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坐花誌果 - 果報錄(上卷) 汪道鼎著

坐花誌果 - 果報錄(上卷) 汪道鼎著

十八、張觀察

[日期:2012-08-0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汪道鼎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十八、張觀察

行本無賴度殘身 惡念頓除發善心
坐雪持銀俟失主 前愆赦去錫功名

【正文】張觀察,京口人。為諸生時,家貧無行【句出漢書,並史記。(按)無行,不敦品行之謂。】,人畏之如虎。而性頗豪邁,訛索所得財,隨手散去。裏中貧人亦多賴助【,音次,猶助也。】,以故家無宿舂【(莊子)適百里者,宿舂糧。(按)無宿舂,猶言無餘米。】。

【譯文】張觀察是京口人。年少作秀才時,家境貧窮,品行惡劣,人們都象怕老虎一樣畏懼他。他生性卻相當豪爽,敲詐勒索來的錢財,隨意散去,鄉鄰中許多貧苦人,也多受到他的幫助,因此他自己家裏沒有隔宿之余米。

【正文】某 年除夕,不能舉火【舉火,註詳十金篇。】。念親故皆有宿嫌,且多齷齪小人【齷齪,音握輟。(正韻)急促,局陋貌。】,無可告者。又不甘作搖尾乞憐狀【(韓 文)俯首貼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薄暮無策,持婦破布裙,詣典肆強質錢千文,市斗米酒肉香楮,貯籃中攜歸。家在陋巷中,天雨路滑,將至家,失 足絆跌【絆,音半,又音伴。(增韻)系足曰絆。】,籃中物皆傾翻。憤極,歸攜燈往照,拾得一袋,入手頗重。持歸視之,中有元寶二枚,碎銀數十兩,洋錢百 餘,零錢數百,帳簿一冊,手摺數扣,知為某綢莊物。大喜,計得此,可以小康。將攜入內,忽念此必店夥收帳所遺,無以償主,將喪其生,不如俟來覓還之。遂藏 其袋,而以袋中零錢復市米歸,令婦炊煮【炊,音吹。炊煮,猶言燒煮也。】,身自秉燭坐門外風雪中。

【譯文】有 一年除夕,斷糧了。心想親戚故友之中,都有舊怨,而且大多是些齷齪小人,想不出有哪一家可以去借點錢出來,自己又不願去搖尾乞憐,向人求告。直到薄暮,仍 想不出辦法,就拿了老婆的破布裙,到當鋪強逼著借了千文錢,買了一斗米,酒肉和香蠟紙,放在籃子裏,往家走。家在一條破爛不堪的巷子裏,天下著雨路又滑。 快到家門口時,不小心跌了一跤,籃子裏的東西,全部翻倒在泥濘裏。氣得什麼似的,回到家裏拿了盞燈,返回去找。意外地拾到一隻口袋,用手一提,很重。拿回 家一看,內有元寶兩隻,碎銀數十兩,洋錢百餘,零錢數百,帳簿一本,手摺好幾紮,知道是一家綢緞莊的東西。張生心中大喜,心想這一下子,就可以過上小康日 子了。正要拿到裏屋去,忽然想到,這東西一定是店中夥計收的帳,路過這裏丟失的。如果給店主交不了帳,他必然只有死路一條,不如等他來找,還給他。就把袋 子藏起來,從袋裏拿了點零錢,又去買了米回來,讓老婆煮飯。自己拿了盞燈,坐在門外風雪中等待。

【正文】未 幾,見一老者與兩少年,持綢莊燈沿路照看,形色倉皇【倉皇見前。】。觀察知為失物者,俟近喚問之曰:「若尋何物?」老者故識張,知其行無賴,不敢直言,支 吾思遁【支吾,前後語言不符之謂。】。張變色曰:「若持燈四照,不覓所遺,將相人門戶,夜間作賊耶?不實告我,必不令汝去!」老者不得已,始吐實曰:「適 以收帳過此,小憩道旁【憩,音氣,歇息也。】。遇雨急行,遺一布袋,故來尋覓。今不見,想為行道者拾去矣!」詢其中有何物,老者具言銀錢帳物,歷歷相符。 張笑曰:「然則曷過餘家小坐,拾物人餘已知之。」老者揖張曰:「如先生知之,請即見告,不敢輕造潭府。」張笑曰:「是不可立談。敝廬即在此,翁何吝移玉 【(左傳)聞君親舉玉趾。】?」老者猶豫不敢行【猶豫,見前。】,張拉之入。坐定,翁復曰:「如先生知之,請即見告,感且不朽。」張唯唯【唯,音委。(史 記)太史公曰:唯唯否否。(註)唯唯,姑應之辭也。】。入持茶出,詢翁店中司何事,曰:「收帳。」曰:「今失此奈何?」老者淚涔涔下【涔,音岑。涔涔,淚 下貌。】,曰:「傾家不足償,有死而已。」因復曰:「先生如知之,求即見告,感且不朽。」張又唯唯。老者疑其戲己也,起立欲行。張笑曰:「翁少坐毋躁,拾 翁物者餘不知。餘小有資蓄,當以償翁。」遂出袋示之曰:「此足償翁所遺否?」翁大驚,顧畏張,囁嚅不敢言。張慰之曰:「翁勿疑我!我若利此囊中物者,適已 牲醴酬神【醴,音禮,美酒也。】,閉門酣飲矣!何事踽踽坐風雪中【踽,音舉。(詩經)獨行踽踽。】,候翁相告為?」因盡出其銀洋,置之桌上,曰:「銀洋猶 是也,錢則藉以易米矣!」翁大喜過望,叩頭無算。起則請張取其半。張正色拒之。翁曰:「先生不取,某亦不敢行。」張笑曰:「必欲見惠,假我兩洋,俾新正得 啖飽飯足矣【啖,食也。】!翁見其意誠,不敢復言,予以兩洋,叩謝而去。

【譯文】沒 過多久,見遠處一老者和兩個少年,手裏挑著綢莊的號燈,沿路照尋著走過來,神色倉惶。張生知道是失主,等他們走近了,就招呼他們,說:「你們找什麼?」老 者一看是張,知道他是個無賴。不敢直說,吱唔著想走。張忽然變了臉色說:「你們打著燈籠到處照,又不找丟失的東西,該不是前來相看門戶,夜裏好來偷盜嗎? 不老實告訴我,就不讓你們走!」老者不得已,才吐實情說:「剛才收帳路過此處,在路旁歇了一陣。突然下起雨來,急忙趕路,丟了一隻布袋,所以返回來尋找。 現在找不到,想必是過路人拾去了!」張問他袋中有什麼。老者把銀錢,帳簿等物,一樣樣報出來,完全相符。張笑著說:「是不是請到我家小坐一下,拾東西的人 我已知道是誰了!」老者向張作了一揖,說:「如果先生知道,請馬上告訴我,不敢隨便到你府上打擾!」張笑著說:「總不能站在這冷風裏說話吧!敝家就在這 裏,老先生何必吝嗇多走兩步路呢!」老者猶豫,拿不定主意,不敢去。張把他拉進屋去,坐下後,老者又說:「如果先生知道,就請告訴我,我感恩不盡!」張 說:「好!好!」就走進去,端了茶出來,問老先生在店中幹什麼事。答說:「收帳!」問:「現在丟失了,會怎樣?」老者淚如雨下,說:「把家全賣了,也賠償 不起!只有死了!」又說:「先生如果知道,求你馬上告訴我,感恩不盡!」張又說:「好!好!」老者懷疑張在戲弄自己,就站起來想告辭。張笑著說:「老先生 稍坐,別著急!拾到東西的人,我不知道。我有小小的一點蓄資,拿來補償你老先生的損失!」就拿出口袋,說:「這是否是夠償還老先生的損失了?」老者大驚, 畏懼萬分地望著張,嘴唇動了動,不敢說什麼。張安慰說:「老先生不要懷疑我。我要是想拿這袋中之物,早就拿去買了牲口來祭神祖,關上門大飲大嚼了。何必一 個人呆呆地坐在風雪中傻等著你來告訴你呢!」說著,就把口袋中的銀洋全部拿出來放在桌上,說:「銀洋原封未動!錢麼,就借了點拿來買米了!」老翁大喜過 望,一連叩了不知多少頭。起身後,請張分取一半。張嚴肅地拒絕了。老者說:「先生不取,我也不敢走!」張笑著說:「非要給,就借給我兩塊銀洋,讓我大年初 一吃上頓飽飯,已心滿意足了!」老翁見他是真心實意,不敢再說什麼,拿兩塊光洋給他,叩謝而去。

【正文】張 以所得洋,復出市酒脯歸,獻神祀天。夫婦對酌,既醉而寢。夢為人縛去。見一王者,如文昌帝君狀,訶之曰【訶,同呵。】:「汝多行不義【句出左傳隱公。】, 不亟改,當墮餓鬼道!」方乞哀間,忽有人持狀入白。王者色頓霽,曰:「此事大善,足蓋往愆【往愆,猶言舊惡也。】。當還其祿籍,入本年秋榜。」復謂張曰: 「汝歸,當益折節改行【(戰國策)主折節以下其臣。(按)折節,猶言小心也。】,前程未可量也。」張寤,知以還銀事,得邀神佑。質明【註詳前篇。】,即具 疏焚文帝前,誓遵行功過格,以贖往愆。未幾,前老者衣冠來謁謝曰:「昨晚非先生,一家老弱命俱休矣。已告敝東,必有以奉報。」張遜謝。自此益勵行為善,而 貧愈甚,常數日不舉火。

【譯文】張 生拿了錢又出去買了酒肉回來,獻神供天。夫婦相對而坐,喝了酒吃了年夜飯,醉薰薰地上床入睡了。夢中被人捆綁,去到一個王者模樣人的面前,好像是文昌帝 君。他呵責說:「你多行不義,再不改正,當墮餓鬼道!」張生正叩頭乞饒,忽然有一人手拿一張狀子進前稟白。王者臉色立即和緩下來,說:「這是大善事,足以 抵銷以往的惡行。應該還他祿籍,入本年科榜。」又對張生說:「你回去後,應當痛改前非,前程未可限量!」張生醒來,知道是那件還銀事,感得神佑。天亮之 後,就寫了決心書,在文昌帝前焚燒,發誓遵行功過格,以贖以前的罪業。不久,以前的那位老者,衣冠楚楚前來拜謝,說:「昨晚若非先生之恩德,我全家老小的 性命就完了!我已把這件事報告了我的東家,他必有所奉報。」張生謙遜地道了謝。從此更加盡力行善,而生活更加貧困,常常幾天都揭不開鍋。

【正文】孟 秋中浣,【唐制,百官十日一浣發,一月三浣。】諸生俱赴金陵試。惟張不名一錢,【四字成句,出處未詳。(按)不名,猶言無有也。】糊口不暇,不復作入闈想 矣。忽遇前老者曰:「君何以尚不赴試?」告以貧故。老者曰:「君善士,鄉試豈可不去?請歸俟我於家。」張諾之,及歸。老者隨至,出二十金畀之曰:「此余所 積修金,君可附舟速行。」張感謝受之。老者既去,私念以金應試,事涉渺茫,不如留資薪米,可半年無凍餒憂。意不欲行,又慮無以對老者。方躊躇間,聞叩門 聲。啟視,老者偕一少年復至,謂張曰:「此即敝東,感君高義,久思有以奉報。聞君將赴試,慮尊眷獨居,無以資薪水,謹備二十金,白米四石奉贈,抒君內顧 憂。」張大喜過望,遂附便往試。揭榜果中,老者復偕其店東來,贈以計偕資。【計偕,註詳萬彥齋篇。】竟聯捷成進士,仕至觀察。

【譯文】初 秋月半,所有秀才都去金陵參加秋試。只有張生一文錢都沒有,每日飯錢都難措,就不再想應考的事。忽然遇到前老者,問他:「先生為什麼還不動身去應考?」回 說因為沒有錢。老先生說:「先生是個善人,鄉試豈可不去參加!請你先回去,在家等我!」張答應了。剛到家不久,老先生跟著就趕到了,拿出二十金交給他, 說:「這是我積蓄的工錢,你快點搭船去!」張生感謝之後收下了。老先生走了之後,張生私下想,拿這些錢去應試,能否成功沒有把握,有點渺茫。不如用這錢買 米買柴,可以半年不愁凍餓,便不想去了。但又顧慮如何對老先生回話。正在躊躇,拿不定主意之時,聽到有人敲門,打開一看,是老先生和一位青年人又來找,對 張生說:「這位就是我東家,為先生高義所感動,早想報答!聽說先生要去趕考,想到先生留有家眷,生活困難。謹備二十金,白米四石奉贈,以解先生後顧之 憂。」張生大喜過望,立即搭便船趕往金陵應試。揭榜,果然考中。老先生又和店東家來贈送進京赴試的路費,竟聯捷中了進士,官位做到了觀察使。

【正文】坐花主人曰:「一念之善,足蓋百愆。出餓鬼而登祿籍,何其捷也!豈非天道無成見,惟視其人之自取乎?雖然張之能為此,亦其素性豪邁,樂周貧乏,尚有善根耳!豈世之齷齪訟師,助強淩弱,錙銖必較者【錙銖,音資朱,細微之謂;較,計也。】所可同日而語哉?」

【譯文】坐 花主人說:「一念之善足以抵銷百惡。靠一念善而超出餓鬼登上祿籍,多麼的快捷!這不正昭示人們天道之理並非一成不變,而重在自己的抉擇取捨嗎!雖然如此, 象張生這樣能作到見巨利而不貪,亦是他一貫性情豪邁,樂於周濟貧困的善根所致!比起那些心地骯髒,助強淩弱,分毫必較幫富人打官司的人,能與之相提並論的 嗎?!」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何孝子
第3頁:二、萬彥齋封翁二事 第4頁:三、十金易命
第5頁:四、餘生削籍 第6頁:五、吳生
第7頁:六、錢文敏公殘殺報 第8頁:七、穩婆苦節
第9頁:八、乞丐福報 第10頁:九、偷兒福報
第11頁:十、皂隸福報 第12頁:十一、陽羨生
第13頁:十二、湯封翁 第14頁:十三、劉會元
第15頁:十四、沈鴻飛 第16頁:十五、某刑名
第17頁:十六、口業 第18頁:十七、胡封翁
第19頁:十八、張觀察 第20頁:十九、一洋致富
第21頁:二十、荷池洗硯 第22頁:二一、包巽權
第23頁:二二、曹之英 第24頁:二三、宣城盜
第25頁:二四、鬼捉醮婦 第26頁:二五、梅樹藏銀
第27頁:二六、正直為神 第28頁:二七、勘災二則
第29頁:二八、一震三人 第30頁:二九、昧銀被殛
第31頁:三十、火漆藏銀 第32頁:三一、獲盜受譴七則
第33頁:三二、廣平生 第34頁:三三、吳門細娘
第35頁:三四、某烈婦 第36頁:三五、費封翁
第37頁:三六、費善人 第38頁:三七、張明德
第39頁:三八、潘氏世德 第40頁:三九、解砒毒方
第41頁:四十、雲間守 第42頁:四一、雷殛陰謀
第43頁:四二、牛頭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