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輕重之間(阿育王)

輕重之間(阿育王)

[日期:2012-04-21]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阿育王是印度歷史上偉大的國王,他不朽的功績在於首次統一全印度,結束了印度長期的割據分裂局面。
  
  據說,當他完成統一大業後,為了顯示自己的成就,一次,趁殿會群臣之際對大臣們說:「諸位愛卿,現在還有不屬於我的天下嗎?」群臣答:「大王聰明智慧,賽過天神,文韜武略,統一全土。現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再沒有不屬於您的天下了。」阿育王聽後心中大喜,便要賞賜群臣。
  
  這時只見一位老臣上前對他說:「大王您不要高興太早,依我看,國境之內還有不屬於您的地方,那就是大海。大海龍王不曾派人來通報資訊,也不曾獻過什麼貢品,所以我說龍王的大海是不屬於您的。」
  
  阿育王聽後不信,一定要親自去看看,便帶領幾十萬大軍,吹號擂鼓,高舉戰旗,浩浩蕩蕩地來到大海之濱,想請龍王出來說話。然而,大海平靜極了,根本看不到龍王的影子出來。阿育王大怒,高聲呼喊:「龍王你給我聽著,你的大海在我所治的國境之內,你為什麼不出來見我?」許久之後,仍不見龍王。
  
  阿育王毫無辦法,便轉身問那位老臣說:「有什麼辦法才能讓龍王出來呢?」老臣回答:「龍王的福德現在比您的大,所以他是不肯出來的。如果您不信,可以各取黃金兩斤,分別為大王您和龍王造像。然後過秤,可知道您的像輕,龍王的像重。由此便可得知龍王福德多,您的福德少了。若想使龍王歸服,大王您多種福德就是了。如何種福德呢?那只需多做善行,敬重佛法。」
  
  阿育王聽後,立即派人替龍王和自己造像,果如那位老臣所說,雖然同樣用了兩斤金子,阿育王的像卻比龍王像輕了好多。
  
  阿育王便聽從老臣的話,多做善行,建立養老院,侍養鰥寡孤獨,廣發救濟金,賑濟貧苦百姓,同時又到處建立佛教寺院寶塔,供養僧眾。
  
  三年一晃就過去了,阿育王的善事已多得不可勝數。再稱阿育王像與龍王之像,奇蹟發生了,王像比龍像重。這時,那位老臣對阿育王說:「大王啊!龍王現在就會歸服於您了。」
  
  阿育王聽後,心中反沒了原來那種爭強好勝之心,兵也不帶了,單身一人再次來到海邊。只見龍王化作一少年婆羅門形象,自海中急忙奔出,跪倒在阿育王身前,行臣禮,問候起居,並將海中的無數奇珍異寶做為貢品,送給阿育王。
  
  這顯然是神話,這樣的故事對佛教信仰者來說,卻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宗教是出世的,其最高目標被投放在另一個彼岸世界之中。但任何宗教都不能孤立於社會之外,當認為自己的教義理論於世俗社會有莫大的功德,是救人的良藥,治世之良方。且不論其結果是否如此,宗教對社會的影響確是在潛移默化間完成的。宗教徒們顯然也認識到了這點,為了使人們相信宗教對社會的功效,他們不得不進行文藝創作、藝術加工,編撰一些神話故事,以更形象、更具體的形式,將信教敬教的功德展現在人們面前。因此,在宗教文獻中,宣揚信教功德的故事可謂比比皆是。佛教就更多一些,上述阿育王的故事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