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鄭家成愛心教育

鄭家成愛心教育

[日期:2012-05-04]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徐圓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鄭家成,新世界主席鄭裕彤的幼子,世俗人所謂的富豪第二代。
  
  這篇訪問在他的辦公室進行。辦公室寬敞明亮,大班桌堆滿了文件。
  
  鄭家成從文件堆中走出來,穿的竟然是T恤、短褲、波鞋,而這天可不是便服日。
  
  鄭太說:他要非開會,就是如此裝扮,方便隨時可以行山。
  
  當他行山時,把握時間,同時在學習佛法。
  
  鄭家成很忙,看見他辦公桌上的文件可思過半。儘管如此,他不放過任何時間收聽佛學錄音帶。文件堆上的當眼位置,放著一條毛巾與一部卡式錄音機,那是他的行山必備雙寶。
  
  是甚麼佛學錄音帶?說來真虧他苦心,原來鄭太不斷在上課學佛,而課堂錄的音,就成為鄭家成的「遙距學習」教材。他甚至派他的秘書上佛學課、聽經,為的是替他錄音。
  
  鄭家成夫婦都是佛教徒。普遍而言,通常是妻子信了佛,然後影響丈夫,不過他倆的情形剛好相反,還是鄭家成影響太太與佛法結緣。
  
  助妻子結佛緣


  話說鄭家成與太太拍拖初期,聖誕節時登上山頂,俯瞰太平山下、維多利亞港醉人夜色,只見閃光燈此起彼落,拍攝聖誕燈飾,氣氛想必浪漫吧。豈料鄭家成如此反應:「其實人的生命就等於這些閃光,一剎那而已。」
  
  這句並不浪漫的說話,令當時仍未成為鄭太的李醫生印象深刻。
  
  「做醫生的,每天看著生老病死,內心有很多很多問號。為甚麼會有生老病死?看見許多人病得實在很辛苦,為甚麼?若說世界有造物者,他究竟用甚麼標準決定誰該受病苦,誰又可以健康?如果說造物者創造世人、創造命運,那麼厄運與好運從何而來?有人說是考驗,為甚麼考驗這個人,又不考驗另一個人?準則在哪裡?」
  
  多年的浸淫,鄭太的疑團逐步解開,明白這是業力,是人生的無常。「我們生活上面對的問題,醫生所面對的生老病死,佛教都有圓滿的答案,背後並沒有甚麼玄妙的秘密。要非與他拍拖、結婚,我不會有這個機緣去認識佛法,得到這個答案。」
  
  鄭家成對佛學的興趣,影響了李醫生,他倆還曾經跟隨羅時憲老師學佛。
  
  李醫生自幼接受英文教育,中文程度不高,初時聽佛學聽不懂,連殊勝、波羅密多等名詞也不明白,「只因為渴望想了解佛法,所以仍然堅持下去,聽了大概三幾年時間吧,直到羅公逝世。羅公知道我的中文底子差,便鼓勵我先讀歷史,從佛教歷史入手。又建議我看英文書,還記得有一本書名叫TheShortHistoryofBuddhism,還教我中、英文書一齊看,中文看不懂的,就翻英文。這對我很有幫助。」鄭家成事忙不能上課,就靠太太的筆記與錄音帶來補課。
  
  結婚十二載,他倆組織了幸福的佛法家庭。而佛法的潛移默化,深入到工作、生活的小環節。
  
  近年來,鄭家成致力發展惠州棕櫚島渡假村,總投資達十億元。二十七個洞的高爾夫球場,猶如一片綠洲,清幽寧靜。
  
  「渡假村最大的目的並非讓人打球、游泳、玩樂,而是令人感覺到寧靜,因為我們平日工作已經很忙碌緊張,到處都是嘈吵的聲音,空氣又污濁,希望渡假村可以提供一個清淨的環境,置身此間,可以完全享受心靈的清淨。」
  
  一切從心開始。


  渡假村員工一百多人,還有許多頭貓咪狗隻。這裡頭,有個小插曲。「內地人沒有愛護動物的意識,貓貓狗狗不外是補品。」茹素多年的鄭太說來,難掩不忍,「看見附近的酒家有貓狗待宰,準備做補品,我們就買回來,放在員工宿舍,久而久之,員工都與這些貓狗結為朋友,都很愛惜這些動物,我想這便是一種愛心教育,把殺生的習慣變成護生的意識。」
  
  渡假村的旁邊,有一個二十萬呎的綠色農場,是鄭家成夫婦的至愛。這裡飼養了牛、豬、雞、鴨。牛耕田,雞生蛋,豬糞做肥料,各司其職,牠們共同的命運是享受田園樂,不會被宰割。
  
  「有機會看到植物是怎樣從泥土發芽,很有趣的。」都市人反璞歸真感受大自然,那發自內心的豐盛愉悅,又豈是物質享受所能比擬?
  
  「我們僱請附近的農家來種田,用最原始的方法來耕種,種出來的蘿蔔又肥大又香甜。」新鮮的瓜果菜收成,渡假村的客人、員工都有機會分享。
  
  「員工嚐過有機的瓜菜,發現又鮮又甜,他們會慢慢認識有機耕種的作用,再慢慢的了解環保的意義,慢慢習慣環保。」
  
  原來渡假村的政策是盡量減低對環境的污染,要落實政策不光要靠規章制度,還得做心的教育。
  
  「我們用的肥料等等,都盡量不要污染環境、破壞環境。高爾夫球場的周邊是一條河流,如果我們用上破壞環境的化學劑,這些殺傷力強的藥物被泥土吸收,再溶化入河流,就會造成很大的破壞。」
  
  「人是破壞環保的罪魁禍首,現代文明就是破壞大自然,我們必須取得平衡,」鄭家成認為環保的根本,還是從人心開始。「淨化心靈就是環保,淨化心靈,不要污染,還不是環保嗎?自然的東西是最環保,那是大自然的法則,所以我常說,佛教是個環保的宗教,因為他解釋大自然的法則,其實佛法是日常生活的道理而已。」
  
  渡假村的旁邊,鄭家成正在建築一幢房子,內裡的設計充分反映了主人的理想。「裡面有個佛殿,有幾個閉關房,歡迎朋友到來閉關,認識自心。」
  
  他們還準備在上海鑄造一個大銅鐘,一米多高,鐘的外面將刻上經文。「佛家講,鐘聲可以淨化眾生的心靈。敲鐘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不期然安靜下來,就如在意大利,我們聽到教堂的鐘聲都會很喜悅、很平靜。希望六道眾生都能聽得到鐘聲,與佛教結上一個緣。」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