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解脫之道:鑽石途徑系列之二 (科威特)阿瑪斯

解脫之道:鑽石途徑系列之二 (科威特)阿瑪斯

第三章 無有疑惑的了知

[日期:2011-04-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科威特)阿瑪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本體很清楚你的自我形象並不是你。除非你真的體認到這一點,否則你一定會繼續從自我形象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解決這個心理議題最終的了知便是源自於本體,它不可能在情緒次元得到解決,因為在那個層次上,拼圖的某一片不見了,而這一片就是本體。

  有人曾經問過佛陀,什么是他悟道經驗中最重要的事,他回答說:“無有疑惑的了知。”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下“無有疑惑的了知”是什么意思。

  我們一旦對自己的內在發展或自我了悟產生興趣,就會開始想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工夫,以便去除生活中的挫折與痛苦。我們從苦開始產生動機,而我們以為有了解決的辦法就不再受苦了,“我到這裏來進行內在工作,是因為我覺得很痛苦。如果我開始感覺快樂,那么顯然我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因此請教給我永遠保持快樂的方法,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

  有些人會很誠實地表達他們想要的是什么,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會掩飾心中真正的想法。他們會說他們想要的是對本體的認識或是更了解自己,這樣就能運用那份理解來找到快樂。然而他們所追求的快樂或內在發展到底是什么?其實他們真正想要的只是改善自己,得到母親的愛和父親的贊許,或是得到某個人的青睞之後墜入愛河。你會發現他們基本的動機還是想去除痛苦——不被愛的痛苦、得不到贊許的痛苦或是孤獨的痛苦。

  然而痛苦和不幸主要是源自於無明。你不知道情緒的本質、內在驅力或心智的運作是怎么一回事,你對自己行為的動機缺乏真正的認識。

  現在你說:“很好,請給我這份認識和理解!”其實你仍然把這份認識當成了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你認為一旦達到目的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從此一切都會變得美好。只要你還抱持這種態度,那么不論你多么了解自己,多么投入於內在工作,都只會徒增痛苦。因為你始終不認識自己真正的本質。

  以為理所當然的自我形象,其實並不是真實的

  “無有疑惑的了知”確實能解決一個人的痛苦,不過痛苦的解除只是一種副作用,它並不是自我探索主要的焦點。只要你把焦點放在尋求快樂、逃避痛苦,你一定會加重自己的痛苦。

  現在你們的心裏可能都在想:“那我應該怎么辦?”但即使是這個問題,也是源自於想得到快樂的一種念頭。然而到底是誰在問這個問題?是不是那個正在受苦而不想再苦下去的人?所以你已經掉到陷阱裏了。其實你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說,你的每一個念頭都會加重趨樂避苦的傾向。這真是一個進退兩難之局:渴望快樂使你制造出了更多的痛苦。

  讓我們再進一步探索一下“無有疑惑的了知”。跳脫這進退兩難之局的關鍵就在於“無有疑惑”這幾個字。“無有疑惑” 雖無關於前景,但又突出前景。“無有疑惑”不是你心中的一種想法或是你想要達到的一種狀態,而是你存在的真相。“無有疑惑”意味著那份理解已經深入到你的精髓,它已經成為你的感覺、你思維的方式、你跟人互動模式的一部分了。

  在我們的內在工作裏,一開始你必須了解一些基本的東西——情緒的偽裝及心理模式,還有它們之間的關系。一開始你必須觀察和留意,你會因此而發現自己的某些真相。這並不是一種頭腦上的認知,而是一種經驗上的了知。了知情緒上的偽裝並不意味制造出一番自我描述,而是要有一份深刻的體認。你必須完全體認到心中的真相,同時也認清自己的情緒、態度與行為之間的關系。一開始你必須做到這一點,但這還不夠。只是了解情緒上的偽裝並不足以使你產生無有疑惑的了知。

  以自我形象為例,你會發現就因為你對自己抱持著既定的概念或印象,所以心中才產生了沖突和困難。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懦弱的人,你就會表現出懦弱的行為,你不可能做出那些強者才能做出的事。

  能夠認出自我形象並且理解它,你就可以不受制於它。譬如你認為自己很醜,你的心理治療師可能會說:“看看鏡子裏的你。”你看了一眼,心中並不是十分確定, “也許我的長相並沒有想象中那么糟。但如果鼻子短一點就不會那么醜了。”但即使你能認清這個自我形象,你還是無法擺脫掉它,因為在情緒的層次上,你是通過與某些人比較而產生這個自我形象的。你的超我告訴你美麗的女人都有個小鼻子,於是你就認定了這個標准。每當你感覺哪裏不對勁的時候,你立刻會想起自己的鼻子。如果某人拒絕了你,你立刻會認為他不接受的是你的鼻子。能夠使你從這種意象之中解放出來的了知,並不是來自於情緒次元,你必須有一種理智上的認識,才能去除這個自我形象。從最根本上來看,你既不是自己的自我形象,也不是一種概念,你是另一個東西。你的鼻子無論大小,都跟真正的你毫無關系。

  體認到真空,你就會發現自己是沒有定義的

  我剛才所談的這一切,你都可以在那些對治自我形象的書籍裏找到。譬如佛陀曾經說過:“你並不是你的自我形象。”這時你心裏就會想:“喔,真好,我並不是我的自我形象。所以我的鼻子跟真正的我沒什么關系。太好了!從現在起我可以忘掉我的鼻子了!”兩個鍾頭以後,某人看了你一眼,那一刻你心裏竟然只有一個念頭: “喔,天哪,他一定認為我的鼻子太大了!”可是此人也許認為你美極了,而你卻只是掛記著自己的鼻子。所以重點並不在於你讀了什么、佛陀說了什么,而在於你是否擁有這份不再掛礙自我形象的了知。

  想要愛或被愛的模式

  這就是本體會這么有價值的原因,因為它能帶給你別人所不能給你的理解和認識。如果深入探查自我形象這個議題,你一定會發現與某個自我形象攸關的本體面向。一旦有了這層發現,你就會在沒有自我形象的狀況之下經驗到本體,其中一定有開放性和內在的空間感。當你發展出自我形象並且信以為真的時候,這個本體的面向就不見了。自我形象永遠有一種界限——屬於身體、情緒或概念上的界限。一旦體認到真空,你就會發現自己是沒有界限、沒有定義,而只有無限的空間。

  本體自身就是一種了知,它很清楚你的自我形象並不是你。但除非你真的體認到沒有自我形象的你,否則你不會知道有這個可能性,你會繼續從自我形象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我們現在已經明白,解決這個心理議題最終的了知原來是出自於本體。它不可能在情緒次元得到解決,因為在那個層次上,拼圖的某一片不見了,而這一片就是本體。本體能提供必要的理解來消解掉這個議題。

  你們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很熟悉了,這便是我們所謂的坑洞理論,不過我要再一次從自我形象和真空的角度來作一些解釋,我們必須談談另一個心理議題——想要愛或被愛的需求。如果你觀察自己的行為和生活,你會發現你需要愛。你看到了你的模式、企圖得到愛的方式,以及你的人格為了得到那份愛,而被大人塑造成一個好女孩或堅強男孩的過程。然後你會更深入地發現,你想要愛是因為你的母親沒有真正愛過你。這些發現都很好,因為它們使事情變得很明朗。

  如果繼續觀察和探索愛這個議題,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在有一種匱乏感。你會發現自己對愛的需求就是從匱乏和空虛感產生的,它永遠想從外面得到滿足。如果你安住於這份渴求之上,深深地去感覺你對那份愛的渴望,就會體認到這份匱乏感。你會體認到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已經喪失了自己的愛,而坑洞就是這么形成的。這會勾起因為不被愛而造成的傷痛,那是很深的一份創傷——如果你允許自己充分經驗這份創傷,它會變成一個噴泉,湧出愛的噴泉。你會因此而認清本體便是愛,它就是跟愛的議題有關的那一片失落的拼圖。現在你終於擁有了愛——不是從外面得到的,而是從你的本體湧出來的。體認到這本體之愛,能夠消解掉想從外在填補空虛的需求,如同真空和空無能消除自我形象的議題一樣。

  若貪圖本體所帶來的滿足,你仍舊是痛苦的

  然而這份體認還不足以消解掉這個議題,你對愛的欲望以及操縱它的方式也許變得越來越細微,但是它仍然沒有完全消失,這是因為你尚未擁有毫無疑惑的了知。你還沒有從毫無疑惑的了知去看待你的經驗、愛、空性或其他的本體面向。一旦體認到甜美、強烈和圓滿的本體之愛,你就會對自己說:“這份愛的感覺是我經驗過最美好的事,如果它消失了,我就無法擁有它了。我要永遠抓住它。”

  然而是誰在說這些話?你到底學會了什么?雖然有了愛的體驗,可這愛並沒有轉化你。你對待它的方式,跟你的人格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態度是一樣的。“如果我擁有了這美好的愛,別人就會看到我有多么耀眼,多么有愛心,這樣他們就會愛上我,而我從此便可以過著快樂的生活了。”其實你一點也沒變。以前你想得到的是外在的東西,現在你又想通過內在的東西來得到外在的東西!

  這顯然不是無有疑惑的了知,這是唯物傾向。以前你搜集的是錢、衣物、愛人,現在你想搜集的是愛、喜悅、力量。“看看我所擁有的這些美好的東西!現在我終於可以把這些東西拿給媽媽看,這樣她就會看到我的真相而開始愛我,然後我就會快樂了。”你還是老樣子,並沒有什么進展。你又回到了一開始的模樣。

  人格的這種追求快樂的傾向,以及貪求本體所帶來的最深滿足,造成了愛的喪失,為自己帶來了更多的不幸,而它本來就擅長制造不幸。除非這種傾向能消解掉,否則你對待本體的方式跟你對待任何物質將會是完全一樣的。你所認同的仍然是人格、貪欲和痛苦。

  你心裏可能在琢磨到底如何才能得到這解脫人格的了知。“喔,請告訴我它到底是什么!這樣我才能得到快樂,擺脫掉我的人格。”你認得出這份傾向嗎?顯然你對它並不清楚,更別說是無有疑惑的了知了。

  觀察、聆聽、質疑,接納自己的感覺而不信以為真

  你不妨發展出一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來面對你的經驗,你可以聆聽它,看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是什么感覺。你可以體驗那甜美的愛,同時觀察一下伴隨著這份經驗而來的其他反應。“我的女朋友似乎對我很光火,但是我仍然愛她,這真是奇怪。通常當她對我生氣時我會不能忍受,可是今天我卻一點也不介意。我甚至更愛她。因為我完全能了解她為什么生氣,她一定覺得自己受傷了。”這時你聯想到某個說過你閑話的朋友。你當時對他很生氣,而你現在很想知道那股怒氣還在不在。

  “當我想到他的時候仍然感到十分甜美,這真是奇怪極了,我應該恨他才對的。等一等!不只是對他,幾乎對每一個人我都能感覺到一份愛。通常只有在別人對我好的時候,我才會喜歡他,可是現在不管別人對我好不好,我都無所謂了。我對他們都能一視同仁,這真是奇怪。”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愛一向都是有條件的,然而愛並不是這樣的。愛與你人格的條件毫無關系。愛就是你的真相。

  第二天早上起來,你還是能感覺到那份愛。可是當你想起那個說你閑話的朋友時,心中的反應卻是:“那個雜種!他以為他是誰啊?竟敢在我的背後說這種話!”當你的女朋友端上你的早餐時,你發現她做的是炒蛋而不是荷包蛋,於是你脫口而出:“你怎么連我喜歡吃荷包蛋都不記得了?如果連這點小事都記不得,那就表示你並不愛我。”於是你奪門而出。

  發生這樣的事沒什么大不了,可是如果你昨天才經驗到本體之愛,你就會思索:“等一等!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昨天我還對我的女朋友充滿著愛,現在我卻恨不得她快點死掉。這真是有趣,不知道我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現在出現了兩種選擇:你可以對眼前所發生的事保持開放和好奇,然後從本體的角度來觀察它。或者你可以從人格的角度來觀察它,這意味著你會覺得你曾經擁有過一樣美好的東西,而現在你已經失去了它。你可能以為你失去了這份愛,是因為她沒有做你愛吃的荷包蛋。

  假設你從本體的角度來看這個經驗,你就會觀察它、聆聽它、質疑它。你可能會因此而了解是什么東西讓你產生了這種感覺,是什么東西障礙住了你的愛,為什么你的愛會出現,然後又消失。你學會接納自己的感覺而不信以為真或對其產生反應,因為你知道,心中有某些東西是你還不了解的。你察覺到你對它欠缺認識,你心中有一種無明,否則你不可能有這種感覺。

  允許你的人格被本體揭穿,會帶來無有疑惑的了知

  隨著時間的進展,這份開放和容許的態度會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會逐漸獲得一種整體的了解,你會認清事件和感覺之間的關系,事情是怎么運作的,為什么有時你能感受到愛,有時卻不能。這不僅僅是一種頭腦的認知,它會變成你存在和行為的一部分。你不再認同你的人格,你可以開放地了解你的感覺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們帶來的到底是快樂或痛苦。你會了解你的本體具有一種可以轉化人格的智慧,它是跟你的人格分開的,它能夠釋放你心中的障礙,使你產生更深的理解,而這便是無有疑惑的了知。本體會以最根本的方式來教導你,它提供給你的智慧不是其他東西可以取代的。如果你能充分覺察本體之愛,你就會發現這份愛是紮根在你內心的,它沒有任何偏見、喜好或自私的傾向。

  你逐漸會了解自我的個性、傾向和偏好才是問題所在。如果你是從人格的角度去建立起和本體的關系,如果你只想要那些讓你舒服的東西而從不質疑這件事,如果你不想要那些讓你不舒服的東西也從不質疑這件事,那么你就是在助長人格的貪婪傾向,你會讓你的人格變得更愚鈍。缺乏本體的某些品質,不具足愛、價值感或喜悅並不是問題所在,任由人格的模式延續下去才是真正的問題。你必須允許你的人格被本體揭穿,不論那是一種什么感覺,這樣的情況才會真的改變。

  人格可以變成本體的透明工具

  從無有疑惑的了知這件事來看,你會發現內在工作會經曆好幾個階段。首先是人格對本體一無所知,然後你會開始看見人格的模式,而且能脫離這些模式發現本體。第二個階段的進展能夠讓本體在人格上做工並且轉化它。最後出現的才是人格的徹底轉化——無有疑惑的了知。即使本體並沒有清楚地示現出來,在這個階段裏,人格仍然沒有任何固著的模式,它和本體是沒有分別的。這樣的心靈便已徹底轉化了。

  起先你會發現你的本體,然後你會放下你對本體的執著,只有如此,人格才能成長。最後剩下的便是無有疑惑的了知,也就是對事物真正的理解。起初你以為愛是這樣或那樣的,但是當愛徹底統合時你才發現,做個什么都不是的人和做個有愛心的人原來是同一回事。感覺到愛和感覺到空無是相同的事。

  我們確實需要發現本體、確立本體所有的面向和得到解脫,但這並不是為了使人格變得更好,這么做並不是要讓人格說:“喔,太棒了!我已經開悟了。我終於可以用它來得到我想要的東西了!”真正的重點是人格終於認清自己已經破產了,原來它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問題。缺少了本體,這份了悟不可能出現,這便是本體的價值所在。只有當本體出現時,你的人格才能成長。除非愛已經出現,否則你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愛。除非慈悲已經出現了,否則你不會知道什么是慈悲。本體的品質、智慧和理解必須變成你結構的一部分,然後你就能展現出慈悲而不覺得自己是慈悲的,能夠愛而不覺得自己在愛,尊貴而不覺得自己是尊貴的。你會展現出本體所有的品質而不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因為人格本身已經變成了這份無有疑惑的了知。你不再有想要某個東西而不想要另一個東西的問題了,這時你的行為、你過生活的方式都能依照實相而進行。

  我所說的這些觀點,主要是在探討我們和內在工作及本體應該建立起什么樣的關系。本體是不會消失的,它會一直伴隨著你,它就是你,但是你不能過度關注這件事。任何的關注都是源自於人格,即使你關注的是本體。起初當你開始在人格上下工夫時,你必須關注本體,你必須了解你的關注,直到你不再關注為止,那時你就輕松了。

  我可以用很簡單的幾句話來說明這件事:缺少本體的人格就是苦難,執著於本體的人格則是災難。人格可以變成本體的透明工具。一旦認清自己的本質就是本體——一種珍貴無比的存在,而這份認識已經統合到變成了你的第二本質,那時轉化就真正發生了。這才是無有疑惑的了知。

【書籍目錄】
第1頁:圖書目錄 第2頁:第一章 放空
第3頁:第二章 心與本體 第4頁:第三章 無有疑惑的了知
第5頁:第四章 執著於空無 第6頁:第五章 “無望”之教誨
第7頁:第六章 接納 第8頁:第七章 改變與真相
第9頁:第八章 意志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5-27 22:32:58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