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修身養性 心悟人生真諦 諸葛文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修身養性 心悟人生真諦 諸葛文

第四課 慈與悲:世有平等,然後有真慈悲

[日期:2011-03-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諸葛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四課 慈與悲:世有平等,然後有真慈悲

  佛家講求度人濟世,悲天憫人。佛法的宗旨就是勸誡世人秉持一顆慈悲心遊走於紅塵,往來於俗世,處處行善,時時積德,修出一生的善緣。本章旨在為世人揭示出慈悲的本相,剖析慈悲與孝道、平等、布施、智慧之間的因果業緣,從而助世人早日修出一顆真正的慈悲之心。

  善惡是法,法非善惡

  慈悲,是善美的關懷

  在佛的眼裏,世間沒有不可點度之人,世間也沒有不可化解之事。善良的人可以度,邪惡的人更可以度,因為越是出於汙泥,就越是能夠結出清淨的蓮花,越是手握屠刀,就越可以一念放下立地成佛。正所謂“善惡是法,法非善惡”,這句話就告訴世人,人之本心皆為善,無一人不可度。

  佛家講慈悲,慈悲之心是世間萬物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心懷慈悲之心,世人皆可成佛。慈悲猶如陽光、淨水、花朵,可以帶給世人光明、清淨、歡喜。

  當然,慈悲並非是懦弱,慈悲也並不是忍讓,當你受到他人的侵害時,此時的慈悲就是勇敢,要勇敢地用自己的力量自救甚至點化他人;慈悲也不是一時的惻隱,只有穿上智慧之衣的仁慈才是大仁大慈,才是可以解救世人的仁慈;慈悲更不是一時的興起,而是將善行作為終生的准則;慈悲也不是對他人的心有所求,而是心靈世界的坦坦蕩蕩;慈悲的至境是怨親平等,是無我無私。

  一位小沙彌向無名禪師問道求法:“您告訴我們學佛就是要普度眾生,那么如果是壞人該怎么辦呢?壞人已經犯下了惡孽,已經失去做人的資格,還要度他們嗎?”

  無名禪師聽完後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了一個“我”字,但這個“我”卻是反方向寫出來的,就像是印章上的文字。禪師寫完後問道:“這是什么?”

  小沙彌回答說:“這是一個字,只不過寫反了。”

  禪師又問:“那你能看出這是個什么字嗎?”

  小沙彌回答說:“是個‘我’字。”

  禪師又說:“那么寫反的‘我’字算不算字呢?”

  小沙彌說:“寫反的字怎么還能算字呢?”

  禪師說道:“既然不算,那你為何會說這是個‘我’呢?”

  小沙彌立刻改口說:“算。”

  禪師又說:“既然算個字,那你為什么又說這個字反了呢?”

  小沙彌無言以對。

  無名禪師微笑著說道:“正寫是字,反寫也是字,你既然說它是個反寫的‘我’字,就說明在你心裏是真正識得‘我’的原字的;相反,如果你不知道原來的字是什么模樣,就算我寫反了,你也無從知曉,只怕當人告訴你這是的‘我’字後,遇到正寫的‘我’,你倒要說是反寫的了。”

  小沙彌若有所悟地點點頭,禪師接著說道:“同樣的道理,好人是人,壞人也是人,你只需明了人的本性,能一眼辨出善惡,那么度化壞人又有何難呢?”

  小沙彌因此頓悟。

  其實無名禪師旨在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皆有其本相,只要明悉本相,那么心中就不會有迷惘疑惑。任其正反,都可不失其道,不亂其規,心如明鏡,本相可照。

  是以,對於一些誤入歧途之人,我們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只有如此,他們的心才會受到感懷,他們才有悔過之意,才有知返之心。

  星雲大師告訴我們,慈悲是身體力行的道德,而不是衡量別人的尺度。也就是說只有慈悲之心還遠遠不夠,必須“引慈心於己行,行善事以修心”,這才是真正的慈悲。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人之慈悲,孝之為本

  慈悲之心非空來,孝道為本是其源

  佛家認為,慈悲之心的源頭,是一個人的孝心。

  淨業三福有雲:“孝養父母,尊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世業。”第一句話就是勸誡世人“孝養父母”,可見“孝”於佛家而言是多么的重要。而一個人想要立於世間,那么就必須修德,而修德的第一步就是必須懂得孝順父母。因為人生世間,父母是自己最親最近之人,倘若連最親最近之人都不知道去關心,那么很難想象還會將自己的慈愛友善送給那些素昧平生之人。

  是以,世人若想修慈悲之心,則須先養孝順之德。孝順是根,慈悲為實;孝順是源,慈悲乃流;孝順是石木,慈悲是廣廈。

  佛祖在舍衛國時,曾為信徒們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在過去,印度的波羅奈國有這樣一個殘忍的習俗--當父母年老時,就將其活埋,這樣便可以節省糧食,然後養活子孫後代。久而久之,這個殘忍的習俗竟然變成了國家的法律規定。

  在這個國家裏有一位長者,他的兒子十分孝順。這個兒子對於國家有這樣一條殘酷的律條實在是不能忍受,他希望有一天能夠廢除掉。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長者已經到了要被活埋的年歲。可是他的兒子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慘劇,於是他在自己家的地下建了一個密室,把父親藏在了裏面,每天按時按點為父親送上食物和水。他的這份孝心最終感動了天神,天神決定幫助這個孝順的孩子。於是天神手拿一卷紙,然後來到國王面前對國王說:“這張紙上寫著四個問題,如果你在七天之內可以全部解答出來,那么我就會保你的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如果你答不出來,那我就會砍下你的頭顱。”說完,天神就消失不見了。

  國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可是大家看著紙上的四個問題,誰也沒有解決的辦法。眼看期限將至,國王無奈之下昭告天下,若有人能解答出全部問題,那么這個人無論提出什么樣的要求,國王都會答應。

  這四個難題就是:什么是最大的財富?什么是最大的快樂?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長壽?

  那個孝順的兒子見到這四個問題後,立刻詢問自己的父親。長者給出了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財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樂;誠實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為長壽。這個兒子將這些答案告知了國王,國王果然通過了天神的考驗。國王非常高興,於是問他:“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還是別人教的?”

  “是我父親教的。”

  國王很詫異地說:“你父親應該很老了吧,不是應該已經被活埋了嗎?”

  “請國王恕罪,我私自將老邁的父親藏了起來。國王陛下,父母生育我們,養育我們,那是怎樣的艱辛與不易啊,無論我們怎么報答都不為過。因此國王陛下,我不要金銀珠寶,也不要高官厚祿,只是懇請廢除‘活埋年老父母’這條律法。”

  國王深受感動,於是將這條殘忍的法律廢除掉了,而且另增一條:凡是不孝順父母的人,將治以重罪。

  佛陀講完這個故事後對信徒們說:“孝養恭敬父母,便是孝養恭敬一切佛與菩薩。而那個長者的兒子就是我,而正因這份功德,我才可修成正果。”

  信徒聽完後贊歎不已,紛紛決心效仿。

  佛陀的孝心最後終於為其打開了佛法之門,使其通曉萬理,明察千道。世間一切修心向佛之人,當牢記佛陀教誨,恪守孝道,方能慈悲為人,從而救人於水火,度己於極樂。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子女覺得父母年老力衰之後,就會成為家庭的負擔。好一點的安心奉養,或是送到養老院托人照料;不好的無臥房可寢,無熱飯可食;更有甚者直接將父母掃地出門,任其流浪乞討甚至自生自滅。這種行為怎能不令人發指呢?

  不能事親,焉能成佛?父母終其一生,將心念都系於兒女身上,我們又怎能不報父母的生恩養德呢?孝順父母,是佛家現世最基本的慈悲,只有這份慈悲在父母身上生根發芽,才能推及眾生,開出大愛之花。

  :不孝不順,與禽獸無異。

  布施救人,不留一念

  法布施,就是度人

  佛家講求布施,而這布施由低至高分為三層:一是物質層面的,世人饑時贈以粥米,困時贈以錢帛,這叫做外布施;二是精神層面的,傳承知識,開啟智慧,這叫做內布施;三是救世人於苦難之中,度世人於水火之間,這叫做無畏布施。

  對修心向佛之人而言,布施自然是一種修行。每個人的佛性皆不相同,那么布施之物自然也不盡相同。身外之物豐厚之人不免勤於外布施,捐款捐物,解人燃眉之急;詩書飽讀之人自當勤於內布施,授人以漁,開其愚魯,化其冥頑,授人畢生所用;而只有心懷大愛之人,才會敢為無畏布施,救人危難之間。

  但是無論是哪種布施,布施者都應抱持無施的心態,一切布施皆是空,受者也空,施者也空,不求回報,心境坦然。只有如此,才算是領悟到了佛法布施的道理。

  某天晚上,七裏禪師打禪誦經,忽然一個強盜闖了進來,手持利刃沖著七裏禪師吼道:“快把錢拿出來,不然就要了你的命!”

  七裏禪師頭也不回,非常鎮靜地說道:“不要打擾我,錢在那邊的箱子裏,你自己盡管去拿。”

  強盜打開木箱將裏面的錢幣全部拿出,正要離開時,只聽禪師說道:“不要把錢全拿走,留一些給我買花果供佛。”

  強盜感到很奇怪,不過還是放下了一部分錢。然後他轉身又要離開,這時禪師又說道:“收了別人的錢,怎能不說一句謝謝就走呢?”

  強盜小聲地說了一句“謝謝”。

  後來這個強盜終於被官府緝拿歸案,審問之後得知他曾搶過七裏禪師的財物,於是便請七裏禪師來指認。誰知七裏禪師說道:“此人不是強盜,因為錢是我贈與他的,而且他也向我說過謝謝。”

  強盜聽後非常感動,刑期服滿後便皈依了七裏禪師。

  七裏禪師的布施不僅僅是財物的外布施,更是點化世人的無畏布施。但無論是外布施還是無畏布施,七裏禪師始終抱持著淡然的心境,過後即為空。而也正是由於這份心境,那個強盜才能翻然悔悟皈依佛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能看到一些富翁資助寒門學子圓一個上學夢的畫面,這些慷慨解囊之人確實值得我們感動與尊敬。但令人奇怪的是,很多受到過資助的學子雖然在鏡頭前表現得比較感動,但在內心卻並沒有生出多少的感激。這是因為這些富翁捐助的目的不是非常純潔,有的只是想借此機會來為自己留下一些美名,贏得人們的一些好感,可以說與那些寒門學子只是互相利用的關系。而那些寒門學子雖然貧窮,但是自尊心還是有的,沒有人願意受到別人的施舍,更不願意將自己受到施舍的事情讓全天下的人知道。這就是為什么會出現“受恩不知報”現象的原因。倘若那些富人們可以不貪圖虛名,甘做默默無名的奉獻著,那么那些受人恩惠的人自然會牢記在心,即使因為不知道恩人是誰而在今後無法回報,但他們也一定會將這份愛傳遞下去,而且也不會留下姓名。如此一來仁愛之心將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最終滾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佛性之精髓,在於法布施。而法布施之精髓,則在於無私心,無雜念,施而無所求,舍而無所取,有此心性,則佛法可通,禪理可識。

  :布施之心越空,則佛性越明。

  佛性平等,普度眾生

  世人皆有佛性,萬物皆有慧根

  佛陀頓悟之時,曾有言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陀的這句佛偈,便是肯定了眾生的平等性。雖然世人由於因果業報之差異,而有智愚美醜、富貴貧賤之別,但世人之本體自性其實並無二致。這就好比渡河飛空,渡者飛者有深淺遠近,但是水流天空難道也有深淺遠近嗎?

  佛之奧妙,其實無他,唯包融耳。世間之高低貴賤,在佛法裏皆不過是覺醒的夢幻,看破的虛無,唯有平等才是世間的根業,是眾生的本相。

  既然眾生平等,那么眾生自然也如佛陀所言“皆有佛性”。天邊的流雲飛鳥,地面的樹木花草,日常所見的一切再簡單再平常不過之物,都是具有佛性的。甚至說我們平日裏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都散發著佛性的靈光。而當我們自身領悟到眾生平等的禪理後,佛性之光就會真正照進我們的心靈世界,為我們照亮通往至境的道路。

  鶴林玄素,是牛頭宗第六代禪師。雖然在禪宗史上很少聽到他的法名,但是他對禪宗的領悟是非常深的。

  曾有一次,玄素禪師正在禪房打坐,突然聽到有人在敲鶴林寺的大門,於是問道:“什么人在敲門?”

  門外之人回答說:“是僧人。”

  豈料玄素禪師說道:“莫說是僧人,就是佛祖來了也不接納。”

  門外僧人詫異道:“為什么不接納?”

  玄素禪師回答說:“這裏沒有你棲身的地方。”

  門外僧人頓悟,遂下山而去。

  又有一次,一位住在鶴林寺山下的屠戶請玄素禪師到他家裏去設齋供。玄素禪師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待玄素禪師一切准備齊當下山赴約,走到山門時卻被幾個僧人攔住,勸說玄素禪師不要與這種殺生之人來往,以免壞了名聲。玄素禪師卻說道:“佛性平等,對於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名聲是顯赫也好,是狼籍也罷,只要是可度化之人,我就會去度化。”說完便下山而去,而那個屠戶在經過玄素禪師的勸誡後,也決定不再從事這殺生的行當了。

  在玄素禪師看來,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去點化開悟,那么便可成佛。這也是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不同之處,小乘佛法認為佛性只有少數人才有,大乘佛法則不然,認為佛性是世人與生俱來的。

  在現代社會裏,無論你是整天忙忙碌碌,還是終日無所事事;無論你是居於高位,還是處於平凡,其實都大可不必有所介懷,因為每個人其實都是平等的。曾有一位知名演員說過:“在人上的時候,要把別人當人看;而在人下的時候,要把自己當人看。”其實這句話所彰顯的就是一種眾生平等的思想。前不久看過這么一條新聞,說有一個女教師在食堂就餐時,因不滿服務員上菜太慢,竟然逼迫服務員向自己下跪道歉,否則就拒付餐款。其實這件事是何其的微不足道,但是這個女教師卻小題大做,很顯然是認為自己與服務員相比高人一等的扭曲心理所致。試想一下,這樣的老師連對人格最起碼的尊重之心都沒有,又如何去教導學生處事做人呢?

  世人哪一個人不是赤條條而來,又赤條條而去的呢?既然沒有人可以躲開生死輪回,那么人與人之間又有何不同可言?

  萬般皆是幻象,平等才是真身。既然人皆有佛性,那么人與人之間便沒有什么不同可言。當你悟透這個佛理之後,普度眾生不過是舉手之勞。

  :平等待人乃是修心修身的禪理。

  棄仁愛之智慧,猶如失航道之行船

  無仁之智,終是曇花一朵;懷愛之慧,方為蓮華一枝

  星雲大師有雲:“智慧,是人生的透視,是微妙的穎悟;慈悲,是善美的關懷,是立場的互易。智慧與慈悲,乃人間至寶也。”

  星雲大師將智慧與慈悲視為一個人的兩件寶物,是人生所不可缺少的兩個“心”。慈悲與智慧也應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關系。倘若只有慈悲之心,而無智慧之心,那么慈悲就有可能得不到正確的引導,由此產生“濫慈懶悲”,反而是誤己害人;但倘若只有智慧之心,而無慈悲之心,那么智慧終不過是自私自利的“小智”,稍有不慎便會成為奸詐油滑,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由此可見,以慈悲為根,澆之以智慧之水,那么自然會開出至善之花,結出至愛之果;以智慧為河,以慈悲為源,那么這河水自然會清澈甘甜,源源不斷,最終達成汪洋之境,自是可納俗世之百川而波瀾不驚。

  真正的佛理禪道無一處不顯露出智慧的光芒,而真正的睿智聰穎也無時無刻不受到大慈大悲之心的牽引指點。兩者互相借力,融彙有道,共同將人生引到一個新的境界,為世人開啟佛法禪機之門。

  眾所周知,一休禪師是日本著名的高僧。他在世人心中簡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在他身上曾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尚娶妻”就是其中之一。

  某次,一休禪師正在禪房坐禪,一個信徒忽然走進了禪房,向一休禪師哭訴自己不幸的生活。

  原來這個人因為為自己治病而向高利貸借了很多的錢,現在病雖好了,但是債台高築,債主每天催逼還債,甚至揚言要放火燒了他的房子,弄得他整天提心吊膽,甚至生出自殺之心。

  一休聽完後問他還有沒有別的辦法,這個人搖搖頭,告訴一休自己現在除了一個年幼的女兒外,什么都沒有了。

  一休皺緊了眉頭,這個信徒看到後哭道:“請禪師幫忙,否則我的女兒就太苦了。”

  一休忽然說道:“我有辦法了,你可以為女兒找個夫婿,然後讓女婿來幫你還債。”

  信徒一聽苦笑道:“我女兒才八歲,怎么嫁人啊?”

  一休說道:“就把你女兒嫁給我吧,然後由我替你還債。”

  信徒聽完大驚失色,急忙說道:“這怎么行!”

  一休禪師卻微笑說道:“就這么定了,你快回家去准備准備吧。”

  信徒此時別無他法,只能按照一休禪師的辦法試一試了。他回家後把一休禪師要娶自己女兒的消息傳了出去,結果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都打算在迎親那天看個究竟。

  到了迎親那天,信徒的家門口裏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一休禪師端坐在院內,命人將自己的著作《狂雲集》拿出,竟然就這樣簽名售書起來。那些本來來看熱鬧的人見狀紛紛解開錢袋買書。等一休禪師把帶來的書售罄之後,已經積累了幾大籮筐的錢。

  一休禪師問信徒:“這些錢夠嗎?”

  信徒感激流涕道:“夠了夠了,多謝禪師。”說完便跪倒叩拜。

  一休禪師將他扶起,說道:“我的忙已經幫到了,女婿自然也不必做了。”說完轉身而去。

  一休禪師先有慈悲之心,然後由慈悲之心開啟智慧之門,最終救人於苦難,不得不說是寓慈於智的成功典范。

  在現實生活中,聰明人多如牛毛,但是心懷仁慈的聰明人卻如麟角。就拿面對汶川玉樹地震卻一心想發國難之財的人來說,雖然捕捉到了所謂的“商機”,可稱其“多智”,但是其結果終是害人害己,弄不好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又是何苦呢?當然,存有此等險惡之心的人畢竟是少數,生活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一些所謂的“明哲保身”之舉。比如說遇到躺在路邊的病人或是被車輛撞倒的行人,大多數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而其理由是害怕自己被訛上,要遭破財之災。前不久不就有一個老太太不慎摔倒,大喊是自己摔倒的與他人無關,這才有人上來相扶嗎?世風如此,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沒有慈悲的智慧,就如同失去航道的行船。要知仁慈才是本,智慧不過末,舍本逐末,最終會為孽障所困,悟不透佛理,參不透禪機。

  :慈悲與智慧,只有相輔相生,方可開啟禪境之門。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提要 第2頁:目錄
第3頁:前言 第4頁:第一課 心與性: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第5頁:第二課 淨與靜:無欲則剛,淡泊明志心自遠 第6頁:第三課 因與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第7頁:第四課 慈與悲:世有平等,然後有真慈悲 第8頁:第五課 空與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第9頁:第六課 福與禍:福禍總相依,切勿悲與喜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