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年齡再造(第一冊):被忽視的衰老速度(全文) 作者:李鴻鵠

年齡再造(第一冊):被忽視的衰老速度(全文) 作者:李鴻鵠

第三部份:感性健康時代錯誤的衰老概念

[日期:2016-05-24] 來源:  作者:李鴻鵠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感性健康時代錯誤的衰老概念
  
  感性健康時代,人類的壽命已經從上個世紀的40歲,增長到 目前的70多歲。增長達到30多年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和醫療措施的改善,尤其是和平的社會環境和醫療科技的發展,25~75歲年齡段的人口比例 增大了。這50年的壽命是醫療與疾病鬥爭的重大成果,但絕不是抗衰老研究的功勞。相反,人類的快速衰老現象卻越來越嚴重。
  
  比如,一些老年病越來越提前,甚至青少年都存在普遍的高血壓現象、亞健康現象。
  
  據推算,如果按照目前的健康模式,人類即使解決了慢性病和某些絕症,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只能延長10多年。況且,目前的慢性病和不斷出現的絕症正是由於感性健康時代本身造成的,因此,醫療的進步只能緩慢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這些疾病的發生發展,但不能根治。
  
  換句話說,感性健康時代已經走到了盡頭。只有解決了人類的快速衰老問題,人類才有可能活到120歲的自然壽命。
  
   目前把衰老分為兩種:自然衰老和病理性衰老。表面上看這是一種粗糙的分類方法。實際上,這是一種感性健康時代以「症狀」為導向的非常片面的「錯誤」分類 方法,即把衰老作為一種疾病來處理了。給人的印象是:所謂自然衰老,就是沒有「症狀」的衰老,衰老速度可能比較慢、接近正常的一種衰老方式;所謂病理性衰 老,本質上就是具有明顯「症狀」的衰老,速度可能更快。而實際上,衰老只有快慢之分,衰老速度是區分和界定衰老類型的唯一指標,其他任何劃分衰老的方法都 是不科學的。有時候沒有「症狀」的所謂自然衰老可能更快,而有些有症狀的病理性衰老可能並不加快衰老速度。
  
  按照已經被自然界證明了的科學推論,人的自然壽命應該是120歲以上,但實際上,中國人的壽命目前只有70多歲。排除20多年的生長期、100年的「衰老期」,50年就衰老致死——即實際衰老速度比自然衰老速度整整快了1倍。這就是感性健康時代的倍速衰老現象。
  
  換個角度,如果將那些活著的老壽星們的年齡和人類的平均壽命相比,大多數人六七十歲就死亡,其實是一種嚴重的早衰現象。
  
  借用漫畫家希爾利用錯覺原理畫成的一幅漫畫(見129頁):現在70歲的女人是一個老婆婆,但將來這樣的年齡,她就是一位少女。
  
   人的衰老是自然法則,最起碼目前依舊不可阻擋,但是,即使是在感性健康時代,醫療專家公認是可以延緩衰老的,並就如何延緩衰老推薦了很多健康的生活方 式,但是由於受感性健康時代健康理念的局限,以疾病為導向的醫療體系根本無法完成如此重大的使命,目前倡導的「散亂而矛盾的健康知識以及所謂正確的生活方 式」更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使得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並沒有作出其應有的「貢獻」。
  
  數字健康時代,使得我們可以用數字化健康理念來最大限度的延緩衰老。「最佳衰老速度」就是人體的衰老達到或無限接近最理想的衰老速度的一種理想「活法」。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生命「吶喊」
第3頁:關於「年齡再造」 第4頁:年齡再造大擂台(1)
第5頁:年齡再造大擂台(2) 第6頁:年齡再造大擂台(3)
第7頁:年齡再造大擂台(4) 第8頁:年齡再造大擂台(5)
第9頁:引子 第10頁:前言(1)
第11頁:前言(2) 第12頁:前言(3)
第13頁:前言(4) 第14頁:第一部份:50年的生命被你弄丟了
第15頁:第一部份:原始健康時代:以祈禱為中心 第16頁:第一部份:感性健康時代:以疾病為中心
第17頁:第一部份:數字健康時代:以衰老速度為中心 第18頁:第一部份:生物健康時代:以基因為中心
第19頁:第一部份:被慾望控制的感性健康時代 第20頁:第一部份:健康憑感覺的「動物級」生活方式
第21頁:第一部份:「健康錯誤積累」才是萬病之源 第22頁:第一部份:投資醫療必將「收穫」疾病
第23頁:第一部份:「沒病就是健康」的可怕健康模式 第24頁:第一部份:不斷惡化的社會環境對人類的「大捕殺」
第25頁:第一部份:你每天的食物裡都有一點點「毒」! 第26頁:第一部份:「感性化」生存使人類成為醫院常客
第27頁:第一部份:生活方式導致嚴重的「健康錯誤積累」 第28頁:第一部份:慢性病、老年病是感性健康時代的必然
第29頁:第一部份:快速衰老是慢性病和丟命50年的根源(1) 第30頁:第一部份:快速衰老是慢性病和丟命50年的根源(2)
第31頁:第一部份:快速衰老是慢性病和丟命50年的根源(3) 第32頁:第一部份:有多少人愛它,就有多少人恨它!(1)
第33頁:第一部份:有多少人愛它,就有多少人恨它!(2) 第34頁:第一部份:阻礙了人類健康的發展(1)
第35頁:第一部份:阻礙了人類健康的發展(2) 第36頁:第一部份:我們在「疾病」的漩渦裡根本出不來
第37頁:第二部份:以衰老速度為中心的時代 第38頁:第二部份:由「疾病」向「衰老速度」轉移(1)
第39頁:第二部份:由「疾病」向「衰老速度」轉移(2) 第40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在生命中的精彩「表演」(1)
第41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在生命中的精彩「表演」(2) 第42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在生命中的精彩「表演」(3)
第43頁:第二部份:確立以衰老速度為中心的健康標準 第44頁:第二部份:控制“衰老速度”是很容易的事
第45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是生活方式問題 第46頁:第二部份:「丟命」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第47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決定生命的質量和壽命 第48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才是人類健康的根本
第49頁:第二部份:血糖的頻繁變動會導致器官快速衰老 第50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可以阻隔疾病
第51頁:第二部份:迎接數字健康時代的到來 第52頁:第二部份:生命加減法
第53頁:第二部份:年齡再造 第54頁:第二部份:行業健康再造
第55頁:第二部份:30年「黃金年齡」的巨大差異 第56頁:第二部份:50年壽命的差異
第57頁:第二部份:收穫「疾病」還是收穫「年輕」的差異 第58頁:第二部份:「感性」與「數字」的戰爭
第59頁:第二部份:數字健康時代的兩個健康時期 第60頁:第二部份:不再糊里糊塗得病、不清不楚丟命
第61頁:第二部份:衰老速度成為主流健康標準 第62頁:第二部份:生命加減法流行
第63頁:第二部份:飲食貴族化不是天天魚翅 第64頁:第二部份:超過醫院成為主流健康機構
第65頁:第二部份: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功臣 第66頁:第二部份:慢性病和各種絕症將逐步消失
第67頁:第二部份:人類活120歲成為普遍現象 第68頁:第二部份:各種行業的數字化健康再造
第69頁:第二部份:以人類生命品質為中心的社會發展模式 第70頁:第三部份:年輕學健康理論
第71頁:第三部份:人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 第72頁:第三部份:機能衰老理論概念
第73頁:第三部份:感性健康時代錯誤的衰老概念 第74頁:第三部份:改變人類健康史的年輕學健康理論(1)
第75頁:第三部份:改變人類健康史的年輕學健康理論(2) 第76頁:第三部份:使你對生命的丟失明察秋毫
第77頁:第三部份:衰老速度的自我設定 第78頁:第三部份:最佳衰老速度標準
第79頁:第三部份:標準衰老速度的距離 第80頁:第三部份:年齡度概念
第81頁:第三部份:年輕學健康狀態查詢 第82頁:第三部份:器官組織的均衡使用是同步衰老的關鍵
第83頁:第三部份:你的生命器官間的年齡可能相差30歲 第84頁:第三部份:高危器官比整體過早衰老達30~50年
第85頁:第三部份:「超負荷使用」是形成高危器官的根本原因 第86頁:第三部份:你在某個生命階段可能一年老掉30年
第87頁:第三部份:衰老速度異常比重大疾病更為嚴重 第88頁:第三部份:急速衰老是「過勞死」的元兇
第89頁:第三部份:自由落體式衰老 第90頁:第三部份:健康錯誤積累的暴發
第91頁:第三部份:衰老速度是疾病的晴雨表 第92頁:第三部份:生命管理「外包」原則
第93頁:第三部份:數字健康時代的六大生命狀態 第94頁:第三部份:年輕學「young值」
第95頁:第三部份:年輕學健康狀態:年輕30年 第96頁:第三部份:不同健康時代的衰老規律
第97頁:第三部份:引發慢性病的超負荷猝死 第98頁:第三部份:衰老加速度導致15年走完50年的路
第99頁:第三部份:衰老速度恆定論是「年輕的密碼」 第100頁:第三部份:年輕學衰老模式:活得精彩、死得痛快
第101頁:第三部份:數字健康時代的「年齡結構」再造 第102頁:第三部份:年輕學健康保障體系:生命加減法
第103頁:第四部份:年齡再造,年輕30年 第104頁:第四部份:衡量生命的年齡體系
第105頁:第四部份:年齡再造概念 第106頁:第四部份: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是年齡再造的基礎
第107頁:第四部份:破壞身體自我修復能力的因素 第108頁:第四部份:提高身體自我修復能力的方式
第109頁:第四部份:生命質量再造使你更年輕! 第110頁:第四部份:加速度帶動生命器官快速衰老
第111頁:第四部份:目前生命質量的衰老速度水平 第112頁:第四部份:再造生命質量帶動生命器官的年齡再造
第113頁:第四部份:四大可變年齡以及年齡再造 第114頁:第四部份:心態年齡再造:心態的不老神話
第115頁:第四部份:體能年齡再造:年輕一生 第116頁:第四部份:年齡再造從體能再造開始
第117頁:第四部份:機能和體能的雙向互動原理 第118頁:第四部份:體能年齡再造目標:年輕30歲
第119頁:第四部份:形象年齡再造:年輕20歲 第120頁:第四部份:重建生命引擎,60歲相當於30歲
第121頁:第四部份:感性健康時代,一度被壓縮的生命歷程 第122頁:第四部份:數字健康時代,不可思議的生命奇跡
第123頁:第四部份:兩個時代的年齡結構差異 第124頁:第四部份:生命器官年齡再造
第125頁:第四部份:器官的獨立年齡 第126頁:第四部份:器官的年齡再造
第127頁:第四部份:高危器官年齡再造:消滅生命的短板 第128頁:第四部份:衰老平衡度再造:實現同步衰老
第129頁:第四部份:再造你的「不老器官」:享受生命 第130頁:第四部份:不老器官的衰老定律
第131頁:第四部份:一是機能低下,二是「超負荷」死亡 第132頁:第四部份:慢性病患者年齡再造
第133頁:第四部份:肥胖只是衰老的外在症狀 第134頁:第四部份:肥胖可能讓你早衰40歲
第135頁:第四部份:肺活量/體重比的衰老速度(1) 第136頁:第四部份:任何快速減肥都是騙人的把戲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