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時代,正是印度古代思想最活躍的時期,有點像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說,風起雲湧,百家爭鳴,莫衷一是。從各方面來看,都可以說是印度曆史上一個轉折點。當時在思想界有兩大對抗的潮流:一是婆羅門,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這是保守派。一派是沙門,反對婆羅門那一套,是革新派。釋迦牟尼屬於沙門系統,屬於革新派。恩格斯說,他的學說中有一些辯證法的因素。有人說,他的主要敵人不是婆羅門,而是外道六師,這看法很有見地。他究竟宣傳了些什么學說,今天還無法證實,只能根據現存的佛經加以概括的論述。
有人主張,釋迦牟尼在涅槃前不久,對自己的學說做了一個撮要,這就是: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所有佛教宗派,包括大乘在內,都無異說。這似乎就是釋迦牟尼自己歸納的基本教義 A.K.Warder,IndianBuddhism(《印度佛教》),Delhi,1970,p 830。。這說法有沒有根據呢?應該說是有的。《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說:
告諸比丘:“汝等當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證,成最正覺,謂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汝等宜當於此法中,和同敬順,勿生訟諍。” 第1卷,第16頁下。參閱《增壹阿含經》卷3,見 第2卷,第561頁中。《十誦律》卷33,見 第23卷,第239頁下。
但是這種根據是靠不住的。這所謂“三十七品”在佛典中已經成為一個刻板的老一套。不管什么地方,一提到佛的教義,就是這一套。例子太多,無法引用。看來這是佛教和尚長期形成的一套說法。釋迦牟尼在生前不可能對自己的學說做這樣系統的闡述,這樣的系統化顯然是後人做的。
估計如來佛的根本教義,不會出他在成佛時思考過的一些問題之外,後來他在第一次說法時又講到過,這就是四聖諦和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已經講過,四聖諦是指苦、集、滅、道。意思就是說,人世無常,一切皆苦,造成苦的原因就是煩惱及業,必須從煩惱及業中解脫出來,達到涅槃境界。達到涅槃的道路就是所謂八正道。
原始佛教最基本的教義可能就是這些,後來逐漸發展、深化、系統化,越說越玄,越說越煩瑣,以至達到“佛學號稱難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