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盡心的君王?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這麼用心為老百姓想法子,怎麼我國裏的人不見多,鄰國的人也不見少?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之三

梁惠王曰。梁惠王和孟子在一起,這時梁惠王就說了,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就是寡德之人,寡少之人,也就是一位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很寡少的一個國家領袖,所以他自稱寡人。他說我對於治國的方略,盡心焉耳矣!我晝夜很盡心地為老百姓謀幸福,沒有一時一刻把怎麼樣治國,怎麼樣對老百姓有益處給忘了,我已經盡到我的心了!也就是我費了很多腦筋,來為老百姓謀幸福。怎麼說呢?

河內凶:我在河南這兒治國,如果河內(今河南省黃河以北)那個地方凶了,就是過賤年,或者旱、或者澇,有饑荒之年。則移其民於河東:我就把少壯、能做工的人遷移到河東(今山西省黃河以北)去。移其粟於河內:把河東多餘的糧食,搬到河內來賑濟老百姓。河東凶,亦然:河東要是有賤年,遇到饑荒之年的時候,我也這樣做。

其實梁惠王這樣做是勞民傷財,在凶的地方也應該有人在那兒做工,你卻把做工的人都遷移到旁的地方去,這是令那個地方更火上澆油,沒有人做工,那更沒有生產了。若把河東的糧食搬到河內,這樣河內雖然有糧食吃,可是卻養成一種依賴的心、懶惰的心,等著救濟的糧食到這兒,而不做工,不自己想法子來救濟自己,就等吃現成的。就好像現在美國,人們做了幾個月工,然後失業了,失業就向政府領救濟金。失業金一領,可以領幾個月,也不用做工,就在那兒吃現成的,這都把老百姓慣得懶了。梁惠王治國的方法,也是勞民傷財,無濟於事,不能救急,不能令人有自力更生的精神。

無論是河東凶或是河內凶,都應該預先防備凶年,想辦法來突破饑饉的時候。可是他不這樣做,他不防旱、不防澇,也不防患未然。剛才有人說防患未然,治國也是這樣,應該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你等荒年來了,才搬來搬去的,這是虛耗國帑,交通也成問題。當時交通一定沒有現在這麼好,他把糧食和老百姓搬來搬去,這一搬,也費了很大的精神、財力和物力,無形中就給老百姓添麻煩了。

所以,鄰國之民不加少:他說,我對國家這麼地盡心,可是鄰國的人民,也沒有看我這麼樣幫助老百姓,就移民到我這兒來,所以鄰國的人民不減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我國家的人民也不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像周朝文王、太王時,他們到什麼地方,老百姓就跟著到什麼地方,愈跟愈多;而我現在這麼用心,也是為老百姓想法子,怎麼我國裏的人不見多,鄰國的人也不見少?我觀察鄰國治理國家的政策,沒有像我這麼用心的,可是鄰國的老百姓也不到我這兒來,這是為什麼?梁惠王這麼問孟子。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孟子就回答說,王!您喜好和鄰國開兵打仗,我就用戰爭的道理,來和您講您治國和旁鄰治國的方法,為什麼您的老百姓不多,鄰國也不少?其實您們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接著孟子以戰爭來比喻。填然鼓之:在作戰的時候,「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這是曹劌論戰所說的。那麼填然鼓之,在打起鼓來,鼓聲咚咚響時,這是催陣鼓,就前去進攻。進攻就兵刃既接:兩個軍陣在那兒,刀槍接觸到一起,就是開戰了。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可是這時有一方的軍隊,就不作戰,把盔也丟了,甲也不要了,拖著刀槍往回跑。有的跑了一百步,這個一百步,是舉出個譬喻來,或者二百步、三百步都不一定的,或跑五十步而後止。那麼,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那個跑五十步的就笑跑一百步的,說:「你真是草包,膽量那麼小,真是沒有用,哈!跑得那麼快,跑得那麼遠。」這以五十步笑百步怎麼樣?可不可以呢?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梁惠王就說不可以這樣,為什麼不可?因為他跑不快,所以才沒有跑到一百步嘛!那個跑一百步的,他跑得快一點;跑五十步的,因為跑不動,只跑了五十步,就笑那個跑一百步的,其實他自己也跑了嘛!應該他不跑,不退回來,那他才可以笑那個跑一百步的,可是明明自己也退回來了!孟子暗示梁惠王,拿治國來論,你治國的方法和旁人治國的方法,雖然有多少不同,但是都是沒有為老百姓做著想的,不是完全為老百姓謀福利。所以這個,誰也不用說誰,你們都是同一個樣子。因此說,是亦走也!梁惠王也知道這是說他,就是跑不了,跑不到一百步,他若會跑,或者跑二百步也不一定,就因為自己跑不動了,然後笑人家跑快了,沒有膽量。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說,王!您若知道這個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人民多於鄰國。因為您和旁的國家相較,雖然有的政策比旁人好一點,但有的政策也比旁人不好。你和旁人,也就是以五十步笑百步,在那兒笑旁人!根本都是差不多的。

孟子以後又把治國的方略給了梁惠王,他說: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不要違背耕種的時候,應該種的時候就種,應該耕的時候就耕。所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按著時候去種田,那就有吃不完的糧食。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不要用細密的網到養魚池裏打魚,而要用打大魚的網,也就是不要打小魚,那麼魚肉海鮮就吃不完了。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你到森林採伐木頭,也要有個時候,或者三年,或者五年,等到林木長成時,才去斬伐它,那麼這時你國家的木材,也會用不盡的。當時因為造房子一定要有好的木材,所以斬伐以時,材木則不可勝用。

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這樣一來,吃的、住的、穿的資生之物,都包括在內了。大家有飯吃,有衣服穿,都不飢不寒了,材木用不完,人人也都有房子住了。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你這樣使老百姓養生沒有什麼憂慮,死時也有棺材,一切都是按著喪禮辦理好了。無憾就是沒有遺憾的事,也就是生活安定,死了的人也有所歸。那麼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養生喪死都沒有什麼遺憾,沒有什麼憂愁,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治國行王道的一個開始。

孟子就這麼教梁惠王怎麼樣治理國家,應該注重什麼。

編按:因原稿不齊,以下無宣公上人的講解,今由上人弟子補述,以補遺缺。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又繼續教導梁惠王怎麼樣治理國家,他說: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本著愛護人民的精神,使令每一個農戶在五畝大家宅的空地上,種植桑樹以便養蠶,那麼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就有絲織的衣服穿了。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彘,就是豬。古來以農立國,所以耕種五穀、畜養家禽家畜、養蠶織布,這些都是民生必需的。那麼這裏是孟子告訴梁惠王:「飼養雞鴨、豬狗,不要誤了牠們滋生繁殖的時期,這樣七十歲的老人家就每天有肉吃了。」我們要知道在戰國時代,佛教還沒有傳到中國來,儒家講的是世間法,提倡五倫八德,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不能說:「哦!孟子說可以吃肉、穿絲織的衣服,那我也可以吃、穿這些動物身上的東西。」這有損慈悲之道。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每一戶配給一百畝田,但不要奪取他們耕種的時間,來義務替國家服勞役。這樣有幾口人的家庭,就不怕挨餓了。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庠序,是鄉學的意思;在殷朝稱為「序」,周朝時稱為「庠」。頒白者,就是頭髮半白半黑的老人。在這兒孟子教導梁惠王安頓好人民的生活後,還要更進一步,謹慎地辦理好學校教育,不斷灌輸學子孝順父母、恭敬兄姊、友愛弟妹等基本做人道理。這樣頭髮花白的老人,就不至於親自背負重物在道路上行走了,因為人人都懂得孝悌之道,懂得敬老尊賢。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果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有絲織的衣服穿,有肉可以吃;年輕的人也不挨餓受凍。像這樣子,還不能完成王業,這是我從來沒聽說過的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孟子又很感慨地說,但是現在的國君,當五穀豐登,糧食過剩,連豬狗都吃人的食物時,卻不知收購餘糧,以防備飢荒之年。檢,是斂,也就是好年時,官方收斂糧食,以備荒年。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就是路上。餓莩,是餓死的人。發,是打開倉廩賑災。現在孟子更感慨地說,遇到荒年,路上已有餓死的窮人,這些國君還不知打開穀倉,把存糧拿來救濟人民。

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人都被餓死了,可是還推托責任,說:「這不是我的過錯,這是荒年所造成的。」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樣和拿把刀把人殺了,卻說:「這不是我殺的,是這把刀殺了他!」王啊!您說,這有什麼不同呢?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最後孟子提醒梁惠王,君王只要負起責任,用王道來治理國家,不要把罪過推卸到凶年荒歲上去,那麼不怕普天下的人不來歸附了,所謂「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將人的世界轉化為仁的世界
第3頁:編後感言 第4頁:耿耿安社稷──周公
第5頁:太上老君──老子 第6頁:超然忘我──莊子
第7頁:至聖先師──孔子 第8頁:復聖──顏回
第9頁:宗聖──曾參 第10頁:為弟留母──閔子騫
第11頁:亞聖──孟子 第12頁:太上老君清靜經
第13頁: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第14頁:溫良恭儉讓
第15頁: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第16頁:述而不作
第17頁:誨人不倦 第18頁:夫子不離仁
第19頁:孔子戒絕四種毛病 第20頁:子不畏於匡
第21頁:回也,不愚! 第22頁:不遷怒,不貳過
第23頁:不違仁的弟子 第24頁:一簞食,一瓢飲
第25頁:吾道一以貫之 第26頁:明哲保身的弟子
第27頁:歡喜言利的君王 第28頁:與民同樂的君王
第29頁:盡心的君王? 第30頁:儒釋道三而一‧一而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