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傳燈 - 星雲大師傳 符芝瑛著

傳燈 - 星雲大師傳 符芝瑛著

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4)

[日期:2012-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符芝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平等柔軟心

  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而星雲自小就對動物表現出無私無盡的慈悲。

  大陸著名畫家李自健曾畫過一幅以?孩與狗為主角的畫:庭院一角,正是薄暮時分,炊煙裊裊,約莫五六歲的小男孩,紮著沖天辮,手端一碗飯,正你一口我一口的與小狗分享。這幅畫正是以大師童年故事為藍本而創作的。

   提到這段童心童趣,大師滿月般面容的線條益發柔軟:「我從小對小動物愛護有加。記得過去鄉人都說狗只能吃一餐,但我將心比心,不忍其饑,所以常常在吃飯 時,藉故端著碗,踱到院子裡,與狗兒同享飯菜。那時兵禍荒年,有時被家人發現,難免一頓責備,人都沒得吃了,還要給狗吃?我倒覺得,人不一定要吃,但狗還 是要喂的,因為狗不會說話叫餓啊!

   「早?我在宜蘭創辦慈愛幼稚園,為了培養小朋友的愛心,養了猴子、鳥兒。畜園的老闆一再勸我不能給猴子水喝,否則會很快長大,就不好玩了。但是我想到口 渴的難過,於心不忍,還是每天餵它水喝,不多久,猴子竟然長到比半個人還要高大。等到養得再大一點的時候,我見它終日關在籠子裡,心生悲憫,於是放它回歸 山林。」

  外婆禮佛的身影

  在星雲心中,媽媽姐姐口中的諸多「英勇事跡」都微不足道,外婆王氏才是童年歲月中最難忘的。「直到現在閉起眼睛,外婆虔誠禮佛的身影、臉上深深的紋路,都在我腦海中清晰浮現。」他真情流露地說。

   一次佛學研討會上,大師這樣追憶他的外婆,以及他自己如何在略懂一些人事開始,就受到濃厚的宗教熏陶:「我的外祖母18歲就開始茹素,每天清晨起床就做 早課,她目不識丁,卻能背誦《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文。我和姐姐從小受到外婆的影響,三四歲時就比賽持齋。當時年幼無知,不瞭解中國佛教之所以注重 素食的道理,只是為了討外婆的歡喜罷了!」

  也因為外婆篤厚的宗教信仰,年幼的他常隨老人家到附近寺廟參拜、禮佛,自小就結下佛緣。

  家中偶爾也會供養一些法師,在那個戰禍頻仍、亂象四起的年代,見到出家人袈裟飄逸?法相平和莊嚴,受到大眾百姓的尊崇敬仰,他幼小心中不油然生出「做和尚很好呀」的念頭。

  甚至在10歲左右,某和尚要收他為徒,拜師前他忽然問:「媽媽能不能一起去?」「不能!」「那外婆能不能一起去?」「不能!」「姐姐呢?」還是「不能!」這時候他開始猶豫耍賴,「那我也不去了!」

  事後回想起來,他說好在當時賴了一回皮,因為後來得知那個寺廟很有錢,如果跟去了,難保不變成佛門裡的「紈褲子弟」。

  外婆她老人家勤儉、慈悲、人格高潔,星雲一生中最崇拜也最掛念的就是外婆。他出家後,曾於20歲那年回鄉探親,與婆坐在大樹下話家常,老太太邊做針線邊交代她百年之後的事,希望由這個出家的外孫來料理。

  不料那次見面竟是他們祖孫最後聚首。外婆去世時他身在台灣,信息隔絕,也無法信守承諾處理老人家的身後事。他對此時時抱憾在心,有機會就寄錢回鄉孝敬三位舅父,並照顧提拔外婆家的後輩,只為報外婆恩情於萬一。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1) 第2頁:第一章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2)
第3頁:第一章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3) 第4頁:第一章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4)
第5頁:第一章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5) 第6頁:第一章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6)
第7頁:第一章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7) 第8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1)
第9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2) 第10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3)
第11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4) 第12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5)
第13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6) 第14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7)
第15頁:第二章 小小佛種降人間(8) 第16頁:第三章 割愛辭親入棲霞(1)
第17頁:第三章 割愛辭親入棲霞(2) 第18頁:第三章 割愛辭親入棲霞(3)
第19頁:第三章 割愛辭親入棲霞(4) 第20頁:第三章 割愛辭親入棲霞(5)
第21頁:第四章 以佛教興亡為己任(1) 第22頁:第四章 以佛教興亡為己任(2)
第23頁:第四章 以佛教興亡為己任(3) 第24頁:第四章 以佛教興亡為己任(4)
第25頁:第四章 以佛教興亡為己任(5) 第26頁:第五章 台灣,斯土斯人(1)
第27頁:第五章 台灣,斯土斯人(2) 第28頁:第五章 台灣,斯土斯人(3)
第29頁:第五章 台灣,斯土斯人(4) 第30頁:第五章 台灣,斯土斯人(5)
第31頁:第六章 宜蘭,根本源頭(1) 第32頁:第六章 宜蘭,根本源頭(2)
第33頁:第六章 宜蘭,根本源頭(3) 第34頁:第六章 宜蘭,根本源頭(4)
第35頁:第六章 宜蘭,根本源頭(5) 第36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1)
第37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2) 第38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3)
第39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4) 第40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5)
第41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6) 第42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7)
第43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8) 第44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9)
第45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10) 第46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11)
第47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12) 第48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13)
第49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14) 第50頁:第七章 現代與創意的佛教(15)
第51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1) 第52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2)
第53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3) 第54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4)
第55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5) 第56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6)
第57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7) 第58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8)
第59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9) 第60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10)
第61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11) 第62頁:第八章 大哉人間淨土(1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