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懷舊也是一種病
  
  懷舊是一種心病
  
  俗話說,「衣不如新,人不如舊。」生 活中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懷舊心理,對故土的思念,對親人的思念,對美好往昔的思念等等,都是懷舊心理的表現。懷舊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適度的懷 舊無可厚非,但是,太過懷舊就不可取了,他們認定今不如昔,如魯迅先生筆下的九斤老太一樣經常念叨一代不如一代。他們雖然生活在現今,而志趣卻滯留在昨 日,一言一行和現實生活格格不入,這種過度懷舊稱為病態懷舊心理現象。
  
  懷舊起源於個人的失落感。失落導致回首,讓人在記憶中尋找昔日的安寧與美好。病態懷舊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依戀過去的事
  
  有些人喜歡保存大量的舊照片、舊服裝,甚至舊書、舊報紙;喜歡給孩子取舊時代的名字,有些飯館酒樓的名字也表現出濃重的懷舊風格,比如「黑土地酒家」、「老三屆飯館」、「北大荒火鍋城」等等,無不表現出對過去已久的那個時代的懷念。
  
  2.依戀過去的人
  
  有一部分懷舊的人,十分熱衷於搞同鄉會或同學聯誼會等各種名目繁多的聚會,包括小學校友、中學校友、大學校友等等,甚至幼兒園園友!有的男士女士,過去曾有過一段戀情,因為各種原因終未結成連理,如今再度聚首,往日溫情即刻被喚醒,平靜的生活從此被擾亂。
  
  3.依戀過去的輝煌
  
  俗話說得好,「好漢不提當年勇」,可有的人偏偏過分看重過去取得的成績,把曾經獲得的獎狀、勳章、獎品保存得完好無缺,這倒也無可厚非,但時常追憶當年那點輝煌的經歷,動不動就給家人朋友講那些過去的故事,人家都能倒背如流了他本人還樂此不疲,就有點讓人難以忍受了。
  
  病態的懷舊行為會阻礙個體適應新的環境,過度懷舊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可以輕鬆做到「不忘老朋友」,卻難以做到「結識新朋友」,他們的個人交際圈往往比較狹窄。有病態懷舊行為的人很難與飛速發展的時代同步,這十分不利於他們自身的發展,應進行適當調節。
  
  莫讓舊輝煌取代新發展
  
   一個人適當懷舊是正常的,但因為懷舊而否認現在和將來,終日沉浸在對過去的追憶當中,無疑會陷入病態。過多的懷舊和人生的進取是背道而馳的,逃避就更不 利於人生之路上的開拓進取。而且對於一般人來說,懷舊的對象往往就是自身目前的弱點和缺陷,是容易被人利用的「死穴」。
  
  1967年,瑞士研究人員提出了一項新的發明——石英表,遭到了瑞士廠商的嘲笑與拒絕,他們對自己「昨日」的手錶十分看好,認為像石英表這樣沒有滾珠、沒有齒輪、沒有發條的東西完全不能稱之為手錶。
  
  研究人員遭到拒絕之後,沒有灰心,而是把手錶拿到博覽會上參加展覽。同去參加博覽會的一位日本商人一下子就看中了這款手錶,回國後馬上生產出批量的石英手錶,由於它物美價廉,很快就得到世人的青睞,銷路非常好。
  
  以前,單單瑞士一個國家就佔據了全世界手錶市場65%的份額,可在今天,在世界手錶業中佔據統治地位的則是日本。瑞士商人由於過度留戀昨天輝煌,盲目自大、不思進取,最終失去了一次很好的發展契機,同時也失去了對整個手錶業的統治權。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第3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2) 第4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3)
第5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1) 第6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2)
第7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3) 第8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4)
第9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5) 第10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6)
第11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第12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1)
第13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2) 第14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3)
第15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第16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5)
第17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6) 第18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1)
第19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2) 第20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3)
第21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4) 第22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1)
第23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 第24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3)
第25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4) 第26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5)
第27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6) 第28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第29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2) 第30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3)
第31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4) 第32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5)
第33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6) 第34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1)
第35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2) 第36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3)
第37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4) 第38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5)
第39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6) 第40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7)
第41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8) 第42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1)
第43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2) 第44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3)
第45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4) 第46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5)
第47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1) 第48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49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50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3)
第51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4) 第52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1)
第53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2) 第54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3)
第55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第56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第57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第58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1)
第59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2) 第60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3)
第61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4) 第62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1)
第63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2) 第64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3)
第65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1) 第66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2)
第67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3) 第68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1)
第69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2) 第70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