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當和尚遇到鑽石: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 麥克爾.羅奇格西

當和尚遇到鑽石: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 麥克爾.羅奇格西

第15節 走出商場的黑暗森林

[日期:2011-04-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麥克爾.羅奇格西、克莉絲蒂.麥娜麗喇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聞是章句。

  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須菩提。

  如來悉知悉見。

  是諸眾生。

  得如是無量福德。

  在前一章節的結尾部分,我們探討了市場的“空性”。3名采購人員在市場上收購特定大小、特定品質的數千顆鑽石;一名采購人員“福至心靈”,撥了一通電話,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使命;另一名采購人員必須多打幾次電話,多費一些力氣,但最後還是完成任務;第三位采購人員基本上是失敗了。

  在這個范例之中,3名采購人員分別位於不同的城市,但即使3人身處同一座城市,其結果也不受影響。

  跟隨本能直覺

  根據古老西藏的思維,帶領成功商人走過市場交易之黑暗森林的“福至心靈感受”或“本能直覺”,正是心理銘印成熟茁壯的直接結果。這種類型的人面對一個商業困境的時候,他們能夠迅速地、清楚地知道,應該采取哪些正確的行動。

  在他們的心中,沒有絲毫猶豫,沒有任何疑問。此刻,你或許已經獲得了一個概念,了解一個強烈的銘印從潛意識進入意識層面的時候,究竟是什么樣的狀況了。人們認為他們“聰明絕頂”或“擁有深刻的洞察力”或“具有神來之力”,例如有些人在商場上叱吒風雲,賺進大筆財富;一名經常參加此賽的棒球選手說,就在他揮棒猛擊之前,那顆棒球看起來像西瓜一般大。沒有什么事比成為這種類型的人更精彩有趣的了。然而,也沒有一件事比曾經擁有正確的本能直覺,如今卻不複存在令人沮喪失望——這比一開始就沒有福至心靈的感受還糟糕。無論如何,如果我們知道如何獲得這些本能直覺的話可是美事一樁。

  讓我們再回到《金剛經》,尋找關於本能直覺的見解:

  喔,須菩提,假若有人一聽到經中的話語章句,而在一念之間生起信心,喔,須菩提,如來確知這般之人,喔,須菩提,如來見到了如此這般之人,喔,須菩提,這樣的人已經積聚了不可思量的福報與功德。①

  本能直覺從何而來?在上一個章節中,我們提及“相互關系”,意指行為或思想的種類和特定的銘印之間有所關聯,或行為或思想的種類導致特定的銘印,而這些銘印把我們的人生和事業導向我們所希冀的特定結果。

  此刻,我們應該確認這些行為,因為如果我們在行動的時候,了解銘印以及潛能的運作過程,那么我們就能夠積聚龐大的能量,使我們的事業如願地發展。根據這一了解作為行動基礎的人,容易吸引其他的人采取同樣的行動方式,然後他們的生意就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關於“相互關系”最著名的一段說明,可能出自印度博學之士龍樹大師(Nagarjuna)②之作。以下的偈文摘錄自龍樹大師謾殯的著作《寶論》(stringofpreciousJewels);它們首先指出了我們可以植入心中、最令人向往、擁有的銘印:

  我將簡述修持菩薩慈悲之道的人所具備的美好品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能、慈悲等等。

  布施是給予你所擁有的事物,

  持戒是善待他人,

  忍辱是放下怒,

  精進是增長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悅,

  禪定是全神貫注,遠離邪念,

  智能判斷何謂真理,

  慈悲是一種融合了對眾生之愛的高度智識。

  接下來的偈文則說明了這些美好品質的相互關系:

  布施帶來財富,美好的世界來自持戒;

  忍辱帶來美好,卓越的成就來自精進;

  禪定帶來寧靜,自由來自智能;

  慈悲成就我們所有的願望。

  最後的這一段偈文,揭示了培養這些銘印的最終結果:

  一個具備這七種美好品質之人,

  並且臻至完美之人,

  將獲得如世界守護者(theworld’sprotector)所擁有的不可思議的知識。

  這些偈文或許是針對特定行動、行動所造成的銘印,以及銘印如何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觀感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做的最為人所知、最簡短的說明。(除了這些偈文之外,在其他許多地方也就數百種銘印及其造成的結果加以討論。)針對上述的偈文,我們可以總結如下:

  ⑴為了“看見”自己的事業飛黃騰達,財源廣進,你必須保持慷慨大度的心態,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布施)

  ⑵為了“看見”自己置身於一個幸福快樂的世界,你必須遵循倫理道德的生活態度,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持戒)

  ⑶為了“看見”自己身體強健,充滿吸引力,你必須避免憤怒,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忍辱)

  ⑷為了“看見”自己在私人生活和工作場合中擔任領導人物,你必須樂於幫助他人,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精進)

  ⑸為了“看見”自己能夠心思專注,你必須進行深度的禪修,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禪定)

  ⑹為了“看見”自己心想事成,你必須了解潛能和心理銘印的原則,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智能)

  ⑺為了“看見”自己和他人事事滿願,你必須培養慈悲心,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慈悲)

  我知道,此刻你開始思考,如何把這所有聽起來十分崇高偉大的論調應用於真實生活之中。為了解除你心中的疑惑,我將敘述一個真實的情境,你就能夠理解潛能的原理以及銘印如何在你自己的工作場所中運作。

  刻下引導成功的銘印

  舉例來說,我已經在安鼎國際鑽石公司工作好些年了,在這些年之中,我把截至目前所陳述的原則應用於工作之中:我刻意去做那些能夠在我心中留下銘印,引導我看見成功的事情。

  我走進安鼎位於曼哈頓西側新大樓的大門。那幢大樓的正面鋪著一層令人愉悅的花崗岩,如水晶般清澈透明的玻璃門通往門廳。

  當我打開那扇玻璃門的時候,來自哈得孫河(HudsonRiver)的陣陣冷風從我身後撲來,冷得我直打哆嗦。

  進了門之後,在大廳保安崗亭的警衛約翰·法卡羅(JohnVaccaro)朝我友善地點了點頭。法卡羅原是一名剽悍的地下鐵警察;他之所以聞名,是因為即使在一名哥倫比亞幫派分子的虎視眈眈之下,他也能夠安全無虞地把一盒鑽石從一幢建築送往另一幢建築。這些幫派分子經常在47街上遊蕩閑晃,等待一個粗心大意的鑽石商人放松警惕,伺機下手。

  我們剛剛所描述的景象之中的人和事物,都擁有相同的潛能——每一個人和事物都是易變無常的,都有可能成為正面或負面的事物。我喜歡那片花崗岩板;它們映照著晨曦中波光粼粼的哈德森河,使整座建築透著一股氣派。然而,對於站在9層樓高的狹小信道上清洗窗戶的清潔人員來說,同樣的花崗岩板則暗藏了威脅生命的危機;他們可能寧願我們使用一般的磚造外牆。

  對我而言,我對花崗岩板所產生的觀感,是我先前把一個良好的銘印植入心中的一個結果。此刻,我們涉及了一個非常深奧的層面——銘印以及我們對事物所產生的觀感之間的相互關系,超越了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范圍。

  然而,在久遠的年代,許多修行大師所撰述的古老典籍之中,已有關於相互關系的文字記載。在我眼中,這片花崗岩板之所以光滑細致,源自對人說話和緩輕柔的銘印。

  窗戶清潔工把同一片花崗岩板視為危險的物品;是由於這種銘印源自過去輕視生命的結果。對於西方人而言,單單只是因為自身文化的迷思與偏見,使得我們的心智完全不習慣這種思維方式,而把這種解釋視為沒有事實根據的觀點。然而,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之中,這種解釋正好是耶穌基督針對遵循倫理道德的生活方式所提出的論點:耶穌基督堅持主張,一個不道德的行為無法導致善良的結果,如同薊或荊棘的種子無法結出甜美的果實。

  佛教經典繼續闡釋這一真理背後的含意;而這一真理正是主宰銘印,以及影響我們如何看待類似花崗岩板等“中性”事物的法則。簡而言之,它是一個聰明有效的方法,能夠使事情如我們所希望的情況發展;安鼎國際鑽石公司鑽石部門出類拔萃的表現,正是這一真理的有力明證。

  如同佛陀所言,你總是可以稍做嘗試,觀察事情的發展,而最糟糕的情況也可能只是你多付出了一些寬容與慈愛,沒有什么吃虧的。

  當我們說,窗戶清潔工人曾經輕視生命,所以他們才把那片花崗岩板視為危險的事物,並不表示他們曾經做出危害他人生命的可怕舉動,而在心中植入了銘印。如我們先前探討的,所有的銘印在潛意識層停留的時候,其強度隨指數成長。

  在商場上失利的原因,例如造成資金逐漸短缺,以及員工在一兩年之後跳槽,轉而投奔競爭對手,通常是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負面行動與思想累積起來的結果。

  例如小小的善意的謊言、吝嗇等負面情緒的爆發,原本微小的銘印,最後長成巨大的銘印,如同盤根錯節的橡樹。而這正是一個大型企業失敗的原因。

【書籍目錄】
第1頁:推薦序 第2頁:導讀
第3頁:前言 第4頁:第1節 智慧的來源(1)
第5頁:第2節 智慧的來源(2) 第6頁:第3節 金剛經的緣起(1)
第7頁:第4節 金剛經的緣起(2) 第8頁:第5節 金剛經的緣起(3)
第9頁:第6節 金剛經的緣起(4) 第10頁:第7節 潛能運用原則(1)
第11頁:第8節 潛能運用原則(2) 第12頁:第9節 潛能運用原則(3)
第13頁:第10節 潛能運用原則(4) 第14頁:第11節 如何善用自性潛能(1)
第15頁:第12節 如何善用自性潛能(2) 第16頁:第13節 如何善用自性潛能(3)
第17頁:第14節 如何善用自性潛能(4) 第18頁:第15節 走出商場的黑暗森林
第19頁:第16節 真理的法則 第20頁:第17節 問題及解決方案(1)
第21頁:第18節 問題及解決方案(2) 第22頁:第19節 問題及解決方案(3)
第23頁:第20節 問題及解決方案(4) 第24頁:第21節 問題及解決方案(5)
第25頁:第22節 問題及解決方案(6) 第26頁:第23節 真誠行動,如願成真
第27頁:第24節 了解使銘印更強大 第28頁:第25節 真誠的行動
第29頁:第26節 把心系於一呼一吸 第30頁:第27節 成為你希望成為的人
第31頁:第28節 鑽石戰場 第32頁:第29節 思考銘印的運作
第33頁:第30節 圓圈日的寂靜(1) 第34頁:第31節 圓圈日的寂靜(2)
第35頁:第32節 圓圈日的寂靜(3) 第36頁:第33節 化危機為轉機的空性
第37頁:第34節 無常之詩 第38頁:第35節 死亡冥想(1)
第39頁:第36節 死亡冥想(2) 第40頁:第37節 終極的經營法門
第41頁:第38節 美麗的刺探 第42頁:第39節 最終的財富
第43頁:第40節 財富之源,無限經濟(1) 第44頁:第41節 財富之源,無限經濟(2)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1-31 22:59:41
鄭宥慈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0-22 13:58:40
想提供一個訊息給你們。「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今年"2012年12月"來台的講座與僻靜會活動哦~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75503102526857/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ges/Dia
☆鑽石光企管顧問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diamondshine.tw/聯絡電話:0931-349738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