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心的效能訓練 鄭石岩

禪——心的效能訓練 鄭石岩

積極的生活意識

[日期:2011-05-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鄭石岩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從精神生活的現象來看,精神力的流動有兩個方向:一是振作,一是頹廢。振作使人福慧增長,它是一種“生本能”,引導一個人走向光明。頹廢是一種退化和死亡,它是一種“死本能”,能引領人走向墮落、潰敗和黑暗。因此,人必須在振作與頹廢之間選擇振作,在光明與黑暗之間選擇光明。  積極的意識,是指自己願意不斷的努力,改正錯誤,學習新知,在心智上不斷成長。《六祖壇經》上說: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不肯認錯就是消極,護短更是愚不可及。積極的意識就是肯改過,不護短。  這令我想起家父的一段故事:1975年,內子懷了身孕。當時我們是一個大家庭,父母兄弟同住一起,父親煙癮很重,每天要抽兩包香煙,他閑著沒事,就坐在客廳猛抽煙。公寓房子面積不大,冬天窗戶又緊閉著,大家只好耐著性子,吸父親的“二手煙”。當然,我最擔心的就是影響內子懷著的胎兒。於是,我把抽煙的壞處和影響全家健康及胎兒成長的可能性,誠惶誠恐地向父親解釋,建議他盡可能到陽台上抽。他聽完之後,定定地看著我說:“抽煙既然危害健康,那就應該戒掉它。”  我看著他把煙栽進煙灰缸,熄滅的最後一縷煙,嫋嫋上升擴散,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沒說第二句話,戒掉了他抽了幾十年的煙。我和內子還有弟弟們都很驚喜感動。  我母親更是用自己的行動,為家人說出精進和積極的人生智慧。她每天都在精進念佛,都在積極振作地運動和勞動。  有一天,母親和我閑聊。她說:“我發現振作對老人而言是多么重要。如果你行動遲緩就不肯運動,不參加活動,就可能迅速退化。受了風寒,疲憊疼痛若不肯振作起來,耽睡在床上,就可能一病不起。注意啊!當你年老時,要留心這事。”我和內子聽了都很受用,因為她好像打著燈籠,走在人生道上的前頭,不時告誡我們,當心崎嶇,避免跌倒。  精進是人類幸福和精神生活開展的動力。許多人以為只要無爭,沒企圖心,就可以使自己清涼自在。這是很曖昧的說法。它往往把人誤導到萎靡不振的道路上,甚至造成生活適應上的困難。我發覺,許多人在采取消極的態度之後,逐漸失去生活的朝氣,漠不關心的疲軟,迫使他采取更嚴重的防衛機制。最後,蒼白和貧乏的魔,奪走了他的健康和幸福。  我們當然可以不與別人比較,也可以無爭;但我們不可不振作,要勤奮自強,好讓心智不斷地成長,而提升生活的品質。我們也應當放下野心的企圖,但不可缺乏光明踏實的生活目標。  人必須不停地求知,不斷地曆練自己,令“自我功能”提升,才能正確有效地處理問題,才有快樂和幸福。切忌采取逃避的態度,因為未經解決的難題,會不斷地困擾你。在心理咨詢經驗中,我深切地體認到,逃避是墮落和崩潰的原因;人在放棄精進之後,才以心理症代替解決問題應負的責任。  我認為咨詢的任務,是要幫助求助者發現並了解他的消極態度,認識它正是目前困難的原因。佛家說:  長夜漫漫,  正需要光明。  積極精進,肯承擔,肯為自己負起責任,願意行動,那就是光明的心燈。打開《華嚴經》就會發現,九次說法大會上都記載著類似的經文說:  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  威神之力,  及諸菩薩眾善根力,  令汝入於是三昧。  這意思是說,毗盧遮那如來正是你心中的大日如來,是心中的光明性。你要接納這股自性中的威神力量和正確明智的善良行動,才能令你獲得源源不絕的“大智三昧”。  精進不是一個理念,而是一種行動力量和步驟。培養精進的幾個要點如次:  看出希望,燃起信心和動機。  努力以赴,激發你的潛能。  把握自己,善用自己的優點。  相信好運,給自己勇氣。  希望不是欲望或野心,而是看出事情的正面價值,對生活和工作作踏實的安排。它能激發你,令你不會萎靡不振。  要善用自己的優點,發揮出來,身邊能運用的素材相當豐富。只要你願意,就能用你的勞力、智力和特有的才華,過得豐富充實。能善用現有環境和條件的人,便能創造好運。
【書籍目錄】
第1頁:禪——心的效能訓練 第2頁:
第3頁:前 言 第4頁:禪心——清醒覺察的心力
第5頁:禪就是內在學習 第6頁:禪坐對身心的影響
第7頁:永恒的自性與慧命 第8頁:禪行——篤實力行的智慧
第9頁:解行並重 第10頁:生活適應的難題
第11頁:生活的四個行持 第12頁:通達與承擔
第13頁:隨緣實現人生 第14頁:建立生活規范
第15頁:恬淡與寬闊 第16頁:禪燈——光明寬闊的胸襟
第17頁:點燃你的心燈 第18頁:光明的精神生活
第19頁:踏著光明的路 第20頁:清醒的價值觀念
第21頁:正確的思維方式 第22頁:良好的交流藝術
第23頁:圓融的實踐智慧 第24頁:適當的工作態度
第25頁:積極的生活意識 第26頁:活用的知識經驗
第27頁:深厚的禪定修持 第28頁:禪機——通情達理的生活
第29頁:在解脫中成長 第30頁:真我的開展
第31頁:禪喜——體驗生活的悅樂 第32頁:五種禪喜
第33頁:失去禪喜的原因 第34頁:尋找禪喜的途徑
第35頁:禪悟——領悟人生的究竟 第36頁:禪坐——調和身心的關鍵
第37頁:調身 第38頁:調息
第39頁:調心 第40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站長 发表于 2012-4-13 1:22:22
已改, 謝謝通知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2-14 23:30:48
本書深入淺出,非常值得推介。

但請版主對本電子書稍加修訂:
1) 第11頁和第13頁重覆了;
2) 第12頁“通達與承擔”篇第一段末句:由“必須接納,從而把業轉動成爲善良的慈悲...”之後,錯植第10頁“生活適應的難題”篇的下半部;及
3) 第14頁已為“通達與承擔”篇的正版。

建議版主刪去第11和第12頁,則全書當更完滿。

TK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