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愛是煩惱,還是要愛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師語錄

  南懷瑾說:一般眾生因為有妄想,所以有我,因為有我,所以有你,有他,然後就我愛你,你愛我,愛來愛去。以前我到大學授課,同學們逼得我講戀愛哲學,我說我不懂,後來被逼著沒有辦法,我說:愛是自私的,因為我愛你才愛你,我不愛你就不愛你,你說這是不是自私?愛是絕對自私的,愛是占有的,愛是痛苦的根源,愛是煩惱的根本。

  經典回放

  錄自《圓覺經》

  【原文】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複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複現天人。

  【譯文】應該知道,愛是輪回的根本。因為各種欲望催發了愛意,所以能讓眾生在生死中循環。欲望因愛而生,生命因欲望而有,眾生愛惜生命,還是以欲望為根本。愛自己的欲望是原因,愛自己的生命是結果。有了愛欲之心,便產生違我心意的逆境和合我心意的順境,對不喜歡的產生背離心,對喜歡的產生親近心,並產生厭憎、嫉妒等種種不良情感,由此造下各種罪業,最終淪落為地獄餓鬼。知道了愛欲的可怕,而心生厭離,舍棄惡念,專修善行,就能到達天人境界而跳出輪回之苦。

  大師釋疑

  輪回:意為循環,又叫“六道輪回”。意為眾生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中循環,流轉不停。

  業:分“功業”和“罪業”,即眾生的言行造成的功過。

  天人:指不在六道中循環的人。南大師說:“天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共二十八天。”

  學佛一得:欲念難消,順其自然

  有一首歌,唱得很幽默:“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老虎會吃人,你見了千萬要躲開……”

  這首歌取材於一個佛教故事:有一位老和尚,想找一個合適的人繼承衣缽。可惜世上的人都被欲望汙染得太壞了,他找來找去,找不到幹淨人。最後他到孤兒院去領養了個幼兒,帶上山去當小和尚,什么都不教給他,讓他自然成長。小和尚成年後,什么都不懂。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剛好他的一位道友上山來探望,看到小和尚連一般待人接物的禮貌也不懂,於是教他如何問訊、行禮等等。老和尚回來後,看見小和尚居然知道這些俗禮,氣得不行了:唉!花了十幾年的心血,一不小心,白紙般純淨的一個孩子,被那家夥教壞了!

  老和尚心想,既然他已經學了世禮,不如帶他下山見見世面。下山之前,特別提醒小和尚,要小心一種叫老虎的動物,模樣兒跟你我差不多,頭發長長的,在頭上做個髻,看到這種東西,要趕緊躲開,否則會吃人的。然後師徒倆下山去了,在城市裏逛了一圈。回到山上,老和尚問:“山下什么東西最可愛?”

  小和尚說:“老虎最可愛。”

  這個老和尚千防萬防,怕小和尚受到老虎“傷害”,誰知就像那首歌唱的,“老虎已闖進我的心裏來”。

  欲望是如何產生的,至今還是一個尚未搞清的問題。但正如佛祖所說,“當知輪回,愛為根本”。欲望會催發愛意。因為有愛,就有追求,愛美人就追求美人,愛財富就追求財富,愛權勢就追求權勢,愛名聲就追求名聲,愛生命就追求長生。因為有追求,就有競爭,情場競爭,商場競爭,官場競爭,名場競爭。因為有競爭,就有成敗,勝者得意洋洋,負者垂頭喪氣。然後就會產生厭憎、痛恨、嫉妒、抱怨等多種情感,人也變得像地獄的餓鬼一樣,要多苦就有多苦。而且總是一種苦未盡,另一種苦又接踵而來。

  據南懷瑾大師說,“在佛法中,一般將痛苦歸納為八苦,細分還有二十種苦、十八種苦、十二種苦等等。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

  什么是“生苦”?活著就是苦。冬天怕冷,廈天怕熱,小時要讀書,大了要工作,各種義務責任像擔子一樣壓在肩上,難得清閑。

  什么是“老苦”?年紀大了,肩上的擔子輕了許多,心裏的負擔一點沒少。且不說身上的毛病一天天增多,眼看自己就像一只被扔在垃圾堆裏的破鞋一樣,一天天風化陳腐,這種心情就難以消受。

  什么是“病苦”?病痛的滋味大家都知道,不必細說。

  什么是“死苦”?這種苦只有死人知道,活人只知道怕死的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想要的東西總是比能追求到的東西多,或者說,能追求到的東西總是比想要的東西少,心裏難免常泛苦味。

  什么是“愛別離苦”?親人、朋友兩地異處,乃至陰陽相隔,就要備嘗思念之苦。

  什么是“怨憎會苦”,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談了幾年戀愛,原想親親愛愛、甜甜蜜蜜過一生,結果卻發現“不打罵不成夫妻”。在公司裏,總會遇到幾個跟自己對不上眼的人,你討厭我,我看不慣你。在商場、官場,學界、文藝界,總會遇到幾個競爭對手,讓自己寢食難安。這還不苦嗎?

  什么是“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因為有五陰,所以人們難免受到生理和心理的雙重煎熬。這種痛苦往往是憑空產生的。打個比方,看見自己臉色泛黃,就以為患了肝病,緊張得不行。實際上什么病也沒有。看見老公七點鍾還沒回家,就懷疑他出了車禍,嚇得坐立不安。實際上他安全得很。看見妻子跟某個男人說了三句話,就懷疑她有秘密。實際上那是個推銷員,向她推銷產品,而不是想送給她某個禮品。

  以上八苦,每人都會沾上幾樣,歸根結底,大家都是苦命人,苦多苦少而已。

  如何去苦求樂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恐怕不能解決問題,根本之法在於挖斷欲望之根。但這似乎是不可能的。欲望與生俱來,浸染到整個生命之中,以現有技術手段,根本無法使之剝離。那么只能用心理的方法來減輕或消除欲望造成的痛苦。佛法就是一種很高明的心理訓練的方法。

  佛法在進行心理輔導時,依順自然,正視問題,而不是采取回避的態度。人有痛苦,這是客觀事實,佛法不是指導人們如何回避痛苦,反而讓人走進痛苦中。比如它的各項戒律,如不吃葷腥,“過午不食”之類,直接會造成身體上的痛苦。在痛苦中,反而更能讓人感受到痛苦的虛幻。打個比方,失戀了,心裏痛不欲生;失業了,心裏沒著沒落,總而言之,種種不順的心,盤桓在心裏,越想越苦惱。如果餓了三天,肚子裏面像鬼爪子在揪扯一樣,這時候,什么失戀呀,失業呀,都顯得微不足道了,一門心思只想如何得到食物。平時抱怨食物不好吃的毛病也沒有,路上撿到半個被人咬過的饅頭,也能一口吞下去。後業填飽肚子後,對以前的痛苦也會產生新的感受。

  現代心理輔導的方法也與此類似,比如,讓那些很痛苦的人去參觀醫院、養老院、孤兒院、監獄等地方,他發現這些人比自己更值得痛苦,心裏的痛感自然減輕了。

  佛法也不強行克制頭腦中欲念,因為強行克制本身也是一種欲念,也會帶來苦惱。相反,佛法還會利用欲念來引導自修,以達到最終挖斷欲根的目的。

  佛經裏有一個難陀出家的故事。難陀是釋迦牟尼的弟弟,他也想像其他幾個兄弟一樣出家。父王想把王位傳給他,不同意他出家。妻子更害怕他出家,所以他每次出門前,妻子都會先在他的額頭點上口紅,規定口紅沒有幹以前要回來。難陀的妻子非常漂亮,難陀很愛她,對她的話無不聽從。

  有一次,釋迦牟尼托缽到王宮來化緣。難陀的妻子很緊張,不讓難陀出門。難陀跟她爭了很久,還是要出去。妻子沒辦法,只好應允,仍然用口紅在難陀額上一點,規定把飯送出去後就馬上回來。難陀到了門口,把飯倒在哥哥的缽兒裏。釋迦牟尼佛沒有講話,用手一招,難陀就不聲不響地跟他出家去了。

  難陀出家後,思念妻子,以至六神不安,無心修道。有一天,釋迦牟尼使個神通,把難陀帶到海邊去玩。沙灘上有具女屍,非常漂亮,但臉上爬滿屍蟲。難陀見了又惡心又驚恐。釋迦牟尼說:屍蟲就是這位女施主變的,因為太愛自己的面貌,死後仍舍不得,變成蟲子在臉上爬。

  然後,釋迦牟尼又把難陀帶到欲界天。只見那兒美女成群,讓難陀看得眼花繚亂。釋迦牟尼問他:這些天女比起你的妻子如何?

  難陀說:唉呀!我的妻子哪比得上這些天女,太漂亮了啊!

  釋迦牟尼先回去了,讓他自個兒在仙宮參觀。難陀走來走去覺得奇怪,怎么一個男人都沒有?天女告訴他:我們這五百位天女都屬於難陀,正在人間修行,修成後就能團聚了。

  難陀一聽,急忙跑回來找哥哥修行,他拼命用功,想早日跟五百天女團聚。

  過了一段時間,釋迦牟尼又帶他到地獄去參觀。難陀看見兩個惡鬼手拿叉子等在沸騰的油鍋前,又害怕又好奇,就問他們等什么人。

  兩個惡鬼說,他們正在等難陀,此人犯了淫惡之罪,正在人間修行,但動機不純,是為了貪圖性愛。當他享完天福後,就要到地獄來嘗嘗油鍋的味道。

  難陀大吃一驚,急忙跑回來,跟著哥哥真心修行,再也不想那五百天女了。

  在這個故事中,釋迦牟尼引導難陀修行,不是苦心婆心地告誡他要如何如何克制欲望,反而用五百天女激發他更大的欲望,當他的欲火燒得越來越旺時,再一盆冷水澆下去,滋溜一下給他澆滅了。

  釋迦牟尼在對付愛欲方面確實有些辦法,但也不能勉強為之。我們凡俗之人,在愛欲面前,雖不至於束手無策,辦法並不太多,更不能勉強為之,只好順其自然。雖然愛是煩惱之根,還是要愛,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雖然欲是痛苦之源,還是不能無欲。要想家庭,想事業,想發展。總而言之,想愛就愛,想要就求,不必故作姿態。關鍵是不要做傷天害理的事。一個人只要在沒有掉到地獄的油鍋之前,一切還有希望。愛累了,求累了,欲望就會減退,就有覺悟的可能。如果胡作非為,一頭栽進地獄的油鍋,被小鬼用叉子叉住,就只好寄希望於另一個輪回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一枝一葉皆可悟道 第2頁:目錄
第3頁:聽大師說儒 第4頁:學做大人
第5頁:給自己量身定位 第6頁:單純就是天才
第7頁:勿自欺欺人 第8頁:人身難得要珍惜
第9頁: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 第10頁:從齊家開始修煉影響力
第11頁:順從民意,引導人心 第12頁:多行善事即是真學問
第13頁:決定成敗的第一大要點 第14頁:忠誠勝於能力
第15頁:以財發身,勿以身發財 第16頁:透過“義”字見大利
第17頁:領導的威儀與威德 第18頁:什么是婦人之仁
第19頁:政治經濟不分家 第20頁:小勇大勇都重要
第21頁:慎防樂極生悲 第22頁:愛財好色並非壞事
第23頁:如何避免小人之禍 第24頁:忠誠的前提
第25頁:佛法只是一顆真心 第26頁:“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第27頁:佛是無事的凡人 第28頁:學佛的第一步
第29頁:一切皆幻誰來修行 第30頁:如何才能開悟
第31頁:不移一步到西方 第32頁: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第33頁:信為道源功德母 第34頁:愛是煩惱,還是要愛
第35頁:學道的二種障礙 第36頁: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第37頁: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第38頁:如何快速成佛
第39頁:吃飯穿衣也是修行 第40頁: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41頁:我眼本明,因師故瞎 第42頁:學佛當從敬佛始
第43頁:佛的般若智慧 第44頁:生命的沉潛與騰飛
第45頁:心量決定能量 第46頁:莫學小鳥笑大鵬
第47頁:莊子推崇的境界 第48頁:大而無當不如小而有用
第49頁:低調做人的哲學 第50頁:得意之時當思退步
第51頁:功成而不居 第52頁:無事莫找事
第53頁:鮮靈活潑即是道 第54頁:做官莫作怪
第55頁:專用聰明,大事不成 第56頁:一身榮辱自心知
第57頁:留一點閑心,看花開花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許賢文 发表于 2012-8-26 0:05:36
佛.道. 儒.歸根佛經.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