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一花一世界:天下趙州生活禪 馬明博

一花一世界:天下趙州生活禪 馬明博

生活禪開題

[日期:2011-05-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馬明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擔任《法音》主編期間,淨慧法師了解了佛教與社會相適應的新情況,更開闊了他的視野。駐錫趙州柏林禪寺後,淨慧法師根據佛陀“普渡眾生”的本懷,近依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創辦《禪》刊,接引眾生;弘揚以“平常心、本分事”著稱的趙州禪師的禪風,1991年,提出了日後聞名遐邇的“生活禪”理念。

  在《生活禪開題》中,淨慧法師更為方便地教會現代人如何體悟、步入生活禪的世界。

  在生活中修行

  經常有信徒向我提問:我們應該怎樣把學佛、修行落實到實處?我說:應該把學佛、修行與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生活中落實修行。

  學佛的目的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世間,有許多迷惑的問題要求得到解決,所以要學佛法;修行的目的就是因為我們生活中有種種煩惱、種種痛苦要求得到解脫,所以要修行。離開了每個人具體的生活環境,不斷除每個人當下的無明煩惱,學佛、修行都會脫離實際,無的放矢。所以我經常強調,我們學佛、修行的人必須把佛法淨化人生(利樂有情)、淨化社會(莊嚴國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使佛法的精神具體化,要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與自己的信仰原則融為一體,實現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我們每個佛弟子能夠如是學,如是修,自行化他,令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長,就能夠使正法住世,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我們之所以要提倡生活禪,其原因即在於此。

  禪天禪地

  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於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相互熔鑄以後產生的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系更和諧,社會生活更祥和,從而使我們趨向智慧的人生,圓滿的人生。

  生活的內容是多才多姿的,禪的內容同樣是極為豐富圓滿的,而禪與生活(或生活與禪)又是密不可分的。這種密不可分的關系,既反映了二者的實在性,同時也展現了二者的超越性;而人們面對生活進行禪的體驗所價入的對象又是無所不包的。正因為如此,我們只有從多角度透視禪的普遍性,才能真正認同生活禪這一法門的如實性和可行性。從自然現象來說,滿目青山是禪;茫茫大地是禪;浩浩長江是禪,潺潺流水是禪,青青翠竹是禪,鬱鬱黃花是禪;滿天星鬥是禪,皓月當空是禪;驕陽似火是禪,好風徐來是禪;皚皚白雪是禪,細雪無聲是禪。從社會生活來說,信任是禪,關懷是禪,平衡是禪,適度是禪。從心理狀態來說,安詳是禪,睿智是禪,無求是禪,無偽是禪。從做人來說,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實的勞動是禪,正確的進取是禪,正當的追求是禪。從審美意識來說,空靈是禪,含蓄是禪,淡雅是禪,向上是禪,向善是禪。當然,還可以舉出更多現象來說明禪的普遍性,但僅此我們就可以發現禪作為真、善、美的完整體現,它確實是無處不在的。

  運水搬柴

  我們的生活充滿著禪意和禪機,所謂“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但大多數人由於自我封閉,意識不到他本身具有體驗禪的潛能,這就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這裏我們不防拈兩則古人以日常生活為契機而說禪、悟禪和行禪的公案,應該有助於加深對生活禪的理解。

  晚唐時期有一位龍潭和尚,他的師父是天皇道悟禪師。他在師身邊呆了很長時間,天天侍侯師父。他覺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師父並沒有給他指示禪機心要。有一天,龍潭和尚向師父發問道:“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他師父卻說:“自汝到來,吾未嘗不指示心要。”龍潭問:“何處指示?”師父說:“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首,何處不指示心要?”龍潭聽了師父的開導,低頭良久不語。師父說:“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龍潭在師父逼拶的這一瞬間,不容思量卜度,當下心開意解,悟道見性了,於是他又進一步請教師父:“如何保任?”師父說:“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這則公案清楚地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作為禪者的生活,它處處都流露著禪機,學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處處都可以領悟到禪機,處處都可以實證禪的境界。同樣重要的是,這則公案還告訴我們悟後的保任功夫是“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在生活中體驗禪的關鍵所在是要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所謂“平常心是道”。下面的一則公案所包含的深刻內容,對怎樣在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或許會有所啟發。

  有源律師問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 “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禪者的吃飯、睡覺與一般人的吃飯、睡覺有著這樣大的差距,這就是我們還不能在穿衣吃飯的日常生活中體驗禪的根本症結所在。我們如果去掉吃飯時的“百種須索”和睡覺時的“千般計較”,我們當下就可以與曆代祖師同一鼻孔出氣。

  滿天星鬥

  生活中的禪是如此靈動和現成,自然界又何嘗不是呢?如果滿天星鬥不是禪,釋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睹明星而覺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禪,洞山良介禪師就不可能因過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疑團;如果鬱鬱黃花不是禪,靈雲禪師也不可能因見桃花而開悟。大自然到處都呈現著禪的空靈與恬靜,悠遠與超越,真實與現成,所以陶淵明能留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絕唱,蘇東坡能留下“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的禪苑清音。在中國古典詩詞的汪洋大海中,深含禪意的佳篇名句俯拾即是。像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宋代一位比丘尼的悟道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拾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特別是蘇東坡的《琴詩》,直接就是老僧談禪,空靈絕妙:“若言琴上有琴音,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頭上聽?”天公造物,緣滅緣生,無處不呈現著禪的生命。昔有座主問南陽慧忠國師:“古德曰:‘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有人不許,是邪說;亦有人信,言不可思議。不知若何?”師曰:“此蓋是普賢、文殊大人之境界,非諸凡小而信受。皆與大乘了義經意合。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於法界,豈非法身乎?又《摩訶般若經》曰:‘色無邊故,般若無邊。’黃花既不越於色,豈非般般若乎?此深遠之言,不省者難為措意。”在禪者的心目中宇宙是完整的,精神與物質是一體的。所以禪者認為“何處青山不道場”,四時美景充滿禪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著禪意與禪境,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應該生活得非常輕松愉快、瀟灑自在,但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這種感受,相反地,都覺得生活很累,很累。是什么原因呢?實在是我們的“閑事”太多太多了,所以才覺得“人間”沒有“好時節”。如果我們從生活中找回禪的精神(其實它從來沒有離開過生活),讓生活與禪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我們的生活便如詩如畫,恬適安詳了。

  1993年起,柏林禪寺開始創辦每年一屆的“生活禪夏令營”,經過十餘載的耕耘,生活禪的理念已經深深地根植於大眾的生活之中。

  生活禪的概念大概是在1991年提出來的,1993年舉辦第一屆生活禪夏令營的時候,才正式推出這樣一個理念。當時我們非常地謹慎,怕這樣一個理念提出來遭到教內外人士的反對,那我們就吃不消了。但是由於生活禪這個理念沒有違背佛法的精神,沒有違背禪宗的精神,恰恰是在這樣一個關鍵問題上體現了佛法的精神,體現了禪的精神,因此能夠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心重視,也給予了很大的同情和支持。所以生活禪夏令營一直堅持每年一屆,而且影響似乎是一年比一年在擴大。

  每次夏令營結束,淨慧老和尚總要一片婆心地叮嚀:

  本屆的生活禪夏令營馬上就要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把這一份安詳的心態,把這一份覺醒的心態保持下去,帶回家去;能夠把“生活禪”的修持方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運用起來,真正做到:“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這就是真正的“生活禪”。

【書籍目錄】
第1頁:石塔東路29號 第2頁:那塔,那寺,那人
第3頁:天下趙州 第4頁:趙州禪風
第5頁:你心裏有橋嗎 第6頁:建築之思
第7頁:陽光下的山門 第8頁:普光明殿:佛陀的心跳
第9頁:觀音殿:觀音菩薩古柏化身 第10頁:禪堂:無門關裏透春風
第11頁:萬佛樓:萬佛莊嚴樓蘊法界 第12頁:舊時行履處
第13頁:師承虛雲老和尚 第14頁:生活禪開題
第15頁:生活禪的四個根本 第16頁:晉山
第17頁:慧燈再傳 第18頁:到達
第19頁:誦經 第20頁:聽法
第21頁:禪坐 第22頁:普茶
第23頁:雲水 第24頁:傳燈
第25頁:禪悅為食 第26頁:食存五觀
第27頁:舌尖上的禪 第28頁:廚房是道場
第29頁:吃粥了也未?洗缽去 第30頁:生活禪是一杯茶
第31頁:柏林禪寺一天生活時間表 第32頁:聞鍾早起
第33頁:朝時課誦 第34頁:觸摸大地
第35頁:出坡 第36頁:如是我聞
第37頁:藥石 第38頁:晚鍾
第39頁:在他人眼裏 第40頁:在我眼裏
第41頁:隨師學禪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水墨青荷會員 发表于 2012-2-8 8:21:16
随喜!!!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8-14 18:03:24
小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