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不再疲憊:戰勝疲勞的十種方法 作者:澤古萊茲

不再疲憊:戰勝疲勞的十種方法 作者:澤古萊茲

第二部份:更大更新才能更好

[日期:2016-05-23] 來源:  作者:澤古萊茲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這些想法,以及其他無數種錯誤的想法由不同的醫生或作者冠以不同的名稱,包括:非理性思維、認知扭曲、瘋狂製造者、無 意義思維、毒性思維、消極想法、消極的自言自語等等。名稱儘管多種多樣,有一點是共同的:所有這些扭曲的想法都會阻礙你實現自己的目標,也經不起理智的思 考。比如,「我一定要得到別人的欣賞」這種想法就不合邏輯,因為沒有誰能保證你總是被人欣賞,而且也沒有證據表明,僅僅因為你想這樣,就一定能得到普遍的 欣賞。有人欣賞固然是件好事,但絕非生存的第一需要。
  
  非理性想法也會讓你更緊張,更焦慮,影響你輕鬆享受生活的能力。這些想法還會引起抑鬱、憤怒、內疚以及羞愧等消極情感,並導致一些破壞性行為,比如狂熱迷戀工作、迴避社交活動、對人充滿敵意、酗酒成癮等等。正像我們的一個朋友說的:
  
   我一直要求自己努力、再努力。大多數情況下,我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從小就被灌輸了一種想法,就是事事要比別人做得好——要努力 讓所有人都滿意。不管怎樣,隨著我長大,這種想法一直在我腦子裡。我曾經一天到晚不停地幹,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這麼多年干下來,我有點兒受不了了。這 些天來我感覺緊張而疲憊不堪,好像得喝點兒酒才能維持下去。
  
  與此相反,合乎理性的想法卻可以幫助你達到設想的目標,它符合邏輯,經得起推敲。它會激發人產生熱情、興奮、好奇、快樂、幸福等積極情感,還有助於人們做出建設性行為,如做事從容、經常反思、能夠承擔令人不快的繁瑣小事、勇敢面對難以避免的衝突、不怕被人拒絕等等。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Ellis)在他1988年出版的《如何堅決不讓自己為任何事情難過》(HowtoStub- bornlyRefusetoMakeYourselfMiserableAboutAnything,YesAnything!)一書中認為,人們產生 非理性認識一般都因為對自己有極端的要求——「三個務必」:
  
  務必一:我務必表現好,贏得重要人物的好感,不然第5章反省你的認知與想法113我就是個沒能力的人!(對自己過分苛求)
  
  務必二:你務必要公正、體貼地對待我,不能隨便拒絕我的要求,否則你就是個混蛋!(對他人過分苛求)
  
  務必三:為了不受傷害,我的生活條件務必提供我想要的東西,否則我就不能容忍,也根本不可能幸福!(對社會過分苛求)
  
  下面這些非理性認識都是從其他一些心理學家的著作中收集來的,包括阿龍‧貝克(AaronBeck,1979),阿諾德‧拉查勒斯(ArnoldLazarus,1993)和戴衛‧朋司(DavidBurns,1999)的一些觀點:
  
  指責:沒有理由地責備他人。
  
  非此即彼型思維:把生活看得要麼陽光燦爛,要麼漆黑一片。
  
  詛咒(消極否定):對自己、他人及社會過分苛求。
  
  情緒化推理:認為自己的情緒狀態就是社會現實的反映。
  
  我一分鐘也忍受不了(極低的挫折耐受力):當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極容易變得灰心喪氣。
  
  倉促下結論:缺乏必要的證據就倉促地對人和事件下結論。
  
  擴大化(強調消極面,使之災難化):過分誇大形勢的消極面。
  
  心理過慮:過分注意某些細節,卻忽略同一件事中的其他重要細節。
  
  猜測他人的想法:以為自己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計劃。
  
  縮小化(忽略積極因素):不適當地輕視自己的優點和成就。
  
  過分概括:使用「從來不」、「總是」這類詞語:把一個人的特點泛化為所有人的特點。完美主義:要求世上所有人和事都完美無缺。
  
  歸罪於個人:因為一些消極事件責備自己。
  
  人們不停地在進行這種種非理性思維。你只要仔細聽,就會明白大家都在說什麼了。
  
  非理性思維(即無意義思維)的另一種形式是認知阻礙,它妨礙你生活得健康而明智。認知阻礙的表現形式是這樣一些語句:「要是……我該怎麼辦?」「我絕不能……」「要是……可糟透了!」或者是「哎呀不行!」下面是一些緊張疲憊者常說的幾句話:
  
  今年我掙的錢要是不夠該怎麼辦?
  
  我絕不能放慢工作節奏!
  
  要是不能吃快餐就糟透了!
  
  哎呀不行,又該鍛煉了!
  
  下面,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認知行為療法的著名倡導者、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Ellis)的觀點。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引 言(1)
第3頁:引 言(2) 第4頁:特寫:自助法
第5頁:第一部份:健康心理使你充滿活力 第6頁:第一部份:慢性疲勞的定義
第7頁:第一部份:更大,更快,更好,更新 第8頁:第一部份:原因何在
第9頁:第一部份:壓力與失衡 第10頁:第一部份:陰與陽
第11頁:第一部份:身—心關係 第12頁:第一部份:什麼是健康心理學
第13頁:第一部份:健康心理學的意義 第14頁:第一部份:和諧與平衡
第15頁:第一部份:運動鍛煉 第16頁:第一部份:注意事項
第17頁:第一部份:注重整體性:整體觀與你的健康 第18頁:第一部份:享受新鮮空氣和大自然
第19頁:第一部份:活動與鍛煉 第20頁:第一部份:夜間安然入睡
第21頁:第一部份:特寫:「新醫學」對疼痛的解釋 第22頁:第一部份:健康食品為你的身體提供燃料
第23頁:第一部份:糖與蘇打水 第24頁:第一部份:給你的身體添加營養
第25頁:第一部份:我們的習慣是否有害 第26頁:第一部份:計劃產生完美(1)
第27頁:第一部份:計劃產生完美(2) 第28頁:第一部份:平衡,平衡,再平衡
第29頁:第一部份:禁 食 第30頁:第一部份:整體健康才能感覺良好
第31頁:第一部份:穴位:針灸學 第32頁:第一部份:中草藥:綠色植物的療效
第33頁:第一部份:脊柱指壓按摩法與慢性疲勞 第34頁:第一部份:按摩術
第35頁:第一部份:特寫:選擇醫師 第36頁:第二部份:反省你的認知與想法
第37頁:第二部份:認知重構法 第38頁:第二部份:認知重構的要點
第39頁:第二部份:非理性思維種種 第40頁:第二部份:更大更新才能更好
第41頁:第二部份:艾利斯的理性—情感—行為療法 第42頁:第二部份:情緒干擾與不適焦慮
第43頁:第二部份:自我接受 第44頁:第二部份:反災難化思維
第45頁:第二部份:減 壓 第46頁:第二部份:提高挫折耐受力
第47頁:第二部份:無條件積極思考 第48頁:第二部份:生活實習
第49頁:第二部份:特寫:完美主義與求全責備 第50頁:第二部份:小結
第51頁:第二部份:特寫:可持續的明確目標 第52頁:第二部份:後 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