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全然接受:18個放下憂慮的禪修練習 塔拉•布萊克

全然接受:18個放下憂慮的禪修練習 塔拉•布萊克

適時歇息片刻

[日期:2011-04-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塔拉•布萊克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夠了,這幾個字就夠了。

  若不是這幾個字,這呼吸也就夠了。

  若不是這呼吸,那么,安坐於此也就夠了。

  這個對生命的敞開態度,

  我們曾一再拒絕,

  直到現在。

  直到現在。

  ——大衛•懷特①(David Whyte)

  ————————

  ①  大衛•懷特(David Whyte),英國詩人,於越戰期間從事和平運動,1982年在法國南部建立“梅村”禪修道場,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在上世紀50年代,一批受過嚴格訓練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接到一項生死攸關的任務,他們必須在前所未及的高度中飛行。飛越地球大氣層之後,他們驚恐地發現,一般的空氣動力法則竟然不再管用,湯姆•伍夫①(Tom Wolfe)在其所著的《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中描述道:“飛機可能會滑行,進入平面螺旋的狀態,就好像麥片碗在光滑的美耐板上打轉一樣,然後就開始翻滾——不是打轉或俯沖,而是像翻筋鬥一樣不斷地翻滾而下。”

  ————————

  ①  湯姆•伍夫,生於1931年,美國暢銷小說家,資深記者。1979年寫作《太空先鋒》一書,1983年改編為電影,大受好評。

  第一批接受挑戰的飛行員的回應是狂亂地調整,企圖穩住機身,但他們愈急於控制操縱杆,飛機就翻滾得愈嚴重。他們無助地向地面塔台人員大喊:“現在怎么辦?”然後俯沖墜地而亡。

  這樣的悲劇發生了好幾次,直到其中一名飛行員查克•葉格(Chuck Yeager)意外地發現解決辦法。當葉格駕駛的飛機開始翻滾時,他因為在機艙中被猛烈地拋來拋去而不省人事,飛機筆直下墜。下降3500米之後,飛機又重回濃濃的地球大氣層,這時標准導航策略又管用了;葉格這時醒了過來,重新穩住飛機,最後安全著陸。他發現,在這種危急險惡的狀態中,唯一可能的救命之道就是:什么也別做,只消把手從操縱杆上放下即可。就如同伍夫所說的,這個辦法是“你唯一的選擇”。雖然這違反了所有的訓練甚或基本的求生法則,但是卻非常有效。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時常遭遇自己無法掌控的狀態,面對這些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策略顯然都失效。哭天不應、叫地不靈,我們感到孤立無助,手忙腳亂地企圖控制當下發生的一切。也許孩子學業退步了,於是我們不斷對孩子恫嚇脅迫,希望他們收心上進;有人出言不遜時,我們就立刻反擊,或者退縮躲避;工作出紕漏時,我們就倉皇地想掩蓋,或額外花很多心力試圖彌補。面對沖突,我們情緒高漲,緊張兮兮地演練、思索對策,愈是害怕失敗,身心就愈發狂似地運轉。我們用各種活動來填滿每一天:內心不斷計劃或擔憂、習慣性地談話、修理東西、搔癢、調整、打電話、吃零食、丟棄、購物、照鏡子。

  想象一下,假設在忙碌的時刻,我們突然刻意放下所有的活動,會是什么光景?查克•葉格失去了意識才得以暫停想控制的沖動,如果我們也刻意暫停自己內心的算計、匆促忙碌,只消一兩分鍾,注意一下內心的經曆,又會如何呢?

  學習歇息,就是徹底接納的第一步。所謂的歇息,就是暫停一切活動、不再朝目標前進的暫時空閑的時刻。跟倉皇狂亂的飛行員不同的是,我們不再問:“現在怎么辦?”在任何活動過程中都可以停歇,可以只停歇一瞬間或幾個小時,甚至經年累月地持續下去。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靜坐禪修來停歇一下;也可以在禪修中停歇一下,放下種種念頭並再度把覺照放在入出息上;抑或暫時走出日常生活,參加靜坐閉關、親近大自然或休個長假。我們也可以在談話中停歇一下,忍住想說話的沖動,以便真正地傾聽並陪伴對方;突然覺得很感動、很歡喜、很悲傷的時刻,我們也可以停歇一下,讓這些感覺浸淫、穿過我們的心。在停歇的時刻,我們只要暫時中止正在做的事,比如思考、說話、走路、寫東西、計劃、擔憂、飲食等,全然投入當下,全心地觀照,這時身體通常會進入靜止的狀態。你現在就可以試試看:先暫停閱讀,坐下來,然後“什么也別做”,只要簡單地注意自己內心正在經曆什么。

  停歇時刻應有時間限制,之後再重新展開活動,但須以一種愈來愈專注於當下的態度進行,如此我們才會更有能力善加抉擇。在咬下第一口巧克力之前,停歇一下,我們可能會察覺期待的激動,也許還暗自感到罪惡和自我批判。之後我們可能會選擇吃下巧克力,徹底品嘗味覺的感官刺激;或者,我們也可能決定放下巧克力,改為外出跑步。停歇的時刻,我們並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事,但是由於中斷習慣性行為,我們得以開展嶄新且具創造力的模式,對自己的需求和恐懼予以適當回應。

  當然,有時顯然不適合暫停下來。假使孩子正朝著車水馬龍的街上跑去,我們當然不能暫停;有人要傷害我們的時候,別呆呆地杵在那兒“歇息”,反而要盡快尋求自我保護之道;快趕不上飛機的時候,當然要一個箭步奔向登機門。不過,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緊迫忙碌和習慣性控制,實際上對我們的生存並無幫助,當然也無法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這是因為,它們其實出自飄忽不定的焦慮感,即我們時時都在擔憂有什么不對勁或不足。即使恐懼源自於現實中的挫敗、損失,或如前述飛行員一樣面臨死亡,我們本能的緊張和努力也往往是徒勞無功且不明智的。

  不再控制,停歇一下,我們就有機會認清在背後驅使自己的欲求和恐懼。在這停歇的瞬間,我們逐漸意識到,這種欠缺感和差錯感使我們偏離原本應走的道路,不斷地沖向未來。這樣的覺察帶我們回到該如何回應的基本抉擇:我們可以繼續徒勞地掌控我們的經曆,也可以選擇用徹底接納的智慧來面對自己的脆弱。

  在沙漠聖殿中經曆的停歇時刻,讓我開始看清,自己深陷迷惘之虛幻情節與痛苦中。但是由於當時我決定停駐原處,停止參與其他活動,於是得以面對自己逃避多年的羞愧感與恐懼。事實上,停歇下來並接納痛苦所導致的壓力,是我得以解開迷惘之桎梏的唯一途徑。

  通常,最需要停歇下來的時刻,剛好是我們最無法忍受的時候。在怒火中燒、被哀傷淹沒、欲望高漲的時刻,要我們停歇下來是困難的。就像那些高空中的飛行員,放下操縱杆似乎與我們求生的本能完全背道而馳。停歇的時刻可能會讓人覺得像是從空中無助地墜落一樣,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我們害怕自己會被赤裸裸呈現的盛怒、悲痛或欲望吞沒,然而,如果不去接納當下的實際經曆,就不可能做到徹底接納。

  禪學老師、作家夏綠蒂•淨香•貝克 ①(Charlotte Joko Beck)教導我們,心靈之道的“秘訣”就在於“回到我們一生都在逃避的所在,安住在當下的親身經曆之中,哪怕是備受羞辱、感到落寞、遭到拋棄,或遭遇不平等待遇”。通過神聖的停歇藝術,我們得以掌握停止閃躲、停止逃避自身經曆的能力。我們開始信賴自己稟性的智慧,信賴我們與生俱來的明慧之心,信賴我們對萬事萬物敞開心胸的能力。就像大夢初醒般,在停歇的時刻,我們漸漸不再迷惘,而能開始徹底接納。

  ————————

  ①  夏綠蒂•淨香•貝克: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追隨太山前泉禪師學禪,後來成為禪師的傳人,也是美國洛杉磯禪宗中心的第三代達摩繼承人。目前任教於美國聖地亞哥禪學中心。

【書籍目錄】
第1頁:《全然接受》內容簡介 第2頁:《全然接受》作者簡介
第3頁:《全然接受》目 錄 第4頁:《全然接受》序
第5頁:《全然接受》前言 第6頁:缺乏自我價值感的迷惘
第7頁:心靈修持也難避免“我執” 第8頁:助長疏離感與羞愧感的文化
第9頁:缺乏自我價值的成長曆程 第10頁:我們處理缺陷感的對策
第11頁:視他人為假想敵 第12頁:迷惘的根源——視自己為分離的個體
第13頁:對不完美無需憂慮 第14頁:因缺乏自我價值而迷惘
第15頁:從迷惘中覺醒 第16頁:展開接納的雙翼
第17頁:勇於面對迷惘的痛苦 第18頁:苦難使我們敞開心胸徹底接納
第19頁:對徹底接納的普遍性誤解 第20頁:發現徹底接納後的自在解脫
第21頁:修持正念 第22頁:適時歇息片刻
第23頁:逃避只會加深迷惘 第24頁:停止逃脫,活在當下
第25頁:在魔王面前暫停 第26頁:神聖的停歇時刻
第27頁:解脫自在的珍貴時光 第28頁:神聖的停歇時刻
第29頁:無條件的友善之情 第30頁:魔王,我看見你了
第31頁:請魔王喝喝茶:練習說“來吧” 第32頁:對我們的生命說“來吧”
第33頁:學會說“來吧” 第34頁:直面困境的真相
第35頁:微笑地擁抱生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应梦禅寺會員 发表于 2013-1-30 19:37:04
后六章呢???
怎么好多都是半截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