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四節 澤被中原兩大師

[日期:2011-05-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東初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河南佛教,經馮玉祥無端毀滅後,復經慕西、淨嚴兩法師及袁西航居士不斷奮鬥,從事復興運動。河南佛教,始逐漸展開復興機運。民國二十年秋九月間,太虛大師應陝西朱子橋、康寄遙居士等邀請前往陝西弘化後,十月二日間由陝回程,大師以張伯英等電請及河南佛學社淨嚴法師、袁西航、馬一乘、余乃仁居士等來鄭歡迎,故折往開封一行。

  當大師抵達鄭州時,歡迎大師之代表釋淨嚴、袁西航、余乃仁、馬一乘、黃壽樁,幷鄭州法院院長邱寄蘋,以及省府劉主席代表,民政廳張廳長代表,公安局局長李國盛,民政廳秘書汪麗丞,河南大學教授樂天愚、熊伯履,二十路特務營賀海峯等,佛學社並世界紅卍字會開封分會,開封慈善聯合會,河南省佛教會,開封巿佛教會等,約三百餘人。大師與各界歡迎人員見面後,隨乘車赴河南省佛學社駐錫。大師在河南省除訪問黨、政、軍各界首領外,並參觀各佛寺名剎,三日應省政府劉峙主席歡宴外,並在建設廳大禮堂公開講演「對於學生救國之商榷」一題,聽眾千餘人,多係知識份子,人各讚揚,以為聞所未聞。

  四日應河南大學教授瞿茀章、樂天愚、趙曾儔、熊伯屨等邀請赴該校大禮堂講演「佛之四現實觀

  P.353

  」,聽眾多達千餘人。由於大師善巧說法,頓釋青年向來對於佛法之錯誤觀念,使一般人有探討研究之興趣。中午應張伯英總指揮邀宴,下午赴人民會場各界歡迎大會,公開講演「中國危機之救濟」,聽眾多達二萬餘人,劉主席夫婦、李局長夫婦均來聽講,限於地址,尚有數千人無法容納,均立於佛門外,以及附近,街道擁塞,人山人海,歡迎之聲,震動全巿。河南本為佛教勝地,民眾久受佛法薰陶,因受馮玉祥邪魔壓迫,非法裁制,今一旦獲得解放,信佛自由,群情歡躍,打破河南省有史以來空前紀錄。

  又一次,大師應歡迎大師籌備處代表戴湄川、律師公會代表趙靖國等團體歡迎會宣講佛法,大師精神奮發,講演約二小時許,聽眾鼓掌之聲,如雷貫耳。最後群眾高呼口號:

  歡迎佛教新運動領袖太虛大師!歡迎大佛學家兼稱世界大哲學家之太虛大師!歡迎發揚真善美的佛教大乘學說的太虛大師!歡迎以自覺覺他講學歐美的太虛大師!歡迎為人類謀幸福為世界造大同的太虛大師!歡迎以佛法改善社會進化人群的太虛大師!歡迎運用大乘佛法救人救世的太虛大師!歡迎實行慈悲主義的太虛大師!歡迎發揚東方文化的太虛大師!歡迎根本救災的太虛大師!歡迎以佛法消滅戰機的太虛大師!呼口號畢,攝影作樂散會。(註六)沉悶已久的河南佛教,經太虛大師弘化後,社會群眾,以及政府官員,一掃以往厭棄佛教之觀念,而有競趨研究佛學的興趣。其宣傳效力之偉大,於此可見矣!

  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十九路軍與日軍在上海發生衝突,中央政府宣佈遷都洛陽,召集國難

  P.354

  會議。章嘉大師亦於五月間,不辭跋涉之苦,抵達河南,以示精誠團結共禦外侮的精神。章嘉大師抵洛後,洛陽各界民眾舉行歡迎章嘉大會。首致詞曰:

  「章嘉喇嘛,蒙藏所宗。主持黃教,四大皆空。世尊封號,榮典褒崇。普善廣慈,宏濟光明、昭因闡化,宣導宗風。呼倫貝爾,聞風反正。贊襄民國,首建厥功。五族共和,團結精誠。國難會議,膽聘來東。法駕抵洛,萬姓歡騰。特開大會,祝華呼聲。各界民眾高聲齊呼:中國國民黨萬歲!中華民國萬歲!章嘉喇嘛萬歲!」(註七)

  章嘉隨致答詞,略謂:「本人此次應國難會議之聘,自到洛後,蒙中央諸先生,特別招待,已是心中甚感不安。這次又蒙各界同胞開歡迎大會,更感激無似。本人本來不會講話的,今天因為諸位的盛情難却,所以勉强來和各位講幾句話。中華民國係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同組織而成,現在國難當頭,希望全國上下,不分界域,不分黨派,一致精誠團結,共同禦侮。」(註八)

  隨後高呼歡迎口號:

  一、歡迎代表蒙藏的章嘉蒞洛抗日救國。

  二、歡迎章嘉決定救國大計。

  三、歡迎宣傳黨化鞏固邊疆的章嘉大師。

  四、歡迎擁護中央的章嘉大師。

  五、歡迎蒙古政教領袖的章嘉大師!

  六、中華民族復興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太虛大師、章嘉大師為我國佛教顯密兩大宗的領袖。河南佛教,經兩大師蒞臨宣化後,頓呈復興之新氣象。中央宣佈遷都洛陽,以往非法壓迫民眾的舉動,以及劣紳欺侮佛教僧徒,强佔寺產等不法行為,都一掃而空,於是河南佛教復興在望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蔡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中國佛教近代史之範圍 第4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二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特質
第5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三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成就 第6頁:第一章 導論 - 第四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護國
第7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一節 元代喇嘛之興起 第8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二節 西方宗教之東來
第9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三節 儒釋思想之融和 第10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四節 經藏開版與西學輸入
第11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一節 清代之喇嘛教 第12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二節 諸宗思想之融和
第13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三節 大藏經之出版 第14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四節 敦煌藏書之發現
第15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五節 居士佛教之抬頭 第16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一節 西方教士之狂妄
第17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二節 傳教事業之發展 第18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三節 查還教堂與迫害佛教
第19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四節 太平天國之荒謬與義和團之反動 第20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第21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二節 自動興學與自保寺產 第22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三節 革命思想浸入佛教
第23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一節 改革金山與革新運動 第24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二節 保護寺產與教團組織
第25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三節 三大革命與革新僧制 第26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四節 管理寺廟與信仰自由
第27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五節 三民主義與佛化思想 第28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六節 以佛法調和東西文化
第2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一節 第一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0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二節 危亡中的佛教救星
第31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三節 破除迷信與摧殘佛教 第32頁:第四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節 各省寺產遭受宰割之紀錄
第33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五節 第二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4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六節 召開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
第35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七節 中國佛教會獲准成立之經過 第36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八節 名流居士製造糾紛
第37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九節 如何健全佛教會組織 第38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節 政府無意保護佛教
第3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一節 假興辦慈善公益之名與扼殺佛教之實 第40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一節 叢林制度的由來
第41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二節 僧教育之開創 第42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三節 僧教育的成功與失敗
第43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一節 「佛教學苑組織大綱」之駁斥 第44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二節 教育部為辦僧學事覆內政部咨文
第45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三節 如何健全僧教育制度 第46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四節 如何健全「佛教學院」組織
第47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一節 佛教宣傳刊物之發行 第48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二節 佛教弘法團體之設立
第49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三節 佛教經藏開版事業 第50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四節 佛教圖書館之設立
第51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一節 世界佛教聯合會 第52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二節 中日佛教代表會議
第53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三節 各國代表之講演錄 第54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四節 日本佛教代表備受歡迎
第55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五節 東亞佛教大會 第56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六節 世界佛化大學之計劃
第57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一節 華北佛教之革新 第58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二節 佛化新青年運動
第59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三節 北京佛教會發表宣言 第60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四節 華北佛教之發展
第61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五節 華北佛教事業中衰 第62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一節 朱子橋將軍與西北佛教
第63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二節 康寄遙居士與西北佛教 第64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三節 巴利文學院之設立
第65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毀滅佛教之馮玉祥 第66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建河南佛教
第67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三節 籌辦河南省佛學院 第68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四節 澤被中原兩大師
第69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五節 戴院長倡修白馬寺 第70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雲南之鷄足山
第71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整雲南佛教 第72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一節 唐以後漢藏之關係
第73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二節 民國以來漢藏之關係 第74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三節 英俄覬覦西藏之野心
第75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四節 西藏內部派系紛爭 第76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五節 中央對西藏之政策
第77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六節 中央對班禪大師之倚重 第78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七節 中央對章嘉大師之尊重
第79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八節 中央對達賴大師之尊敬 第80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九節 中央對諾那大師之優禮
第81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十節 佛教與邊疆民族之文化 第82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一節 我國密教之傳承
第83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二節 唐密法脈之重返 第84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三節 權田雷斧與王弘願
第85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四節 談玄與台密 第86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五節 弘揚藏密之尊者
第87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六節 入藏求法之漢僧 第88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七節 漢藏文化之溝通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0-3 9:33:23
真好我一直在找這本書但是會有下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