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

佛光教科書第四冊 -- 佛教史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日期:2010-07-28] 來源:轉載  作者:佛光山宗務委員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陀證悟後,在菩提樹下想起救渡眾生的大事因緣,心自思惟其所徹悟的正法甚深微妙,而眾生妄想執著,必定不能信解,所以生起疾入涅槃的念頭。
  
  此時,梵天知佛所想,即前往佛所,勸請佛陀住世說法。佛陀終於不忍眾生長夜悲苦,便隨順梵天勸請,決意示教利喜,宣揚適應眾生根機的教法。
  
  佛陀首先到波羅奈斯城的鹿野苑,度化曾在苦行林一起修行的憍陳如等五位侍臣,三轉苦、集、滅、道四聖諦法輪,此五人成為佛陀最初的比丘弟子。至此世間三寶具足,僧團於焉成立。
  
  從此,佛陀經常帶著五比丘行化在縛囉迦河的沿岸,並暫居於此。在這裡,佛陀度化了迦尸城的青年耶舍,他的父母親也皈依佛陀,成為最早的優婆塞、優婆夷。其後耶舍的朋友約五十人,受了佛陀慈悲智慧及道德的感召,也都皈依佛陀,成為出家的弟子。
  
  一天,佛陀便以此初具規模的僧團行腳人間,展開人間佛教的宣化工作。佛陀囑咐弟子們行化各方,自己則到伽耶山的優樓頻羅聚落,以智慧善巧度化事火外道三迦葉兄弟及其弟子一千人,並率同他們到達摩揭陀國,實踐度化頻婆娑羅王的約定。國王聽了佛陀說法以後,歡喜踴躍而皈依了佛陀,並在迦蘭陀竹林為佛陀建造第一座精舍,作為佛陀弘法、安居的地方。這是國王信佛的開始。
  
  不久,佛陀在竹林精舍度化原為外道的舍利弗、目犍連及其弟子二百五十人出家;「若不值佛,亦當獨覺」的大婆羅門摩訶迦葉,在遇佛聞法後,也皈投佛陀座下。至此,佛經中常提及的「千二百五十人俱」的僧團,亦已形成。越二年,佛陀回到故鄉普施法雨,教化釋迦王族青年,其異母王弟難陀、獨子羅睺羅、堂弟阿難、提婆達多、阿那律,以及為王子們理髮的首陀羅族優婆離等出家,又感化婆羅門之子須菩提歸投座下。這十位傑出比丘,就是日後著名的佛陀十大弟子。
  
  佛陀初期的出家弟子,惟限男眾。淨飯王逝世後,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及釋迦族五百女子請求出家,於是比丘尼僧團成立,使整個教團擴展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的完整組織。
  
  佛陀是位打破傳統社會階級制度的宗教革命家,他建立僧團,納受弟子是採「四姓平等」的原則,因此佛陀所度化的僧俗弟子,上從王公貴族,下至貧民百姓,乃至異教外道,凡誠心皈投者,佛陀皆如「無邊大海容納眾流」,欣然接受。佛陀說法,觀機逗教,方便引導,凡沐佛陀慈化者,無不信受奉行。因此,不僅出家證果的弟子眾多,在家弟子悟道者也不在少數。
  
  尤其在家信徒對於佛教護持不遺餘力,更是僧團存續的重要助緣。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各大國國王,須達、毗舍佉等諸大護法在各地所奉獻的林園,所建立的道場,如竹林精舍、祇園精舍、鹿母講堂、重閣講堂等,不僅使僧團初期遊化、頭陀的生活漸行改為定居式的團體生活,而且成為佛陀一生弘法、納眾、安居的重要據點,對於僧團的發展影響甚鉅,貢獻斐然。
  
  佛陀成道十二年後,由於教化日廣,僧團逐日擴大,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的僧眾,使原來清淨和樂的共居生活起了變化,弟子或有放逸之行而受譏嫌,或有見解不同而相紛爭,為維持僧團的和樂清淨,佛陀採「隨犯隨制」的方式,制定了以「六和敬」為綱領的戒條;同時制定每月二次的「布薩」會議、三個月的「雨安居」及「自恣」儀規,來規範、淨化僧團,使諸比丘都能在清淨戒法之中長養善心。
  
  佛陀是人間的大導師,他所宣說的教法都是解脫人生煩惱與世間苦難的真理;所制定的戒規,也與日常生活上的衣食住行、道德倫理、修持解脫有關,可說是融法治、德化於一爐的繩墨。佛陀入滅之前,僧團中的七眾弟子均已具足完備的戒律。
  
  佛陀建立僧團,以法攝僧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現前弟子的解脫,更是為了未來正法的久住。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於八十歲臨入涅槃時,阿難請示後世弟子應以何安身立命?佛陀慈示弟子應「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尸波羅蜜是汝大師」、「依四念處嚴心而住」。佛陀把住持正法的責任付予僧團,提出以「法治」代替「人治」,而遺教以自性三寶為皈依,以戒為師,以法為中心。故現今的僧團,一如佛世,持守戒律,傳承法脈,光大佛法。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第3頁: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第4頁: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第5頁: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第6頁: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第7頁: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第8頁: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第9頁: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第10頁: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第11頁: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第12頁: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第13頁: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第14頁: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第15頁: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第16頁: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第17頁: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第18頁: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第19頁: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第20頁: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第21頁: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