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不再疲憊:戰勝疲勞的十種方法 作者:澤古萊茲

不再疲憊:戰勝疲勞的十種方法 作者:澤古萊茲

第一部份:整體健康才能感覺良好

[日期:2016-05-23] 來源:  作者:澤古萊茲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機體內的自然力量才是疾病的真正剋星。
  
  ——希波克拉底
  
  本書作者 之一喬治原來的專業是研究臨床健康心理學,後來他的興趣轉移到了我們要談的這個專業,它有很多名稱,有的人把它叫做另類醫學,或者整體健康學、綜合性健康 學,還有人稱之為新時代健康學、補充醫學、整合型醫學、綜合醫學等等。我們比較傾向於「補充」和「綜合」這兩個形容詞,強調它與主流醫學並列的地位,而非 取而代之的意思。此種醫學理論的基本思路是,醫療的目的不僅在於治病,還要強身健體,這就需要把身體、心理和精神這三個層次綜合起來考慮。常用的治療方法 包括:調節身體平衡和營養均衡、多呼吸新鮮空氣、加強運動鍛煉、增加社會交往、使用心理激勵手段,以及入靜。
  
  喬治從20多歲開 始,有12年時間常為偏頭痛所擾,甚至一周內多達5次。主流醫學對這種病除了開些西藥,可以說沒什麼其他辦法。而這些西藥或是不起作用,或者產生嚴重的副 作用。後來,喬治在達拉斯東方醫學院(DallasCollegeofOri-entalMedicine)任教並兼任院長期間,接觸到中醫和脊椎指壓療 法,瞭解到它可以醫治頭痛和其他多種病痛。於是他接受了為期幾周的頸及胸部指壓療法,並先後服用中藥加味逍遙散和天麻丸。他的偏頭痛居然大有好轉,現在已 經很少犯病。他相信這是他堅持服用草藥和接受指壓療法的結果。親眼目睹他的病情變化,克裡斯蒂也對這種自然療法產生了興趣。她頭痛的時候,常常請喬治幫她 按壓背部,胃痛就幫她搓腳,總是能使疼痛減輕。後來,她也成了這一療法的堅定支持者。
  
  親身經歷了這種補充醫療法的神奇作用,我們 感到特別有意思的是,以補充醫學為理論基礎的多種具體的補充療法不僅能夠治病,還確實能健身強體,也就是改善人的整個體質。也許其不同的名稱會使一些人望 而卻步,但是我們應該承認,世界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醫療體系,其中大多數早在西方所謂對抗醫學即主流醫學發展起來以前,就興旺發達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
  
   當然,歷史悠久並不一定說明某種療法或技術手段就有科學性而且合理。但是,歷史悠久絕不說明它落後或者過時。比如說,在草藥學方面,東方醫學歷經三千年 積累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對西方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啟發和借鑒意義(不要忘了,有許多標準西藥和草藥一樣也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我們相信,我們現今流行於世 的保健體系確有許多值得向歷史、向世界各國學習請教之處。美國醫學應該建立在東方與西方最優秀的成果之上,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精心設計並嚴格控制的雙盲實驗 研究,需要多種學科、不同背景的醫學人士真誠合作並相互尊重,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當然,看到近年來我們取得的進展是令人欣慰的,比如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會 創建了一個另類醫學工作室,就各種補充醫療法的科學性開展研究。
  
  在這裡我們要先說明一點,我們這兩位作者並不是補充醫學方面的專 家,也不準備在本章的短短篇幅之內詳述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醫學史話。現在,市場上關於大眾醫學的讀物和課程應有盡有,每一種東方或者西方的保健法,從主流 醫學、補充醫學到心理醫學、精神治療都有介紹。那麼,我們能夠做到的,只是向讀者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些對慢性疲勞可能有療效的、至少得到了西方科學研究支持 的方法。我們希望,通過閱讀本章內容,讀者能夠瞭解旨在協調身體、心理和精神三者關係的這種綜合性觀察角度對增進整體體質健康的重要價值。
  
   不幸的是,在美國,施行另類醫學的醫師常常批評西方醫學,說它不尊重患者個人及其家庭,不尊重患者的社會背景。但是,他們自己以及所帶的學生在研究中總 是帶著許多關於健康、疾病與治療的不一定正確的看法。這當然是在預料之中的,尤其是當我們考慮到媒體對傳統西方醫學的大肆宣揚時(比如,什麼病都靠西醫西 藥)。這些學生中的大多數進入了另類醫學領域,是因為他們喜歡某種以更自然的醫學概念為依據第4章整體健康才能感覺良好79的綜合性療法。這樣做很好,只 要他們意識到這些療法既有利又有弊。另外,他們必須考慮到今天這種二分天下的現實存在。比如,中國針灸醫師常常爭辯說,中醫應該吸取現代科技的進步成果, 而不應求諸神秘主義和迷信思想。另一方面,美國醫生卻說,必須強調「古代醫術」,甚至不惜犧牲經過科研證實的西方科學。可以理解,這兩者都不符合正統醫學 界的口味,因為正統醫學界對整體醫學這個概念本身就很難接受。凡此種種,恰好形成一個怪圈。
  
  讓我們重申,我們認為,西方的對抗醫 學也好,整體性補充醫學也好,所有訓練有素的、有正規行醫許可證的、為廣大病患者服務獻身的醫生都應該享有行醫治病的廣闊空間。與此話題有關的政治糾葛我 們不予考慮,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補充醫學的四種重要模式,即東方醫療法、脊椎指壓療法、自然療法和按摩術,它們將作為前文已有論述的其他醫療方法的有益補 充。
  
  最後,如前所述,如果你備感疲憊,一定要先找醫生,確認你沒有得病。在必要的醫學檢查和醫生診斷之後,如果確認沒有病,你就應該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態度問題了。結合對生活態度的反思,綜合醫學很可能使你受益匪淺。
  
  東方醫學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保健模式,一個完整而協調的體系,可以診病、治病、防病,並且能增強體質、提高整體健康水平。它也被稱為傳統中醫(TCM),涵蓋流 行於亞洲、能夠增強體質和平衡能量的多種不同療法。東方醫療法中最著名的當屬針灸術(源自拉丁字「acus」和「punctura」,意為「針」和 「刺」)和中草藥學。還有其他一些常用療法,包括氣功、刮痧、拔火罐、艾灸和推拿,它們的理論基礎都與生命基本能量「氣」的運行緊密相關。中醫在數千年前 起源於中國,迄今在全世界包括美國仍然受到廣大患者的喜愛。
  
  幾個基本概念
  
  要弄清中醫的內在原理,先要理解中國哲學的幾個基本要點,在此當然無法詳論。「道」、「陰陽」、「五行」和「八卦」都是中醫治病健身理論的幾個基本概念,不過一般讀者可能會覺得陌生難解。所幸,你用不著理解東方醫學理論也能用它治病健身。
  
   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必須提及一個作為中國哲學體系的核心思想,即人體是由相反相成的兩種作用力「陰」和「陽」主宰的,這兩種力量的平衡影響著整個宇 宙,包括人體自身。因此,東方醫療法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恢復陰陽平衡,以保持健康和能量,當然未病防病更在其先。中醫醫師必須深刻理解「陰陽」等概念,才 能準確診病,有效治病。
  
  東方醫學把疲勞等健康問題理解為身體內部「失衡」的外在表現。因此,中醫希望你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維方 式、感覺、習慣和價值觀進行反思,從而在一個整體的視角上把握你的身體病患。中醫理論認為,你的病症(無論身體上或心理上的,或兩者兼而有之)皆因你的不 良生活習慣造成,也是機體在恢復平衡過程中的自然反應。
  
  西方醫學與此不同,其努力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消除病症。中醫治病雖然也致力於消除病症,但常常不把它當成最主要的目標。另外,東方醫學認為保持健康和氣的平衡是患者自己的責任,所以患者教育也是它的一個有機部分。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引 言(1)
第3頁:引 言(2) 第4頁:特寫:自助法
第5頁:第一部份:健康心理使你充滿活力 第6頁:第一部份:慢性疲勞的定義
第7頁:第一部份:更大,更快,更好,更新 第8頁:第一部份:原因何在
第9頁:第一部份:壓力與失衡 第10頁:第一部份:陰與陽
第11頁:第一部份:身—心關係 第12頁:第一部份:什麼是健康心理學
第13頁:第一部份:健康心理學的意義 第14頁:第一部份:和諧與平衡
第15頁:第一部份:運動鍛煉 第16頁:第一部份:注意事項
第17頁:第一部份:注重整體性:整體觀與你的健康 第18頁:第一部份:享受新鮮空氣和大自然
第19頁:第一部份:活動與鍛煉 第20頁:第一部份:夜間安然入睡
第21頁:第一部份:特寫:「新醫學」對疼痛的解釋 第22頁:第一部份:健康食品為你的身體提供燃料
第23頁:第一部份:糖與蘇打水 第24頁:第一部份:給你的身體添加營養
第25頁:第一部份:我們的習慣是否有害 第26頁:第一部份:計劃產生完美(1)
第27頁:第一部份:計劃產生完美(2) 第28頁:第一部份:平衡,平衡,再平衡
第29頁:第一部份:禁 食 第30頁:第一部份:整體健康才能感覺良好
第31頁:第一部份:穴位:針灸學 第32頁:第一部份:中草藥:綠色植物的療效
第33頁:第一部份:脊柱指壓按摩法與慢性疲勞 第34頁:第一部份:按摩術
第35頁:第一部份:特寫:選擇醫師 第36頁:第二部份:反省你的認知與想法
第37頁:第二部份:認知重構法 第38頁:第二部份:認知重構的要點
第39頁:第二部份:非理性思維種種 第40頁:第二部份:更大更新才能更好
第41頁:第二部份:艾利斯的理性—情感—行為療法 第42頁:第二部份:情緒干擾與不適焦慮
第43頁:第二部份:自我接受 第44頁:第二部份:反災難化思維
第45頁:第二部份:減 壓 第46頁:第二部份:提高挫折耐受力
第47頁:第二部份:無條件積極思考 第48頁:第二部份:生活實習
第49頁:第二部份:特寫:完美主義與求全責備 第50頁:第二部份:小結
第51頁:第二部份:特寫:可持續的明確目標 第52頁:第二部份:後 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