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土決疑 釋龍舟、小粟栖、楊仁山

淨土決疑 釋龍舟、小粟栖、楊仁山

陽駁陰資辯續貂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釋龍舟、小粟栖、楊仁山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陽駁陰資辯續貂
楊仁山  駁
釋龍舟  辯

        僧俗二眾,佛有遺規。僧則守出家律儀,不干世務;俗則依在家道理,致君澤民,二者不相濫也。

        按出家持律,緇衣所當然也。是以從上諸祖,在 貴邦則曇鸞、道綽、善導、懷感諸師;在東方則源信、源空兩祖,皆持律精嚴,威儀無缺,而皆無妨為往生之先達也。
        但雖戒德共高,不挾以為往生之業因耳。


        不識佛法開合之妙,見聖道淨土,判然兩途,不得不改變經意,以合於自宗也。

        按    高見似乎以聖道為總,而欲開淨土於其中者。抑聖淨之判,昉於道綽矣,《安樂集》云︰「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是判然兩途,非自聖道中開淨土者也,我輩所祖述在焉。
        又《安樂集》所引《大集經》及《大經》文,二門之意了然,非改變經意者也。


        天親《往生論》,於依正莊嚴之後,攝入一法句,明淨土不外於聖道;曇鸞釋之甚詳。

        按玄一曰︰「真如一法之句,故言一法句,」一法句者,即真如也。則於依正莊嚴之後,攝入一法句者,以二十九種,攝之一真如也。與曇鸞上文所謂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其義一也。然 高見欲以二門相攝擬之,吾甚惑焉!


        真如即是聖道,既知同證真如,奈何唱言捨聖道耶?

        按真如是所證之理,聖道是能證之因, 高見無乃一混能所乎?


        悉達太子捨金輪王位,入山修道,為後人模樣。我輩雖不能學,而心常羨之。今知貴宗如是存心,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按脫俗入道,美則美矣,我輩奚不羨之;但時衰機劣,神山瑤宮,奈可望而不可就何!


        四十八願,普攝諸行,何云不取耶?

        按棲師所謂彌陀本願者,即正指第十八願也,語稍泛爾。高見以為兼四十又八,故有此疑。
        本宗所見,四十八願中有真實有方便,第十八願為真實,如第十九則假也。其義棲師於下辯之,對看則可。


       
不學下三十五字,恰合我意。

        按善導曰︰「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散善義)
        「有緣之法」者何也?曰「本願念佛」也。故又曰︰「諸佛所證,平等是一,若以願行來收,非無因緣。然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禮讚)此本宗所以分學門行門也。
        故我輩一切經,雖云學焉,非回向以為往生之業也。函丈辨涇渭則幸矣。


        棲君非但不知聖道,亦復不知淨土。大凡闡揚淨土者,須知淨土因何而成。既以《大經》為真實,豈不見法藏比丘白佛言「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非菩提心而何?發 大願後修行文中,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經文彰彰可考,證知彌陀淨土皆因修行聖道而得成就。奈何定要捨聖道,判修行者為邪定聚,生於化土;不修行者為正 定聚,生於報土?顛倒謬亂,莫此為甚。豈日日持誦經文,循行數墨,全不解義耶!

        按    高見以法藏之發心修行為聖道,無不可者。然更求其本,則我輩下劣,不能修聖道至聖果。法藏之慧眼能知之,是故五劫思惟,永劫修行,能成超世之願,而後以其 所修之行,攝之念佛中,回施於眾生。我輩當乘其願、憑其力、生其土,而至聖果也。不要修自力之行依聖道之門也,此之曰捨,乃不要之義也。
        三聚之說,棲師於下文辯之。然    高見但謂以不修行者為正定聚,修行者為邪定聚,故有顛倒謬亂之疑。本宗之意則不然,信佛智,順佛願,而修他力之行者,為正定聚;不了佛智,不順佛願,而修自力之行者,為邪定聚。正之與邪,乃褒貶之辭耳。


        既以俗見測佛經,自然以俗見測人情,無怪乎作此粗弊語也。

        按文意簡約,未詳其要領;若以四法三願之說為無據,則否 !元照曰︰「大覺世尊,一代之教,大小雖殊,不出教理行果。」此與我教行信證,其趣一也。但聖道則主理,故次教以理;淨土則依事,故略理而開信。四法既定,教是能詮,餘三則所詮,以所詮之三法,配之本願,則不可無三願之說也。非俗見也,於理於文,當然也。


        從上諸師,開宗判教,必將所依之經,全體透徹,方能破立自由,縱橫無礙。未有將本宗之經,任意掩抑,令前後文意,不相聯屬者。如貴宗以《無量壽經》為主,而此經中三輩往生之相,則判為自力,棄而不取,以致全經血脈不能貫通矣!

        按此種疑點,起於宗意未透 高懷矣。蓋本宗自他力之辨,重重相別。先以聖淨論之︰聖道是自力,淨土是他力。三輩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固是他力也,然眾生機類,本來不一,故佛之接引, 不得膠柱守株。於是乎十八之後,別立十九二十之兩願,接引不能直入十八之機也。謂之方便,乃雖仗佛力,猶帶自力者。而經中三輩一段,正說其十九願成就相, 則不得不謂之自力焉,乃他力中自力也。是全經血脈,本願次第,所當然也,何謂任意掩抑乎?


        《觀經》是佛說,何云不順佛願?尊善導而慢釋迦,是何居心?

        按《觀經》是釋迦佛說定散諸行,乃開第十九願者;而所謂佛願者,指第十八本願也。十九既方便,定散諸行,不順第十八願意,故為邪耳。


        若照此本判斷,僅云大錯,猶不足以盡之。

        按本宗三聚之辨,與他家不同,乃教門之褒貶也。
        嘉祥以小乘攝之邪(三論玄義 )。台家貶別之初地,為圓之初住。褒貶之辨,諸家自在焉,何得漫謂鑄大錯乎?


        不顧佛經之本意,強作一解,以合於自宗,苦心思索而得之,此所以津津有味也。

        按現下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綽導二師既言之, 函丈必知之。然細論之,則能生之因不一,有諸行,有念佛,有純他力者,有帶自力者;因既不一,果亦自別。於是本宗,於報土中,更分真實報土、方便化土二 種。化土則修諸行而願生者生焉,報土則憑他力專念佛者生焉,是二土之辨也。故經中或說「咸同一類形無異狀」,或示「九品之別」,若不分真假,則此等矛盾, 如何會之?本宗此解,乃所以顧佛之本意也。


        判他力信心者,駕九品之上,往生即成佛,《大經》內無此義,猶如空拳誑小兒。

        按淨土真假之別,前節粗言之。《觀經》既開十九願,三輩亦說其成就相,則三輩與九品相同,但開合之異耳。而十九是方便,十八是真實,則十八之信心,必駕九品之上,理所當然也。
        《大經》云「升道無窮極」,又云「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唐《經》云︰「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此等諸文,明指無上菩提,何得言空拳乎?


        釋迦佛何故說此懈慢界,教人往生;此真可謂謗佛謗法矣!

        按懈慢界者,諸行之機所生之土也,為不能直入真土者所成就也;與《法華》「化城」似矣。貶假褒真,諸宗皆然,言之謗法,則誣矣!


        善導落筆時,不料後世人有此等執見也。

        按〈玄義序題〉曰︰「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是與〈散善義〉結文,來龍過脈,首尾相應。廢定散要門,立弘願念佛之意顯然,何必後人摸捉乎!


        判誠至一念不生者,非是無想外道,何其見之淺也!且不知無想定與滅盡定,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外道生無想天,自謂證大涅盤,不知報盡決定墮落也。

        按「一念不生」者,誠證真理,而一念妄想,永不生起也。無想外道,但以有漏定力,暫防心心所令不生起耳,其別霄壤。
        又無想定者,外道以出離想之作意所入也。
        滅盡定者,聖者以止息想之作意所入也。學佛之徒,誰不知之。


        此言成就我宗。宿善是自力所作,尊意只許生之自力,不許此前生之自力,誠不解其何義也。

        按「宿善」則遇法之緣耳,未要論自他力也。
        本宗自他力之說,正於得生之因而言之。
        蓋緣宿善而遇善知識、聞本願、得信心,而成往生之益。
        此信心者因他力而起,因他力而往生,非由自力而往生也。


        經中實無此語,或貴國所傳之本,與支那現行本不同歟?

        按九品化土,《經》中實無此語,然細心玩味,則其義自存。《經》云「坐金蓮華,坐已華合。」 上下品 「坐蓮華上,蓮華即合。」上下品 「蓮華之中,經於六劫。」下中品此等諸文,皆說蓮華合相,是與《大經》胎生宮殿之說,其相何異?故二經相對則以九品比胎生,誰謂不然。而《大經》「化生、 胎生」並說,則一是真土,一是化土,亦自然之勢也。於是乎本宗報土中,分真假二土,以九品屬報中之化焉。但經本則東流本,固與    大邦現行本無異。


        四宏誓如錠子金,三心如葉子金。乃諄諄誨人曰︰錠子金不可用,必須用葉子金。豈知錠子金與葉子金,體本無二,用亦無二也。

        按    高見以四宏誓與三心為一,故有斯譬。
        四弘誓是自力,三心是從他力而起,體元不同,喻況恐不合也。
        菩提心廢立,幸於《念佛圓通》辨知之。


        第十八願既為真實,佛又何故要說第十九願之方便,令人捨易而行難,既往生而更須轉進,方入十八之真實也?若方便易而真實難,佛則令人從易進難;豈有從難進易,以為方便乎?總之,以立異為高,不立異不足以動人也。

        按    高見欲以難易判方便真實,無乃拘於一乎?
        方便者入真之楷梯也,故真實方便,其次不一。
        如來成道,為普賢文殊等,先說《華嚴》本經,後為聾啞者,遂說餘經,乃真實方便次第也。
        《法華》以前,先說三乘,調熟根機,後演一乘妙法,乃方便真實次第也。
        今阿彌陀佛本願,第十八願真實為先,第十九願方便為後,是為難直入真實者,別開方便門也,何捨易行難者乎?
        且    高見所謂難易,專就修行言之,然《大經》云「易往而無人」,又云︰「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小經》云︰「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抑!易往而無人者何?乃以是法難信也,於是乎彌陀不可不開十九於十八之後焉,釋迦不可不說《觀經》於《大本》之後,即真實方便之次弟也。

        夫聖道淨土二門相對,則聖道難行而易信也,淨土易行而難信也。十八十九相對,則十九易信也,十八難信也。
        賢首曰︰「既超三乘,恐難信受,故舉三乘,對比決之。」彌陀於十八之後,別開十九願,庶幾焉哉!


        尊目力徹紙背,所以能作反語;拙目不徹紙背,故祗作正語。古人云︰「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彼此各坐一邊病,若二邊不著則無病。

        按《觀經》〈正宗〉分,並說觀佛念佛,而〈流通〉分則曰︰「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苟使釋尊其意在念觀並存,則不可不更付觀佛焉;而其語如此,佛意非既廢諸行而立念佛者而何?
        故善導釋之曰︰「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經釋炳焉,謂離經談義,則誣矣!


        此是不滿善導之處,證知法然並非全宗善導,乃取善導之片言而文飾之耳。

        按善導廢觀佛取念佛之意,躍然於〈散善義〉「付囑」之釋矣,其科曰︰「已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遐代。」其釋曰「上來雖說云云」,一正一反,本意躍然,法然所祖述,蓋在於此。孰謂片言不可折獄乎?


        小彌陀經專主持名,唐以前已盛行矣。

        按《大經》「十念」,淨影、嘉祥,皆以理念釋之;善導以「十聲」釋之;棲師唯言之耳,非直指《小經》者也。


        經中以諸行資助往生,斷無障往生之理。

        按以諸行資助往生,在化土則為然,至真土則不然。《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石經》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善導曰︰「極樂無為涅盤界,隨緣雜善恐難生。」由是觀之,諸行不足資往生也,棲師所言是耳,幸審思焉。


        善導所說,別解別行,退失往生之業者,喻之群賊。若以菩提心及諸功德,喻之群賊,則本疏中自語相違矣。

        《選擇集》釋善導此語曰︰「此中言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者,是指聖道門解行學見也,其餘淨土門意。」棲師之說基於此,乃直指其體而為賊者,但以其不利往生,貶而言之耳。


        佛說接引往生,皆是顯他力之教,三輩九品,皆仗佛力而得往生。若全仗自力,必至圓初住,別初地,始能十方世界,隨意往生。故知淨土三經,勸進往生,全仗他力,而仍以自力為階降之差。我佛慈悲,所以誨人者,至為圓妙。若以三輩九品,為自力往生,則失經意矣。

        按本宗自他力之辨有兩重,若聖道淨土相對,則聖道全是自力,淨土全是他力,三輩九品亦仗佛力而往生焉,殆如    高見矣。
        然細判之,則淨土他力中,復有帶自力者,三輩九品之往生是也;有純他力者,真土之往生是也。詳於此,則必無失經意之疑焉。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評《真宗教旨》
第3頁:評《選擇集》 第4頁:陽駁陰資辯
第5頁:念佛圓通 第6頁:陽駁陰資辯續貂
第7頁:念佛圓通續貂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