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接觸:生活即道場 (美)滿亞法師

接觸:生活即道場 (美)滿亞法師

《接觸》 原生家庭

[日期:2011-04-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美)滿亞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可以幫助我們放棄小我,關注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人的需要,甚至家裏飼養的小狗小貓的需要。小孩子學習知道別人需要什么,比如小貓需要什么?園子裏的樹需要什么?花需要什么?房間需要什么?家庭成員可以幫助小孩子去逐漸理解“大我”的心境。

  我們生活在與外界的各種關系中。所以,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世的方法。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一個不想生活得平靜、快樂、有深度、放松並且沒有壓力的人。然而,又有誰能宣稱自己與其他人相處時總是和諧無礙呢?恐怕許多人都做不到這點。

  這本書的主旨是談我們與外界相處時的關系及改善之道。我們都是從模仿他人開始,從而慢慢學習建立起自己與外界的關系。那么我們是在哪裏學習到這些技巧的呢?絕大多數人是在出生的家庭裏學會了人生的第一課。每個人都有出生的家庭。作為一個人,沒有大人的照顧、愛護、養育,就無法在世間生存。而人最好的學校,就是原生的家庭。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也就是說人生的頭三年會影響以後的整個人生。

  人的生命首先在母親的子宮內得到孕育。在十個月的懷胎過程中,母親的情緒、原生家庭環境都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嬰兒出生後兩年裏,幼小生命異常脆弱。然而,此時年輕的父母對於如何養育下一代並沒有什么經驗,甚至有些人雖然已為人父、人母,卻還沒有成熟起來,仍然像孩子一樣有待進一步“長大成人”。不過年輕人往往又喜歡夫妻生活,陶醉在“愛河”裏,以 “性事”為樂。偏偏“性”並不等於“孩子”,婚姻也並不意味著“後代”。有許多孩子的出現是沒有計劃、沒有預料到的。所以,這些年輕人雖然還承擔不起做父母的責任,孩子卻迫不及待地降臨人世了。這些孩子一出生,就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榜樣”,因為他們的父母還在摸索著如何帶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年輕人會放棄養孩子的責任,遺棄孩子。試想想,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會受到什么影響?

  有些年輕的父母無視自己的能力,對孩子期望甚高。他們“望子成龍”心切,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統統強加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出人頭地。這當然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壓力,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孩子們如何學習知識與做人?他們主要通過模仿大人的行為來了解世界、充實自己。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父母、叔、姨、哥、姐等長輩的為人處世的方法,把他們的經驗變為自己的實踐。

  初為人父母,應該怎么辦?

  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長了一輩,首先要學會“給予”。孩子需要父母、兄姐來學習人生的第一課。所以切記,你是新生孩子人生的第一個“榜樣”。這個“榜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成長中的孩子需要學習什么呢?

  學習“分享”。如果他有兄弟姐妹,要學會與他(她)們同住一屋,一起玩玩具,享用一個衛生間。孩子需要分享父母的愛。一旦他們進入幼兒園、學校,他們就會用在家庭裏學到的“分享”觀念與別的小朋友、老師和諧相處。在學校裏,他要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教室、書本、公用設施以及知識。但是,現在有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這些獨生子女常常無法學習到如何與他人分享,獨占欲很強。

  對於孩子來說,生命中的頭三年都將會影響他們以後的人生。胎兒出生前,要在母體中孕育十個月,其間它要分享母親的飲食、情感、快樂以及痛苦。然後呱呱墜地。以後的兩年是很關鍵的。嬰兒的父母、兄弟姐妹會啟發他找到本我。如果一個嬰兒體會不到“本我”的感覺,他會在情感上無法保持平衡,而很難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這樣,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就會出現很多波折。

  人的生命是從一個中心開始的。作為嬰兒,我們需要四周人們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像棵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我們要有健康的體魄,同時也要有平衡的心態,這兩點都是我們在原生家庭裏要先學會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我們不僅要學會接受自己,而且還要學會讓家人接受。同時要學會對自己誠實。如果我們在人生一開始的幾年中就學會虛偽地討好別人,那么在以後就很難再和別人建立一種真實、親近的關系。

  接受一個嬰兒,讓他發展出自己的本我,這樣做可以幫助他很好地走完一生。每個人都是一部長長的曆史書,有些長得會讓我們自己都無法想象。他的路是他自己一路走過來的,不可能轉瞬改變。作為這個嬰兒的生身父母,應該接受他,幫助他,讓他健康堅強,不斷成長起來。

  從形成胎兒到嬰兒出生後的兩年,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嬰兒開始存在的頭三年,這個嬰兒需要認可、支持、關懷和愛。

  如果出生的家庭做不到……

  如果一個嬰兒得不到這些他應該得到的東西,怎么辦?

  他會在以後的人生裏彷徨,變得敏感而焦慮。他會將這些痛苦埋在心底。而我們也不知他受了什么苦,心裏在想些什么,所以也無法正確地去幫助他、引導他、改變他。嬰兒吸收知識的能量是異常強大的,他就像一塊吸水很強的海綿,每時每刻都在吸取外界的東西。有時,我們認為嬰兒睡著了聽不見我們說什么。其實不然,他仍然可以聽到周邊人說的話。雖然我們忽視了存在的問題,但嬰兒卻聽到、看到了,他們會感到困惑,從而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警惕這個小生命的存在,注意發生在他周圍的事情,不要讓他受到誤導。

  小孩一出生,就開始和別人建立聯系。並不是我們做父母的花時間在小孩身上,小孩才會和我們相處,他會主動和家庭的每個成員接觸。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小孩子學習給予。小孩子會有願望參與家庭活動,那就讓他參與,讓他學習做一些家務,比如清理房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一起吃東西,一起收拾。他們會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會犯錯,會打碎東西,會做蠢事。有愛心的家庭會容忍小孩子犯錯,因為這是他們學習過程中必須經過的路,是難免的。如果一個家庭不給機會讓小孩子學習幫助別人,建立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等他們長大後再想教他就很難了。

  給予,或者說奉獻,能讓我們保持內心的平衡。在奉獻自己、幫助別人時,我們本我會達到更高的境界,而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再感到孤獨。我們會和他人密切相關並融為一體。我們會由衷感到幸福與快樂。這種快樂,只有在無私奉獻、給予他人時,才能體會到。保持自我的內心平衡是我們從小就應該學會的一門功課。

  不幸的是,今天的人們都太忙,不僅疲於奔命,而且壓力過大,樣樣講求效率第一。“現在馬上就做,別出錯。”我們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不犯錯,如何能學到進步呢?而年輕的父母卻因孩子犯錯,而誤認為孩子是負擔。為了不想耽誤時間,他們幹脆什么都自己做。這就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奪走了孩子幫助他人的機會。我們應該放手讓孩子們嘗試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不斷學習幫助其他小朋友。

  小孩子是很容易受到驚嚇的。他們想學習幫助他人但卻因沒做好而受到訓斥、責備甚至挨巴掌。他們會感到氣餒、不安,從而退縮。有些小孩子會因為感到內心空虛而變得貪婪。別人為他做什么,他都不會滿意,因為他們心理上存在缺陷。這種狀況會導致家庭不和,甚至悲劇的發生。如果他有兄弟姐妹,大家的關系也會異常緊張,相互猜忌。

  在家庭裏培養出的負面情感,小孩子會將它帶到學校,並影響他和同學的關系,因為在他小小的心靈裏全是痛恨與不安。這會周而複始地惡性循環。如果他找不到本我,就無法好好做人,做個好小孩、好學生,也不可能上班後工作得很出色。如果他從小就找到了本我,在原生家庭學到了應該學的東西,那就不會進了學校後有失落感、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家庭的幸福會讓一個人享用一生。

  喜歡與不喜歡

  如果花點時間觀察一下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的行為准則:喜歡這種人,卻不喜歡那種人。其實這種喜歡與不喜歡,都源自於你原生家庭和我們人生最初的“榜樣”對我們的影響。如果內心無法保持平衡,我們就會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夠友善,很難與人相處。

  一個小孩如果在人生的頭幾年受了苦會怎么樣?

  他會將這種苦藏在心底,然後尋求安慰和解脫。長大後,他會追逐名利、金錢、地位,認為這一切才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可是,即使他得到了這一切,他仍然會覺得若有所失,不滿足,不快樂,因為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的虛榮,而真正的快樂源自於一個人內心的無我境界,可這正是他一生缺少的。

  無我與無懼

  我們為什么要存錢?因為沒有安全感。我們為什么要不斷地強調自我?因為受到傷害,或者缺乏他人的關愛。許多人一聽到“無我”,就會感到害怕。不能否認,“無我”一詞,從其概念上來看,確實讓人想“退避三舍”。我們的一生都是要保持自我,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必須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因為別人不會時時刻刻將我們放在第一位。但是,且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們一旦將自己和他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我們就不會感到孤獨,而會看到另一個更大的“人”的存在,體會到與他人的互生共融。

  認識到我們並非孤單一人,就可以認識到存在的真諦。我們的思想會更清晰,內心更平靜。無我,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豐富而平衡的心理,一種認真活在當下的狀態。生活在世界上,有清醒的頭腦,無非分之求,對自己感到知足和滿意。一旦覺得缺少了什么,想要得到它,這就是貪欲。這種貪欲會讓我們受到傷害,產生情緒波動。無我,意味著我們和大家的相融,從而產生一個更大的“本我”。不論你承認不承認,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原生家庭可以幫助我們放棄小我,關注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人的需要,甚至家裏飼養的小狗小貓的需要。小孩子學習知道別人需要什么,比如小貓需要什么?園子裏的樹需要什么?花需要什么?房間需要什么?家庭成員可以幫助小孩子去逐漸理解“大我”的心境。“大我”就是“沒有小我”,它能讓我們看到他人,看到一個更大的“人”。

  父母培養一個小孩子並不是負擔。這是值得祝福的事情,因為我們在讓一個生命成長。在培養他的過程中,有失誤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心智健全平衡。這才是你為人父母的本職。

  保持心理平衡

  平衡的心理是什么?

  平衡的心理就是平衡的心態,也就是能好好地生活,好好地活在當下。只有心理平衡,我們才不會感到不安與煩躁,也不容易受欲望的驅使走上錯誤的方向。

  在當下,如何能保持清醒的心,把握住自己?

  這需要和處於當下的他人溝通,和周遭的環境溝通。我們應該及早幫助孩子,讓他從小就學習保持頭腦的清醒。讓小孩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幫助他開啟智慧大門。我們所說的活在當下,也就是在當前時刻,積極地參與生活,全身心地投入正在做的事情。這是小孩子應該在原生家庭裏學會的,即使在長大後,他仍然會受益於此,也會帶動其他人這樣做,然後會更好地培養下一代。

  什么是“有效的方法”?

  我們再來談談行之有效的方法。想要做事有效(有時我們將其稱為“有效的方法”),必須明白目前發生的事情是什么,並認清其本質,然後才能找出正確的方法來做事情,以取得最佳的結果。如果我問: “你有什么問題?你怎么吃不下飯?”卻不細細地追究,反而根據自己的估計而匆忙下判斷,這就說明我並不完全理解你。我沒有用“有效的方法”。我只是憑空臆斷“是這個”或者“是那個”。我會因為知識的不足而判斷錯誤。如果你缺少的是蔬菜,而我給你的卻是香蕉,那我就做錯了。我給了你面包,但你想要的是橘子,那么給的面包就是錯的。如果我教你學習知識,培訓你,但你想的是怎么能結婚生子,那么我教的知識就是不對的。如果我向你求婚,而你想著要繼續深造,那我求婚就是無效的,因為我沒有從本質上了解你的需要,尊重你的想法,並幫助你實現你的目標。

  問題是,只有在開啟了智慧大門後,一個人才能學習掌握“有效的方法”。要想學習掌握這種方法,我們要首先捫心自問:我們善良嗎?我們謙虛嗎?我們是僅僅憑自己的臆想來作判斷,還是下工夫細心聆聽體察了他人的需要?我們是不是對別人說的話置若罔聞?我們是不是在不斷調整自己觀察事物的角度,更好地為他人服務?如果我們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話,我們就應該好好自省一番:我是高傲?還是無知?只有做到如此開放,你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之處,才能開始學習掌握“有效的方法”。

  孩子們在這方面也會教我們,因為他們在成就我們成為合格的父母。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每個人在每一天又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今天我是誰,我在哪裏,別人今天需要我做什么。這就是“有效的方法”。和一個人長年交往,方法不可能是單一的,因為人在變,環境在變,所以用的方法也在變。父母有各種機會發展“有效方法”,學會保持平衡的心理。有許多父母在工作中,又會從其他人那裏學到很多東西。

  我怎么才能當個好爸爸、好媽媽?

  你要和孩子交心,進行心靈的溝通。不要認為我們長他一輩,他是孩子,我是家長,我就一定比他聰明。別拿自己上班太累做擋箭牌,放棄和孩子溝通。父母和孩子是相互需要的,這種需要是雙向的。

  那么,我們做父母時犯過錯怎么辦?

  別回頭,要向前看。事情過去就過去了。過去的事情是無法彌補的。不要緊,因為我們要活在當下。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正在做的事上。要謙卑、無私、誠實,認真聽孩子說話。這樣就不會再犯錯。要關注目前、當下。

  謙卑是力量,而非無能

  為人謙卑絕非如許多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種缺點。只有心理平衡的人,才會謙卑。謙卑可以幫助我們對當下發生的事情有清醒的認識。謙卑給我們力量,讓我們看到問題的實質。只有全力以赴,我們的注意力才會完全集中。

  謙卑和開放不同。謙卑是因,開放是果。如果不肯放下,我們的心智就無法開放。如何做到謙卑呢?和你所愛的人相處,信任他、尊敬他,在感到安全時,放下自我。不這樣,就很難學習到謙卑,因為我們看不起別人,認為自己是唯一正確的。找一個自己真正信任而對方也信任自己的人,和他發展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你愛這個人,這個人也真正關心你。在長時間的交往中,學習做到謙卑。這也是我們和孩子之間應該有的紐帶關系,我們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無法謙卑是因為人們陷入許多“枷鎖”中,比如情感、物欲、態度、收入等。這些東西會蒙住心靈的眼睛,影響我們的視野,讓我們變得鼠目寸光。只有謙卑的品德,才能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看到事情的本質。如果失去了謙卑的品格,就看不到全局,自傲會讓我們的心沉浸在黑暗之中,難以見到光明。所以,如果和孩子相處時做到謙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知道該如何幫助他,而不是無意中傷害他。

  在和孩子建立這種新關系時,要承認自己的真實感受,並將它表達出來,不要埋藏在心底。不要後悔曾做過這個,做過那個,這樣會不斷把過去拉回到眼前,可是又不能改變過去發生的事。謙卑就像是清潔內心世界,將那些“枷鎖”一一打開,向孩子開放心靈。感受他們的感受,這對孩子非常有益,也會使他很高興及願意接受,不會拒絕。

  有時謙卑是很難做到的。我們都有很強的自我,所以要想向他人道歉常常難以啟齒。但是不道歉就會產生隔閡。不論花多大工夫,要修複這種關系都很難。我們和孩子之間有了距離而不消除,非但無法改善,反而會讓它惡化。

  問題的症結不在孩子,我們受的痛苦不在他人,而是自己造成的。承認了這點,就不會再去責怪他人。開始時,可能會在內心產生不安,但至少不會去責怪他人,或者一次次地失望了。

  我們先要自省,不再無辜地把責任推給別人,是自己造成了痛苦,不是別人的錯。認識了這點,就可以重新開始認識自己,為自己的生活負責。這一理念只對那些想為自己命運負責的人有作用。如果沒有主動“自省”的品德,就無法自律,也無法自立。

  做一個有職業的媽媽

  有許多母親都將孩子交給他人照顧,自己出門去工作。這種情況現在很普遍。婦女在工作的同時要養育孩子會有很大的壓力。對此,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的工作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工作?我們工作是因為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成熟,並對周圍的事物保持敏銳的思維。在工作的地方,你可以做到這點。但是,在工作時你的心腸會被工作的壓力磨得更硬、更冷,甚至變得麻木。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不要誤解你出門工作的本意。你的孩子沒有命令你要買大房子、高級車、度假。他們沒這么要求你,他們反而需要一個有人關心、支持的家庭環境。所以,你出門工作是出於其他的原因。一個人工作會讓他與外界產生一種關系,透過工作,鍛煉性格,得到自我完善。

  不是每個人都想有孩子,但孩子給予我們了解人際關系的機會。養育孩子會讓我們保持警醒,學會關心。當一個好的商人或一個優秀員工,和做一個稱職的家長完全不同。所以,如果你既要工作,又要做家長培養小孩子,就要仔細想想自己的這兩個職責,考查自己做家長和做好員工的能力和技巧。

  將孩子送去日托怎么樣?

  將小孩子送到別人那裏去教育是有風險的,這會對小孩造成很大的傷害。不同的人,行為也不一樣,小孩子們因此會感到困惑。在幼兒園中,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這些家庭的環境和背景都不盡相同,幼兒園裏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也沒有血緣關系。他們也許不會關心他。他們教給他的東西,有可能是你不想讓孩子學的。可孩子因為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看到什么就學什么。有些東西會讓他們受益,有些則會讓他們遭殃。

  如果你有孩子,最好就待在家裏。你需要花時間和剛剛出生的孩子相處。有了孩子,你就成了一個“傳道者”。我之所以用“傳道者”這個詞,是因為你要教導你的孩子,讓他以最好的方式成長。這是你的一項新“事業”,你的一個目標。你用自己的觀點和信仰制定目標,培養孩子。你會想怎么樣帶孩子,給他愛,照顧他。你要有責任感。這跟金錢和時間都沒關系。你用的是你的智慧。同時,你的孩子也會讓你改變許多,讓你拋開很多煩惱,變得更純。其實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你和孩子對雙方來說,都扮演著“傳道者”的角色。

  學習做一個更稱職的家長——保持清醒的頭腦

  怎么樣才能學會做一個更稱職的家長?

  首先,你可以向你的家長學習,向他們討教,學習他們培養你成長的方法,當然在方法上也可以有所改進。有些人在這個問題上,頭腦始終很清醒。我們說“頭腦清醒”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頭腦清醒”,你總處於一種對當下的時時刻刻很明白的狀態。清醒的頭腦不需要思考就會明了當下發生的事情。這是一種智慧。它沒有自我,你和他人是一個整體,你和周圍發生的事情融合在一起,你根本不用去想“周圍發生了什么事”,因為你完全知道發生了什么。你不用花工夫,全憑的是智慧。

  我們雖然都有遺傳基因,會從祖先那裏繼承很多東西,但我們每個人仍然是不一樣的,不僅模樣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狀態也不盡相同。如果家裏有四個孩子,你就會發現這四個孩子都不一樣。如果你教他們同樣的東西,他們的反應也不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許多老師。我們的家庭環境啟發我們的思想意識。學校和工作單位也同樣如此。周圍發生的事情不斷讓我們變得更清醒,最終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大門。有些孩子需要這種幫助,而另一些孩子則會需要別的幫助。我們家裏有家庭成員,飼養有寵物,生活中有朋友,工作中有同事。所有這一切都會幫助我們警醒,成長為有智慧的人。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對於孩子來說,我們就是他們的啟蒙人。

  孩子和痛苦

  作為家長,你可能會有這種感覺:“我努力當個好家長,我給了孩子們需要的一切,但他們仍然不高興。他們怎么樣才能高興起來呢?”其實,你根本沒弄明白你孩子需要什么。他的需要和你想的不是一回事。孩子的欲望是無法用買來的東西滿足的。他們想要的,不是“得到”,而是“給予”。你的孩子也許只想長大後當個農夫,他只想用這種方式來為世界做貢獻。我們卻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會強行要求他放棄這個理想,當個律師,或者會計師。要特別小心,不能強迫孩子去做他不想做的事。他們需要做他們“自己”,而不是你想的他。只有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孩子才會從中得到快樂。

  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你的孩子快樂呢?孩子喜歡問各種問題,你卻希望他們安靜,別吵。家長往往不去聽孩子說什么,而是命令孩子們去做什么。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卻忽視了孩子的需求。我們給了孩子們所不需要的,他們當然得不到滿足,因為他們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有朝一日,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為從沒有人要聽他是怎么想的,他也不再說真心話了。有朝一日,他放棄了,將他們的欲望和需求埋葬在心底。最終,他們開始追求錯誤的東西,因為他們忘記了正確的東西是什么,忘記了自己的需要。他們得到了新東西,但這些東西是不正當的,他們得不到滿足,因為他們忘記了什么東西對他們才是重要的。

  你的孩子在學校裏上學可能很難受。他不開心。你可以做什么呢?首先你不能陷入這種痛苦中。這並不是說你沒有愛心,不關心他,而是說如果你也像你的孩子一樣痛苦不開心,感到憤怒,心緒不好,你就無法去幫助他擺脫痛苦。如果你可以跳出來,不被你孩子的痛苦所困,你可以看到問題的所在。別把自己的情感摻加進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痛苦,但有痛苦並不等於說不能尋找到快樂。你要幫助別人,就要自己堅強。如果你心理很平衡,就不會和別人一起去痛苦,或者不會為了幫助他人而讓自己先痛苦。如果你心理很平衡,你就不需要改變自己。所以要處理自己的不快,謙虛點,聽聽孩子說的話,這樣才能找出孩子痛苦的根源。

  你真的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嗎?不一定。你能做得最好的,是預防那些問題發生在孩子身上。所以,你要心態平靜,不能氣哼哼的。如果你很關心孩子,不痛苦,你就不會觸動他的痛苦情緒。讓孩子做回他們自己,不要虛假做人。你要幫助他,理解他。

  紀 律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紀律是有幫助的。但是好的紀律並不是“我想讓你學這些”或者“我想讓你這么說”。讓孩子失去自我的紀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讓他們找到自我,變得內心平靜,感覺有愛的紀律才是好的紀律。孩子需要紀律,但是不同的孩子身心發育的狀態不同,有的孩子成熟些,有的不成熟,所以需要不同的紀律。你可能覺得有權力獎勵或懲罰孩子,但是這都會招致憎恨。你應該看到孩子的潛質,並將這種潛質激發培養出來。給孩子一點小小的壓力,有助於開發他的潛質。紀律可以激勵我們達到目標,我們應該在這方面給孩子提供一些指導,教他們健康地成長。

  紀律應該建立在因上,而非果上。想要制止一種行為,就要從產生這種行為的動因上去預防,只有這樣才能奏效。如果一個小孩子打別人,很有可能是他先挨過打。我們要注意觀察各種跡象,不要對它們熟視無睹。這些跡象提醒我們去采取行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僅僅是解決表面現象上的問題,就會產生出其他的問題。如果孩子在家裏和哥哥打了架,你不去追究為什么,那么有一天他就會在外面打架惹禍。你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街頭鬥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殺人犯?是因為沒有人注意事情初期出現的現象,沒有采取適當的紀律約束他並及時解決問題。孩子如果偷東西,而你卻沒有去問他究竟為什么要這樣做,這就可能為以後出現更嚴重的後果埋下種子。長大後,他可能會去搶銀行。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對孩子的行為給予處罰,解決了表面現象,問題也不會從根上解決。

  和孩子們在一起

  隨著孩子的長大,問題有所變化。有許多青少年喜歡性、毒品、煙酒。身體不健康,需求也會越來越多。這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因為車多,人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去想,只是本能地做出反應。疏導是唯一的解決方法。這點在本書第七章會詳細地講到。孩子們的這種欲望是從“營養不良”產生的。我們要分析他的食譜,包括物質和精神的,然後給他正確的物質和精神食糧。思想受到玷汙,就會走錯路。如果身體不通暢,就需要毒品、需要垃圾食品,因為思想上依賴它們。我們會在以後專門討論身心和食品的關系,但是消化並不單單指消化食品,汙染也不僅僅是指身體。如果你傷害自己,就會吸引那些害人的人和你接近。如果內心不平衡,就不斷會碰到敵人。孩子可能在傷害自己,試圖擺脫這些,但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們應該好好去聽他發自內心的呼喚。

  如果我們很純淨,就會覺得其他人不是什么“別人”,他們不是“朋友”、“敵人”,他們就是你,你就是他們。我們都是有內在聯系、相互關聯的。有清淨心的人明白這一點,可以開發智慧。智慧不是別人教授給你的,智慧是從一個可以明心見性的心裏來的,它讓你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質。

  這種頭腦源自我們原生的家庭。誰淨化了你?是原生家庭。它是我們的學校、醫院、心靈輔導中心。它是我們的一切。我們先從原生家庭得到安全感,然後將整個世界擴展成自己的家庭。如果我們不在原生的家庭打下良好的基礎,就可能空來世界一趟,除非我們不斷地向朋友、同事學習,尋求答案,開啟智能。

  青少年時期,生活本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如果在這個階段受過很多磨難,就會不斷地遇到麻煩——會掩飾自己的感情、壓抑內心的需要,也不願向他人敞開心扉。有朝一日,這種壓抑達到一定限度,就會再也忍受不了出問題。一個孩子不斷地把自己的痛苦、不幸、需求壓制在心靈裏,就像不斷地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裏,這個垃圾桶總有一天會爆滿。之後如果還朝裏面扔,就會溢出來。他的情緒就會控制不住。為了尋求心理安慰,他會找那些有同樣問題的人為友,相互排解,從而形成幫派、團夥,一起發泄。

  能及時看到這點其實不晚。解決問題要有耐心,問題的形成可能已長達十年,怎么可能一下就解決呢?所以要耐心,給予理解,慢慢靠你的理解打動他,才可以一步步靠近他。勸說、教育、懲罰都很難讓他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問題,只能靠理解和耐心。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是重要的,每一天都與前一天不一樣。你可以從他每天細小的變化中看到希望。

  和長大的孩子相處

  孩子一旦長大,他們就變了。作為家長要承認並理解這一事實。如果意識到孩子歲數大了,更成熟了,興趣變了,生活也不一樣了,你就該知道他的需要也不同了。要學習看到這種變化,拋開他的過去。別老想著他過去如何如何,現在怎么不這樣了?你和他都不再是從前的你們了。我們都需要進步。從你孩子來說,他不再是剛出生時的他了,他已經“新生”了。我們大家都“新生”了,他和孩子時不一樣了,我們也不一樣了。我們會背負著過去走到今天,我們會經常拿老眼光看別人、看自己,所以看不到世界當下發生的變化。你的孩子長大成人了,你不能再用對付小孩的方法來對待你長大的孩子。如果你做不到這點,不能和孩子建立起新的關系,你就會因循守舊,作繭自縛,年紀越大,情況就越糟。

  父母老了

  對每一個人來說,原生家庭都是至關重要的,但並非每個家庭都是健康和睦的。作為成年人,我們家裏可能除了孩子,還有年老的長輩。這些老年人可能會經常讓我們心力交瘁。那怎么辦?我的一個朋友的母親患了癌症,她累得精疲力竭。她跟我說:“我明白盡孝的責任,她患了癌症,我要照顧她。但是,我也想繼續做好自己的新事業(我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從沒對她透露現在在做什么工作,事實上我們有十年沒見面了,只是幾個月前我爸去世,她得了癌,我感覺到自己的責任,卻根本對她沒有情感。你說我該怎么辦呢?”

  事實是我們無法真正幫助別人。我們只能自己幫助自己。我的朋友可以用她的善良和智慧去幫助得癌症的母親,但是母親的痛苦只能自己去承受。如果她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的痛苦會和疾病一起共存。而如果她不照顧母親,她的母親就會說:“啊,我女兒拋棄我了!”別自欺欺人地對自己說:“我在這兒,我在幫助她。我不能走。”如果她心安理得,就走,別留下。決定權在自己。如果她覺得心不安,那就留下。她覺得怎么好,就做什么。不管我們在哪兒,做什么,我們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和我媽不住在一起,我家裏的其他人和我媽住在萬水千山之外。如果你和母親不住在一個城市,這和不住在一個國家沒有太大分別。只要願意、想她,你可以坐飛機去看她。我們經常會感到慚愧,覺得對不起年長的父母。在生活中,我們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如果我們和父母的關系不近,沒什么。如果你覺得在世界上和誰都相處得非常好,你肯定是自欺欺人。

  我們受的教育要我們努力修複和他人之間不好的關系。其實我們應該避免這種挑戰,因為其中情感上的痛苦是巨大的。有時候我們極盡所能去了解別人,卻做不到。如果我跟你說話,你理解我所說的,那么我們其實是在同一個層次上對話,我根本不是在教你什么,你本身就知道、明白。我們相互之間是合拍的。但是想花時間去改變一個人,不行!與其花時間做你認為對的,不如花時間做對你個人有益的事——找容易親近的人。我們應該和睦相處,而不是相互仇視。我們從原生家庭學習到這些,就可以很好地和任何人相處,不會因為和他人在一起而感到煩躁。我們需要理解與支持,放下自我。我們需要找到能激發內心美的人,和他們做朋友。從佛教的觀點講,每個人都有佛性,但是我們也都帶有出生以來的烙印。如果我們在原生家庭沒有學好,就會陷入過去的苦中,就難和他人相處,容易相互鉤心鬥角。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生懲罰。

  把苦變成快樂

  這個世界有一個較為殘酷的事實:我們和別人或事物之間總有非愛即恨的關系。我們不知道真愛是什么。和孩子們相比,因為我們僅僅長他們十幾二十歲,我們很可能會對他們關心的方法不對。我們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種錯。

  有一種方法可以擺脫這種苦。佛教的方法是開啟人的智慧,找到心靈的淨土,而不是讓人逃避到世外桃源。做父母、兄弟姐妹,做兒女、做夫妻,都是在建立一種人際關系上。如果認真地當一個秘書或者一個工程師,卻不懂得其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找到內心的平衡,就錯失了學習的良機。我們利用這些機會學習,試著放下心理的重擔,放下自我,找到充實的生活。任何一種關系都會讓我們去學習進步。讓自己找到內心的平衡感,與人和諧相處,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書籍目錄】
第1頁:《接觸》 內容提要 第2頁:《接觸》 目  錄
第3頁:《接觸》 引  言 第4頁:《接觸》 原生家庭
第5頁:《接觸》 朋  友 第6頁:《接觸》 工作關系
第7頁:《接觸》 愛一個人 第8頁:《接觸》 和陌生人一起生活
第9頁:《接觸》 物質世界 第10頁:《接觸》 食品還是毒藥
第11頁:《接觸》 活生生的世界 第12頁:《接觸》 精神境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