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凡是豈可貪求無厭

凡是豈可貪求無厭

[日期:2012-05-03]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從前,釋尊住在曠野精舍的時代,一群修行者為了要在曠野上塔建五百間私房,乃沿街次弟敲門托缽,懇求捐助。
  
  有一天早晨,一位修行者為了要建造自己的房舍,他披衣托缽,前往曠野的某村落。此時,適逢一個商人手持鑰匙,來到市場,準備開店營業的時侯,猛然看見遠處一個修行者,匆匆朝向自己的店走來,他立刻意識到:
  
  「他一定是要募捐建造房舍,早晨尚未營業就來募捐,真是拿他沒辦法。我還是溜走為妙。」
  
  商人趕緊關門打算跑回家去。修行者看他那慌忙的,心中有了計量:
  
  「他一定看到我來,厭惡募捐而逃走,待我在路上阻攔他。」
  
  他果然抄近路,出現在商人面前。
  
  「喂!你別走嘛!我想借你的神力,支援我塔建房舍。凡是信奉佛法的人,都曉佈施有莫大的功德。世尊說,得讓不想聽法的人起慈悲心,再難也得設法說動他;要讓不肯信的人,起憐憫心,使他深信不疑,而行佈施。這是為什麼?目的在使諸位能於來世出生天界,不論姿色、壽命或眷屬,都能獲享安樂。待以後投胎人間,也能修學佛法增進功德,而至證悟。世尊曾作偈勸誡我們:
  
  「佈施會得到善報,五欲都能心滿意足,
  
  更能超越生死的流轉,進入覺悟涅槃的境界。
  
  樂施好善的人,自能得到天神的護衛,
  
  凡事均能如願以償,不會被群魔所擊敗。
  
  德薄多苦惱,福厚方能除災難,
  
  倘若福德鞏固,就能迅速得深厚的定力。
  
  出生天界能享受快樂,投胎人間能自在,
  
  由於佈施的功德,凡事都能順利如意。
  
  基於佈施的功德,才能永遠脫離生死的苦惱,
  
  得以進入涅槃境界,成為不生不滅身。」
  
  修行者唱完這首詩偈,又繼續說:
  
  「由於可知,只要你肯佈施,為我們建房子,就是莫大的功德。」
  
  他無可奈何地佈施後,告別了修行者,一路上盤算著:
  
  「如果開店營業,被那乞丐纏住,不但沒錢可賺,反而連資本也會被拿走。不如回家坐著,至少還能留住本錢。」
  
  他放棄作生意的念頭走回家去。但是,妻子看他整個早上待在家裏悶坐,忍不住斥責他:
  
  「怎麼這麼早就回來呢?這樣懶惰怎能扶養妻兒,繳納稅金呢?」
  
  「你別生氣,請聽我解釋。今早上市場要開店時,一個修行者走來要募捐建房子,我尚未營業,反要先做佈施。我想這樣下去,恐怕連資金都要被募走,所以關店門回家,而絕不是偷懶休息。」
  
  妻子知曉事情的經過,認為有理,也就默不作聲。
  
  次日,舍利弗又來乞討。他挨家挨戶去乞討,很快就來到這位商人的家門前了。女主人一向很尊敬舍利弗,她一看用他來,立刻把食物放在乾淨的盤子裏,端到舍利弗面前,向他頂禮,恭恭敬敬地問候他,舍利弗也還禮,慰問她說:
  
  「近況好嗎?」
  
  「託福全家都平安,惟獨日子過得辛苦。」
  
  「為什麼這樣辛苦呢?」
  
  「聖者呵!家裏所需的衣食和稅金等開支,全靠丈夫到市場做買賣來維持。但是一出門,就碰到一群修行者來募捐建房舍,他實在難以拒絕。丈夫害怕連資金都要被募走,才乾脆關門回家來。不論什麼人來募捐,我都要拒絕了,因為我一向尊敬你,才敢以實情稟告。」
  
  舍利弗很同情她,也為她說法,讓她心生歡喜,才返回精舍。舍利弗立刻將此事稟告釋尊,釋尊就把那個修行者叫來詢問:
  
  「我聽會利弗說,你為了建房子,曾經向許多人強迫捐款,果真有這回事嗎?」
  
  「世尊,是有此事。」
  
  「這是不如法。你絕不能因為要建房子,就胡亂向人募捐。」
  
  佛陀把他訓斥一番,才向其他修行者說:
  
  「諸位,你們也不許向人募捐建房子,財物難得,佈施難得。甚至信徒發心供養我們的衣食、臥床和醫藥,都是很難得的。更何況為了建房子,而胡亂求財的方法。」
  
  佛接著對比丘說法。
  
  從前,有一位比丘叫做跋據,一直住在叢林裏。當時,有一群釋軍多鳥也以這裹的從林為家,不分早晚都在叢林裹鳴叫不休,惱怒了這個修行者。
  
  有一天,這位修行者來見佛。他先向佛陀頂禮後,退在一旁站著,佛陀慰問他:
  
  「你的身心都很愉快吧?叢林裹生活得快樂嗎?」
  
  修行者回答:「世尊呵!我既無病,也無苦惱。叢林裹生活愉快,惟獨早晚一大群釋軍多鳥在吵鬧。使我心煩不能瞑想。」
  
  「你想把釋軍多鳥趕走嗎?」
  
  「我的確這樣想。」
  
  「既然這樣,我教你一個方法。黃昏,當釋軍多鳥飛來的時候,你向每隻鳥兒要一根羽毛,等到明晨牠們要離去時,你向牠們要一根羽毛,這麼一來,牠們以後再也不敢回來。」
  
  修行者欣然回到叢林裏,如常打坐。黃昏時刻,釋軍多鳥群集飛來,在頭頂上狂嗚不已。修行者對群鳥說:
  
  「請你們都給我一根羽毛好嗎?我有些用處。」
  
  聖鳥聽到默不作聲,但都不敢拒絕,紛紛拔起一根羽毛丟到地面。次晨,修行者又向牠們乞討羽毛,群鳥無奈,只好又拔羽毛丟下。當晚,群鳥再也不肯棲息在叢林裏,改向別處求宿,勉強渡過一晚。但是,群鳥住慣的地方,捨不得冒然遺棄,而陌生地方又不能適應,次日黃昏,群鳥又返回叢林了。結果,修行者再要向牠們乞討羽毛。群鳥彼此嗟商:
  
  「這個修行者簡直不可理喻。羽毛若拔完,我們都不能飛了,但要怎麼應對呢?他是叢林主人,我們必得離開此地,到別處尋找住處才行。」
  
  群鳥最後紛紛飛走了。
  
  釋尊講完這段話,就對一群修行者說:
  
  「諸位,連天空的飛鳥,尚且討厭被人屢次乞討,何況是人呢?你們絕不要凡事匆忙,不能對那些信徒居士胡妄求財。」
  
  「世尊,為何那位叢林的修行者會害怕鳥聲呢?」
  
  佛又談到昔日因緣。
  
  從前,有一隻象住在未開發的森林裹。有一天,突然狂風怒號,樹木全被吹斷。大家聽到樹木的折斷聲,不禁驚慌奔跑,最後站在一棵樹下發抖時,不料,那棵樹也突然被吹斷。此時,天人看見象驚慌的樣子,就唱出一首詩偈:
  
  「暴風突起,樹木折斷,大象驚慌狂跑。
  
  倘若大風吹遍天下,大象就無處可逃了。」
  
  當時的大象,就是叢林裏的修行者。
  
  佛又向出事的修行者談起一段因緣。
  
  從前,有五百位仙人住在雪山裏。其中一位離開團體,獨自到泉水清澈。風景絕佳,果實累累的深谷下,禪坐修行。
  
  這位仙人的住處附近有個池塘,池塘裏潛伏一條龍。龍看見仙人正襟危坐的姿態,慈悲之心,油然而生。牠每天來到仙人打坐的地方,把仙人的身體層層圍住,自已的頭蓋住仙人的頭頂,一直盯著不動。結果,反使仙人坐在原處晝夜不能休息,身體逐漸衰瘦,全身長了皮癬,痛苦難挨。
  
  有一天,幾位仙人同參來訪,見他瘦弱無力,全身生癬,大吃一驚,問他:
  
  「到底怎麼回事?你竟瘦得這麼厲害,全身長癬?」
  
  仙人將此中情形說出,同參們聽了又問他:
  
  「那就不妙了,倘若不讓那條龍來,如何呢?」
  
  「當然很好,可有什麼妙計嗎?」
  
  「有,那條龍身上有什麼東西?」
  
  「有的,喉嚨上有寶珠。」
  
  「你向牠乞討寶珠。因為龍生性吝嗇,不肯給人東西,當然也不會來。」
  
  同參教他這個方法後便回去了。這位仙人依照同參的建議等待龍來時,立刻向牠乞討喉嚨的寶珠,龍馬上變了臉色,默然離去。次日,龍又來了,仙人一見,就作偈問他:
  
  「光芒閃爍的摩尼寶珠,脖子上掛著的瓔珞,
  
  如果你肯給我的話,我就與你為友。」
  
  龍也作偈回答:
  
  「向我要求摩尼珠,無異拿著手杖喚狗來。
  
  我不但不給你摩尼珠,也不想去你的地方。
  
  縱有上等佳餚和諸多寶物,也比不上此顆摩尼珠的珍貴。
  
  縱使向我再三乞討亦無可得,又何勞殷勤強求呢?
  
  若再懇求則傷彼此親愛之情,如此更不可得。」
  
  此時,天於虛空中傳來詩偈:
  
  「所以會被人討厭,在於向人乞討。
  
  仙人只要呈現貪相,連水龍也會隱藏在深淵裏。」
  
  佛陀說完這段往事,又向募捐建房的修行者說:
  
  「修行者呵!連龍被人屢次索求,都會厭惡逃走,何況是人呢?今後你不能再向在家信徒強求財物,這是遭人討厭的原因。」
  
  有人雖然被百般愛慕,但若貪求無厭,也同樣會遭人嫌棄。  
  
  《摩訶僧祇律第六》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