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自然的代價 吉祥尊者(Bhante U Mangala)著

自然的代價 吉祥尊者(Bhante U Mangala)著

第卅六回 (3)佈施、戒、定、慧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吉祥尊者(Bhante U Mangala)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卅六回

  (3)佈施、戒、定、慧

  「關於那個導致心不真的私心──『我』,我們還沒說完。」大師頓了頓,繼續說:「幾乎每個人最初行善修法時,都是有『我』的成份,這個『我』有時也會跟『慈悲』混雜在一起。於是佛陀教我們『佈施』,以便放下對東西的佔有私慾,關懷別人的福利,這有助於消除自私心。」

  「但是,師父,很多人行佈施,不是也為了得到善報而做嗎?那不也是在鞏固私心?」

  「你記得爬梯子的比喻嗎?」

  「記得。」

  「佛陀的善巧就在此。要一個人一開始就像大聖人一樣完全無私地奉獻是很難的事,所以佛陀不反對,甚至鼓勵弟子們給自己累積功德。」

  「佛舵手段高明!」

  「這也不是手段,是如實。本來行善就有功德,佛陀只是說明自然界的現象,作為眾生提升的推動力。佛陀也只是說真實語而已呀。」

  「接著呢?」

  「接著是守戒。居士守五戒、八戒,出家人守出家沙彌戒、具足戒……還有修種種德行,例如慈、悲、喜、捨、恭敬師長賢人,……讓弟子們不犯太大的過失,因為一些過失如殺父殺母等,一犯了就會下地獄,等到消了業障後,才可能在『法』上得到突破性的進步。其餘如一般的殺生、偷盜、淫人丈夫妻女等,都會造下很深重的業,不只阻礙修行,也會給自己給社會帶來很多困擾。」

  「那麼一個人守戒之後,是否就放下了佈施?」

  「不,而是放下最初較低層次的佈施方式與心態,以更純淨的心、更有慈悲的心、更無私的心去佈施。同時佈施的內容,也更豐富更有價值。開始時,一般人只能給物質上的佈施。當一個人在『法』上有所成長時,他便能夠且懂得行無畏施及法佈施。簡單來說,給人消除恐懼、給人安慰信心所做的行動都屬無畏施。師父教你『法』,則是在給你法佈施。」

  「為什麼法佈施是更高層次的佈施呢?」

  「阿明啊!如果你飢餓,別人給你一口飯,那恩情如何?」

  「一飯千金!」

  「那麼如果有人教你如何耕種,如何製造糧食,如何尋找糧食,那恩情又如何?」

  「那恩情可大了,不能比的。」

  「為什麼呢?」

  「因為給我一口飯,只解決我一時的問題,教我耕種、自己賺取生活,是讓我自己學會解決生存的根本問題,那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對。法佈施也一樣。給人財佈施,只解人一時的問題,其實也是讓別人的善業成熟為善果。法佈施卻是教人行善因,有善因就會有善果。因果真實不虛啊!」

  「所以教人不殺生、不傷害生命,比救人一命、醫人病痛更殊勝。一是治因,一是治果?」

  「可以這麼說。但也有好多醫生大夫在救人醫人時,也教人不殺生、不傷害生命的。所以他們同時是果也是因了。」

  「那麼佛陀教了佈施、守戒修德,接下來又是什麼呢?」

  「是修定與修慧。」

  「不能跳級嗎?」

  「基本上都是次第修學的,卻也都串在一起的。若說樹根是佈施持戒,樹幹是定,樹葉、花與果就是慧,你想它們是怎麼相互成長呢?」

  「我明白了,從小樹到大樹,根、干與枝葉是分不開的。根是基礎,提供水份養料,干為輸送與增高的作用,好讓枝葉能得到陽光,能製造食物,再輸送下去讓根得以加深加強。所以守戒會幫到修定,修定會幫到修慧,慧又會加強、提升我們的戒……對不對?」

  「對。今天你的聽聞是聞慧,你去思考得來的理解叫做思慧。這聞慧與思慧給你正見、正思惟,教你如何去佈施、守戒、修行。往後修成了定,再以定力去觀照世間的真相,生起超思惟的觀慧或禪慧。那禪慧是有不同層次的分別,最高的層次是聖道,讓你徹底斷除雜染煩惱。到時你的戒就毫不費力,更自然,完全輕鬆自在,是不退轉的戒了。戒、定、慧之間的關係簡單說就是如此。」

  (待續)

【書籍目錄】
第1頁:弟子序 第2頁:吉祥尊者簡介
第3頁:第一回 第4頁:第二回
第5頁:第三回 第6頁:第四回
第7頁:第五回 第8頁:第六回
第9頁:第七回 第10頁:第八回
第11頁: 第九回 第12頁:第十回
第13頁:第十一回 第14頁:第十二回
第15頁:第十三回 第16頁:第十四回
第17頁:第十五回 第18頁:第十六回
第19頁:第十七回 第20頁:第十八回
第21頁:第十九回 第22頁:第二十回
第23頁:第廿一回 第24頁:第廿二回
第25頁:第廿三回 第26頁:第廿四回
第27頁: 第廿五回 理論與實踐 第28頁: 第廿六回 備險
第29頁: 第廿七回 心與身 第30頁:第廿八回 自滿
第31頁: 第廿九回 出離、上路 第32頁: 第三十回 悲夢
第33頁: 第卅一回 悟 第34頁: 第卅二回 反覆
第35頁: 第卅三回 雪山 大師 第36頁: 第卅四回 古老的傳承:(1)打破思想局限
第37頁: 第卅五回 (2)真心 第38頁: 第卅六回 (3)佈施、戒、定、慧
第39頁: 第卅七回 離間 第40頁: 第卅八回 離間
第41頁: 第卅九回 離間 第42頁: 第四十回 離間
第43頁: 第四十一回 一切如故 第44頁: 第四十二回 徬徨
第45頁: 第四十三回 法的力量、善的力量 第46頁: 第四十四回 依法如實:悟
第47頁: 第四十五回 走出離間 第48頁: 第四十六回 如實
第49頁: 第四十七回 無我 第50頁: 第四十八回 一分法一分喜
第51頁: 第四十九回 悲勤一念 第52頁: 第五十回 歸納.單純
第53頁: 第五十一回 無我與輪迴 第54頁: 第五十二回 依法如實
第55頁: 第五十三回 神鏡的代價 第56頁: 第五十四回 承擔
第57頁: 第五十五回 善巧之無奈 第58頁: 第五十六回 定力
第59頁: 第五十七回 連環夢──真正的度苦法器 第60頁: 第五十八回 第一個夢
第61頁: 第五十九回 第二個夢 第62頁: 第六十回 第三個夢
第63頁: 第六十一回 第四個夢 第64頁: 第六十二回 告別
第65頁: 第六十三回 兜率天的菩薩 第66頁: 第六十四回 八條件
第67頁: 第六十五回 定慧 第68頁: 第六十六回 分秒必爭
第69頁: 第六十七回 第70頁: 第六十八回
第71頁: 第六十九回 依法如實 第72頁: 第七十回 歸心似箭
第73頁: 第七十一回 第74頁: 第七十二回
第75頁: 第七十三回 第76頁: 第七十四回
第77頁: 第七十五回 第78頁: 第七十六回
第79頁: 第七十七回 第80頁: 第七十八回
第81頁: 第七十九回 第82頁: 第八十回
第83頁: 第八十一回 第84頁: 第八十二回
第85頁: 第八十三回 第86頁:第八十四回
第87頁: 第八十五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