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不再疲憊:戰勝疲勞的十種方法 作者:澤古萊茲

不再疲憊:戰勝疲勞的十種方法 作者:澤古萊茲

第一部份:特寫:「新醫學」對疼痛的解釋

[日期:2016-05-23] 來源:  作者:澤古萊茲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的可怕經歷之一就是突發強烈而難以抑制的疼痛。在這方面,最先以一個完整的個人作為研究對像、用具 有科學性的整體觀方法進行研究的人就是約翰‧撒諾(JohnSarno,1994)。他是紐約大學醫療中心拉斯克康復藥物研究院的主治醫師,也是紐約大學 醫學院臨床康復藥物學教授,同時還是《身心結合法治癒背部疼痛》(HealingBackPain:TheMind-BodyConnection)一書 的作者。自20世紀70年代初,撒諾醫生就針對疼痛綜合症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且找到了他認為導致頸部、肩部、四肢和背部疼痛的原因——他稱之為肌肉緊張 綜合症(TMS)。
  
  按照撒諾的說法,肌肉緊張綜合症是一種以疼痛為症狀的狀態,對身體並無傷害,這種疼痛並非由外傷或者結構損傷引起的,而是由日常生活壓力和個人習慣共同造成的。他認為,一旦引起疼痛的身體原因被排除,就應該考慮是否存在精神因素。他這樣寫道:
  
   在美國人的意識中,疼痛就意味著身體受到某種損傷。當然,如果你正開始某項身體活動而突然感到疼痛,就很難不把疼痛歸因於此項活動(下面我們就會看到這 往往是一種假象)。這種深入人心的觀念認為,背部很脆弱,人很容易受傷,可這種觀念對於美國公眾來說無異於一場醫學災難,它造成大量半殘廢人群,他們由於 害怕進一步受傷或者疼痛加劇而使自己的活動嚴重受限……由於我們不能通過試管實驗來檢驗或者測量人類的情感,人們大都相信情感與健康、疾病沒有什麼聯繫, 現代醫學科學也就對情感採取了一種置之不理的態度。正因為如此,絕大多數開業醫師也認為情感不可能導致身體不適,儘管他們中有些人承認情感因素可能會加重 由「身體因素」引發的病痛。總之,醫生在處理與情感因素有關的病痛時往往會感覺手足無措,他們更願意把「情感因素」和「身體因素」分得一清二楚,並且更喜 歡處理因身體原因導致的病痛。
  
  撒諾對疼痛做出的解釋是「新醫學」的一個有說服力的案例。「新醫學」承認身體症狀和情感因素是有聯繫的,並且承認人的認知過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疼痛。
【書籍目錄】
第1頁:作者簡介 第2頁:引 言(1)
第3頁:引 言(2) 第4頁:特寫:自助法
第5頁:第一部份:健康心理使你充滿活力 第6頁:第一部份:慢性疲勞的定義
第7頁:第一部份:更大,更快,更好,更新 第8頁:第一部份:原因何在
第9頁:第一部份:壓力與失衡 第10頁:第一部份:陰與陽
第11頁:第一部份:身—心關係 第12頁:第一部份:什麼是健康心理學
第13頁:第一部份:健康心理學的意義 第14頁:第一部份:和諧與平衡
第15頁:第一部份:運動鍛煉 第16頁:第一部份:注意事項
第17頁:第一部份:注重整體性:整體觀與你的健康 第18頁:第一部份:享受新鮮空氣和大自然
第19頁:第一部份:活動與鍛煉 第20頁:第一部份:夜間安然入睡
第21頁:第一部份:特寫:「新醫學」對疼痛的解釋 第22頁:第一部份:健康食品為你的身體提供燃料
第23頁:第一部份:糖與蘇打水 第24頁:第一部份:給你的身體添加營養
第25頁:第一部份:我們的習慣是否有害 第26頁:第一部份:計劃產生完美(1)
第27頁:第一部份:計劃產生完美(2) 第28頁:第一部份:平衡,平衡,再平衡
第29頁:第一部份:禁 食 第30頁:第一部份:整體健康才能感覺良好
第31頁:第一部份:穴位:針灸學 第32頁:第一部份:中草藥:綠色植物的療效
第33頁:第一部份:脊柱指壓按摩法與慢性疲勞 第34頁:第一部份:按摩術
第35頁:第一部份:特寫:選擇醫師 第36頁:第二部份:反省你的認知與想法
第37頁:第二部份:認知重構法 第38頁:第二部份:認知重構的要點
第39頁:第二部份:非理性思維種種 第40頁:第二部份:更大更新才能更好
第41頁:第二部份:艾利斯的理性—情感—行為療法 第42頁:第二部份:情緒干擾與不適焦慮
第43頁:第二部份:自我接受 第44頁:第二部份:反災難化思維
第45頁:第二部份:減 壓 第46頁:第二部份:提高挫折耐受力
第47頁:第二部份:無條件積極思考 第48頁:第二部份:生活實習
第49頁:第二部份:特寫:完美主義與求全責備 第50頁:第二部份:小結
第51頁:第二部份:特寫:可持續的明確目標 第52頁:第二部份:後 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