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處世智慧 林穀芳

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處世智慧 林穀芳

當健康變成流行

[日期:2011-04-0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林穀芳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當健康變成流行

  孫:出出入入裏面也有打破慣性的意思吧?

  林:禪特別強調打破慣性,所以夜不二宿。我們通常不是如實看待事物,我們是瞬間賦予事物慣有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是攀援成性的。學會讓自己的生命變成一面鏡子,一切就會如實,它跟你的意義才看的清,你的想法與做法就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現在很多人的邏輯是相反的,先用別人所賦予的意義看待事物,當然要忙死累死。

  孫:我理解,禪是用生命的實踐來打破固有的慣性。但活在當下,我經常覺出一種悖論,就是當我們意識到生命要做減法時,時尚人士可能又會把慢活變成一種流行。還有瑜珈熱、身心靈的修行。許多朋友在練的時候,會將它們等同於禪的修行。因為聽來都是修行。

  林:它們不是同一回事。我們看到許多身心靈的東西,它已經預設了一些心靈的境界給你,告訴你詳和是好的,和平是好的,什么東西是好的。其實也是把多數人當成一個模子套進去。禪是絕對開放的系統,它從實踐裏知道,人人本有它的佛性,如果不被汙染的話,觀照萬物的能力遠遠超過自身的想象。而任何外在事物也只有直接跟自己的當下對應,才有它的意義在。但時下一些人所倡導的身心靈非如此,它強烈地告訴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什么是正確的,看來是恬淡過日子,但也還能看出在追求。

  孫:就是還給出了一個外在的標准。

  林:對,禪為什么告訴你所有慣性都要抖落,就是我們必須回到徹底的心鏡體。禪者很少告訴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該過怎樣的生活,它反而要強調的是:你有沒有回到那個能觀的本性,回到如如不動不被萬物汙染的心。其它東西都是應緣的。

  孫:正是因為禪這種無形,所以很多人會覺得看不見摸不著。反而不如瑜珈、身心靈那么易接近。

  林:禪在現實中為什么不那么紅,也就是這個原因。但它的殊勝也在這裏。學瑜珈、身心靈那些動作、功法,許多時候你延續的還是加法邏輯——你已經有了89種本領,那么好,第九十種就是哪個瑜伽,對不對?禪是減法,它告訴你原有的東西要丟掉丟掉丟掉,最後回到沒有態度的態度、沒有立場的立場看待事物。你如果說它很遠也很遠,很遠是因為現在禪者少,直接教你練功法的多。更有些人只是口頭禪或文字禪,沒有實際傳授。不過禪還是有吸引力的,要不不會有那么多人讀禪書。而在禪書中,許多人也能感受到我所講的抖落的暢快。

  孫:對,禪的公案經常給人電光石火,醍醐灌頂之感,不管後來有沒有悟道,那一刹那是覺得自己通了。

  林:禪與身心靈、瑜伽之區別,也就在這裏。我們讀身心靈的東西,也許會令我們悠然神往,覺得那個境界不錯,但抖落的暢快就少。讀禪書公案不同,如你所講,即使不一定真明白,但就是暢快。這暢快和一般人講的快活也還不一樣,是抖落之後的暢快。

  孫:但也許有人會說,身心靈與瑜伽雖然沒有抖落的暢快,但可能有撫慰按摩的舒服。這也是生命所需要的。

  林:這也的確,不過說到底也還是一個狀態。而抖落不是一個狀態。抖落的意思恰恰是:我沒有那個狀態了,所以我才覺得爽。禪宗公案為什么不一定懂,卻讓人讀得爽,因為我們原有的東西都在這裏失效,我們並不是因為有一個狀態叫暢快所以暢快,而是沒有了原有包袱所以暢快。

  孫:就是永遠把你的局限打開打開再打開。

  林:對,悟就是如此。

  孫:拿您所做的專家和通人的模擬,我覺得身心靈或者瑜伽的老師,都比較像自己領域的專家,所以他們會不自覺地陷入自己所習練的一種狀態中。當然,我得說,這種狀態本身可能會感染一些人去追隨他們。胡因夢曾經到大陸做過身心靈的演講,聽過的人有許多還滿喜歡她的。

  林:我看著他們常感覺的一個字是:累。因為得時時保有那個狀態,就顯得太莊嚴了點。身心靈最根本的問題是首先告訴你答案,讓你去達到一種狀態。一種狀態對應一種解決,於是你就必定會有對應不到的地方。這種型號的螺絲起子可以起到這種螺絲,但就不能起另一種螺絲,談身心靈的,這是個關鍵。

  孫:不過我個人理解,瑜珈與身心靈在當今如此流行,也有團體治療的功效。當代人身心孤獨,那種大家在一起的有組織的感覺,意義還是要肯定。

  林:那當然。佛法講真空妙有,也講實相緣起。實相就是你究竟的本體,緣起就是事物關聯的現象。如果你從空的立場入手的話,就像禪說的,“不與萬法為侶”。這時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解決關鍵在自己,也只有自己。

  但如果從緣起的角度講,任何事物卻又都是相關聯的,所以外緣也會深深地影響到你。在此,有一個比喻,因就是種子,緣就像陽光、空氣與水。你身處團體治療的氛圍中,就是在陽光、空氣、水上下功夫,種子自然會發芽。但從禪的角度講,你最好種子更堅固一點,基因更好一些,這樣受到外緣的影響會更少。這么說並非要否定身心靈、瑜伽,而是說無論如何,我們最終還是要回到那個因。

  孫:如果以這個角度看,到健身房裏健身、或著慢活,或著沿著某種時髦的健康法則在走,都有盲點在啊?

  林:是這樣。慢活給人的感覺還是在對抗,在追逐,只是說我不需要那么急地追逐,並不能真正看透哪些追逐對你是無意義的。

  現代人對待健康的態度,喜歡看那些臨床統計數字,然後決定自己每天吃多少,喝多少。人要能這樣,就是機器了。每個人都要學會觀照到自己的特質。舉“過敏”這個詞,它就是一個詞,每個人過敏源不同,所以過敏不僅是了解過敏這件事,是必須了解自己的過敏源在哪裏,這樣的知識才是有效的。我們現在不是,讀了一堆關於過敏的書,卻沒有體察自己過敏源,結果知道得越多,病越重。

  孫:流行的健康書經常給出權威建議,我記得有一本《劉太醫養生》的書明確不贊成素食,說要健康就必須喝肉湯開胃氣,害得當時有一個素食的媒體朋友還跟他請教了半天。他說和尚一般吃素,生病還是要吃肉的。

  林:和尚吃肉湯就好像脂肪肝過高醫生建議你吃素一樣,食物就是藥的觀念。說來說去這還是一個專家的看法。你要反駁也可以說,曆史上的高僧多數也較一般人長壽許多。回到禪者的立場,除非有特別的宗教意義,素食與肉食的確因人而異,不要一下子被一個健康觀點框死了。生命的智慧就是回到生命的立場來做觀照,事物對我們的意義才能呈現。資訊社會有太多別人的經驗,我們現在的學問也都是量化的知識學問,量的集中帶來沖擊,讓你不跟它走就惶惶然。而禪就是要你好好走自己的路,這個路可能和別人不同,也可能和別人重迭,但你曉得就是自己的路。

  孫:可不可以這樣說,當你過分依賴一個團體或一個說法的時候,你就有了一個法,所以就不是禪所說的最高境界:不與萬法為侶?

  林:對,這樣你的自由就不可能根柢實現。

【書籍目錄】
第1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內容簡介 第2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目錄
第3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如實的生活,如實的禪 第4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第5頁:位子擺對了,人家才看得對 第6頁:朋友之間不溺的相知相諒,最好
第7頁:孤獨是一種美感 第8頁:整個社會都談人際
第9頁:朋友的前提是單純,你看他對你做錯事 第10頁:純粹的異性友誼,是否是我們的妄想?
第11頁: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第12頁: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
第13頁:金錢一樣有它的價值遞減效應 第14頁:盯死了股市,也就把生命盯死了
第15頁:有過錢的人才能看淡錢嗎? 第16頁:沒有理財智慧,不代表你沒有生命智慧
第17頁:簡單的談發展,人就容易活在統計數字裏 第18頁:感恩與仇富:當代人的一對難題
第19頁:生命可以想象,生涯不能規劃 第20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遊於藝、志於道
第21頁:算命與看星相是一種生命的謙卑嗎? 第22頁:人的命運是上帝安排?
第23頁:擴展自由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第24頁:加法世界如何做減法
第25頁:在最適當的時機做最適當的事 第26頁:吃食物還是被食物吃?
第27頁:票友的心靈,專家的技巧 第28頁:當健康變成流行
第29頁:資訊經驗不能替代生命經驗 第30頁:是想象力釋放還是另一種腦空白?
第31頁:因為網絡,我們得面臨另一種失序 第32頁:博客的存在就是退回子宮
第33頁:資訊社會生命最大的困境是不自由 第34頁:沒有誰會永遠年輕,沒有誰感情不受挫
第35頁:真的是年輕時代爽透了 第36頁: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
第37頁:夫妻間的事情,沒有哪一天是明白的 第38頁:假如愛情是盲目的,禪者如何了了分明?
第39頁:出家眾以戒律為重,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 第40頁:帶業而來: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圖
第41頁:四種老師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個? 第42頁: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樣的參照系
第43頁:孩子需不需要全副盔甲應對社會? 第44頁:照見自己殘缺,才不會為難孩子
第45頁:旅行是為照見自己 第46頁:年老時的流浪叫流落街頭
第47頁:旅行,山河大地都是作品 第48頁:旅遊文字也只是一種職業書寫
第49頁:做藝術教育,先要想清為什么? 第50頁:藝術和人格並不就是同一碼事
第51頁:當藝術的異化偏離了生命 第52頁:謝德慶與印度苦行僧
第53頁:藝術如果可以從各種角度作不同詮釋 第54頁:藝術的懂與不懂之間,我們要持什么態度?
第55頁:永恒之當機:作為個體生命,我們選擇什么? 第56頁:拒絕長大與童心未泯有何區別?
第57頁:不服老與臨老入花叢 第58頁:女人如何在歲月裏安然
第59頁:一日有一日的領會,十年有十年的風光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