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歡喜言利的君王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您要是真能行仁義的話,那才是真正對您的國家有利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之一

孟子和孔子的學說就是仁義,老子說過:「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因為大道廢了,所以人不懂得道,只懂仁義,因此老子才這麼說。

「仁義」是道德的一部份,孟子是當時學習孔子的一位學者,他也效法孔子周遊列國,想把世風扭轉過來。因為當時的人,都是急功好利,要是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不擇手段想要得到這個利益。那時的人,也有一種侵略的野心,所以當時周天子的命令不能上通下達,因此就有五霸七雄出現,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七雄就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統稱為列國。列國時,互相競爭的是什麼呢?就是利益,所有的七雄,都想要得到大利,就是都想要取代周天子,以臨天下。於是各個僭號稱王,僭號就是沒有得到封號,本來是諸侯,他就是要稱王了,這種行為就是不守規矩。

孟子見到梁惠王的時候,梁惠王就稱了一聲「叟!」叟,就是一個老人的意思。梁惠王的含意是:「你都這麼大年紀了,究竟你對世界上還有什麼貢獻呢?」這就是試探的性質,姑且來試探試探他,問問他,而不是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那種態度,所以就稱了一聲叟。叟就是個老人,老人呢,有的有德行,有的沒有德行;梁惠王這個意思就是孟子是個有學問的老人,還沒有完全拒絕不見。所以說,你不遠千里而來,不憚煩的,不害怕辛苦,從遙遙千里之外,到我這兒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喔!你有什麼好建議、好意見來告訴我,對我的國家有大利益呢?他就這麼問。本來這是一種很沒有學問的問法,因為你就是想得到利益,也要慢慢談一談,而他一開口,就開門見山,問孟子對他這個國家有什麼利益。在這個地方,你們要看看孟子怎麼回答。

孟子對曰:因為孟子是個學者,雖然聽梁惠王問這種沒有學識、沒有文化的問題,可是還是很有禮貌地對他說了,王何必曰利?王,您何必一見面就談到利益?那要怎麼樣呢?亦有仁義而已矣:我們應該先研究研究仁義,你要是行仁,仁者無敵,這意思就是──您要是真能行仁義的話,那才是真正對您國家有利益。可是孟子沒有明說,所以說「亦有仁義而已」,您要是講利嘛,這個仁義就是對您國家最有利益的,所以說仁義就夠了嘛!

可是梁惠王還不明白這個道理,因為不明白,孟子就繼續說了,王曰:何以利吾國?王啊!您若說,怎麼樣才能對我國家有利益?那麼大夫曰:何以利吾家?您下邊的一些文武百官就說:「唉!我在這個國家做官,得怎麼樣對我的家有利益呢?」他就把您國家的利益忘了,只自私地顧及他的家庭了。在當時大臣文武百官,都有家臣的,就是他家裏用的幕僚之類。所以,若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那麼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這些幫你的幕僚和你的老百姓,也就不想怎麼樣利益國家,他們只想:「唉!怎麼樣才能對我的身體有所利益啊?我怎麼樣能住棟好房子?能穿件好衣服?能吃好東西、營養品,補一補我這身體?」

若幕僚和世俗人都這樣想,沒有愛國的觀念,也沒有愛家的觀念,只知道保護他個人的利益。這樣一來,上下交征利:上邊也要利益自己,下邊也要利益自己,互相為利益而交征,你也要搶這個利益,我也要搶這個利益,那麼利益你,就不能利益我;利益我,就不能利益你了。這一互相交征利益,而國危矣:這時,國也不成國,家也不成家了,人人都自私自利。所以在這兒,孟子就精神奕奕地提醒梁惠王,你這國家很快就有危險了!有什麼危險呢?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假若你的國家是能出一萬輛兵車的大國,那搶奪你這個地位,取而代之的,必定是能出一千輛兵車的大夫之家。為什麼?他不知足嘛,你想要得到利益,他也想要得到利益,因為小的他不知足,覺得不夠權威,不夠勢力,所以他一定要把你這個能出一萬輛兵車的大國搶過來。

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能出一千輛兵車這樣的國家,一定會被那個出百輛兵車的小國,給侵略搶奪去,因為都爭利益嘛!你想得到利益,他也想得到利益,所以他就想要作姦犯科,不守他的秩序了。像這樣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就因為他覺得不夠多,所以就要搶你這個多的。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假設你要是只講利益,不講仁義道德,就會不奪不饜,這是時時刻刻都會爭奪,都會鬥爭,這都是為了利益。孟子早就說過,可是我們人現在還是迷著,雖明明知道這個道理,還要不講仁義,只講利,好像現在國與國之間互相為友,也是要有雙方的利益才來做,要是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怎麼樣也不去做。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世間沒有這個道理,沒有說講仁愛的人,把他父親、母親、六親眷屬遺棄不管了。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也沒有講義的人,卻把他的君王給謀殺了。所以周文王為什麼不去伐紂,就因為他講義;周武王為什麼伐紂,就因為他真是忍不了,他看老百姓太苦了,所以「弔民伐罪」,弔民就是為老百姓而哭;伐罪,討伐紂王這個獨夫。

孟子說到這兒就停了,他要看看梁惠王的反應怎麼樣?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個地方,有的人解釋說,這還是孟子叫梁惠王講仁義。可是從這個文法看來,是梁惠王聽了孟子說完這話後,也就明白一點這個道理,所以梁惠王隨著來附和,也可以說是向孟子投降了。他說:「對了,你講得對。講仁義就夠了,我們不講利,我們講修德行仁。」那麼由這一句話,孟子看見魏國還有點造就,所以他沒走,還繼續在魏國留下來。

我們讀這一段時,也讀讀他們的口氣,揣摩當時兩個人說話的情形,這叫「設身處地」,這樣就能好像自己身臨其境,經歷這個情形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將人的世界轉化為仁的世界
第3頁:編後感言 第4頁:耿耿安社稷──周公
第5頁:太上老君──老子 第6頁:超然忘我──莊子
第7頁:至聖先師──孔子 第8頁:復聖──顏回
第9頁:宗聖──曾參 第10頁:為弟留母──閔子騫
第11頁:亞聖──孟子 第12頁:太上老君清靜經
第13頁: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第14頁:溫良恭儉讓
第15頁: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第16頁:述而不作
第17頁:誨人不倦 第18頁:夫子不離仁
第19頁:孔子戒絕四種毛病 第20頁:子不畏於匡
第21頁:回也,不愚! 第22頁:不遷怒,不貳過
第23頁:不違仁的弟子 第24頁:一簞食,一瓢飲
第25頁:吾道一以貫之 第26頁:明哲保身的弟子
第27頁:歡喜言利的君王 第28頁:與民同樂的君王
第29頁:盡心的君王? 第30頁:儒釋道三而一‧一而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