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師語錄

  南懷瑾說:有一天一位朋友來告訴我,我的一位同鄉死了。怎么死的?我這位同鄉得了肺病,搭船要到澎湖,航行到夜晚,碰上台風,船被刮得觸礁,快要沉沒。他的朋友找個救生圈給了這位太太,叫他趕緊帶著孩子走。過了一會兒,他的朋友看到他還站在那裏,又去找一個救生圈給他,叫他趕快跳。他看看,有一位年輕人沒有救生圈,又把自己手中這個救生圈送給年輕人,最後自己跟著沉下去了。什么是菩薩?這就是菩薩。菩薩在哪裏?就在人世間,就在社會裏。

  經典回放

  錄自《圓覺經》

  【原文】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譯文】善男子啊!一切眾生都能證得圓覺而成佛。如果遇到“善知識”,依照他指導的“因地法行”,隨時修習,便有頓悟和漸修兩種成佛途徑。如果按照佛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修行方法,無論眾生根器大小,都能修成佛果。

  大師釋疑

  善知識:依正法引導別人向善者。

  因地法行:即發心、立志學佛的動機。

  頓漸:即“頓悟”和“漸修”兩種覺悟成佛的途徑。

  菩提:梵文音譯,意為“覺悟”。

  學佛一得:看人要看後半截

  佛祖認為,“根無大小,皆成佛果”,也就是說,無論男人女人、富人窮人、貴人賤人、好人壞人、善人惡人、聰明人糊塗人,乃至於畜生、惡鬼,只要勤於自修,都能成佛。

  有人會想,佛祖為什么不論好歹、不分善惡呢?怎么能讓壞人、惡人成佛呢?其實不是佛祖要讓他們成佛,而是他們經過自修後,確實能夠成佛。

  有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對兄弟偷了當地村民的羊——這在當時那個偏遠又篤信宗教的地方,是很嚴重的罪行。這對竊賊很快就被抓住了。當地的居民決定了他們的命運:這對兄弟的額頭上被烙上了“ST”兩個字母,這是“Sheep Thief”(偷羊賊)的縮寫。這個印記將伴隨他們終生。

  其中一個兄弟羞愧難當,逃離了這個村莊,再也沒人聽到過他的消息。另一個兄弟留下來了,並決心用自己的行為彌補過去的錯誤。

  起初,村民們對他仍心存懷疑,不願意跟他交往。但是,這個年輕人卻不因此動搖彌補過失的決心。村裏不管是誰病了,他都會跑過去用暖湯和愛心來照顧他。不管是誰家的活計忙不過來,他都會跑過去幫上一把。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他都樂意伸出援手。而且,他從未為他的善行收取過任何報酬。他似乎把幫助他人當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許多年過去了,這個年輕人慢慢變老。一個遊客途經他們的村莊,坐在路邊的一個小餐館吃午餐時,看見了這個額頭上烙著“ST”的老人,他還發現,所有的村民經過老人身旁都會停下腳步,表達他們的敬意,小孩子也會停止玩耍,給老人一個溫暖的擁抱。

  外地人十分好奇,問餐館老板:“老人額頭上印的那個標記是什么意思?”

  老板回答:“我不清楚,我想是‘saint’(聖徒)吧!”

  凡世的人由於嫉惡如仇的心理,也許是圖省事的心理,看見幹了壞事的人,就想直接把他釘在恥辱柱上,讓他永世不得翻身。中國有句老話:“一日為偷,終身是賊。”不是這個人終身都會做賊,而是其他人終身都會把他看成賊。而實際上,一個做過賊的人經過努力自修,也可以變成聖徒,變成佛。所以佛祖說:“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但是,要變成聖徒或佛,也沒那么容易,要以自修為前提。如何自修呢?首先當然要有一顆向善之心,其次要講方法。佛祖所說的“頓漸”二字,就是修行的兩種基本方法。“頓”是頓悟,“漸”是漸修。這好比寫文章,頓悟如同靈感迸發,下筆千言,自成妙文。靈感是因為受到某人某事的觸動,好像只有在這個特殊時刻才會迸發似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叫做“文章自天成,妙手偶得之”。漸修如同練內功,通過不斷學習和訓練,功力上去了,寫任何文章,都中規中矩,頗有可觀。功力極高時,喜笑怒罵都是藝,信手拈來即文章。

  頓悟和漸修並非截然不同的兩種方法,往往頓悟中有漸修之功,漸修中有頓悟之力。如果沒有妙手,即使來了靈感也寫不出妙文。而妙手是靠漸修得到的。如果沒有靈感,老是遇到一些解不開的障礙,功力也上不去。

  在釋迦牟尼時代,頓悟和漸修合一,並沒有被分開運用。兩者明顯分開,大概起於唐代神秀與慧能的門戶之爭。當時二人都是禪宗五祖弘忍的弟子。據宋《高僧傳》載,神秀“俗姓李氏”,“少覽經史,博綜多聞”,而且據其他史料記載,神秀身高八尺、英俊挺拔,是個讓人一見傾心的人物,為弘忍座下大弟子。慧能只是樵夫出身,相貌矮小粗陋,且一字不識,因為聽到別人念《金剛經》,心裏產生感應,所以跑到蘄州雙峰東山寺,向五祖弘忍學習佛法,以居士身份在寺中打雜。所謂居士,就是未曾出家而守持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的人。

  有一次,弘忍讓弟子各出一偈,以談學佛心得。神秀以“聲聞乘”的修行理論為依據,寫了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此偈要義是“勤拂拭”,強調漸修之功。弘忍見了,認為尚未見道,但寫出了修行人的修行觀,並要求寺內大眾照此修習。

  打雜的慧能以“菩薩乘”的理論為依據,也出了一偈:“身非菩提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此偈的要義是“無一物”,否定漸定之功,強調頓悟之力。

  弘忍認為慧能有慧根,遂秘密授以衣缽。又怕其他弟子加害他,命他持衣缽去別的地方傳法。慧能逃到廣東,過了十幾年才開始招收弟子,傳授頓悟法門,主張“直指人心,是性成佛”、“一念思量,化生萬法”、“識心見性,自成佛道”,是為禪宗南宗。而神秀則成為禪宗北宗的領袖,傳授漸修法門,主張“趣定之前,萬緣盡閉;發慧之後,一切皆如(見於張說碑文)”,以及“禪燈默照,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出文記。”(《楞伽人法志》。神秀享譽於長安和洛陽之間,備受女皇武則天尊崇,死後諡“大道禪師”。他的兩個弟子都被朝廷尊為“國師”。不過慧能的弟子神會後來也受到朝廷推崇,死後賜諡“真字大師”,他還為慧能爭到禪宗六祖的正統地位。

  以上禪宗南北宗正統地位之爭,也可以說是頓悟、漸悟兩種修行方法之爭。不過這種爭論主要關乎名利、權勢,跟修行本身似乎沒有必然關系。而且爭執不休的並非慧能和神秀這兩位大師,而是他們不成器的弟子們。據《壇經·頓漸品》載:“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一日,命門人志誠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這說明神秀是推崇慧能的,對慧能主張的頓悟法門也不存在“理障”,還產生了學習的念頭。這不能說頓悟法一定比漸修法高,只能說明神秀的境界高,並無門戶之見。

  對於我們來說,當然不必理會人家的門戶之爭,什么法子比較適合自己,就用什么方法。最好頓悟、漸修不分家,隨時而用。

  至於最後修到什么程度,就要看各人的因緣了。學佛和做人其實是一個道理,有的人現在很窮,做什么事都不順利,可是到了某一天,漸修之功出來了,由量變到質變,突然成了一個不平凡的人物。有的人現在什么都不懂,亦無進取心,可是某天遇到一個意外變故,頓悟了,從此行為習慣完全改變,也成了一個不平凡的人物。從某個人的過去,很難說明他的現在,從某個人的現在,很難說明他們的將來。如俗話所雲:“看人要看後半截。”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輕視不得。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一枝一葉皆可悟道 第2頁:目錄
第3頁:聽大師說儒 第4頁:學做大人
第5頁:給自己量身定位 第6頁:單純就是天才
第7頁:勿自欺欺人 第8頁:人身難得要珍惜
第9頁: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 第10頁:從齊家開始修煉影響力
第11頁:順從民意,引導人心 第12頁:多行善事即是真學問
第13頁:決定成敗的第一大要點 第14頁:忠誠勝於能力
第15頁:以財發身,勿以身發財 第16頁:透過“義”字見大利
第17頁:領導的威儀與威德 第18頁:什么是婦人之仁
第19頁:政治經濟不分家 第20頁:小勇大勇都重要
第21頁:慎防樂極生悲 第22頁:愛財好色並非壞事
第23頁:如何避免小人之禍 第24頁:忠誠的前提
第25頁:佛法只是一顆真心 第26頁:“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第27頁:佛是無事的凡人 第28頁:學佛的第一步
第29頁:一切皆幻誰來修行 第30頁:如何才能開悟
第31頁:不移一步到西方 第32頁: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第33頁:信為道源功德母 第34頁:愛是煩惱,還是要愛
第35頁:學道的二種障礙 第36頁: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第37頁: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第38頁:如何快速成佛
第39頁:吃飯穿衣也是修行 第40頁: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41頁:我眼本明,因師故瞎 第42頁:學佛當從敬佛始
第43頁:佛的般若智慧 第44頁:生命的沉潛與騰飛
第45頁:心量決定能量 第46頁:莫學小鳥笑大鵬
第47頁:莊子推崇的境界 第48頁:大而無當不如小而有用
第49頁:低調做人的哲學 第50頁:得意之時當思退步
第51頁:功成而不居 第52頁:無事莫找事
第53頁:鮮靈活潑即是道 第54頁:做官莫作怪
第55頁:專用聰明,大事不成 第56頁:一身榮辱自心知
第57頁:留一點閑心,看花開花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許賢文 发表于 2012-8-26 0:05:36
佛.道. 儒.歸根佛經.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