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李恒鉞居士講述

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李恒鉞居士講述

五、佛教是甚麼

[日期:2010-07-28] 來源:轉載  作者:李恒鉞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五、佛教是甚麼

五、一  佛教的內容

五、一、一  理論—佛學—解—解釋世界的真理

五、一、一、一  世間

世間就是對一般世間現象的解釋與應付。

五、一、一、一、一  因緣

佛說世間萬事都是依照因緣定律演變前進的。現在科學界論到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承認有因果律的,也有偶然的。但佛說一切的事物的顯現異動,決無偶然,一律是因果律所操縱的,只不過有的是簡單的因生出的果,有的是極複雜的因生出的果而已。簡單的因如想由桌上將茶杯移至另一地方是因,而茶杯就被移動了是果。複雜的因如某學者偶爾有一理想的學說,因而寫書去發表,宣傳,其間經過多少複雜的因素,終致世界文化受莫大影響。這個果是極複雜的因所造成的,決不是偶然的。一般科學所認為偶然的事,只是科學尚不能分析其複雜綜錯的因緣而已,但決不能說是無因。所以佛說世間一切法既皆合因果律,於是推知世界的目前一切現象,均由於因緣而演成,目前的事物為因,也能緣起以後的即將到來的一切事物的果,如此往前推到無始,往後推到無終,都脫不了「因緣生滅」

五、一、一、一、二  進取(造因緣)學佛的人心目中的因果和對應

以前講過事事是依因緣而向前推進,所以有因有緣便能有果,是絕對的,不可避免的。學佛的人,決不求神保佑自己,或多照顧自己,但是莫不自己造福,以謀自保。為什麼呢?因為學佛的人明瞭世事是循因果律前進的,一切現象都有它的複雜因緣,受各種關係影響,決不是偶然的。因為誰都要善果,所以學佛的人不願造惡因,而願造善因,造善因即所以自己求福。又因為惡果的來臨是既往惡因的緣故,無法逃避的,只好一面安心忍受,一面造逆緣,使惡果不成熟或慢點成熟,所以說凡人怕惡果,學佛的人怕惡因。

學佛的人對於社會國家環境的態度,因造詣不同而有差別。大悲心,戒律,便是佛教徒處世的態度與方法。佛法是一個最利人也利己的方法,但學佛的人決不能只求利己,那是一定不成功的。但因程度不同,程度低的只能為「利己」而「利人」。程度高一點的事事「利人」,自然而然的收穫了「利己」。所以說學佛是以「捨己利人」為動機,而得到「人己雙利」的結果,學佛的人最反對的是「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的。程度最高的因為自己解除了煩惱不受痛苦的影響,所以事事要「捨己利人」,梁惠王不肯殺牛作祭祀,孟子說這是惻隱之心,佛說這是「悲心」。這種「惻隱悲心」,是人人皆有的,但不是人人都能發揮的。這種悲心愈訓練愈大,愈發揮愈廣。如果把悲心發揮到無時間無地域無對象的程度,這就是佛的大悲。所以佛是最提倡發大悲心。惟其有大悲心,才能真的「捨己利人」,惟其有大悲心,才能愛人愛社會愛和平。這種大悲心的發起是自然的,非強迫性的,不經過功利考慮的,所以說學佛的目的是「利他」,只有「利他」,決不求「自利」。至於結果自然帶來了「自利」的果,那是自然的定律,不是學佛人故意處心所期求的。正是因為利人而適所以成自利,才知佛法是真理,是有效的,成功的,值得人人去學習的方法。

方才講過,悲心既是愈訓練愈高,又因為佛以「利人」為第一;而在一個團體之中大家利害的衝突,在所難免;因此佛在當時制定出應守的條律,就是戒律。要求學佛的人先遵守此戒,這樣不犯戒律到一定的時候,所作所為就自然而然是「利人」「愛人」的,是不「侵犯人」的,大悲心也發揚夠程度了。這就是佛教戒律初立時的動機。當然社會環境,時時更變,即印度二千五百年前的時候所定的戒律,是否完全適合於現在我們的社會環境,自然是一大問題。因之對戒律應該可以權衡輕重,酌量情形的。例如佛有好生之德是戒殺的,但是假如有人僅因少數人的利益要殺去多數人的生命,則佛徒為救多數生命為維持正義,而又沒有其他方法防止的時候,有殺人以救人的必要。不過他的殺人是大悲心的發展,是犧牲自己的。(殺任何人害任何生命在學佛的人的本心上都是不忍的。)換句話說動機還是利人的。

須要認識的是戒律的原則,就是利益他人和不損害他人,能作得到的便算持戒了。

上面說明了戒律的用意,再回過來說學佛的人對於社會國家的觀念。佛以大悲心利人為作任何事的動機,只問其因不畏其果。因為動機對,結果也必定是對的。所以學佛的人「為人」「作事」的唯一共同的目標,最簡單最明瞭最積極,就是「利人」。所有一切的事在「利人」的原則下佛徒是不畏任何難阻勇往直前的。因此下一個結語,就是作世界上一切的最好的事,最正當的事,佛徒是較任何人為積極的。

五、一、一、二  出世

出世就是不受世事的纏繞而解脫煩惱。

五、一、一、二、一  苦惱與解脫

在解脫煩惱除去痛苦的方面看,佛法是出世的,因為世間一切事物的表現,都是無固定性的,都是時刻變異。也可以說都是不實在的,虛妄的。對這些虛妄的現象,學佛的人不重視它,不執著它,而解脫它,不受它所帶來的煩惱。所以說在這方面是出世的。佛因為透澈了煩惱之所由來—由於把世間虛幻的現象誤為真實—所以不起煩惱,更也就不能被煩惱所影響,就這叫解脫。例如一塊糖被人家搶去了,這對一個小孩子是最痛心的事,可能哭兩個小時;而對成年人則一笑置之。一塊糖被搶是同一回事為什麼發生不同的反應呢?這就是因為對「一塊糖」的看法不同罷了。小孩認為「一塊糖」是要緊的東西,失去了自然會生起煩惱。成年人知道「一塊糖」不過如此而不認真,所以失去了也不苦惱。同理世間日常所能引起的憂、怒、悲、恐的事,凡人受了就是苦惱,而在佛看來太不值得。不能引起佛的煩惱的緣故,就是佛已經明瞭世間的種種都如幻影,轉瞬消逝,另一方面有了正確的認識,他知道了,體會了,超世間的真快樂—真如本性,相形之下世俗所引起的不安就太不足道,因此解脫世俗的煩惱。

五、一、一、二、二  緣起與性空—空有之理

前面說過世事是循緣起法往前進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換句話說世上一切事物,都沒有自性,沒有固定性,受環境的影響而變動下去的。所以佛說世事自性皆空」。「空」不是指沒有的空,而是指沒有固定性,永久性,不變化性說的。

由於看清楚了世事是依緣起法進行的,而沒有固定性,即「性空」的;所以對之也不著相,執著、認真、而發生煩惱。真正內心的解脫煩惱,在這一方面。學佛的人既具有與世俗不同的正確認識,所以也可以說是出世的。

同時單從心理上說,一切執著,煩惱,都是緣起的,因而這種心理現象也是性空的。看穿了這一點,取消了執著,掃盡了煩惱,所剩下的便是一種性空的,不動的,不變的,不流轉的心情。證入這種心情的便是證入自性空,或叫畢竟空、真空、真如、涅槃。這種心情不同一般的「有」,也可以叫作勝義有,妙有。那是一件事的兩樣說法,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世間的一切臨時假相,感覺真實的是凡夫,感覺假相的是聖者。

五、一、一、二、三  三法印與一法印—中道—真如(平等自由的心境)

為辨別是不是佛法,小乘用三法印,大乘用一法印來印證(驗證)。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或於「諸法無我」下加「諸受是苦」(見二、二我們的痛苦)而成四法印。是說明世間一切現象都是不永久的,一切事物都是沒有固定性的,一切遭遇都是痛苦的,惟有解脫煩惱證入涅槃才是寂靜的,不流轉的,不苦的。

大乘的一法印便是真如實相,也叫妙真如性;就是不受煩惱所染污的清淨,永恒,快樂,實在,自由。這種境地也可以叫真空或畢竟空,也可以叫妙有或勝義有,也可以叫中道,因為它是不偏於妄有,又不偏於虛無的。

五、一、一、二、四  成就—涅槃

這就是解脫煩惱證入真如後的內心境界。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的,感覺到自我和環境是實在的便是凡夫。感覺到自我和環境是臨時性的便是佛。

五、一、一、二、五  到達究竟與全體究竟—積極

個人證到涅槃,便是到達了究竟,而拿到人間至上的真、善、美。但這還不算至善至美,必須使人人都到達這種境界,方算全體究竟。你看這種精神如何積極?

五、一、二  方法—佛法—修持—行

佛法不是尚空談的事,而是要實行的。學佛的目的是求得真理,解脫煩惱,單單明瞭「為什麼要學佛」是沒有用的。佛法需要體證需要實行。體證和實行的方法有多種,前面講過因人而異因境而異。方法之所以需要這樣多—俗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希望任何樣的人,任何時候和環境,都不致失去這成佛的機會。至於這八萬四千法門的目的和成就都是一樣的。現在把最著名的「四諦」「六度」法提出解釋。

五、一、二、一  四諦

所謂四諦,是苦、集、滅、道,四個真理(諦)的意思。首先讓我們考察世事是「苦」的,前面已經講過。然後想苦的來由因為「集」。集是會集,就是說種種因緣的集合,種種煩惱的集合,種種貪欲的集合,而生「苦」。次步既知苦的原因,當然要除苦。除去苦就是「滅」。滅是滅去苦。怎樣才能滅去苦,必定要行「道」。道就是修持的正當方法,所謂「道」有八正道—正見(見解),正思維(正志),正語,正業(行為),正命(合情合理的謀生方式),正精進(正勤),正念,正定(思想力集中)。

五、一、二、二  六度

度是修持從此而到佛地的意思。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五、一、二、二、一  布施

就是待人好的意思。布施有三種:「財施」,是以財物救濟人家。「法施」,是以方法解除人的急難和痛苦。「無畏施」,是給人家以勇氣,鼓勵安慰的意思。世間最大的布施是傳佈佛法,使人成佛。

五、一、二、二、二  持戒

戒是約束學佛人身心的規矩,修身進德,並不作一切能妨害他人的事,就叫作持戒,如五戒,十戒,菩薩戒,比丘戒等。

五、一、二、二、三  忍辱

不能忍辱,就有爭執。爭執就發生忿怒,小而使內心境界降低,大則影響他人,失去「利人」的原則。

五、一、二、二、四  精進

佛法既是重修持的,所以必需精進努力,懶惰不精進的人,是無法體證佛法的。所以佛經上說,釋尊教比丘半夜都要起來修持練功夫,不可以貪睡而浪費時間。

五、一、二、二、五  禪定

這是專心一念的意思。平常人往往不能專心想一件事,總有雜念摻入。練習禪定之後,思想可以集中。思想集中,才能有力量,才能生大智慧,才能體悟真理。為了訓練禪定,必須要下功夫,並且有一定易於成就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平素很易被人誤會的「迷信行為」,如禮佛、打坐、持咒、念佛、作觀想等。神定可由靜坐生,可由祈禱生,可由信仰崇拜生。禪定可生幻像可產生心力。佛教就是利用這種心力使正見(知識)成為大智慧(感情體驗)

五、一、二、二、六  智慧

這裏所講的智慧,是叫人要以智慧領導其他五度;也就是說不能亂修,不能無目的或目的不正的修持。必定要先明佛理,欲明所以修持的原因及修證的目的,則非智慧不為功。有智慧領導,定力才是有用,而不錯的定力,才可以發生根本大智慧(般若)而體證到真如。就由這一個修持學佛的方法看,可見佛教是最理智的教。不是世人誤會的「迷信」的教,而是最科學的宗教。大智慧是由定力產生的由正確知識而成為正確感情(體驗)的狀態。一種不執著自我與環境實在的大自由大自在境界。

五、一、二、三  方法多門應機而度

其他方法很多,總離不了以上各種原則。因為人的根基不同,嗜好不同,為適應特殊情形起見,常有特殊的方法,所以也叫方便或善巧方便。

五、一、三  學佛的最後成果—證

上面講了修持實行的方法,現在介紹學佛的成果,也就是學佛最後所達到的境界。

五、一、三、一  阿羅漢

前面說過學佛是希望解脫煩惱和痛苦。真正修持到了任何痛苦煩惱都看穿不執著不認真不以為痛苦和煩惱的時候,破除我執得到絕對自由自主的精神生活,就是體證了「涅槃寂靜」,這就是阿羅漢果。

五、一、三、二  佛

修證了阿羅漢果的人叫阿羅漢。他與事無爭,這種境界為俗人所萬難作到的。拿俗人同他比固然是天壤之別,然而他同佛比就顯得不究竟,不徹底,不夠圓滿;因為佛不但自證真理解脫煩惱,同時證到自他一如,而得同體大悲,也要使大家都證得真理解脫煩惱才止,不但破除我執而且破除法執,所以佛的境界就高多了,偉大多了,所以說佛果是圓滿偉大無比的;是達到了真善美的極點。

學佛的人立志上求佛果下度眾生稱為菩薩;所以菩薩的等第甚眾,彼此之間程度境界的相差也很大。但一心學佛而更設法使大家達到目的是不變的。因之不管是初發心向佛的菩薩,或是已經成佛而又自願降低境界以便度人的菩薩,先有一個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大眾,使大眾得解脫。菩薩最後是可以成佛的。

五、二  現在中國佛教的分宗

佛教的目的既如前述,為世間任何樣的人都去學習佛理,都有學習的可能,各人因環境的不同,受世間訓練的不同,思想觀念能力亦因不同,所以學習佛理的方法自然也應當不同。為適應這種需要起見,佛教才漸漸分了宗派。各宗派的方法不同,理解不同,但真理和成果是一種,最終目的是一樣的。

現在中國佛教均屬大乘,分為八宗。其中禪、(又叫宗門)淨、律、密四宗偏重修持。法性、法相、天臺、賢首、四宗偏重理論推解,叫作教門。簡略說明於下:

五、二、一  禪宗

佛教分顯密二教。除密宗外,皆屬顯教。顯教又分為二:一曰教,二曰禪。教是依據佛說的經典以立教;禪則偏重修心,以心傳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一切經典,皆用以闡明真理;而真正的佛理,非文字所能表達,故是經論之外,直以佛祖的心印為單傳,又稱教外別傳。又名佛心宗。禪宗以頓悟成佛為目標。

五、二、二  淨土宗

又叫蓮宗,念佛宗,深信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有佛名阿彌陀。常觀想他念他的名號,願生佛國。一心至誠,信願行其足,命終後可以生往極樂世界的。在那個世界裏受阿彌陀佛的教導,壽命無限,直到成佛為止。

五、二、二  律宗

又叫南山宗。遵守奉行釋迦佛從前制定的戒律來節制日常的行為、思想、觀念。久後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軌可證佛果。

五、二、四  密宗

又叫真言宗。注重儀式,觀想(專想某種事物而見所想的幻像)結印(即俗所謂的搯訣),持咒(即俗所謂念咒),以為是佛自證自覺的真法真理。使身,語,意,三密(神秘的力量)相應。受三密的加持(外力的影響)定力充分可以感覺到即身成佛。

五、二、五  法性宗

也名三論宗,中觀宗,性宗。因為主要的理論根據三部論著: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或加大智度論,名四論宗。要點是說宇宙間萬事萬物沒有固定的自性,是隨關係變動的,所謂緣生的。因之說「自性本空」。「空」就是不固定不實在的意思:因之也叫「空宗」。這宗主張理解佛理,使內心解脫流轉,證入真空本性。從智慧入手以求大智慧。大智慧,印度語名「般若」,所以也叫「般若宗」。

五、二、六  法相宗

也叫慈恩宗,相宗,這宗根據很有名的佛學論說「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所以也名唯識宗。主張世界各種事物的變異生滅,完全是「識」所感得。有識才能認識一切,所以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依教理顯示世間一切事物的真象,就是法相。曉得了一切事物實相。就可以轉識成智而證入佛智。因本宗說依他起有,故又名有宗。

五、二、七  天臺宗

陳隋間智者大師(名智顗)居天臺,建立此宗。本宗以法華經為主,以大智度論,解釋一宗的法門。以涅槃經扶持法華。以大品般若立三觀法。

本宗說一心具萬法。靜觀此心,可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

本宗對宇宙萬象,都用三諦說明。三諦是空諦,假諦,中諦。世間現象的因緣法是假諦。萬法雖因因緣生,但它的本體是自性空,這便是空諦。萬法又空又假,所以叫作中諦。因此一切法又空又假又中,便叫作三諦圓融。

本宗講修持要斷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用一心三觀,觀即空即假即中來斷惑。

本宗主張唯一佛乘。二乘聲聞緣覺都是一種方便。佛的本意是以都登佛乘而成佛為究竟的。

五、二、八  賢首宗

此宗為唐杜順和尚所創,賢首國師所發揚,所以有此名。又因為根據華嚴經,也叫作華嚴宗。主旨在明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其所重則在依果顯行,從行證果。論一切萬法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切互不相礙互相融入。修法界觀,以高度平等的眼光,體察萬事萬物。這種心情證入一真法界而得佛智。

以上八宗是大乘。大乘共同的精神是了解真理,體證真理,而同時更著重設法使得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能體證真理。這最後的目的—每個人都成佛,都體證真理—是大乘專有的精神。

五、三  錫緬小乘佛教

小乘是大乘學者給他的命名,修小乘著重在本身證到真理;修苦、集、滅、道、四諦法,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而解脫煩惱證入涅槃寂靜。

小乘佛法以阿含經—佛最初說的原始經典—為根據。小乘在中國久已失傳,現在盛行於錫蘭、緬甸、泰,並已經向西洋推廣。很多初學的不明瞭為何有大乘小乘的區別,以為真理只是一個,不應有大小乘之分。實則大乘包括小乘在內。小乘學者得到阿羅漢果就止住不進,認為本身已得到真理,已經解除痛苦,說已是學佛的最終目的。殊不知佛法是周遍世間的,是圓通的,本性是自他一如的。個人的解脫是片面的,孤獨的,不究竟的。要想成為無上的,最圓滿的,最大無比的解脫—佛果— 必須所有的人都得到解脫。譬如說一個團體中,單單的只有其中一個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其餘俱都是愚痴的,惡性的,設或這個人不去勸說感化其他的人,只管自己成聖便了,這個團體永不會弄好的。因為這團體的不好,這個成聖的人就不能獨善或永善。因之也就不能成為真正的大聖。小乘大乘的思想也是如此的。所以說小乘是大乘佛法的一部份。現在的小乘佛教保持著原始佛教的面目。

同時小乘只看到解脫煩惱消極的那一面,大乘卻要證入極樂、圓滿、真實、積極的那一面。得到了兩面才認識了整個的本體。小乘只我破我執,大乘破我法二執。

五、四  神通

這件事為近代事事重科學時代最不易懂,最難令人置信的。也是佛學被人誤會最深的地方。我們對它如發生疑惑,第一應當求科學上的回答,證明其是否存在。在目前科學的境界上看,還不足以完全解釋它。當然沒有法子證明它有,但是也沒有方法證明它絕對沒有。既然如此就只得另想方法證明了。第二應當試用佛法來體證。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即成佛的,但是些許的異境或異相應當不難證到的。假使能稍有體證,神通一事就不難推知其為禪定深時應有的現象。

而且我們的潛意識有神妙的力量,一般人都不會運用,一旦能運用了,自然可以說是神通。神通是鍊鍊定力而使潛意識產生妙用來影響環境。

【書籍目錄】
第1頁:序(初版) 第2頁:序(第四版)
第3頁:前言 第4頁:一、一般人為什麼不研究佛學—佛理
第5頁:二、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 第6頁:三、一般哲學對各種問題之解釋和我們認為解釋的不滿意
第7頁:四、佛的解釋—一元二面論—唯識論—和我們對它的評判 第8頁:五、佛教是甚麼
第9頁:六、怎樣研究與實行 第10頁:後記
第11頁:李恒鉞居士小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