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

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日期:2010-07-28] 來源:轉載  作者:佛光山宗務委員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記錄佛陀教說的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結集,正法得以源遠流傳至今。關於經典的來源,根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後,弟子們頓失依怙,竟有一愚癡無智的跋難陀比丘卻興奮的表示,從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約束,而得以為所欲為。大迦葉聽後極為痛心,為防患未然,因此決心結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葉首先邀請信仰虔誠的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擔任護法,提供一切衣食臥具,並挑選五百位有德有學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羅山的七葉窟從事結集經典的事宜。大會由大迦葉擔任主席,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出律。優婆離於三個月內,每天陞座誦出戒條,共八十次誦畢,編成一部《八十誦律》,此為一切戒律的根本。《八十誦律》是由八大部分組成,合併稱為「五篇」。這些戒條是佛陀根據當時僧團所發生的具體過犯而制定。後世學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發展出《四分律》、《五分律》。惟目前《八十誦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聞第一的阿難則誦出經(法)藏。阿難將佛陀在不同時間、地點,對不同根機的眾生所說的教法,一一講述,並唱說:「我是聽佛陀這樣說的。」這就是經典開頭首句「如是我聞」的由來。在座比丘對阿難講述的內容,凡是認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認可;認為有所遺誤者,即提出糾正、補充。如此透過大眾共同審定,合誦出來的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阿含經》。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雜阿含經》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錄的體裁,記述佛陀和弟子們的修行與弘法活動。經中揭示緣起、十二因緣、三法印、四聖諦、四念處、八正道等佛教的基本教義,其核心內容是說明現實世界中人生的苦惱以及去除苦惱的方法,也都是人間佛教思想的淵源。本經不重玄理、義解,而重修行實踐,因此誦讀此經,有助於現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經》主要論述四聖諦、緣起等基本教義,闡發無常、無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說各種修持方法,以及與涅槃解脫之道的關係。因為此經比較深入且詳細論述小乘佛教基本教義,所以後世認為此經是闡發深義的經典匯編。
  
  《長阿含經》與其它三部阿含一樣,除了記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外,其獨特之處在於「破諸外道」的異說。如《弊宿經》、《阿摩晝經》、《裸形梵志經》等,均詳細記載著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內容。
  
  《增一阿含經》是四部阿含經中最後編纂的,主要內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佛陀本生、諸弟子本事、制律因緣和戒經教義外,並有種種菩薩意義的演化、空義的發揚、他方佛土的出現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阿含經雖為原始佛教的小乘教典,卻是大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據。大乘教的空義、緣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三十七道品、戒定慧三學、四攝法等,都預見於四阿含經中。龍樹的「空」,無著的「有」,明顯受了四阿含經的深刻影響。
  
  綜合上述,扼要言之,《八十誦律》、四阿含經是最早成立的經典。由於這些原始經典的結集,能令正法久住,破邪顯正,同時也將佛陀的教法流布十方,乃至促成大乘佛教的蓬勃發展。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第一課 佛的意義
第3頁:第二課 如來十號 第4頁:第三課 佛身
第5頁:第四課 佛德 第6頁: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第7頁:第六課 他方佛名 第8頁: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第9頁:第八課 法的意義 第10頁: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第11頁: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第12頁: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第13頁: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第14頁: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第15頁: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第16頁: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第17頁: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第18頁:第十七課 六和敬
第19頁: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第20頁: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第21頁: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