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門遊觀(佛陀)

四門遊觀(佛陀)

[日期:2012-05-03]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陀出生後,父親淨飯王為使自己的國家後繼有人,不願佛陀出家修道。為了防止他產生出家之心,便對他從小進行了嚴格的教育和管制,教給他各種婆羅門知識、禮儀以及「齊家治國」之術;建造幾處宮殿供他單獨居住,禁止他隨便出宮,接觸平民百姓;又於他十七歲時,替他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並送給他幾百名藝女,歌舞娛樂,希望以聲色籠絡住他的出家之心。
  
  一切都是徒然。有一天,佛陀想出城遊玩,向淨飯王提出懇請。淨飯王以為太子出城遊玩,是去尋求世俗之樂,出家之心漸泯,便同意了。於是,太子便命御者套上馬車,出城遊覽。主僕二人駕車出東城門,名勝未能看到,卻遇上了一位龍鍾老者,白髮蓬亂,牙齒落盡,雙目昏暗,兩耳聵聾,拄杖而行。太子吃了一驚,忙問這是什麼人。御者說是老人。太子問:「我是否也會成為老人呢?」御者回答:「不但是你,天下的人都會有老的一天。」太子立即鬱悶不樂,心想:人生過得真是太快了,就像流水一樣,流過之後便再無回期,真是太苦了啊!太子失去了遊玩的雅興,便駕車鬱鬱地返回宮中,去思考人生易老的問題。
  
  不久,太子主僕二人又駕車出南城門,遇上了一個病人,腹部水腫,身體瘦弱,躺在道旁。御者告訴太子:「這是病人,已經活不了幾天啦!」太子說:「一切都是無常的。我顯然也會這樣,有遭逢生病的一日。」心中不快,便駕車回到宮中。
  
  後來,太子又出西城門遊覽,看到一個死人,家屬在邊上號啕啼哭,悲痛異常。御者說:「這是死人。人都有死,就像有春必有秋一樣。」太子問:「我也會死嗎?」御者回答:「人都是要死的。」太子心中煩悶,又駕車回宮去了。
  
  最後,二人出北城門,遇上了一位衣服整齊,手持法器的人。太子問到:「這是什麼人?」御者回答:「這種人叫比丘,一生絕情去慾,心地慈悲,以救度眾生為任。」太子說:「太好了!這樣活著才是快樂的啊!我也要過這樣的生活。」
  
  據說,「四門遊觀」事件使佛陀直接體驗到了人生的倏忽無常,目睹了出家比丘的異人風采。他開始思考人生的生老病死問題,定下了出家修道、救人苦難的決心,並終於翻越城牆,不告而別,棄家修道去了。佛教徒相信,「四門遊觀」的所見所聞,是佛陀出家的直接原因。然而研究表明,「四門遊觀」的故事,其文學性多於歷史真實性。早期的佛典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極可能是後人的杜撰。
  
  實際上,佛陀生活的時代,印度與戰國時期的中國相似,諸國林立,兼併戰火四處燃起,大暴小,強凌弱,弱小國家的生存受到威脅。迦毗羅衛是北印度的小國之一,長期受到鄰國的欺壓,瀕臨滅亡的邊緣。佛陀生在這樣的時代,政治上注定是個失敗者。當時的印度文化卻處於繁榮時期,佛陀或許看到,如在文化上有所造就,也許能挽救釋迦族的命運。以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在文化上有所造就是完全可能的。這也許是促成佛陀出家的決定性原因。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