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一花一世界:天下趙州生活禪 馬明博

一花一世界:天下趙州生活禪 馬明博

生活禪的四個根本

[日期:2011-05-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馬明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淨慧老和尚把生活禪歸納為四個核心的內容,即生活禪有四個“根本”:第一是菩提心,第二是般若見,第三是息道觀,第四才是生活禪。

  這四個“根本”,包括了習禪的見地與功夫。

  菩提心和般若見可以說是見地,息道觀和生活禪可以說是功夫。但這只是大致上這么分,絕對不能截然地分開。不能說菩提心就只是見地,因為菩提心發起來以後,要見諸於行動,那么它也是功夫。般若見好像是偏重於見地,是大智慧、圓滿的智慧,也要運用於生活、指導於生活,所以它也是功夫。息道觀、生活禪都是如此。

  佛教的一切,特別是大乘法門的一切,都以菩提心作為一個開端和根本。概括起來講,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是菩提心的具體體現,也是菩提心的實際內容。沒有菩提心的人,智慧慈悲不能俱足,特別是慈悲心生不起來。因為他沒有度眾生的心,沒有為社會、人類、大眾奉獻自己的心,沒有想到要為一切眾生來舍自己的頭目腦髓。這種心發不起來,那么他修行不過就是為了一己的安定,一己的自由自在而已。

  我想,就個人而言,不論他怎么樣,與廣大眾生比起來,個人都是非常次要的問題,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現代學佛的人都很難突破。我們往往一想到要學佛,就想到我該怎么樣,對我會怎么樣,沒想到學佛是要發起菩提心,沒想到學佛是要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我在其中矣”——這樣地來學佛,菩提心就發起來了;這樣地來學佛,你的心量就廣大了;這樣地來學佛,我們大家彼此之間的關懷幫助理解同情就會建立起來。因為大家的目標一致,願望一致,利益一致。菩提心是前導,菩提心是我們的目標,菩提心是我們發心的動力、修行的動力、做事的動力、弘法的動力,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佛經上面關於發菩提心的內容俯拾皆是,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內容?就是佛菩薩、曆代祖師在反複地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是般若見。菩提心發起之後,我們還要用般若智慧來衡量我們的言行,用正見來衡量。破除了我執法執後所顯示、所證悟、所獲得的這種正智,就是般若智、般若見。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是不是破除了我執法執?我們的見解是不是就是正見呢?可以這么說,我們學佛的人,雖然不能每一個人即刻就能達到這樣一種境界,但是我們要有“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思想。要認准這個目標,不能偏離,一偏離就不對,你心向往之,總有一天會達到。

  般若見是眼目。比如說戒定慧三學叫“戒足、定身、慧目”,戒是兩條腿,定是我們的身軀,慧就是眼目。有戒有定沒有眼目,你往哪個方向走啊?如果我們只有眼目,沒有身軀也沒有兩條腿,那么正見就沒有依托,沒有載體,沒有辦法去落實。所以戒定慧三學缺一不可。一切的修行都離不開般若見,都離不開正見。八正道中正見在第一位。六度般若在最後,是統帥,這也是顯示它的重要性。

  第三是息道觀。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不是一言半句能夠講得清楚的。從釋迦牟尼佛到曆代祖師直至現在,息道觀都是我們一直在修的一個基本法門,又叫“安那般那”,數呼吸的意思。禪如此高妙,如此了不起,最後還要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方法來修,這就是越高深的東西越平凡,可能越平凡的東西也是越難做到。就像數呼吸這件事,呼吸離我們最近,於我們最親切,我們時時刻刻可以感受得到。我們人是怎樣生活的?生命是怎樣延續的?就是因為我們這一口氣。老和尚們總在說,“一口氣不來,轉眼即是來生。”可見這口氣、這個呼吸對於我們人的重要性。但是這么重要、這么簡單、與我們這么密切的事情,我們要把它管好數好,不容易,非常難!

  我們的身和心是不可分離的整體,淨化心念、淨化身心的方法很多,數息觀是一個最簡便最親切的方法。對於我們現代的人來說,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這個方法沒有宗教色彩,你只要去做就會有利益有受用,這是個很實際的東西。你不信佛也可以修這個觀,修了以後你也會得到受用,得到受用了你才曉得佛的說法真實不虛,這樣你再來信也不遲。佛法告訴我們要淨化我們的心念就用數息觀。

  散亂心的眾生要修數息觀。數息觀的要領是什么?就是要使我們的意念和呼吸緊密結合起來。佛教的禪定功夫是指一些共性的東西,不是說光哪一門禪定重視呼吸,禪宗也同樣重視數息。四祖、五祖的法語當中也多次提到要怎樣來調呼吸,菩提達摩的禪法“內心無喘”從功夫上來講也是在修數息觀。要使我們呼吸的不調相變成調相 ——風喘氣這三者為息的不調相,只有到了息這個階段才是調相——所以要“內心無喘”。當然這個“內心無喘”既有功夫上的意思,也有見地上的意思。從功夫的意義來講,菩提達摩也是修數息觀,“如是安心者壁觀”,壁觀者就是使內心無喘。

  佛家禪定的修行是在一呼一吸的轉折上面做功夫。呼出來吸進去叫一呼一吸,它的中間轉折是什么?就是息所住的那一刻。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就是出息、入息、住息,要在住息上面做功夫,你的心才能夠真正安定下來。對修行得比較成熟、比較有功夫的人來說,住息的時間越長,得禪定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是說,這樣就離得禪定的時間很近,你就很有可能將這一呼一吸的轉換之間的息住在那裏,那么你當下就能夠入定。所以要使我們的意念和呼吸保持一致、保持同步,就必須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入息、出息和住息。

  我們數呼吸數什么呢?可以數入息也可以數出息。一般地來說,以數出息比較好,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每個人身體裏面有許多濁氣,這些濁氣應該讓它出來。你把意念放在出息上,就能有意識地把五髒六腑的濁氣吐出來。你在出息的時候數數,入息就不要管它,住息也不要管它。但是你要明明白白地知道,息在進來、息在住。住在什么地方?這有一個次第。開始的時候不可能真正使息到丹田裏面來,丹田就是我們臍下二指或三指的地方。練習的時間長了,功夫純熟了,你就能夠慢慢地使呼吸由淺到深、由粗到細、由短到長。開始可能在這個地方(師以手示意胸口部位),慢慢下來一直到氣海,又叫丹田,到這裏就不要再往下邊走。要注意這個,往下邊走就走不下去了。想做到一步到位不大可能,要想能夠真正把氣息慢慢引入丹田,專門練習的人也要經過三五個月才有可能做到。不能一下子把息引到丹田怎么辦呢?引到哪兒是哪兒,不要勉強,勉強會出毛病。要慢慢地來,使呼吸深、細、長,還要慢慢地使整個氣息引到丹田。引到丹田後氣還要擴散到全身,那樣你就可以不用鼻孔呼吸了。八萬四千個毛孔都可能成為呼吸的管道,它本身就是呼吸的管道,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地去修煉去訓練,所以不能把八萬四千個毛孔的優勢都調動起來。

  我們修到一定程度後,全身的優勢都可以調動起來,其結果就是心變得安定,身體的潛在功能就會慢慢發揮出來。身體健康了,精力旺盛了,智慧開發了,還可能出一點小神通。如果出了一點小神通,你必須很好地去運用它,不要人家荷包裏的錢有多少,你看得很清楚,就學搬運法把別人荷包裏的錢調出來。這個方法我們不要,我們可以看得見,但是不要去用,一用你就失去神通了。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話,最重要的還是要得定、要開發智慧,逐步地使煩惱淡化,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煩惱淡化了,有沒有智慧、有沒有禪定你不要問,那是必然的結果。只要煩惱淡化了,就會有定、就會有慧。煩惱蓋覆了智慧,因此智慧不能發揮出來。一旦煩惱能夠得到淡化、得到清除,那么我們本自具足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會顯現出來。

  剛開始在進入數息觀的時候,我們可能呼吸很粗很粗,有時候鼻子不通氣,呼吸像拉風箱一樣,那個時候就是風,不是息,這是息的不調相。經過一段時間,這個風相會消失,就出現喘。喘就是我們呼吸出入不均,快一下、慢一下,結滯不通,這也是息的不調相。當每一呼每一吸之間的距離基本上趨於穩定,只是在呼吸上比較粗,感覺得很明顯,這就是氣。風、喘、氣這三者叫“息不調相”。息的調相就是息,息是“若有若無,綿綿密密”,出入比較均衡,而且又沒有聲音。大家記住這八個字就可以,叫做“若有若無,綿綿密密,為息調相”。

  我們要把呼吸調好,把前面的三個不調相逐步地排除,調到息的調相,這需要一定的時間。調呼吸這種方法不一定只是修禪宗、修禪定的人使用,修一切法門,調息都是一個前提。

  第四個根本觀點就是生活禪。通過這幾年的探索實踐,我總結出來生活禪有四句口訣: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

  禪修的目的不外是要使我們的痛苦得到止息。痛苦從哪裏來呢?痛苦來自無明和迷惑,因此只要有明、只要有智慧就不會有苦。明是什么呢?明就是覺性,明就是正見、正知、正念。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不斷地培養這種覺性,以觀照當下的方式來培養我們的覺性,使這種觀照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我們修行無非就是要這樣,做到平常打成一片。打成一片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使之綿綿密密。這種修行方式便是在生活中修行的生活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觀照自己身心的實相,對自己的一舉一動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處處提起正見、安住正念、觀照當下,這便是生活禪。

  在行住坐臥當中能夠時時觀照當下,使自己的心與佛相應、與法相應、與戒相應,我們當下便是身居樂土。這種覺性形之於語言,必然是清淨語、慈愛語、柔軟語,由此而達至我們的口業清淨;這種覺性見之於行動,必然是慈悲道德奉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由此而達至我們身業的清淨;這種覺性能使我們的心保持靈明不昧,照破內在的貪瞋癡三毒,養成慈悲喜舍的心態,成就覺悟奉獻的精神,由此而達至意業的清淨。勤修三學,化解並淡出三毒,淨化三業,這是我們修習佛法的全部任務,而所有這一切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實完成。

  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的任務就是要淨化世間法、提升世間法、超越世間法。同樣禪修也絕不能離開世間法,絕不能離開生活。離開了生活、離開了世間法,禪修的斷、證——禪修要斷什么證什么——便成了無的放矢、空中樓閣,沒有一個著落之處。所以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佛教要適應當前的社會,要適應當前大眾學佛修行的需要,佛教要契理契機地弘法、利益眾生,必須要調整我們的步伐,大力提倡人間佛教,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生活禪。

【書籍目錄】
第1頁:石塔東路29號 第2頁:那塔,那寺,那人
第3頁:天下趙州 第4頁:趙州禪風
第5頁:你心裏有橋嗎 第6頁:建築之思
第7頁:陽光下的山門 第8頁:普光明殿:佛陀的心跳
第9頁:觀音殿:觀音菩薩古柏化身 第10頁:禪堂:無門關裏透春風
第11頁:萬佛樓:萬佛莊嚴樓蘊法界 第12頁:舊時行履處
第13頁:師承虛雲老和尚 第14頁:生活禪開題
第15頁:生活禪的四個根本 第16頁:晉山
第17頁:慧燈再傳 第18頁:到達
第19頁:誦經 第20頁:聽法
第21頁:禪坐 第22頁:普茶
第23頁:雲水 第24頁:傳燈
第25頁:禪悅為食 第26頁:食存五觀
第27頁:舌尖上的禪 第28頁:廚房是道場
第29頁:吃粥了也未?洗缽去 第30頁:生活禪是一杯茶
第31頁:柏林禪寺一天生活時間表 第32頁:聞鍾早起
第33頁:朝時課誦 第34頁:觸摸大地
第35頁:出坡 第36頁:如是我聞
第37頁:藥石 第38頁:晚鍾
第39頁:在他人眼裏 第40頁:在我眼裏
第41頁:隨師學禪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水墨青荷會員 发表于 2012-2-8 8:21:16
随喜!!!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8-14 18:03:24
小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