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勝易 淨宗法師講述

念佛勝易 淨宗法師講述

第一章 應機妙法 唯在念佛

[日期:2012-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宗法師講述/佛恩居士整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正 講】

第一章  應機妙法 唯在念佛

        我們來學第一章 ──「應機妙法,唯在念佛」。

        先解釋標題。在佛法當中,機和法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謂「契理契機」,一切佛法不過是機和法的關係,如果機和法脫離了,就成為戲論,就不能成為真實的佛法。 「機」就是指眾生,指我們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機;「法」就是指佛法。佛法不是獨立存在的,佛法是為眾生而存在的,有什麼樣的眾生,就有什麼樣的法來相應於他,解脫他、救度他,所以,這個法呢,一定要應機, 「應」就是適應、順應。法如果不應機,我們就沒法修學。比如說,禪宗也很好,密宗也很好,天臺、華嚴都很好,可是這些不應我們的機,這些法只能塵封在圖書館裏邊,只能存在有學問、有智慧的人那裏。

        「應機妙法,唯在念佛」,這是就我們這樣的根機了。或許有的人讀到這裏,他有點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修別的法門哪! 」那就和淨土法門不相應了,就不是淨土法門的根機了。淨土宗特別強調從我們機的角度來擇法,這一點提供給大家來考慮。

        佛法法門很多,我們能接觸到很多書籍、錄音帶、VCD。凡夫的心理特點往往是這樣子的:如果講「這個法門好,殊勝! 」我就學這個,「那個殊勝!」就學那個,往往不是從眾生的機這一邊出發的,所以說就不太現實。佛法要有現實性,你要把自己的機做一個瞭解,看清自己的機,然後選擇相應的法。

        比如說做生意,各行各業都賺錢,但是你呢,要選擇一個自己能賺到錢的行業。

        我們學佛,也要站在這個角度來考慮,我們是什麼樣的眾生?什麼樣的法跟我們適應?不要好高騖遠,講的話很大,做起來通通做不到,這樣就沒有意義了,佛法就失去價值了。

        《序言》開頭說: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

        這兩句話是大家熟悉的,佛法法門本身並不比較其高下,而是從現實效果和利益出發,能順應我們的根機,這個就是妙法。一個法門再好,但不能順應我們的根機,那就不是妙法。我們如果生病了,到藥店買藥,我們會不會這樣, 「哇,這藥是進口的,四百塊錢一粒,很名貴!」結果它是治偏癱的;你是得了感冒,你把它買回去吃了管用嗎?如果你得了感冒,你就買感冒的藥,你不是從藥品價格的高低來判斷,能夠對你的病症,這就是一服好藥。

        這是說明我們不要以凡夫的知見判斷這個高、那個低,而是從我們眾生的根機的角度出發,以我們能不能解脫生死這個角度來判斷。底下說了:

然,處是娑婆,時是末法,機是愚惡;

        我們現在所處的地點在哪裡呢?在娑婆世界;我們處在什麼樣的時代呢?叫做末法時代;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呢?是愚癡造惡之輩。擇法修行的人,要慎重考慮這幾方面的因素。環境、地點對我們有很大的障礙性, 「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是苦惱世界,娑婆世界的眾生,佛在經中講,是造罪造業深重的眾生,是被諸佛所捨棄的眾生,《悲華經》裏邊說「一千四佛所放捨者 」,過去佛通通放捨了,為什麼放捨了呢?我們罪業太深重了。這樣的眾生,既然是別的佛所放捨的,依別的教法,就不能得救了。

末法時代的教法

        現在是末法時代,已經不是大聖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時代了,正法時代的行持標準,末法眾生不能適應。印光大師在《文鈔》裏邊說「夏葛冬裘」,夏天就要穿涼爽的 單衣,冬天就要穿暖和的棉皮大衣。你說 「這件T恤衫很好,是名牌的,我很喜歡它!」到冬天你還穿著它,那就不合時宜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嘛!同樣,你說「這個法很好」,是很好,但是是正法時代所 行的法,你到末法時代再來修,你修不來了嘛!比如講 「戒定慧三學」,這是佛法的基礎,以戒得定,以定發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然後得解脫。但是這個教法到目前就不行了,近代弘揚戒律的弘一大師,他的 修持和名望都是很高的,弘一大師講,我們中國的戒,從宋朝就斷掉了,他說自己也不是一個完整的比丘,他認為自己是一個 「受三皈的沙彌」,沒得到清淨的戒體,為什麼?傳承斷了。

        在我們末法時代,要選擇什麼樣的教法呢?《大集月藏經》告訴我們說:「末法時代,億 億人起行修道,無一得者,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所以,站在時代的角度來判斷,只有念佛這一法;站在我們所處的娑婆世界來看 ── 娑婆世界煩惱強盛,罪業深重,沒有佛力把我們救拔出去,怎麼可能得救?有句俗話說「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的水是濁浪滔滔,跳進去能洗得乾淨嗎?洗來洗去 還是有黃泥,對不對?怎樣才能洗乾淨呢?一定要有一個人把你從黃河裏邊拽出來,在淨水裏給你洗才能洗得乾淨。我們所處的世界不光是一條黃河了,是 「五濁惡世」,我們墮落在五濁惡世當中,六根對六塵,起心動念,無不是染污之法,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洗刷乾淨,怎麼做得到呢?從時間、處所的角度 講,我們必定要仰靠一個外力,能把我們從娑婆世界拯拔出去,轉生淨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清淨。

心淨國土淨

        佛法裏有兩句話,一個叫「心淨國土淨」,一個叫「國土淨心淨」。聖道門修行的人以前面那一句為他的宗旨,心清淨了,國土就清淨了,道理講起來雖然不錯,事實上呢,凡夫沒有一個人做得到,大話好講,大事難做。佛菩薩就不一樣,阿彌陀佛就 「心淨國土淨」,祂的清淨願心莊嚴,就形成了清淨的極樂國土,這話是菩薩的身份才能講得出來、才能做得到,對凡夫來講,就不切實際。

        依我們淨土宗來講,「佛土淨心淨」!極樂淨土是很清淨的,我們的心雖然染污,但是,到了極樂淨土,自然心就清淨了,開悟了,證無生法忍了。

        以我們娑婆世界來說,我們來到大連的海洋公園,這裏環境清淨優美,一個星期的工作壓 力當下就放鬆了很多,就感到心地清淨了很多,對不對呀?凡夫就是這樣,內心總是隨著環境而改變,我們沒有以心轉境的力量,只是心被境轉。心既然被境轉,就 要選擇好的境,就是要到淨土去。你如果能做到境被心轉,那就無所謂,你可以在娑婆世界度眾生了,下地獄也不要緊了,因為你心能轉境,地獄之火對你毫無妨礙 了。可是,我們不是這樣的根機。

愚癡造惡之輩

        既然心被境轉,對境界就要有所選擇,那就從娑婆嚮往極樂,所以「處是娑婆,時是末法,機是愚惡」,看清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呢?是愚癡造惡之輩!

        哎,你們同意不同意這一點哪?

        「講我愚癡,講我造惡,聽著太難聽了。」有沒有人說「我不是愚惡,我是賢善」?

        「賢善」,也有一點啦,比較起來,大家在座各位能念佛、能修行、想解脫、吃素、持戒,比大街上的人當然是賢善了!但是,這裏講的 「愚惡」,不是依世間的善惡為標準來判斷的,是從我們人的本性上來反思的,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哪一個斷了貪瞋癡的煩惱呢?沒有斷貪瞋癡的煩惱,就具足三毒,三毒不惡嗎?我們起心動念不是 「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嗎?《地藏經》明確告訴我們說「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我們起心動念,都是我執、我見,「我」字當頭,都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叫做惡。這個 「惡」是本心上的,所謂「惡眾生」、「造惡眾生」。

        「愚」又怎麼解釋呢?有人說「我並不愚啊,我讀書很聰明啊,我很有智慧」,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從佛法的角度,你開悟了,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了,那就不愚了,不然的話,就是兩眼一片黑,是愚人。

        淨土宗對機的認識,和其它法門相比,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修學聖道門,一定要有那種大丈夫的氣概,自己敢於承擔,說 「彼亦丈夫我亦然」、「腳踏毗盧佛頂而過」,很有豪情壯志,因為聖道門,要自我修證成佛,如果沒有這麼大的勇氣,那聖道門你是修不來的。淨土門就不一樣了,來到淨土門,就很謙卑地把自己放下,認識到自己是個愚惡的眾生,而仰靠佛力往生淨土。

        所以,印光大師講:「愚夫愚婦之輩,老實念佛,往生淨土。」

        古德還有這樣的說法:「聖道門者,極智慧離生死;淨土門者,還愚癡生極樂。」修行聖道的人,他的智慧開發到極點,才能斷煩惱、離生死。但是,學淨土宗就不是這樣子的, 「還愚癡」,還愚癡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覺得自己跟聰明,來到這個法門,也不是懷著那種謙恭的心,而是依自己那種思辯的心,這樣就不叫「還愚癡生極樂 」了,「還愚癡」就是「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我就是依念佛而往生。」這不是口上講的,而是心中踏踏實實這樣認為。

        來到淨土門之內,不要把自己的智慧誇得很高,《無量壽經》講:「無量壽佛威神功德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光明」就是智慧的意思,諸佛的智慧尚且不及,那你凡夫來到念佛門裏邊,還談什麼智慧呢?老老實實放下來好了!

        所以,認識到自己是這樣一個眾生,而老實念佛。

彌陀本願

        能夠相應於這樣的時代、這樣的處所、這樣的根機,是什麼法門呢?

八萬四千法門中,堪應此處、此時、此機之妙法,
唯有「彌陀本願,稱名念佛」。

        佛法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能夠適應我們娑婆世界、末法、造罪眾生的,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彌陀本願稱名念佛。

        我們自己想一想,除了這個法門之外,還有什麼法門可以得救呢?讓我們設想,現在把六字名號拿掉,任你怎麼修行,能解脫嗎?是不可能解脫的。

        「彌陀本願,稱名念佛」,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呢?就是稱念彌陀名號。

        一般來講,有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稱名念佛。在這四種念佛中,有人認為稱名念佛是最低的,觀像念佛就比較高級了,觀想念佛更高級,實相念佛是最高級的,通過持名念佛達到實相念佛,這是一般的觀點。

        但淨土門不是這樣子的,稱名念佛,靠佛力,最容易,是佛的本願,觀想、觀像、實相念佛,靠自力,不是佛的本願。佛的本願最殊勝,不是佛的本願就不夠殊勝。你再怎樣殊勝,但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選擇,沒有符合佛的本願。如果不符合佛的願心,用再怎樣 「殊勝」的心想去往生,就是自力,就不是佛力了。自力與佛力,怎麼可以相比呢?

        若是一般的聖道修行,共通的以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斷煩惱、證菩提作為解脫之道;特別法門,就是指淨土法門,淨土法門為什麼稱為特別法門?就特別在彌陀的本願,印光大師說: 「不可以通途法門的教理來衡量特別法門。」有的人雖然自認為弘揚淨土,但是都是以通途法門的教理來衡量,反而自誤誤人。

        我們學淨土的人,一定不要把自己原來修行聖道的觀念和心態帶入淨土特別法門當中,那樣就混淆了,就不純淨了,就不專一了。

        為什麼說唯有稱名念佛是佛本願呢?《無量壽經》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乃至十 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解釋 「乃至十念」為「下至十聲」,是根據《觀經》說的「稱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十念」,以稱佛的名號,作為佛的本願,因為稱名簡單容易,如果以實相、觀想、觀像 念佛作為佛的本願,那我們就做不來,就不能得救,這樣,佛的大悲就不圓滿。所以,稱名是佛的本願。因為稱名念佛是佛的本願,所以它最殊勝。

        有的蓮友說道:「觀想念佛不也是正行嗎?不是《觀經疏》裏邊講的觀察正行嗎?」這裏 有細微的區別。《觀經》一開始講定善十三觀,定善十三觀是要在定境相應的心中,很清晰地浮現極樂淨土的莊嚴景象,那麼,定善十三觀畢竟是比較困難的,做不 到怎麼辦呢?佛接著又講散善三觀,也就是三福九品,有 「孝養父母」等世福,有「具足眾戒」等戒福,還有「發菩提心,讀誦大乘」等行福,這是能修散善之人所修的,那還有的眾生連散善也修不了,怎麼辦呢?《觀經 》到第十六觀就開持名一法,造罪造惡的眾生,專依念佛,往生淨土。所以,《觀經》最後只付囑持名一法: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阿難,我講的這部《觀經》你要好好地受持,《觀經》的重點在哪裡呢?重點在於持無量壽佛名。」不是 定善十三觀等。

        在《般舟三昧經》有一位菩薩,觀想成就了,觀到阿彌陀佛了,他就問佛:「欲生西方,以何行法為勝?」阿彌陀佛告訴他說: 「欲生西方,當專稱我名。」想到極樂淨土,就專稱我的名號。這就從觀想念佛進入持名念佛。

        《觀經》的次第也是這樣子的,定散二善最後進入持名念佛,轉定散二善的修行,歸入彌陀本願,這就是我們淨土宗的教理。觀想念佛也好,觀像念佛也好,最後統統進入持名念佛。

        聖道門修行的人,他的解釋和我們淨土宗相反,他是以持名念佛為手段,作為基礎、階梯,慢慢進步,達到實相念佛,以此證悟。

        我們淨土法門,是種種定善、散善,歸入他力本願,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觀經》「汝好持是語」之付囑文時,非常乾脆 ── 可以說這句話是整個淨土宗的核心和眼目 ── 大師解釋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觀經》從一開始雖然說定善和散善兩門的利益,定善十三定觀,也能往生淨土,散善三福九品,也能回向往生淨土,也有利益,但是,這兩門不是佛的本願,如果以佛的本願為基準,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

        這樣,我們就有得救之道了。如果以實相念佛作為彌陀本願,我們在座的各位一個也做不到,如果做得到證悟實相,那就是大菩薩了;如果以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都是很難達到的。所以,唯以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作為佛的本願,「彌陀本願,稱名念佛」。

念佛最勝最易

祖師云:「念佛最勝最易,極善最上。」

        念佛法門最殊勝、最容易,是善中極善、上中最上。

        我們一般的人,對念佛法門的認識有所偏差,要麼認為很殊勝、但不容易,要麼認為雖然容易、但不殊勝。大多數人覺得「念佛當然很容易了,三歲小孩都會念,但是就這樣子念念佛,也能往生嗎?如果不再加上其它的修行也可以嗎? 」他認為念佛雖然容易,但不殊勝,認為誦經很殊勝,超過念佛的功德,觀想也超勝念佛,修別的法超過念佛,「我沒有辦法修別的,如果有辦法,我就修別的了,沒辦法,只好修念佛 」;也有的人認為念佛雖然殊勝,但是不容易,「念佛當然殊勝了,可是要達到清淨心才殊勝,要達到禪定一心不亂、工夫成片才殊勝,不然的話,散心稱名不殊勝 」。要麼許殊勝、不許容易,要麼許容易、不許殊勝,這都是有偏差的。

        念佛法門不僅最殊勝,而且最容易,兩者是不能分開的,光殊勝,不容易,就不叫殊勝了,因為容易,才叫殊勝。雖然殊勝,但是我們做不來,沒有利益,就沒有推廣的價值,就不殊勝了。

        比如說農民選種優良品種,有兩個品種:一個品種呢,只要撒到地裏,不需要悉心照料, 自然就會收穫很大;另一個品種,收穫也很大,但是必須要專門護理,白天晚上都要照料它,專家才能做得到,一般的人做不到。那麼,這兩個品種,哪一個更是優 良品種呢?大家沒做過農民也知道,第一種才是真正的優良品種,種子好,撒下去就可以豐收。

        念佛就是這個道理,不但殊勝,而且容易,殊勝和容易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殊勝。單是殊勝,不容易,就不能稱為殊勝 ── 好是很好,但是與我們無關;如果單是容易,而不能了脫我們的生死,這個容易有什麼意義呢?

        又容易、又殊勝的法門,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人人可念,人人可證,人人可離生死,善中之善無過此善。

彌陀名號,攝盡一切功德,故最勝;
稱名念佛,不論任何根機,故最易。

        這整個一部書可以說就從「勝」和「易」兩方面開展念佛。如果我們懂得了念佛有「勝」和「易」這兩個功能,自然就一向專念了。

        為什麼有的人除了念佛之外,還要修別的雜行雜修呢?就是認為念佛不殊勝,不如誦經,不如坐禪,不如拜懺,甚至把念佛作為輔助,把別的作為主要的,或者說 「念佛是主要的,但是還不夠,要別的來補助」,不能體會到念佛的殊勝。如果真正知道念佛是「極善最上」,沒有超過念佛的善,沒有比念佛更上的功德,那你所有的時間,都會拿來念佛了。你正要拜懺,一想 「念佛極善最上,來念佛吧!」這個不是觀念,是在我們心中形成一種意志。

名號攝盡一切功德

        「彌陀名號,攝盡一切功德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已經把所有的功德都攝在裏邊。單單六字,怎麼能攝盡一切功德呢?這個我想通過比喻來說明,比如說,銀行現在都辦理信用卡,我們 辦一張卡,儲存一百萬,甚至一千萬,那麼,這小小的一張卡,就把你的財富攝在裏邊了,收起來是一張小卡,但放出來可以有樓房、有汽車。阿彌陀佛的功德法 財,三明六通、無量智慧、無量慈悲等等,通通攝在六字名號這張 「卡」裏邊。又好比國家機關的大印,它是代表權力,它能把所有的權力攝在印章當中。同樣道理,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神力,都攝在六字名號裏邊,說「阿彌陀佛 有不可思議威神力 」,從哪裡表現呢?就表現在六字名號當中。所以,不可以在六字名號之外,再去尋找佛的救度。就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單純易行

        「稱名念佛,不論任何根機,故最易。 」從眾生的角度講,任何人都可以念佛,沒有說哪一種人不能念佛,當然,先天聾啞的人是特例,他雖然不能口稱,仍然可以在心中憶念佛恩,仍然可以知道彌陀的慈悲救度,這也是念佛。一般來講,口稱 「南無阿彌陀佛」是最容易的方法,如果念佛要達到某種功夫,就不太容易了。繼續來看:

淨土法門名為「易行道」,
「易」有二義:即簡易、容易,亦即單純化、易行化。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聖道法門是難行道,易行道的「易」有兩層含義:第一,簡易,簡易就是單純化,專一不雜;第二,容易,即易行化,容易做得到,這才是佛的慈悲。

        如果很複雜,就不易了,淨土法門要單純化,不要搞複雜了。一切法門,理到極處,都是最簡單的,真理本來如此。淨土果教法門更加是單純化、易行化,只是我們 眾生的心很複雜,自己把它搞複雜了,佛法哪裡複雜?佛法一點也不複雜,念佛也沒有複雜的,張口就是,張口就往生,你不敢相信,心裏繞了很多彎, 「這樣就行嗎?」 ── 複雜化了。

因為單純、易行,人人都能。
若必須了解高深微妙的理論,則不單純;

        單純、易行,人人都能修學,這才是淨土門的宗旨。如果說必須要懂得這樣那樣的教理,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通、都要會,那樣就不單純了,在座的各位很多都達不到了,我也達不到。

若必須作複雜艱難的修行,則不容易。

        學淨土宗,如果還要作複雜艱難的修行,就不能叫易行道。

不單純、不容易,就非人人都能,亦非淨土法門,更非彌陀本願。

        不是人人能做得到,那就不能稱為淨土易行道,更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單純化、易行化。怎麼叫單純化呢?「稱我名號,乃至十聲」一切不談,只說 「稱我名號」,是不是單純化?那麼,怎麼「稱我名號」呢?「乃至十念」,容易化!

        在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之前,是第十七「諸佛稱讚願」,十方諸佛唯讚彌陀名號,也是單純化,沒有讚歎阿彌陀佛相好等等,大家回去把《無量壽經》再翻一翻, 四十八願裏邊,提到 「聞我名號」、「稱我名號」的,占了十四條願,沒有一條願說「觀我相好」、「觀我法身」等等,為什麼呢?因為那些不是易行道啊,所以,觀想、觀像、實相念 佛不是彌陀本願,名號是彌陀本願。第十七願阿彌陀佛選定十方諸佛稱讚祂的名號,而不是稱讚別的,因為名號我們能念得來,念得來就能往生,十方諸佛當然懂得 彌陀的大悲心,所以,異口同音稱讚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就是單純化,這就是易行化,這是我們淨土門的特點。

善導大師所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單純化、易行化;

        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本願」到底是什麼內涵呢?善導大師用八個字給我們解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本願。離開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是本願,這就是單純化,為什麼?「一向」、「專」,沒有第二個,光講「一向」還不夠,加上一個「專」字,大師在此反覆叮嚀,讓我們心中非常明朗,知道往生的行體是什麼,往生的方法是什麼,知道怎樣去修學往生的正業,很簡單。

        往往我們自己把它搞複雜,念佛之外,還要修別的,複雜得不得了,那就不是彌陀本願了,就不是第十八願了,那是哪一條願呢?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這一願不是根本之願,是引導聖道門修行的人,他本來就修諸功德了,修諸功德是求此土的證悟,他看到自己的力量不夠,那怎麼辦?彌陀接引這樣的眾生說: 「那你的功德回向求往生吧。」他執著自己修行的功德,就把原來所修的功德發願回向求往生。我們專修念佛的人,大可不必如此,就專修念佛好了。第十九願「修 諸功德 」,「諸」就是多,就不是簡單化;「發菩提心」那就不是易行化了,聖道根機,發菩提心,那可不簡單,「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條嘴上講得容易,我看我們都 打過蚊子了;一上公共汽車擠得要命,我看首先要找個位子……「眾生無邊誓願度 」,「你有位子我先坐」,「哎呀,我讓過位子了」,讓也是有限度的啦。我有一次坐火車,一開始也發了菩提心了,車上這麼多人,還有的人站著,我就讓位子給 人家,自己站著,一站站兩個小時,腳就開始發酸了,又堅持兩個小時,就開始發抖了,這時候,把菩提心就放下了, 「最好哪一個讓我坐一坐」,凡夫的菩提心確實發不起來,比如說我們很多學佛的,「我跟人家發菩提心,就我家老伴發不了菩提心,他老跟我鬧矛盾,我老是跟他 吵嘴。 」連家裏的人都不能發菩提心度他,那就扯遠了。這不是口上的話,這個就難行了。

淨土門菩提心

        淨土門的菩提心,就是願往生心,我現在什麼都做不了,但是就要到淨土去成佛,能成佛,就能度眾生,這就是菩提心了,這叫他力菩提心,仰仗佛的力量,我們可以發起來,要靠自己,發不起來。

未必需要體驗和工夫

未必要三心的體悟,也不需一心的工夫。

        「三心」就是信心的意思,在 《無量壽經》裏邊,叫做「至心、信樂、欲生」,在《觀無量壽經》裏邊,叫做「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有的人就講了:「《觀經》說,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什麼叫至誠心?什麼叫深心?什麼叫迴向發願心?我沒有體驗哪! 」善導大師的教典告訴我們:未必需要。有這個體驗,念佛能往生;沒有這個體驗,念佛也往生!這就是寬廣無邊的本願。

        有的人就把它講得很狹小,「你念佛,沒有信心的體驗,沒有聽到阿彌陀佛九雷灌頂的呼喚,沒有那個體驗,那你念佛不能往生。」沒有這個道理。善導大師說「一向專稱 」,這就是本願,一向專稱就能往生,不需要某種特定的體驗。

        又有人說了:「體驗沒有可以,最起碼需要一點工夫吧。」「工夫」就是「禪定一心不 亂」、「工夫成片」、「事一心 」、「理一心」等等,善導大師的教導裏邊,沒有這樣的話,而是「一向專稱」,未必需要「一心不亂」的工夫,當然,你有工夫,很值得讚歎,念佛的人,能夠常 行念佛,心比較清淨,煩惱比較少,他如果能夠懂得彌陀的誓願,那就更好了!不斷念佛,確實能夠消除我們的煩惱。

        有的人講了:「念佛往生固然是沒有問題,但是也希望今生的日子過得好一些。」那也只有專念彌陀名號。

        慧淨法師在這裏講的話,我把它讀出來,往往有時候把句子讀破了。從整體來講,每句話都是非常關鍵的,都是根據經教和祖釋,破斥我們的一些不正確的想法,引導進入正確的念佛。

        比如說上面的例子,我們疑惑「我雖然念佛,如果沒有信心的體驗,能往生嗎?」法師在此明確地告訴我們:一向專稱就能往生,並不需要信心的體驗。同理,又有人疑惑說: 「雖然念佛,沒有工夫,能夠往生嗎?」只要不違背「一向專稱」的宗旨,決定往生!也並不一定需要這樣的工夫。

        我們的眼光不要停留在體驗、工夫、心情、感應、感受……不是停留在這些方面,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必然往生。」

名號的自然功能

因為願生極樂而專念彌陀,自有彌陀本願力的運作,
使稱念者,現世常得安穩利樂,臨終往生極樂報土。
人人都能,而且功德平等。

        我們願生極樂淨土,專念彌陀名號,自然有彌陀的力量在裏邊,剛才說了,彌陀的力量從哪裡體現出來呢?它不是一個空洞的、沒法接觸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法接觸彌陀的願力的話,那永遠也沾不上邊了。

        像父母都很慈愛子女,他們的愛固然在心裏邊,還要通過有形的東西表達出來:孩子餓了,母親就做碗飯給他吃,如果沒有這碗飯,母親的慈悲怎麼傳達給他呢?挨餓的孩子又怎麼能飽呢?所以,母親的愛心,通過這碗飯,讓挨餓的孩子吃飽。

        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心,怎麼體現出來呢?通過兆載永劫的修行,成就「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讓我們凡夫眾生稱念,就可以往生。這六個字,本身就有這個力量。你不念,那沒辦法;只要稱念它,自然有名號的作用牽隨我們去往生,這是名號的自然功能。

        我們也說到這樣的比喻:喝水,自然就能解渴;吃飯,自然就能飽肚子;念佛,自然就能往生,這個是自然的。《無量壽經 》多處提到「自然」,「自然之所牽」,「自然中自然相」,一點不造作。這是彌陀願力的自然。

        那我們凡夫呢?凡夫是業力的自然,如果不念佛,自然墮落!也是很自然的,不勉強的,你想不墮落也不行。

        那麼,念佛呢,是願力的自然,有阿彌陀佛本願力的運作,現世常得安穩利樂,臨終往生極樂淨土。

        剛才有一位居士問:他這幾年,每天晚上都做噩夢,怎麼辦?你只要念佛,沒有任何問題,現世常得安穩利樂,所謂「夜夢吉祥 」、「消災免難」、「增福延壽」等,這個是自然的,不需要你去求的,不祈、不求之間,自然得到,沒有比這更好的;臨終呢,臨終自然往生報土,都是自然的。道理就在於彌陀名號本身具有這樣的功德,在薰染我們的心,使得我們趨向佛的光明。

本極平易直截

淨土法門本極平易直截,
若人人都需了解繁瑣的宗學,或需體驗信心的一念,
便抹殺了淨土門易行疾至的勝易功能,
也埋沒了彌陀佛大悲為凡的基本原則,
直將普機普緣之教,反成一機一緣之法。

        淨土法門本來極其平常、極其容易、極其直截,平常就不玄妙,如果淨土法門講得很玄妙,那這個人講的就不是淨土法;如果把淨土法門講的很難,那也是不懂得淨土法, 「直截」就是不拐彎。或者說「如果沒有信心開發的一念……」《無量壽經》說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有的人就在這裏產生一種執著,「我怎麼樣才能有信心歡喜的一念呢? 」他就在懷疑了。在這裏,慧淨法師說得很清楚:如果一定要這樣,便抹殺了淨土法門易行、快速的勝易功能,也埋沒了阿彌陀佛本為凡夫的基本原則。

本為凡夫

        阿彌陀佛的大悲心是為了凡夫的,所以,祖師講:「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本來為了凡夫眾生,附帶地為了聖人,阿羅漢、菩薩也到淨土去,他們是附帶照顧的對 象,凡夫是根本、主要的對象。為什麼呢?因為菩薩、阿羅漢已經離開生死了,他們不到淨土去,也沒有多大的妨礙,他們去淨土,就更加快速成就,這個意思。我 們凡夫就不一樣,我們在這裏輪迴流轉,當然主要是為我們了。

        像我的老家就經常發生水災,有的人家裏就被沖得一貧如洗,有的人家裏還完好無損,那 麼,如果有一位大富長者來佈施的話,你說先佈施誰呢?他當然佈施那些一貧如洗的人,對不對?因為他們已經一無所有了嘛。所以,大富長者本來就是為了窮人而 來的,附帶地,其它人也需要,也佈施一點。

        彌陀的大悲也是這樣子的,「本為凡夫,兼為聖人」,淨土法門就是這個特點。

任何人都可以救度

        那麼,凡夫裏邊,有善凡夫,有惡凡夫,彌陀的心則偏重於無善造罪之人;惡凡夫裏邊,有平生之人,有臨終之人,那彌陀的悲心,更傾向於臨終之人。這個臨終之 人,在此千鈞一髮的時刻,如果此時不能獲救,一氣不來,當下直落地獄之底,阿彌陀佛在這個時候,就要展現祂大悲的救度。 《觀經》下輩三品就從這個角度說明阿彌陀佛慈悲的對象,是選擇一生造惡的臨終之機,來顯示任何人都不會遺漏的救度,用此特例來說明任何人都可以救度。如果 是選擇一個平常的人,那有人還懷疑了: 「他平時很用功的,我不如他,臨終來不及,怎麼辦呢?他一輩子念佛,當然能往生,臨終念一聲、十聲的人,能不能往生?」《觀經》以這個特例,說明任何人念 佛都可以往生。

        如果我們埋沒了阿彌陀佛普機普緣的大悲原則 ── 什麼叫普機普緣?任何根機、任何因緣!任何根機、任何因緣,念佛通通可以往生,這個叫「十方眾生」,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本願是普機普緣之教;善導大師的解釋也是普機普緣之教,「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任何人都可以念,又解釋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那任何人都可 以做到了,多到一輩子念佛,也在之內,少到臨死才聞到這個法門,一聲十聲念佛,也在這之內,所以是普機普緣之教,任何人都可以得救。

        如果說一定要達到工夫成片,一定要達到一念的信心體驗,一定要如何如何修行才能往生,那只有少數人可以得救,更有甚者,以某一個人為標準, 「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得救」,哪樣的人呢?臨終沒有病苦,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在這個因緣下,才可以得救,那就變成一機一緣了,就是單獨的機了,不是「普機 」了,那不是佛的本願。

        阿彌陀佛的誓願說「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包括平生之機,也包括臨終之機;臨終之人包括正念分明、如入禪定之機,也包括苦逼惶恐之機。 《法鼓經》說:眾生臨終的時候,惶恐得不得了,不能念佛,口中稱不出來了,他心裏知道有佛,有求往生的想法,就往生了。就這麼簡單,沒有比這更簡單的了。

        所以,我們跟別人談淨土法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以自己為標準,也不能以某一種 人為標準。比如說我們每天念三萬,如果以你三萬為標準的話,不足三萬的人就絕了希望了。我們自己固然可以念三萬五萬,但是,我們宣說淨土法門,總要順佛本 願,突顯彌陀的慈悲,彌陀的慈悲是不論稱念多少,仰仗佛的誓願,決定往生。有人一天三萬,有人一萬,有人幾千。總之,依各人的根機,沒有一定。彌陀的誓願 是普機普緣之教,任何眾生,出家的、在家的、工作忙的、工作閑的、年老的、年輕的、有智慧、無智慧、會讀經、不會讀經,通通可以得救,但以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

自我設限

如此誤解曲解,自我設限,
則得救者寡,往生者稀,致使釋尊嘆言「易往而無人」。

        把阿彌陀佛的大悲本願誤解了,認為一定要達到念佛的工夫、信心的體驗才能往生,這就誤解了。誤解、曲解以後,就自我設限,自己給自己設定一個標準,彌陀的 本願沒有給你設定標準, 「十方眾生」,「十方眾生」怎麼設定標準呢?你設定說「一天一萬」,那一萬以下太多了;你設定說「要出家」,那在家的太多了。十方眾生,一個不漏,就沒有 標準了,沒有界限了,如果講界限、講標準,有一條,專修念佛!專修念佛雖然講是標準,其實也沒有標準,因為並沒有講多少遍數。

        如果我們設定一個界限,那好了,就把普機普緣之教,反成一機一緣之法了,所以,能得到彌陀救度的人就很稀少了,致使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裏感嘆說:「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極樂世界毫無障礙,沒有違背,一旦稱念彌陀名號,就像萬水歸海一樣,自然牽隨,超越至無上涅槃之道,沒有邊限,淨土涅槃界很容易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講的,阿彌陀佛的誓願親口保證的 ),但是後面「而無人」三個字,讓我們覺得釋迦牟尼佛的心很悲嘆。

        各位,我們是願意做「易往」,還是做「而無人」呢?你要是落到後面三個字,那就慘了。那麼,為什麼說這麼容易往生,反而「無人」呢?不是說沒有一個往生, 意思是說反而很難了,容易往生,結果沒有幾個人往生,當然,絕對數很多了,相對數卻很少,為什麼呢?對彌陀本願誤解曲解、自我設限。阿彌陀佛本願廣大無邊 際、究竟如虛空,任何人都可以得救,任何人都可以往生。我們自己設一個標準: 「如果不這樣,就不能往生。」那好了,自己往後退,「易往而無人」,變成「無人」了;如果勇往直前、賈勇先登、當仁不讓,彌陀說「我要救你,決定往生 」,「好,我讓你救,決定往生!」信心念佛,永不退轉,那自然就「易往」啊!雜行雜修的人,就成為「而無人」那一方面,他為什麼雜行雜修?自我設限,「我 專念名號肯定還不夠,一定還要如何如何,才能往生……」自己設了一個標準。

捨難信取易行

淨土門名之為「易行道」,解釋為「易行難信」,
而捨難取易,此即是易行道之所以為易。

        這段話很精彩。淨土法門的根本特色就是易行道,解釋為「易行難信」,有的人講「難信之法,很難嘛,哪那麼容易啊!」被這個「難」字擋住了,一難到底,難到後來往生無份。這裏的 「難信」是解釋、修飾「易行」的,「易行」就是容易往生,容易到什麼程度呢?容易到難以相信的程度,就這麼容易!

        我們眾生從哪個角度進入呢?如果老是抱著「難信」的話,就很難進入淨土門了。所以,慧淨法師在這裏說「捨難取易」,「難信」這一方面,我們不多去考慮它,我們取 「易行」這一方面,這才是易行道。易行道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不管怎樣,念佛很容易吧!

        其實,「難信」也並不難信,是就我們眾生這邊的邪見、執著而講「難信」。比如說,我說:「這是茶杯。」相信嗎?大家都相信,對不對?在家人、出家人都相信,這有什麼難的?那你自己不相信, 「師父,這怎麼是茶杯?」我就沒法給你解這個彎了,實在沒辦法了。

        阿彌陀佛說「念佛就往生」,相信就相信,這有什麼難的呢?阿彌陀佛是真語者、實語者,祂發的誓願怎麼會虛假呢?「稱念我名號,必然往生 」,你當下相信,就相信了,你自己在那裏拐一個彎,「怎麼這樣就能往生?」那就沒辦法了。所以,就眾生的執著而講「難信」。

        比如說有兩個人,一個經常騙人,另一個從不說假話,你說這兩個人,哪一個人講話我們更容易相信呢?肯定那個誠實的人講話我們更容易相信,對不對?因為他總是講誠實的話。

        絕對真語實語的就是佛了,佛講的話,你幹嘛不能相信?很容易相信啊!這是佛講的,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佛講「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你不往生,我不成佛 」,抱定這一句,就很容易相信了。

        淨土法門有捨和取,捨難而取易,捨掉難信,而取易行。

信在稱名之行中

因此,但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信在其中矣。

        只要能夠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所謂的信就在當中了。不需要在六字名號之外(也不可能在六字名號之外)、在稱名念佛之外再尋找信心。所以,信心的內涵就是六字名號,信心的對象也是 「南無阿彌陀佛」。信是信什麼呢?就是信彌陀的本願「眾生稱念,必定往生」。

慈悲委婉表露本懷

是故,《觀經》雖說定善散善、三福九品、信機信法等,
然而,最後流通之付囑,則唯取「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流通於遐代。

        善導大師把善分成兩種,一個叫定善,一個叫散善。什麼叫定善呢?「息慮凝心」;什麼叫散善呢?「廢惡修善」。定善就是在禪定當中,祛除妄念。有很多人念 佛,只是為了想克服妄想,那就是修定善,其實不在念佛,在修定善;散善是什麼意思?沒有修禪定,散心行佈施、朝山等等。定善跟散善比呢,定善殊勝。

        《觀經》前面先講定善十三觀,定善講完之後,講散善,散善講完之後,講稱名,這個好像是逐漸降級了,實際上,我們通過這個過程,慢慢體會到自己:定善,修不了;散善,也修不了;直到最後念佛,才悟入了佛的本願,這個法門,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心。

        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可以說非常慈悲,非常委婉,他知道我們的心不能直接接受大法,就繞了很多彎,先給我們講定善,然後講散善,到最後把本懷表露出來: 「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如果沒有這樣的過程,凡夫的心就很難接受阿彌陀佛本願。

        「三福九品」,三福包括世福、戒福、行福,九品就是三福的展開。

        「信機信法」出現在《觀經疏》的「三心釋」之「深心釋」當中。

信機信法

        「信機」就是相信自己的根機,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機呢?不是相信自己是個能修行的人,不是相信自己是個善人,不是相信自己是個有辦法解脫的人,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如果有這樣機的深信,跟淨土法門就很相應了。「決定深信」是什麼意思呢? 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如果不是事實,怎麼能決定呢?又怎麼能深信呢? 「深信」的「深」不是深淺的深,是對事實的認定。我們哪一個自己不是罪惡生死凡夫啊?這一點是很自然的事情啊。過去無量生以來,直到今天,沒有出離過;向 未來看,沒有辦法解脫。 「信機」是相信自己沒有力量,不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學習淨土法門,如果相信自己「哎,我修行得好,一定可以往生!」那你跟善導大師講得不一樣,你沒有信 機。信自己沒有力量,就把自己的心空掉了,徹底把自力觀念拋棄掉了。就像杯子一樣,裏面裝滿污水,那就不能把甘露裝進來了,因為那裏還有毒素,只有把杯子 裏的毒素全部倒掉了,甘露才能倒得進來呀。我們只有把自力、我執的心徹底拋棄掉,阿彌陀佛的他力光明才可以進來呀!所以,信機就是 「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讓自己不起一絲一毫認為自己能修行、很賢善、可以解脫的妄念,知道自己是死定的凡夫;如果認為「我念佛念得好,修行有感應, 我會讀經,我會拜懺,會這樣,會那樣,所以我能往生 」,那就非常危險了,你不是靠佛的願力,你靠你自己。你沒有信機,沒有信機,就不可能信法。

        「信法」就是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你不要懷疑,不要顧慮,懷疑什麼呢?「像我這樣的眾生,念佛果然能往生嗎?」顧慮什麼呢?「哎呀,我沒達到清淨心,功德做得也不多,恐怕不能往生吧!」善導大師對你說: 「無疑無慮,定得往生!」

選擇一向專念

        好了,《觀經》雖然講得這麼多,定善散善、信機信法,講這麼多,太廣泛了,我們怎麼把握重點呢?到了《觀經》的結尾,「最後流通之付囑」,「付囑」是什麼意思呢?釋迦牟尼佛把這部經講到最後,做一個總結,把祂的心要交待給聽法的眾生。 《觀經》前面講了很多,到最後付囑給阿難、給我們罪惡眾生,講什麼?唯取「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定善也不付囑了,散善也不付囑了,什麼意思呢?就像《金剛經 》所講的,過河的時候乘船,已經過了河,則應捨掉船。如果過了河還捨不得船筏,把它背在肩膀上,那就很愚癡了。《觀經》通過定善、散善,讓我們進入一向專念彌陀名號,所以,進入到一向專念之後,觀想、觀像、三福、九品就捨掉了,不再談了,專談 「一向專念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遐」是遙遠的意思,一直流通到我們今天這個時代,一直到未來法滅的時代。

正因稱名易故,人人都能;功德勝故,直至佛果。
定善散善之功德,圓攝無餘;信機信法之功能,巧在其中。

        為什麼付囑稱名、不付囑定善、散善呢?因為稱名是佛的本願,稱名容易,如果最後總結《觀經》,要修定觀,那我們《觀經》不用看了,這也和《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本願不一致。

        念佛一法,不光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功德殊勝,可以直達佛果,所以釋迦牟尼佛才付囑。

        修定善有很多功德,修散善也有很多功德。但是,如果我們專念佛的名號,定善、散善的功德都在裏邊;信機信法,也都在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裏邊,也不要另外去談了。

變瓦成金

        慈愍大師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這八句話是很尊貴的,很能說明阿彌陀佛的誓願。慈愍大師是弘揚淨土的一位大德,他這八句,就是解釋阿彌陀佛的本願。「彼佛因中立弘誓」,彼阿彌陀佛在沒有 成佛的時候,叫做法藏菩薩,他建立了宏偉廣大的誓願; 「聞名念我總迎來」,聞到「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我會一個不漏地把他們迎接到我的淨土來;(這樣的「總迎來」是否有所選擇?我 們凡夫的心就會區別,所以,底下四句來解釋 「十方眾生」的意思。)「不簡貧窮將富貴」,阿彌陀佛的誓願,並不是扶持富貴的人、捨棄貧窮的人;「不簡下智與高才」,也不分別對待智慧下劣的愚人和智慧 很高的賢善;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也平等對待廣學多聞、清淨持戒的人和罪業深厚、破毀戒律的人;「但使回心多念佛」,不管是行善、造罪、多聞、寡聞、 持戒、破戒,都要多念佛,要回到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宗旨上來;「能令瓦礫變成金」,能使石頭瓦塊變成金子,「瓦礫」就是我們凡夫,「金子」就是佛,善人也好,惡人也好,下智也好, 高才也好,都是凡夫,都是瓦礫,都不是金子,雖然是瓦礫,如果念佛,都可以變瓦成金,可以轉凡為聖,可以使得凡夫成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令」是「使」的意思,名號使得我們變成佛,不是我們自己有這個力量。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序 講
第3頁:第一章 應機妙法 唯在念佛 第4頁:第二章 超世本願 唯說念佛
第5頁:第三章 彌陀光明 唯攝念佛 第6頁:第四章 諸佛菩薩 護持念佛
第7頁:第五章 眾生緣深 唯有彌陀 第8頁:第六章 一切法門 六字全收
第9頁:第七章 現當二益 即是念佛 第10頁:第八章 四種感應 四種救度
第11頁:第九章 本書性質 有三特點 第12頁:第十章 現世為多 示人專一
第13頁:第十一章 本書目的 勸信念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