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一針投水(提婆菩薩)

一針投水(提婆菩薩)

[日期:2012-04-21]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當龍樹的名氣傳遍印度,越洋跨海,遠播獅子國的時候,獅子國提婆的名字也時常傳入龍樹的耳中。那時,龍樹已經年近老邁,住在南印度憍薩羅國弘傳佛法。提婆卻是年輕氣盛的少年婆羅門,當他聽到龍樹的名字後,便不遠萬裏,跨洋越險來到憍薩羅國,要求與龍樹論法。下面便是兩人論法的故事。
  
  卻說提婆來到龍樹所居寺院的門口,對守門的小沙彌說:「相煩道友通報尊師,說有獅子國提婆慕名前來,要求論法。」
  
  小沙彌進去通報龍樹。龍樹聽說提婆來了,便把所用飯缽盛滿清水,交給小沙彌說:「你把這缽水送給提婆去吧。」提婆見龍樹給自己送來一缽水,默默無言,取出一根銀針投到水中。他隨後對小沙彌說:「再煩請道友將水端回去吧。」小沙彌莫名其妙,心想:我的老師送水給你,你不喝也就罷了,卻投進一根針,真是奇哉怪也。一邊想著,一邊又把水端到了龍樹房中。
  
  龍樹見小沙彌回來,問道:「提婆說什麼了嗎?」小沙彌回答:「他什麼都沒說,只是將一根針投到了水裏。」龍樹心頭一震,說:「這個人真是有大智慧啊,能察機知微,明辨隱顯。有智如此,可速請他入內。」
  
  小沙彌仍不明所以,問龍樹道:「你們讓我把一缽水端來送去,難道其中包含著什麼道理嗎?我常聽你說什麼無言妙辯,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無言妙辯嗎?」龍樹告訴小沙彌說:「是啊,這就是無言妙辯了。你知道,水這種東西稟承天下至柔之性,四處流溢,彌漫天間。其自身本無方圓,隨器皿而有方圓之形;本無清濁,與物相融才有清濁之才。水之性如此,我以滿缽水示提婆,暗示了我的學問智慧圓滿周遍,無以復加。而提婆以針投水,於無以復加之中又加進了東西,水卻並不因之流溢,其應答之巧妙可謂到了極點。提婆果然名不虛傳,非是常人可比,你快去把他請進來吧!」
  
  提婆進入寺院,見到了龍樹,兩人的無言妙辯立即變成了有言清談。他們登堂就座,談玄辯論,詞清義朗不說,妙語亦是如珠落盤,錯落有致,清脆有聲。兩人一談便是一整天,相互佩服之情更是溢於言表。提婆遂為龍樹的風範所吸引,請求執弟子禮,拜師學藝。龍樹欣喜萬分,回答說:「你果然是後學中的龍鳳,聰明機敏不讓前代之先賢。我已年老力衰,死期在即,天幸遇上你這位俊才,總算是天命有加,使我的傳法大業命不該絕,後繼有人了。日後的佛教大業便仰仗你了。」提婆倒身便拜,說:「自今而後,弟子的一切便唯老師您的差遣是從了。」從此,提婆便成了龍樹的弟子,於龍樹死後繼續弘揚大乘佛教,成了大乘佛教的主要領路人。
  
  這個故事記述了提婆拜師龍樹的過程。龍樹與提婆皆是印度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兩人皆以長於辯論著稱於世。在這個故事中,兩人打破常規的有言論辯的形式,來一次無言的妙辯,很有些中國禪宗的「禪機」意味,使本來枯燥凝重的佛教突然加入了一些生動活潑、新穎別致的內容。正因為如此,這個故事歷來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逸聞趣事,長期在佛教史上流傳稱頌,經久不衰。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