》解讀生命健康
  
  古人常說,只有通「易」的醫生才能叫「大醫」,傾聽《易經》大家益壽延年的養生之道,自然可以長命百歲、頤養天年。
  
  1.元氣決定健康
  
  「生生之謂易」是《易經》提出的一個重要命題。「生生」,既是宇宙萬物發展普遍遵循的法則,又是宇宙萬物推陳出新的基本規律。這個命題,不僅是中醫養生理論的淵源,也是中醫養生的指導原則。元氣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到處體現著「生生」不息的存在方式。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要瞭解乾坤這兩個卦。乾坤兩卦是《易經》的起始卦,乾代表陽、天、父、男、雄等概念,坤代表陰、地、母、女、雌等概念。
  
   從先天八卦圖可以看出,先天八卦第一個卦是乾卦。先人認為,生命之源是氣,包括氣息、呼吸。所以《易經‧彖辭》解釋乾卦時說:「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空中飄浮的雲,在恰好的時機降落為充沛的甘雨,使天的生氣逐漸普遍流布,最終成為各式各類的形體。人也是「雲行雨施」而來,男女「雲雨」之後,精子與卵子 結合成新的生命。在中醫裡,早已看到了精液是有生氣的,游動的精子即為生氣的體現。
  
  這股生氣,用中醫的解釋就是元氣,或叫先天之 氣,是體內器官發揮正常功能的原動力。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生命之源,元氣充足則身體健康,元氣受損則體弱生病,元氣耗盡則死亡。也就是說,元氣充足表 示免疫力強,能夠戰勝疾病;反之,元氣不足或虛弱,就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或免疫力來戰勝疾病,直至最終耗盡元氣而亡。
  
  那麼怎樣才能保證身體元氣充足呢?元氣的來源,最先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出生後就需要依靠日常飲食中的水谷精氣和呼吸的自然清氣來補充、增加我們身體的能量了。
  
   「人是鐵,飯是鋼,補養元氣保健康。」老年人補養元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是中青年,出現疲乏無力、精神倦怠、腰腿酸痛、失眠健忘、睡不醒等症狀,就 說明你的元氣消耗太多了,需要額外補益。補氣的食物有豬腰、雞肉、兔肉、牛肉、鯽魚、泥鰍、荔枝、紅棗、黃豆、花生、蓮子、粳米等,補氣類食物常與補氣類 藥物,如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黃精、白朮、五味子等配成藥膳,以增強補氣功能。人參是補氣上品,食補推薦人參粥、人參蓮子湯、人參蓮子羹、人參蓮子 茶、人參蓮子盅等。
  
  「丹田呼吸法」是可以隨時隨地做的、保持或補充元氣的呼吸方法。一般剛開始練習難以有感覺,需要持之以恆:像 坐禪那樣打坐入靜,放鬆身體,雙手環捧丹田,什麼都不要想,摒棄雜念,呼吸要盡量做到深長而緩慢,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2倍,持續3天左右就會有感覺了。 但要注意,剛吃完飯1小時內不能練,最好在晚上10~11點四周環境安靜時練習。如果實在找不到感覺,就在睡前躺著做這個丹田呼吸法,找到感覺後再進行打 坐,學會打坐後就可以隨時隨地做,隨時隨地補充自己的元氣,也就不用再擔心身體原動力不足、免疫力下降了。
  
  如果覺得丹田呼吸法太麻煩,則可以簡化為靜心呼吸法,只要盡量做到呼吸深長而緩慢即可。在呼吸的過程中,口舌會生津——口水,這時要將口水徐徐下嚥。口水源於腎,可以養腎、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每天有空就做,可以保養元氣,養生長壽。
  
  2.養生重在養「陽」
  
   陽氣,決定著生命的盛衰。明代醫家張介賓說:「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這句話可以簡單理解為,有陽氣就有生命,陽氣愈旺,人的壽命愈長;反之,沒有了陽 氣,人就沒有了生命,陽氣衰弱為零時,也正是人要歸天之時。養生就是保養人的生命,所以說,就一定要養護人體的「陽」。
  
  要保護好人體的陽,就要先保氣。「氣為陽之始,陽為氣之末。」氣是陽氣的間斷性的劃分。如果不保養好人體之氣,就會氣虛,氣虛就會損陽,從而引起陽虛,所以陽虛最大的表現就是氣虛。人體一旦氣虛就會表現為氣弱、脈弱、怕冷、身體發涼等。
  
  根據《易經》的養生原則:氣為陽、寒為陰,寒容易傷氣,所以,保氣就要避寒就溫,在天氣轉冷時,多加衣服、注意保暖。此外,一些人從小就愛吃涼性食物,愛吃冰棍、愛喝冷飲,長此以往,寒傷脾胃之氣,就會落下肚子疼、拉肚子的習慣。
  
  常言道,寒從腳生,保暖先保腳。所以冬天要穿厚一點的鞋襪。有的人後背最怕寒,所以在冬天需要特別護背,以防寒氣入身。人體的腰部也是一個特別容易受涼的地方,這主要是因為腰藏腎臟,而陽氣藏於腎,腎在腰部,腰受涼很容易傷腎,同時也就傷了身體的陽氣。
  
   中午12點是一天中太陽最為強烈的時刻。人們都知道,陽極必陰,陽到了最強烈的時刻後,隨之就是漸漸的轉為陰。人生也是如此,當被別人看做是如日中天的 時候,或中年的時候,陽氣就在逐漸減弱,陰氣逐漸增加。陽退陰至,就意味著衰老的到來,所以在中年時,一定要開始注重養陽氣,延緩衰老。
  
  欲養陽氣,先養腎
  
   腎是先天之本,五行中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可知腎好肝也好。腎陽虛,就會導致肝陽虛,表現為生活委靡不振,沒有生機。肝好心就好,肝陽虛致心陽虛, 常見胸部發涼,心臟部位發涼、怕冷,勞累稍過度就會心慌,臉色不好、氣短等。因此可以說,欲養陽氣,先養腎。保養腎的陽氣,就是保養生命。
  
  現代人多患腎虛或與腎臟相關的疾病,而腎上的疾病,也多是由不起眼的腎虛引起的。若任腎虛自由發展下去,還容易引起其他臟腑功能的紊亂。腎虛患者每天早晚按揉雙側合谷穴各3分鐘,然後再按揉或艾灸雙側魚際和足三里穴各3分鐘,補腎效果明顯。
  
  給中年人養陽支支招
  
  通常情況,人在80歲處於陽極,陽氣才會慢慢減退,可如今一部分30歲出頭的人,就出現了陽氣不足的現象。
  
  是什麼讓中年人未老先衰呢?怎樣來延緩中年人陽極期的到來,達到養生的目的呢?
  
   總結得知,早衰主要是由工作、家庭、生理、心理上的種種負荷過重而引起的。因此,要保護自己的陽氣,就要避免陽氣過度耗損在日常生活中。此外,要養神, 主要是心神。養心要先養肝,只有肝臟這個血庫正常運營,人才不會早衰,才會避免過早地出現皺紋、面色枯黃、唇甲蒼白、頭暈、眼花、乏力、心悸等症狀。
  
  對於大多心思細膩、多愁喜怒的女性來說,衰老多是由肝氣鬱結所引起的。
  
  在五行理論中,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脾土被肝木製約,也就是說肝是脾胃的直接節制者。正常情況下,它們各司其職,相安無事。但當我們生氣或心情鬱悶的時候,就容易肝氣過旺或肝氣鬱結,這樣,肝就會把所受的氣全部撒在被它制約的脾胃上,從而造成肝旺脾虛。
【書籍目錄】
第1頁:本書特色 第2頁:序言
第3頁:第一部份:《易經》,醫道之源 第4頁:第一部份:《易經》,醫道之源(1)
第5頁:第一部份:《易經》,醫道之源(2) 第6頁:第一部份:《易經》,醫道之源(3)
第7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 第8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1)
第9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2) 第10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3)
第11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4) 第12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5)
第13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6) 第14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7)
第15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8) 第16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9)
第17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10) 第18頁:第二部份:《易經》解讀生命健康(11)
第19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 第20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1)
第21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2) 第22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3)
第23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4) 第24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5)
第25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6) 第26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7)
第27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8) 第28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9)
第29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10) 第30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11)
第31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12) 第32頁:第三部份:道法自然,長壽不難(13)
第33頁:第四部份: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隨 第34頁:第四部份: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隨(1)
第35頁:第四部份: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隨(2) 第36頁:第四部份: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隨(3)
第37頁:第四部份: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隨(4) 第38頁:第四部份: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隨(5)
第39頁:第四部份:管好你的嘴,健康常相隨(6)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